袁崇焕评传是金庸创作的经典武侠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武侠小说 > 袁崇焕评传 作者:金庸 | 书号:2142 时间:2016/10/5 字数:4609 |
上一章 九 下一章 ( → ) | |
天启皇帝熹宗捉了几年![]() ![]() 天启的儿子都已夭折,有些后妃怀了孕,也都被客氏和魏忠贤设法弄得流产,所以没有儿子。由他亲弟弟信王由检接位,年号崇祯。 朱由检当时虚岁是十八岁。他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其实只十六岁另八个月。这个十七岁的少年皇帝不动声⾊的对付魏忠贤,先将他的 ![]() ![]() 魏忠贤死后,附和他的无聇大臣被称为“逆 ![]() 被魏忠贤逆 ![]() 明末军制,在外带兵的文臣,头衔最⾼的是督师,通常以木学士兼任,宰相出外带兵,才称督师;其次是总督或经略,由兵部尚书或侍郞兼任;更其次是巡抚;巡抚之下才是武将中最⾼的总兵官。袁崇焕不是大学士,却有了大学士方能得到的军事最⾼官衔。以前辽东历任军事长官都只是经略或巡抚。那时距他做知县之时还只六年。 袁崇焕在广东家居这几个月中,与一般文人诗酒唱和,其中最著名的朋友是陈子壮。 陈子壮是广东南海人,和袁同科中进士,陈是探花。他在作浙江主考官时出题目讽刺魏忠贤,因而被罢官。袁陈两人同乡同年,又志同道合, ![]() 袁崇焕应崇祯的征召上京北时,他在广东的朋友们替他饯行。画家赵蔼夫画了一幅画,图中一帆远行,岸上有妇女三人、小孩一人相送。陈子壮在图上题了四个大字:“肤公雅奏”“肤公”即“肤功”祝贺他“克奏肤功”的意思。图后有许多人的题诗,第一个题的就是陈子壮。这幅画本来有上款,后来袁崇焕被处死,上款给收蔵者挖去了,多次易手流转,到光绪年间才由王鹏运考明真相。一群广东文人后来将图与诗影印成一本册子,承一位朋友送了我一本。原图目前是在港香。 “肤公雅奏图”上的题诗,大都是称誉袁崇焕的抗清功绩,预料此去定可扫平胡尘、燕然勒石,麟阁题名等等。好几人诗句中都提到袁崇焕的“谈锋”、“⾼谈”、“笑谈”①。喜与朋友们⾼谈阔论,一定是他个 ![]() 在这幅画上题诗的共有十九人,其中有和尚三人,有几个是袁的幕僚。值得注意的是,有八个人在十处地方提到了⻩石公、⾚松子、圯上、素书的典故,这决不会是偶然现象。这典故是说张良立了大功之后,随即退隐,才避免给猜忌忍残的刘邦所杀。在这次饯别宴中,袁崇焕的朋友们一定強调必须“功成⾝退”大家对于皇帝的狠毒手段都深具戒心,所以在诗中一再警戒②。 七月,袁崇焕到达京北,崇祯③召见于平台,那是在明官左安门④。 崇祯见到袁崇焕后,先大加慰劳,然后说道:“建部跳梁,已有十年了,国土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 袁崇焕奏道:“所有方略,都已写在奏章里。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请给我放手去⼲的权力,预计五年而建部可平,全辽可以恢复。” 崇祯道:“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袁崇焕谢恩归班。崇祯暂退少憩。 给事许誉卿就去问袁崇焕,用甚么方略可以在五年之內平辽。袁崇焕道:“我这样说,是想要宽慰皇上。”许誉卿已服侍崇祯将近一年,明⽩皇帝的个 ![]() ![]() 过了一会,皇帝又出来。袁崇焕于是又奏道:“建州已处心积虑的准备了四十年,这局面原是很不易处理的。但皇上注意边疆事务,⽇夜忧心,臣又怎敢说难?这五年之中,必须事事应手,首先是钱粮。”崇祯立即谕知代理户部尚书的右侍郞王家桢,必须着力措办,不可令得关辽军中钱粮不⾜。袁崇焕又请器械,说:“建州准备充分,器械犀利,马匹壮健,久经训练。今后解到边疆去的弓甲等项,也须精利。”崇祯即谕代理工部尚书的左侍郞张维枢:“今后解去关辽的器械,必须铸明监造司官和工匠的姓名,如有脆薄不堪使用的,就可追究查办。” 袁崇焕又奏:“五年之中,变化很大。必须吏部与兵部与臣充分合作。应当选用的人员便即任命,不应当任用的,不可随便派下来。”崇祯即召吏部尚书王永光、兵部尚书王在晋,将袁崇焕的要求谕知。袁崇焕又奏:“以臣的力量,制全辽是有余的,但要平息众人的纷纷议论,那就不⾜了。臣一出京城,与皇上就隔得很远,忌功妒能的人一定会有的。这些人即使敬惧皇上的法度,不敢 ![]() ![]() ![]() 袁崇焕辞出之后,上了一道奏章,提出了关辽军务基本战略的三个原则⑤: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明代兵制,一方有事,从各方调兵前往。因此守辽的队部来自四面八方,四川、湖广、浙江均有。这些士卒首先对守御关辽不大关心,战斗力既不強,又怕冷,在关外驻守一段短时期,便遣回家乡,另调新兵前来。袁崇焕认为必须用辽兵,他们为了保护家乡,抗敌勇敢,又习于寒冷气候。训练一支精兵,必须兵将相习,非长期熏陶不为功,不能今天调来,明天又另调一批新兵来替换。他主张在关外筑城屯田,逐步扩大防守地域,既省粮饷,又可不断的收复失地。 “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明兵打野战的战斗力不及习于骑 ![]() ![]() “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执行上述方策之时,不可求急功近利,必须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慢慢的推进。绝对不可冒险轻进,以致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这三个基本战略,是他总结了明清之间数次大战役而得出来的结论。明军三次大败,都败于野战,以致全军覆没;宁远两次大捷,都在于守坚城、用大炮。 这基本战略持久的推行下去,就可逐步扭转形势,转守为攻。但他担心两件事。一是皇帝和朝中大臣对他不信任,二是敌人挑拨离间,散布谣言。因此在上任之初,对此特别強调。他声明在先,军队中希奇古怪之事多得很,不可能事事都查究明⽩。他又自知有一股蛮劲,⼲事不依常规,要他一切都做得四平八稳,面面俱圆,那可不行。总而言之:“我不顾自己 ![]() 崇祯接到这道奏章,再加奖勉,赐他蟒袍、⽟带与银币。袁崇焕领了银币,但以未立功勋,不敢受蟒袍⽟带之赐,上疏辞谢了。 崇祯这次召见袁崇焕,对他言听计从,信任之专,恩遇之隆,实是罕见。但不幸得很,袁崇焕这奏章中所说的话,一句句无不料中,终于被处极刑。这使我想起文征明的一首词来。他见到宋⾼宗亲笔写给岳飞的敕书,书中言辞亲切无比,有感而作了一首“満江红”其中有一句:“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崇祯对待袁崇焕,实也令人慨当初倚之何重,后来何酷。 其间的分别是,岳飞当时对自己后来的命运完全料想不到,袁崇焕却是早已料到了的。明知将来难免要受到皇帝猜疑,要中敌人的离间之计,却还是要去担任艰危,这番舍⾝赴难的心情,更令后人深深叹息。 ①陈子壮:“曾闻缓带⾼谈⽇,⻩石兵筹在握奇。”梁国栋:“笑倚戎车克壮猷,关前氛怠胝趟眨啃每椿栈卮喝眨偕闲现莼そ踔荨!备涤诹粒骸疤焐阶晕羝救*左而今仗一夫。秉钺纷纷论制胜,笑谈尊俎似君无?”邓桢:“冠加荐角峨应甚,赐有龙文许自专(指尚方剑)。借箸独当天下计,折冲随运掌中权。”邝瑞露:“行矣莫忘⻩石语,麒麟回首即江湖。”“供帐夜悬南海月,谈锋舂落大江嘲。”“⾐布尚怜天下士,⾼歌谁是眼中人?”邝瑞露即邝湛若,广东名士,南海人,后助守广州,清兵破城时不屈而死。 ②近人叶恭绰题袁崇焕墓有句云:“游仙⻩石空余愿”自注:“袁再起督师,诸友饯别诗多以⻩石、⾚松为言,疑有所讽,惜袁不悟。”其实不是袁崇焕不悟;张良是功成⾝退而从⾚松子游,袁崇焕 ![]() ③对崇祯本应称朱由检、思宗、庄烈帝、怀宗、毅宗,或崇祯皇帝。本文以他年号称呼,是习惯上的通俗方式,有如称清圣祖为康熙、清⾼宗为乾隆。 ④崇祯召见袁崇焕的情形与对话, ![]() ![]() ![]() ⑤《明史·袁崇焕传》中引述他的奏章:“恢复之计,不外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之说。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此臣与诸边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以任而勿贰,信而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 N6zWw.coM |
上一章 袁崇焕评传 下一章 ( → ) |
金庸的最新武侠小说《袁崇焕评传》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袁崇焕评传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袁崇焕评传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