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是烽火戏诸侯创作的经典武侠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武侠小说 > 雪中悍刀行 作者:烽火戏诸侯 | 书号:8961 时间:2017/2/13 字数:9190 |
上一章 第三百九十九章 屠龙和赝品 下一章 ( → ) | |
棋墩搁置在小凳之上,对弈两人就只能抱着各自棋盒,起先听闻此处酣战在即,连前堂吏房李功德户房⽩煜在內的一拨北凉大佬都前来观战,一些个手头暂无事务的军机参赞郞更是结伴浩浩![]() ![]() ![]() ![]() 尤其是当老人执⽩落子,那份一手挽袖一手捻子的儒雅风采,真是让人看得目眩神摇,不愧是上 ![]() ![]() 大概是老人气势太大神意太重,以至于几乎无人看到被挑战的年轻藩王那一脸无奈和⽩眼。 不拘小节的⽩莲先生就蹲在棋墩旁边,恨不得把眼睛贴在棋盘上。 与常遂许煌徐渭熊同为韩⾕子⾼徒之一的晋宝室,她站在老人⾝后,也没有半点期待,她本不想来这里丢人现眼,只是扛不住这位老不修的死 ![]() ![]() 可是晋宝室与徐凤年知晓老家伙的实真斤两,屋內众人和一颗颗脑袋拥挤在窗口上不晓得啊,故而⽩黑十几手之后,精于棋道的⽩煜便眉头紧皱一头雾⽔了,那些蒙在鼓里的家伙更是觉得真他娘的玄乎,王祭酒不愧是当世国手,一次次落子不但返璞归真,且余味悠长,肯定是⾼明至极,肯定是他们眼光短浅,看不出老人的深远布局,怎么可能是老人气力不济胡 ![]() 约莫相互三十手后,李功德已经翻着⽩眼负手离去,许多看出门道的参赞郞也神情古怪地默默离去,久而久之,当棋局至收官阶段,屋內就只剩下坐着的对弈双方、蹲着的⽩煜、站着的晋宝室,寥寥四人而已。 自己觉得形势一片大好的老人转头对晋宝室得意洋洋道:“闺女,如何,老夫这海內共推棋圣的‘王铁头’绰号,绝非浪得虚名吧?棋力之巨何其凶猛!你瞅瞅咱们王爷,步步退让,毫无还手之力哇!” 老人自言自语道:“得嘞,以后我还是换个绰号,就叫‘王铁骑’好了,与北凉铁骑如出一辙,战力甲天下嘛。” 然后老人笑眯眯低头望向⽩煜“⽩莲先生,你是可蹲地上老半天了,是不是深深陶醉其中不可自拔啊?放心,老夫能够理解。” ⽩煜面无表情抬起头“脚⿇了,站不起来。” 老人嘴角菗搐,冷哼一声。 徐凤年默然落子,屠了好大一条大龙,⽩子瞬间竟是十去七八的凄凉下场。 年轻藩王优哉游哉从棋盘上捡起阵亡棋子,一颗颗丢⼊老人搁在腿上的棋盒。 从呆若木 ![]() 老人一番权衡利弊,哈哈笑道:“这局棋气势恢宏,妙绝千古,老夫虽败犹荣啊!” ⽩煜终于好不容易站起⾝,弯 ![]() ![]() ![]() 老人置若罔闻,仍是一脸満⾜。 晋宝室挑了张椅子坐在棋墩旁边,帮两人收拾棋子。 老人双手抱住棋盒,收敛笑意,问道:“可知纳兰右慈到底所谋为何?” 徐凤年把棋盒放在棋墩角落“大体上是想让我帮助燕敕王⽗子拖住草原骑军,最少一年半时间。” 王祭酒沉声道:“你答应了?” 徐凤年⾝体前倾双指捻住一枚棋子,淡然笑道:“这种事情,谈不上答应不答应,因为没有意义,答应下来,难道还真相信新离 ![]() 王祭酒一语石破天惊,惊悚得正在弯 ![]() ![]() ![]() 徐凤年坦然道:“想过。” 晋宝室瞪大眼睛,瞬间脸⾊苍⽩。 徐凤年笑了笑“但也只是想一想而已。” 老人神⾊晦暗难明,死死凝视着年轻藩王的眼睛,试图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老人吐出一口浊气“敢问这是为何?” 徐凤年把指尖那枚棋子轻轻放回棋盒“世间人,难分黑⽩。世间事,却有对错。” 老人不耐烦道:“你小子往简单了说,别因为晋丫头在这儿,就想着故弄玄虚,说句实在话,即便这闺女愿意喜 ![]() ![]() 晋宝室脸颊绯红,怒视老人。 徐凤年无奈道:“简单而言很简单,徐骁如果尚且在世,面对北莽百万骑军叩关庒境,会不会偷偷跑去跟老妇人说,你带着兵马去打顾剑棠,咱们凉莽休战?” 老人没好气道:“这不一样,徐骁是徐骁,那娘老们当年喜 ![]() 徐凤年答非所问,与老人对视,问道:“北凉铁骑遇敌不战,还是北凉铁骑吗?” 老人双手将棋盒重重拍在棋墩上,斥责道:“都死到临头了,还做什么英雄?!” 徐凤年脸⾊如常“这个问题,你不妨去问问北凉边军,问他们答应不答应。第一场凉莽大战,凉州虎头城,流州青苍城下,幽州葫芦口內,那么多边军,不是什么死到临头,而是已经死了。你现在跟我说可以少死人,没用。” 老人痛骂道:“都是蠢货!” 徐凤年怒道:“别倚老卖老,我真揍你!” 老人一横脖子,做了个抹刀手势“来,你小子往这里来!” 徐凤年立即嬉⽪笑脸道:“不敢不敢,来来来,咱们再下一局棋,保管你赢!” 老人将信将疑道:“当真?” 徐凤年一本正经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老人马上 ![]() 第二局棋很快结束。 又被屠龙的老人气呼呼起⾝,挥袖离去,连棋墩棋盒都不要了。 晋宝室没把棋墩棋盒取回,离开书房之前偷偷朝年轻藩王伸出大拇指,大快人心! 徐凤年一笑置之。 就在此时,一名刑房谍子来到书房,轻声道:“陆副节度使带着七名陆氏弟子造访。” 徐凤年 ![]() ![]() —— 青州陆氏曾是当之无愧的靖安道豪族,枝繁叶茂,尤其是早年在老家主上柱国陆费墀这株参天大树的荫蔽之下,可谓生机 ![]() ![]() ![]() ![]() 只是举族迁⼊北凉道的初期,却颇为坎坷,陆氏弟子无论是在凉州官场还是北凉文坛,皆无建树,主要是作为一家之主的陆东疆,长久都无官⾝,甚至传言与那位清凉山未来王妃的⽗女关系,也极为敏感,这对陆氏一族四百余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那段 ![]() 原本凭借雄厚家底在凉州一掷千金⾼朋満座的陆氏府邸,从车马稀疏到门可罗雀,不过是短短一年而已,倒是同为清凉山徐家的亲家,同为青州出⾝的商贾王家,却如鱼得⽔,往来无⽩丁,连纤离天井两座牧场都有王氏弟子的忙碌⾝影,原本是青州首富的王林泉便被北凉官场私下称为武财神爷,与文财神李功德比肩而立。 这人啊,不怕大伙儿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就怕货比货,王氏一族的飞⻩腾达,衬托得⾼门陆氏越发満腹牢 ![]() 这一切,随着陆丞燕正式敲定为未来北凉正妃,蓦然而改,先是一位陆氏俊彦得以在拒北城建造中担任实权位置,品秩不⾼,却是彻底沉寂下去的陆家在北凉官场重新崛起的破冰之始。随后作为庞大家族主心骨的陆东疆,更是官运亨通,一发不可收拾,一路⾼升,直至出任现今的一道副经略使,从二品,实打实的封疆大吏,放眼整座中原版图,才四十岁出头的名士陆窠擘,都算是最年轻的那拨地方文臣领袖。 这次陆东疆从陵州赶赴拒北城,车队里携带了六位陆氏年轻人,陆氏有四房,每一房都有最少一人获此殊荣,能够与副经略使一起觐见年轻藩王。加上原本就在拒北城为官的年轻一辈翘楚陆丞颂,陆东疆⾝后总计跟随七名年轻人,在一位⾝穿青衫悬佩印绶的军机参赞郞领路下,前往二堂求暑堂隔壁的那座书房。陆东疆特意让陆丞颂与自己并肩而行,后者如今已经由临时负责新城粮草的度支主事,正式转正,品秩由浊升清,通俗而言便是由吏转官,鲤鱼跳过了龙门。所以本就对陆丞颂寄予厚望的副经略使大人,嘴角挂満笑意,听着这位陆氏弟子讲述一些拒北城趣闻,频频点头,遮掩不住的欣慰。 曾经 ![]() ![]() 走在队伍最后的年轻人出自陆氏四房,四房男丁稀少,在老祖宗陆费墀在世时便萎靡不振,这个名叫陆丞清的弱冠弟子,实在是沾了矮个子里拔⾼个的便宜,否则若是别房弟子,如何都轮不到他去那座书房露脸。陆丞清从年幼蒙学起便在陆氏家族內籍籍无名,资质中庸,文采平平,陆东疆自然而然将其视为不堪大用的愚钝晚辈,只不过 ![]() 陆丞清独自吊在队伍的尾巴上,脚步沉稳,目不斜视,并无其他同辈年轻人的好奇张望,更无前方两名陆氏弟子那种志得意満的神态。 不同于名声鹊起的陆丞颂,也不同于那些,陆丞清在跟随家族迁⼊北凉后,依旧一心闭门苦读圣贤书,所以当陆家一蹶不振的时候,这个在家族没有靠山的年轻读书人失落最小,在陆家迅猛崛起之际,他也没有借着⽗辈积攒下来与嫡长房仅剩的那点香火情,去跟“双手悬満印绶”的家主陆东疆讨要一官半职,而是去往幽州青鹿洞书院潜心求学,⽇子依然平淡无奇,甚至至今也无同窗知晓他的陆氏⾝份,同窗相聚之时的针砭时事,指点江山,⾼歌清淡,从来没有他陆丞清。这次家族来信要他提前动⾝前往关外,陆丞清便来了,只背着一只书箱,咬咬牙雇佣了一辆马车,然后独自在城外那座集市小镇静候声势浩大的副节度使一行人,当时三房同龄人陆丞禾得知拒北城竟然并无⾼官出城相 ![]() ![]() ![]() 求暑堂隔壁的那座藩王书房不大,也就四张椅子,年轻藩王一张,陆东疆当然有一张,既是拒北城地头蛇更是陆氏年轻弟子一甲头名的陆丞颂,也能占据一张,最后一张,陆东疆落座后眼神示意陆丞禾坐下,只不过眼神之中除了长辈鼓舞晚辈的意味,也有几分不许节外生枝的提醒。这个陆丞禾,便是那个在凉州衙门做官不痛快便痛快辞官的陆氏弟子,也是撂下那句狠话的年轻名士,只可惜这是在崇武弱文的北凉道,也许换成中原江南,这便是一桩轰动士林的风雅美谈。陆东疆很早就对陆丞禾青眼相加,曾经亲口赞誉为我陆氏⾼标郞,⾼标,即⾼枝,寓意山木之⾼也。在陆丞禾年少时,陆东疆就在靖安道文坛士林不惜为其鼓吹造势,陆丞禾也的确不负众望,为自己赢得清谈小国手的绰号,是唯一能够与相对更加务实的陆丞颂一争⾼下的年轻人,至于木讷少言的陆丞清,恐怕被两位同辈俊彦正眼相看的资格都欠奉。 一座书房四把椅子,年轻藩王当时站在门口起⾝相 ![]() 书房不大,书籍档案却多,又无装満冰块的冰盆搁置在墙角,哪怕年轻藩王之前已经打开窗户,也难免稍显 ![]() 早年远在靖安道青州的他们,对于传闻中北凉那座梧桐院的遮奢程度,都大为好奇,当年中原文坛有一件趣事,有位文采斐然的江南道名士,在庙堂上以骂徐骁作为为官第一等大事、归隐田园后又以贬斥北凉边事为人生第一大事,普通士族出⾝的老人在平步青云后,晚年以擅写婉约诗词,流传大江南北,內容辞藻华丽,尤其喜好描绘嬉游宴饮,被江南道文林誉为“书写富贵门庭院內事,气韵之悠扬,真可谓金⽟満堂”结果不知如何传⼊苦寒北凉,那位世子殿下便寄信去老人府邸,大致意思是你这寒门老儿一辈子也没摸着富贵的门槛,満篇什么金什么⽟,俗不可耐,末尾还赠送“雨打芭蕉一千声,坐看锦鲤一万尾”言下之意,无疑是你这当官只当上从三品的老家伙,所见识过的那点风花雪月, ![]() 老人收到信后,愤懑之余,也如获至宝,立即向朝廷弹劾北凉徐家,什么“徐骁私自挪用西北边军兵饷,中 ![]() 书房对话,虽然年轻藩王没有⾝穿蟒服,可毕竟陆东疆穿着一丝不苟的官服,但从头到尾完全没有半点君臣奏对的意味,倒像是寻常老丈人和女婿的闲聊,便是涉及官场事务,年轻藩王也带着笑意,多是副经略使大人在说,年轻人认真倾听,绝无半点不耐烦的神⾊。在这期间,年轻藩王甚至亲自为屋內诸人倒了杯凉茶,茶叶是产自陵州的⽩霜茶,如绿蚁酒一般,都土得掉渣,属于夏茶,毫无嚼头,且有浓重的涩味,也只有囊中涩羞的陵州乡野老茶客才乐意品尝。⽩霜茶之所以能够被老凉王徐骁钦点为清凉山王府和北凉边军的“贡茶”在于在那茶叶产地,曾有八百余人一同进⼊凉州边骑,而且凑巧都成为袍泽,在一场关外战事中,八百骑主动负责断后,全部战死。那个人口稀少辖境內只有三座小县的陵州小郡,当时便几乎家家户户都缟素如⽩霜。对此,陆氏弟子恐怕连听都没听说过,他们只是纳闷过惯了天底下最富贵悠游⽇子的年轻藩王,如何能下得了这个嘴。当然了,大多年轻人只要能够喝上这杯茶,哪怕再难喝,再难⼊腹,仍是心甘如怡。 唯有站在最角落的陆丞清,只觉得苦涩。 哪怕是短短的⼊城这一小段路程,他都在听陆丞禾这些人聊着从北凉王府流⼊民间的古董珍玩,各自侥幸捡滤几件,各自遗憾错过了几样。 陆丞清没有任何闲余银子,就算有,他也不会买。 这一刻,陆丞清望着那位始终笑意温煦的年轻藩王,觉得那杯茶的余味更涩。 陆东疆应该也清楚如今关外大战正酣,年轻藩王需要亲自处理繁重事务,就没有长久逗留,很快便起⾝告辞。 年轻藩王起⾝后,拿起摆放在桌案角落的一只长条锦盒,绕过桌子,递给副经略使大人,歉意笑道:“这边没有好东西,这一盒‘竹管小紫锥’还是我让人特意从梧桐院寄来的,不值什么钱,只是胜在稀罕而已。” 陆东疆眼前一亮,接过盒子,哈哈笑道:“王爷有心了,从大奉王朝至舂秋南唐,这恵州珠林郡的紫青两毫便是贡品,奉律更是明确记载‘岁贡青毫五两,紫毫四两’,尤以‘石上老兔踞如虎,吃竹饮泉生紫毫’的紫毫笔最为珍贵,可惜旧南唐覆灭后,战火殃及珠林郡,几乎寸草不生,这种小紫锥便真是成了绝笔了,据说连那太安城的御书房,也仅有两三支小紫锥,且舍不得使用,只作观赏之用。王爷,实不相瞒,我早年曾在青州寻觅十数载,仍是苦求不得啊,幸甚,幸甚!” 年轻藩王微笑道:“这算是歪打正着。” 陆东疆乘兴而来乘兴而归。 陆氏弟子想必也是与有荣焉。 就在年轻藩王起⾝把他们送出书房的时候,陆丞禾突然停步转⾝,问道:“听说王爷还是世子殿下的时候,曾经作过‘雨打芭蕉一千声,坐看锦鲤一万尾’的诗词?” 徐凤年点头笑道:“确实如此。” 陆东疆心知不妙,只是不等副节度使大人出声阻拦,好似出囊之锥的陆丞禾便直截了当道:“王爷本意当是以此来贬低江南道名士韩嘉靖的假富贵,对吧?” 徐凤年仍是笑意不减,轻轻点头。 手捧锦盒的陆东疆已经⼲脆听天由命,而且其实內心深处,也期待着一桩“歪打正着”的美事。 陆丞禾直言不讳道:“可王爷此言,无异于以五十步笑百步。金⽟之词堆砌而成的富贵诗,自然并非真富贵,可王爷的听嘲湖锦鲤,梧桐院的千株芭蕉,与我之‘小斋翻书淡淡风,⾼楼悬灯溶溶月’,如何?” 徐凤年笑意更浓“⾼下立判。其实当年我二姐也曾如你一般,对我狠狠骂了一通,说我比那姓韩的老家伙还不如,骤然富贵,连韩嘉靖那份装点门面的含蓄功夫都没有了。” 这下子陆丞禾哑口无言了。 他是真没想到年轻藩王会如此自揭其短,満肚子锦绣草稿顿时没了用处。 徐凤年笑问道:“你就是那位说出‘宁做青州鬼,不为北凉⽝’的陆⾼标陆丞禾吧?你姐曾经在梧桐院跟我提起过你,说你才气太盛。” 陆东疆一旁圆场道:“王爷,这小子才气是有些,只是当不得‘盛’字。” 徐凤年笑而不语。 除了心満意⾜的陆东疆,一行年轻人再度毕恭毕敬作揖辞别。 陆丞清仍是走在最后,不知为何,这位无名小卒的四房弟子突然鬼使神差地转头望去,刚好看到年轻藩王笑望向自己,同时轻轻对他抛出一样小物件。 陆丞清下意识伸手接住那枚印章模样的冰凉物件,握在手心后,一脸茫然。 年轻藩王朝他笑着眨了眨眼睛,便转⾝走⼊书房。 瞬间汗流浃背的陆丞清竭力保持镇静,继续缓缓前行。 稍稍松开手,低头望去。 果然是一枚羊脂⽩⽟质地的小巧私章。 陆丞清手心握有的这枚,是一枚鉴赏印。 这类印章,用于钤盖书画文物之用,兴起于大奉王朝而鼎盛于舂秋九国。 篆刻有“赝品”二字! 这一枚私章,绝对是最富有传奇⾊彩的鉴赏印,甚至极有可能在数百年以后,也无法被超越。 当世一幅幅价值连城的书画真迹,注定要被一代代数百年甚至千年传承下去的珍品,却都曾钤盖有这两个字。 陆丞清神情恍惚,失魂落魄。 他想不通为何年轻藩王会将这么意义重大的物件,随手抛给自己。 想不通为何不是赠给城府深沉的陆丞颂,不是锋芒毕露的陆丞禾,甚至不是陆氏家主陆东疆。 徐凤年坐回桌案后,笑了笑。 对于年轻人陆丞禾那点文人假清⾼的伎俩,只当是不太好笑的笑话看待。陆丞燕的确提及过这个堂弟,只不过不是什么才气太盛,而是郁气満腹如怨妇,牢 ![]() ![]() ![]() 那一盒六支小紫锥,其实是陆丞燕让人从梧桐院送来拒北城藩邸,本意当然不是让徐凤年转手送给陆东疆,纯粹是想为她的男人好歹留下点什么,便偷偷蔵下了,这才没有被徐北枳收刮殆尽。 倒是那枚早已名动天下的鉴赏印,确实是徐凤年舍不得从清凉山流⼊中原。 但是送给陆丞清的话,没有什么不舍得,送给读书人,而不是送给背书人,徐凤年都舍得,一如当年向北凉寒士千金买诗文。 徐凤年也没有什么功利心,毕竟陆丞清暂时仍然只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而已,哪怕北凉用他,也得打赢了第二场凉莽大战才行。 徐凤年独坐书房,闭目养神,没来由记起与王祭酒那场对弈后,喃喃自语。 屠龙,屠龙,屠龙… 手提两京,不送天子送中原… N6zWw.CoM |
上一章 雪中悍刀行 下一章 ( → ) |
烽火戏诸侯的最新武侠小说《雪中悍刀行》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雪中悍刀行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雪中悍刀行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