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是烽火戏诸侯创作的经典武侠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武侠小说 > 雪中悍刀行 作者:烽火戏诸侯 | 书号:8961 时间:2017/2/13 字数:6714 |
上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满架刀 下一章 ( → ) | |
北凉关外有那马蹄声,仿佛老雏之声,绵延不绝,已经响彻二十年。 关內有些读书声,好似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些读书声,来自一座座崭新书院。 凉州城內又新创⽩马书院,不同于之前青鹿洞书院皆位于山林胜地,这座书院建于凉州城闹市,刚刚从京城致仕还乡的理學宗师姚⽩峰担任首任院主,不但清凉山王府赐书六千卷,北凉王徐凤年更是亲自赐匾,北凉道经略使李功德、新任凉州刺史陆东疆、幽州刺史⻩岩皆有人私赠书之举,一时间北凉达官显贵和豪阀士族纷纷跟随,无不以捐赠珍本给予⽩马书院为荣。 这让⽩马书院也完成一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就是在书院创建首⽇,蔵书楼便达到万卷之多,因此书院蔵书楼也以万卷命名。与此同时,姚⽩峰开创先河,在书院中增设圣贤堂,塑儒家张家圣人以及十哲三十六贤之像,同时姚⽩峰立碑撰文开宗明义,強调⽩马书院⼊學士子当以传道求仁为重,故而并不传授一般府學书院引以为立⾝之本的科举“制艺”之术,这与科举利禄之學显然背道而驰。除了姚⽩峰担任院主之外,享誉江南的龙虎山⽩莲先生⽩煜与旧任陵州刺史徐北枳同时出任副院主,青鹿洞书院山主⻩裳等赶赴北凉扎 ![]() ![]() ![]() 如此一来,原本只接受八十人的⽩马书院便被踏破门槛,不得不破格招收两百余人年轻士子,北凉本地和外乡士子人数大致相当。本就是清流名士的凉州⽗⺟官陆东疆更是无比热络,将扶持⽩马书院作为上任之后的第一把火,对书院一切事宜大开方便之门,一副恨不得把书院讲堂当做刺史府邸的架势,三天两头就往⽩马书院跑,更从陆家名下划出六百亩良田以凉州官方名义赐予书院,这让原本对陆氏一族颇有怨言的北凉官场顿时刮目相看,就连原本与陆家关系趋于疏离的副经略使宋洞明,也再次私下宴请这位曾经以书法直达天听的陆擘窠。 初秋时分,凉州城內一驾马车缓缓驶向闹市,马车很普通,也无扈骑跟随,马夫倒是个不像马夫的中年男子,车帘子一直掀起一角,车厢內那人就那么安静望着着街上的画面,走马观花一般。 有些店铺换了招牌,有些摊子已经不见,有些酒楼还在卖那绿蚁酒,有些客栈子承⽗业了。 路经一间新开业大吉铺子的时候,马车缓缓停下,马夫安静等待主人的吩咐,不敢擅自开口,提醒那座书院众人正在耐心等待他的到来。 提着帘子一角的年轻人看着那间店面,记得以前每次鲜⾐怒马返程的时候,都会去那里买一大油纸包的酱牛⾁,他也正是在那里认识的呵呵姑娘,当时从未想过那间铺子的旧主人便是⻩三甲。 那时候呵呵姑娘的那只古怪大猫,还活着。 记得当年也是在这附近,与东西姑娘久别重逢,也初次见到了那个一心想着要成佛烧出舍利子的南北小和尚,更有个烂陀山僧人非要他去西域,让他与那位⽇后在襄樊城门口惊为天人的⽩⾐菩萨双修,那会儿他还觉得是她老牛吃嫰草来着,她太不要脸,他也太吃亏,所以没答应。后面有段时间只差没有悔青肠子捶⾜顿 ![]() 他放下帘子,轻声道:“宋管事,去⽩马书院。” 宋管事,北凉清凉山王府大管家宋渔。在北凉道可谓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马车在⽩马书院门口停下,徐凤年走下马车的时候,突然问道:“这几年是不是闯⼊清凉山的刺客不多了?” 宋渔毕恭毕敬站在年轻藩王⾝边,微微躬⾝,平声静气道:“王爷,大概是那帮愚不可及的江湖草莽终于开窍了,今年的清凉山,还不曾有过一次刺杀,太平得很,府上很多人都有些不习惯了。” 徐凤年笑道:“的确少了很多钓鱼的乐趣,对了,似乎抛头露面的游侠儿也少了很多?” 宋渔轻声笑道:“如今江湖⾼手想要在王爷眼前抖搂本事,也太为难他们了些。” ⽩马书院这边并无兴师动众的 ![]() 宋渔说道:“都是王爷的功劳,天底下总不是人人都瞎了眼或是给猪油闷了心去,公道自在人心。” 徐凤年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宋渔你这些年拍马庇的功夫一点没落下啊,别人当面说好话,总是不如你返璞归真。” 徐凤年当了多少年世子殿下便贴⾝跟随多少年的宋渔笑脸灿烂,似乎想起了早年为世子殿下鞍前马后欺男霸女的荒唐时光。 宋渔溜须拍马的本事没减,最近几年的养气功夫则更是⽔涨船⾼,加上 ![]() ![]() ![]() ![]() ![]() ![]() 宋渔不露痕迹地瞥了眼马车附近的情景,其实除了他们这辆,还有四五辆马车,一样不显权贵遮奢人的风貌,宋渔知道今⽇除了王爷大驾光临,其实还有六七位将军同时莅临书院,不是什么巧合,而是⽩马书院在副院主徐北枳的提议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邀请武将为读书人说沙场事,莫说这在别处书院是从无有过的事情,恐怕在那座天下书院的老祖宗,上 ![]() ![]() 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将军,一个个戎马生涯了大半辈子,解甲归田之后,家中拥有十数匹好马,有何不妥? 据说今⽇携手造访⽩马书院的北凉功勋老人,便有前不久重返边军却暂时没有实际掌权的尉铁山、刘元季两位老资历副帅。 七八位无一不被舂秋硝烟熏过的将军,都是徐北枳盛情邀请到⽩马书院的第一拨老行伍。 还真别说,现在的北凉官场,尤其是文官,恐怕也就只有徐北枳陈锡亮两位年轻员官,才能请得动这些老家伙,哪怕经略使李功德都做不到,名义上的副经略使、事实上的北凉文官领袖宋洞明也做不 到,⾝为“皇亲国戚”的凉州刺史陆东疆更做不到。 因为若是说句诛心之言,其实当今北凉文武,唯有这两个年轻人才是真正的从龙之臣。 铁浮屠主将宁峨眉、幽州将军皇甫枰、步军副帅顾大祖之流,比这两位,仍是要差上一筹。 ⽩马书院的主心骨,其实不是离 ![]() 宋渔作为曾经的梧桐院管事,如今更是整个清凉山的大管家,当然是这位年轻藩王当之无愧的体己人,最重要的是宋渔年纪还不算大,四十出头的的岁数,如果不出意外,以后不说没有机会做那北凉徐家的三朝元老,分量轻重,可想而知,这跟这个男人有没有官⾝穿不穿⻩紫公服没有任何关系。宰相门房尚且三品官,何况是一座藩王府邸的头号管家?所以宋渔很知⾜,更感恩徐家⽗子。 宋渔稍稍放缓脚步,跟随徐凤年一起走向⽩马书院。 ⽩马书院大门匆匆走出一位年纪轻轻的青衫士子,四处张望,看到徐凤年和宋渔后微微发愣,他是新近就读于书院的一位淮南外乡士子,还不是当年跟随王祭酒一同毅然赴凉的一员,祖辈与姚⽩峰是同窗,曾经一同拜师于上洛郡的正缘先生,因为这份香火,他爷爷在听说姚⽩峰主持⽩马书院重新讲學后,就让这位嫡长孙赶来凉州,因为 ![]() ![]() ![]() 年轻士子望向那名仅有一名扈从的⽩袍佩刀男子,直觉告诉他眼前男子极有可能就是徐凤年,可是如此轻车简从,又怎会是那位成功动搅天下大势的北凉铁骑之主? 徐凤年登上台阶,看到门口摆放有一只简陋木架,横栏上系有一串精致⽟钩,用以悬挂刀剑。 徐凤年曾经在青鹿洞书院创建初期,跟山主⻩裳允诺以后无论是哪一位北凉武夫,无论官衔⾼低,想要进⼊北凉书院,一律要摘下佩刀。 此时木架上便挂有七柄北凉刀。 木架⽟钩悬战刀。 徐凤年走在木架之前,看着那一柄柄战刀,大多老旧,竟无一柄是最新的徐六刀,其中一柄刀鞘磨损严重的战刀,甚至是也许能够称为孤品的初代徐家刀! 要知道即便是在清凉山,也没有一柄初代徐刀了,即便徐骁生前曾经派人在中原地带重金收购此类战刀,依然没有结果,因为初代徐刀一来铸造不多,总计不过七千把,二来当时条件恶劣,铸造工艺十分耝陋,导致战刀并不优良,在场战上损毁极多,经不起几场仗,而徐骁当时带兵四处征战,打了很多苦战败仗,比丧家⽝还不如,说实话当时哪里顾得上记得要留存几把刀作为纪念?人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过惯了以战养战的生活,至于佩刀是不是自己铸造,真无所谓,要知道那时候打仗,就连徐骁自己都做过在场战上直接扒下敌人甲胄披挂在⾝的勾当。 徐骁生前,只喜 ![]() 却从不跟徐凤年说自己在那些岁月里吃了多少苦头,一句也不曾提过。 很多事情,是徐凤年很久以后,跟褚禄山、袁左宗这些人的闲谈里听到。 有些时候,徐凤年也会想,如果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也有机会等到他们慢慢长大,大概跟徐骁一样,只会跟他们说,爹这辈子打败过一位位武道大宗师,而不会跟他们说那些生死一线的厮杀里,受了多少伤,流了多少⾎。 世间⽗子,大抵如此。 不曾亲为人⽗,不知我⽗之艰苦。 徐凤年在缓缓摘下 ![]() 冷不丁听到这么个问题,机巧伶俐至极的宋渔仍是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很快会心笑道:“自然会的,每次跟那俩孩子说他们爹见识过多少大人物,总会被嗤之以鼻,恨不得捂上耳朵,倒是跟他们说起王爷的种种壮举,孩子哪怕听过太多遍也觉得津津有味。” 徐凤年在清凉山见过几次那对粉雕⽟琢的姐弟,不同于已经及冠为官的长兄和出嫁陵州的二姐, ![]() ![]() 听嘲湖的锦鲤来历不俗,来自辽东一座巍峨大山顶部的天然大池,这种天池鲤在练气士眼中不是俗物,天生金鳞,⾝负人间气运。听嘲湖的锦鲤号称一尾十金,这些年一直是北凉文官梦寐以求的珍稀玩意儿,早年跟随徐骁的武将都是大老耝,对这些附庸风雅的东西不感趣兴,当时尚未叛出北凉前往太安城的严杰溪之流,又不屑讨要,只有李功德当年厚着脸⽪跟徐骁求了几条,徐骁大手一挥,说自己抓去,能抓起多少就都拎回家去,当时已经官居丰州都督⾼位的李功德还真就亲自跑去抓了,最后抓了七八条回去养在自家池塘,据说已经有一塘百鲤的气象,当然,徐凤年和李翰林都心知肚明,李功德每次对着池塘笑得合不拢嘴,不是有心底多喜 ![]() 那名年轻士子听到这场对话后,震惊不已,他不敢相信眼前年轻人果真就是那位北凉王,正是那个率领北凉铁骑挡住北莽百万大军的人。 徐凤年摘下 ![]()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如此一来,徐家六代战刀,都凑齐了。 年轻士子有些惶恐,赶紧作揖道:“风塘郡戴远杰,参见王爷。” 徐凤年讶异道:“蓟州风塘郡?蕉庵先生是你何人?你可是戴家远字辈子孙?” 戴远杰更是惊讶,没料到堂堂藩王会听说他的爷爷,他们戴家曾是旧北汉世代簪缨的豪门,近三百年来家族子孙便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字排辈,到了戴远杰这一代,刚好轮到远字,只不过戴家与许多舂秋豪门一样,随着成王败寇的那场“不义”战事落幕,戴家就此沉沦,家族弟子恪守蕉庵先生盯下来的规矩,學而不仕。戴家的蔵书楼“八百铁剑楼”曾是舂秋中的六大书楼之一,尤其珍蔵有奉版善本百余种,精刻本、抄本校本更是不计其数,旧北汉被徐骁带兵灭国后,原本一向不介意外人登楼的戴家蔵书楼便不再对外开放,便是家族弟子也不可轻易登楼看书。 这位家學渊源的年轻士子抬头正⾊道:“正是家祖!” 徐凤年脸⾊有些尴尬“听嘲阁的奉版孤本珍本,有半数都是早年我们徐家从你们八百铁剑楼勒索来的,你这趟如果来北凉是讨要那些书籍,我回头让人整理一番,尽量原数奉还。” 戴远杰第一次听到这桩秘闻,爷爷从未对他提及此事,一时间比徐凤年还尴尬。 他一介文弱书生,能有几个胆子来北凉跟这位西北藩王秋后算账? 徐凤年微笑道:“书摆在听嘲阁那里也是吃灰尘,还不如还给你们戴家,但是事先说好,书可以还,但前提是你们戴家书楼不可敝帚自珍,需要对别姓弟子和外乡士子开放。这件事情,你可以先跟蕉庵先生商量一下。当然,这是个不情之请,蕉庵先生未必会答应,但不会影响你在⽩马书院的求學,你戴远杰放宽心便是。实在不行的话,我就把那些奉版书籍以你戴家的名义赠送给⽩马书院,你也可以在家书里与蕉庵先生明言此事。” 戴远杰一番权衡之后,如释重负,再次作揖,心悦诚服道:“王爷海量!” 徐凤年哑然失笑,有些到嘴边的话还是被他忍住了,其实当年徐骁是靠着刀子“借”来的书,如今无非是因为他徐家的数十万柄凉刀还在,还书一事才会变得“海量”其实这件事归 ![]() 再好的书,无人翻阅的话,看上去很值钱,其实也最不值钱。 但是徐凤年也从呵呵姑娘那里听说许多⻩龙士的怪话,这位⻩三甲说过以后的读书人,读书一事太过轻松,对先贤心⾎,反而不重视了,所以才会有“古人已把道理说尽”的无奈感叹。 徐凤年跟着年轻士子走⼊⽩马书院。 年轻士子没来由回望一眼,那座木架。 舂秋之后。 徐家六刀。 列阵于此。 n6Zww.COm |
上一章 雪中悍刀行 下一章 ( → ) |
烽火戏诸侯的最新武侠小说《雪中悍刀行》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雪中悍刀行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雪中悍刀行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