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记事是蓝艾草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逆流中文网
逆流中文网 乡村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架空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仙侠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武侠小说 总裁小说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好看的小说 收养日记 陪读母亲 月影霜华 伊底帕斯 引牛入室 重生擒美 年后突破 五儿孝母 一品乱谭 乡野情狂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芍药记事  作者:蓝艾草 书号:50168  时间:2020/5/25  字数:7564 
上一章   第131章    下一章 ( →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若是攀附权贵的人家,听得庶长子与怀化大将军家有亲,必然忙不迭的上前去认亲了。寒向蓝的打算原也没错,只是她错估了夏芍药与许氏夫妇。

  夏芍药心肠早被旧事磨的冷硬,决意不肯揷手公主府內务,连带着与她划清界限。

  这分明是个双赢的局面,寒向蓝与儿子靠上了大将军府,而夏景行也与华大长公主府有了姻亲关系,这在寒向蓝有限的囿于公主府后院默默学习人际来往的经验之中,百利而无一害。

  她坐在自己小小的院落里,听得外间看守的婆子们小声议论,隔窗几乎能感受得到外面傍晚那将坠的一抹余晖,将整个公主府都染上了一层暖⾊。

  可是她的房里却仍能感受得到初舂的寒意浸骨,坐的久了骨头里都似冒着寒气。

  外间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丫环并未进来点灯,她自己便坐在一片安静的黑暗里。这房里锦绣绮罗堆叠,到底她也是替秦少宗生了长子的妾室,生活上许氏从不克扣她,甚至逢年过节都比旁的无所出的姨娘要厚重两分。

  然而也只能如此了。

  旁的,却是想求也求不来的。

  秦少宗并不进她的房,外面自然有更多鲜花嫰柳一般的女孩子围着他,比她更善解人意,更知情识趣,也比她懂的更多。

  若不是她的肚⽪争气,后来又学乖了,⽇⽇往正室面前去献殷勤,小心翼翼的侍候着,恐怕只能在这小院里自生自灭了,更遑论多瞧修哥儿一眼了。

  儿子就是她心尖上的⾁,恨不得⽇⽇能陪在他⾝边。

  有时候,她在许氏房里侍候着,修哥儿从学堂里回来,坐在许氏⾝边背书,一问一答,⺟子相得,她心里又酸又涩,又泛着隐隐的骄傲——这个读书识字,又俊秀的小郞君,可是她生的。

  可那又如何?

  他开口叫的⺟亲是许氏,认的外祖家是大理寺少卿,门第清贵,与远在洛的寒家全无⼲系。

  公主府在洛还有产业,她每年总要花银子托下面的人往洛捎句话儿,或捎带些东西,许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夏南星倒是知道她生了儿子,才⾼兴了一场,后来还给修哥儿打了福字的银锁片,说是给外孙的礼物,又想让寒向荣上京城来认认门子,大约也是存了认亲的念头,想让秦少宗提携一番寒向荣。

  寒向蓝吓的半死,多花了二两银子来堵捎信人的口,就怕她出去说话。那媳妇子丈夫是公主府的小管事,常往洛去,由这媳妇子在中间捎话。寒向蓝又不识字,就算那头写了信来,她也看不懂。

  那媳妇子既收了好处,倒不曾往外漏口风,只心里暗笑寒家人天真:当初既将闺女卖了给人做妾,如今还想认回一门富贵亲戚,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那银锁片如今还庒在箱底里,寒向蓝到底也没好意思拿出来给修哥儿戴,免得自讨没趣。

  至于寒向荣上京认门,也被她拒绝了。她自进了公主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间世界与她再无⼲系,大约这一辈子都要在这院子里生活下去了。

  为此夏南天在家里不知道骂了多少次女心外向,攀了⾼枝儿去就再不顾念家里老小。她原还在人前得意,女儿嫁进了大长公主府,将来儿孙的前程可就不愁了,哪知道半点指望不上。

  寒向蓝想也知道家里人有多恼她,然而谁的苦谁知道,当初瞧着花团锦簇的生活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噩梦,只余后半生冷清孤寂。

  许氏到底也不曾为难她,只派人传话,让她在自己院子里反省,不必再往正院里去服侍了。

  寒向蓝缓缓的坐了下来,前来传话的婆子倒也客气“家里来了贵客,寒姨娘不该四下窜惊扰了贵客,也就是夏夫人脾气好,若是碰上气不好的太太们,哪里会听寒姨娘那些梦话?!”

  呵…夏芍药脾气好?

  不过是她如今⾝份⾼罢了,她几时又是个脾气好的了?

  许氏面前侍候的婆子,行事也跟主子出奇的一致,再不会说什么刻薄的话来羞辱她,大约也是顾忌着她生了修哥儿。可是比起那些辱骂的话,不让她见修哥儿,才真是往她心上戳刀子呢。

  婆子走了许久之后,扣儿才蹑手蹑脚进来,替她添⾐加炭。

  没过两⽇,寒向蓝就病倒了。

  ******************************

  夏芍药早将寒家的人丢到了脑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她不过运气好,再加上自己心坚定,才有了今⽇的光景。

  谁也不必可怜谁,谁也不必同情谁,一啄一饮,皆是前定。

  她从大长公主府里回来之后,很快就投⾝到了幽州会馆的建设中去了,将原来在城东相中的一处临街的宅子买了下来,再行改造。中间还需要会土木园林建设的能人,还是秦少安荐了个人来。

  秦少安旷达疏豪,流广阔,夏景行才开口求教,他便立时给办了下来,还跟柏氏道:“阿行娶的娘子是个非同一般的女子,你也好⽇常来往着,眼界自不必拘于闺阁之內。”

  柏氏是当大家闺秀教养长大的,才嫁了秦少安的时候,很是拘泥,相处⽇久才体会出了他的好,随温厚的丈夫,又不留恋美⾊,与隔房的二堂兄一比,对方都要掉到泥里去了。

  就连她娘家⺟亲也暗暗替女儿⾼兴,每次去了必定要叮嘱她好生侍候夫君,尽早为秦家开枝散叶。

  柏氏跟着秦少安往大将军府里去做了两回客之后,国子监里出事了,萧铄与萧烨比拼箭术,萧铄落败不服,带着人要揍萧烨。

  萧铄⾝边除了东宮一派‮员官‬的‮弟子‬之外,还有自己舅家表兄弟,而萧烨虽然还未有可靠的班底,可在宮学里也有几个乐意与他往的,到了国子监又添了燕王妃娘家几个侄儿,还有小平安这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两位皇孙⾝边跟着的虽然不敢向敌对方的皇孙下手,但是可以朝着对方跟班下手,萧铄跟萧烨动打起来的时候,两方人马也开始过招,最后演变成了双方混战,就连王老先生也弹庒不住,最后只能一状告到御前,相关人等都被拎到了宮里,作为涉案人员的家长,怀化大将军光荣的从营里被召到了宮里。

  前来传口谕的是朱⾼的徒弟小喜子,长着张团团脸,笑起来很喜兴,一路上陪着夏景行往宮里赶,夏景行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当初自己放心的太早了,家里的傻小子不定闯了什么祸呢。

  他摸摸荷包,里面的碎银子不多了,索连荷包直接塞给了小喜子,旁敲侧击的打听:“喜公公,可是我家那小子大逆犯上了?”

  小喜子也愁的很,接了别人的银子,总要与人破财消灾,至少个底儿,也好让怀化大将军到御前对答的时候不至于失态啊,可是此事尚未有定论,他出来的时候自己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因此只能尴尬陪笑:“这个…这个倒没听说过。”

  夏景行长松了一口气,暗道不是这小子义愤不过打破了皇长孙的脑袋就好。

  他一路跟着小喜子进了宮,半道上还遇上了匆忙赶来的太子妃娘家兄弟俩,以及燕王妃娘家兄弟,更有宗亲‮员官‬,大家皆是一幅着急忙慌的样子,偏偏见到对方还要抻着,不能在外人面前丢了脸面,哪怕心里再急,也要稳稳迈着步子走,间或谦让一番:“大将军请——”

  “孙大人请——”

  “蒋大人请——”

  “…”一帮家长前后脚到得宣政殿,见到御前跪着一溜小子,最大的十几岁,最小的便是夏平安,还未満十岁。

  王老先生一把年纪来告状,原来是跪着的,只道年老,管辖不住国子监的监生,任国子监祭酒几十年,还从未发生过这种大面积打架斗殴事件,所涉人员之广闻所未闻。“…都是老臣无能,年老昏愦,今⽇特来向陛下请罪,请求陛下治老臣管教无方之罪,将臣从祭酒的位子上裁撤下来,另外再选有能力学识渊博之人来接掌国子监。”请完了罪还向齐帝举荐:“傅司业正当盛年,又学识渊博,对于国子监的事务又了如指掌,他来做继任祭酒,最合适不过了!”

  随同一帮打架的监生一起进宮的傅司业惊恐的瞧了老上司一眼,只差在金殿下呐喊一声:大人您也忍心陷害属下?!属下做您副手几十年兢兢业业,从不怠惰,感情到头来就是为了替您背黑锅的啊?!

  如今谁都知道,国子监是个烫手的山芋,恩荫生受家庭影响,与诸皇子家中儿子们有所来往,倒将好好一处读书胜地给搅和的乌烟瘴气,还没多少⽇子,就闹出事了。

  王老先生德⾼望重,尚有往宮里告御状一途,他若真做了祭酒,各方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够他头疼的了,哪里还能清清静静教书?

  齐帝冷着脸,看他们主副官互相力保举荐对方,恰好各涉案人员的家长们都到了,这才公开审理此事。

  这件事情说起来也简单。

  萧铄到了国子监之后,自忖⾝份⾼人一等,不说那些捐生,以及各州府举荐来的监生,就连恩荫生也理应对他毕恭毕敬。他乃东宮嫡子,不出所料的话便是将来的天下之主,未来的通天之路都在他眼前铺开,太子这段时间受齐帝冷落,他年纪尚小,并不能意识到这其中微妙的变化。

  偏萧烨从来就是个认死理的孩子,他若是以大堂兄的⾝份对萧烨表示关怀爱护之意,萧烨必定会对做堂兄的有所尊敬,至少是表面上也能做到敬重。

  但萧铄在东宮每每听到太子或者太子妃埋怨燕王的不是,只恨不得以⾝份庒人,让萧烨跪在他面前认错才好呢。宮学里打架之后,两人都没讨着好,到了国子监,萧铄也三天两头找萧烨的岔。

  有好几次都是小平安得信,暗中向萧烨通气,这才使得二人没有当场酿成冲突,但二人⾝边的拥护者们早察觉出了两位皇孙的不和,都憋着一口气,看对方不顺眼。

  国子监里,知道小平安‮实真‬⾝份的学子原来也只有郁丛之与新来的萧烨。他与萧烨联系,行迹落到萧铄一派心腹的眼中,便私下议论王祭酒⾝边的小书僮放着皇长孙的‮腿大‬不抱,却往燕王世子面前去献媚,可不是个傻的吗?

  事情还是因为小平安而起。

  跟着萧铄的少年们不忿萧烨与王祭酒的书僮好,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去找萧烨的岔,便找机会将小平安堵在教舍后面,诬赖他眼⽪子浅偷了自己的砚台。

  小平安被几个大了四五岁的少年们堵在角落里,年纪虽小,但气势不小,无论如何也不肯承认此事“就算是大理寺审案子也要有证据的,你们有何证据证明我偷了砚台?”

  其中有三个蒋姓少年正是太子妃娘家兄弟的儿子,自太子监国之后,蒋家人是实打实的感受到了未来国舅府的尊荣,有些脸⽪厚的‮员官‬见到蒋大郞,背人处还要叫一声国舅大人。

  未来的国舅府就连燕王世子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王祭酒的小小书僮。

  蒋府与东宮太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早结成了同盟,但与燕王却站在敌对的立场,只不过大人们未在朝堂上撕破脸而已。

  但少年们热⾎上头,哪里还管这些。

  蒋朝宇是蒋大郞的长子,揪着小平安的一边耳朵就要扇巴掌:“你一个小小书僮,偷拿了别人的砚台还不肯承认。是谁教的你这坏⽑病?”

  小平安长这么大,都不曾被人这般欺侮过,他扭头狠狠咬住了蒋朝宇的手腕,只听得惨叫一声,蒋朝宇已经松开了扯着他耳朵的手,朝着他一脚猛踢过去。

  他便似只猴儿一般,躲过了蒋朝宇的脚,正要往旁边躲,却被蒋朝宇的亲弟弟跟堂弟拧住了胳膊。

  这下蒋朝宇怒了。

  他们敢将小平安挤在教舍后面欺侮,一则存了戏耍之心,二则也是想打击一下燕王世子的气焰。哪知道小平安不肯乖乖就犯不说,还毫无惧⾊的咬了蒋朝宇一口。原本的五分恼怒至此就成了十分,蒋朝宇仰起手来正要狠狠教训小书僮一顿,忽听得一声怒喝:“你们在做什么?”

  所有的人都扭头去瞧,但见萧烨冲了过来,満面怒气,到得近前将蒋氏兄弟踹开,从他们手底下解救出了小平安,护在自己⾝后。他⾝后跟着満面担忧的郁丛生,见小平安被燕王世子护住,这才松了一口气。

  蒋氏兄弟敢在小平安面前使刁,却不能真合起伙来揍燕王世子,万一传出去蒋家就先失了理。

  但小书僮得了燕王世子庇护,竟然还朝着他们挤眉弄眼。蒋氏兄弟怒了,使个眼⾊让人去请了萧铄过来。

  萧铄正愁找不到萧烨的把柄,听得有这等好事,立刻前来兴师问罪“你明知道这小书僮偷了砚台,竟然还维护他,难道王叔平⽇就是这么教导你的?”

  萧烨冷笑一声:“大堂兄偏听偏信,非要认定平安偷了砚台,说出去岂不笑死人。”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但都自上次在宮学里打架昅取了教训,好歹这次学会了克制,但一个要带着平安走,另外一个不同意,非要留下平安,都不肯让步。

  小平安见萧烨气的手握成拳,面⾊发青,从他⾝后探出脑袋,一脸无辜的提议:“世子,都说皇长孙殿下箭术了得呢,不如你们以箭术定输赢,若是你输了,平安甘愿留下来,任皇长孙殿下处置!”

  他与萧烨当初在幽州一起打磨过筋骨,就连箭术也是军中好手教的,是以对他的箭术极有自信。他心里十分不服,想着皇长孙在国子监事事都想庒燕王世子一头,恨不得将燕王世子踩到泥里去,就想让萧烨狠狠长回脸。

  萧烨的箭术可是连军中好手都夸赞过的。

  萧铄⼊了国子监,他⾝边跟着的那些少年们都吹嘘他能文能武,将他捧的十分⾼,小平安听到这话的时候內心是很不以为然的:你们就吹吧!

  萧烨与萧铄在宮学里一处读书,但练武却是各自回去私下里练的,倒还真不曾较量过。

  萧烨在平安脑袋上拍了一巴掌:“多嘴!”万一他输了难道还真任由萧铄带走平安不成?

  萧铄还当萧烨箭术不行,心里已经乐开了花,立刻拍板:“就按这书僮说的办,你若是输了,将他留下任由我责罚。”

  事已至此,萧烨回头瞧一眼平安,眸中含了笑意,扭头却坚决不同意此提议,作出一番忐忑的模样,似乎当真怕萧铄赢了自己,对自己的箭术十分的没把握,偏小平安还跟着添油加醋的安慰他:“世子别怕,上次你不是还了一只绑在树上的鹿吗?”

  “你…不提许那件事!”却是间接承认了有这一回事。

  平安张口就胡说八道编排萧烨的箭术,偏萧烨不但没否认,还间接承认了有这回事,两人一唱一合倒将跟着皇长孙的一帮少年们给忽悠信了,顿时揶揄的看着萧烨:就这⽔平还敢跟皇长孙殿下比试?!

  倒是萧铄过问了一句:“三弟与这书僮是旧识?”

  自小长大的玩伴,自然是旧识了。

  萧烨心里暗笑平安鬼机灵,胡说八道降低萧铄的戒心,以他的格必定骄狂自大,面上却道:“自然是旧识,不然我何必无缘无故维护一个书僮?”王祭酒既然无意公开平安的⾝份,他也懒得多嘴。

  有了平安那句话,萧铄果然自大起来,只当他是童言无忌,直到连输三场,这才醒过味儿来,満脸恼恨之⾊,恨不得揍萧烨与平安一顿。

  “你…方才说燕王世子中了绑在树上的鹿,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平安对上萧铄落败后噴火的眼神,缩了缩脑袋,懵懂道:“几…几年前的事儿了吧。”还挠头:“反正…我很小啦。”

  萧铄満肚子火气就直奔着平安去了“大胆奴才,満嘴谎言以下犯上!”不但当着众多监生让他败在了萧烨手上,还让他信以为真,真当萧烨的箭术极差。

  想到平⽇跟在他⾝后追捧他的那些人都夸他文武双全,今⽇可不是在众人面前自曝其短?

  萧铄面子上拉不下来,非要留下平安惩罚,除了偷盗又新添了以下犯上的罪名,萧烨不肯让步,兄弟二人推搡间,⾝后跟着二人的少年们已经动起手来…

  旁边一旦有人做出了情绪烈时候的示范,再动手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萧铄挥拳,萧烨自然不会乖乖挨打。

  等到王老先生得到消息带着人赶过来的时候,一帮监生已经打成了一团,小平安仗着人小,好不容易从捉对厮杀的监生们中间逃出来,惊魂未定的往曾外祖⽗面前冲了过去。

  ——别怪他不仗义,以他的小⾝板儿跟比自己大好五六岁的少年们对打,纯属自讨苦吃。

  到了御前,小平安的⾝份自然瞒不住了。

  蒋氏兄弟咬死了平安眼⽪子浅,偷了砚台,还有若⼲同窗做证,傅司业一直偷偷瞧王祭酒的脸⾊,暗道他不亏是做过太子太傅的,这等定力着实厉害,眼瞅着少年们在御前闹成了一团,他才慢呑呑道:“陛下,老臣不相信平安会偷砚台,他也不差砚台。”

  齐帝正为此事而生气,俩皇孙闹到了御前,又有这么多人跟着,起因却是王祭酒的小小书僮,单以⾝份论,一个小小奴才教唆两名皇孙打架,就应该立刻拉出去打死。

  王祭酒也是老糊涂了,自己的仆僮犯了事,不先责罚仆僮,竟然还护上了。

  齐帝没好气道:“王爱卿就这般相信自己的僮儿不曾做出盗窃之事?”

  “启禀陛下,非是微臣信自己的仆僮,而是平安本不是微臣的仆僮。”

  他这话一出,齐帝诧异,萧铄以及蒋氏三兄弟等少年们都喜上眉梢,暗道平安这次死定了,就连他的主子都不护着他了,要与他撇清关系,再瞧这小子灰头土脸的模样,一瞬间心里不知道有多⾼兴。

  萧铄还特意朝萧烨使了个得意的眼神:瞧瞧你护了半天,还不是瞎耽误功夫!

  萧烨回他一个浅笑,倒让萧铄一怔。

  殿中响起王老先生的话:“禀陛下,平安是我那不争气的外孙夏景行的长子,因回到长安一时未寻到合适的西席,便丢到府里让老臣先教导一段⽇子,老臣怕他在府里瞎玩闹,每⽇便带着他去国子监办公!”

  萧铄:“…”蒋氏三兄弟:“…”——这不是真的!

  明明是个小小书僮,怎么摇⾝一变就成了怀化大将军的儿子?!

  特别是蒋氏三兄弟以及跟着他们的几名少年,內心真是复杂到一言难尽。

  诬陷一个书僮偷盗砚台还有可能,可是诬陷一个二品大将军家中嫡子偷砚台…说出去谁信啊?!

  作者有话要说: N6zWW.cOM
上一章   芍药记事   下一章 ( → )
蓝艾草的最新架空小说《芍药记事》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芍药记事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芍药记事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