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记事是蓝艾草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逆流中文网
逆流中文网 乡村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架空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仙侠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武侠小说 总裁小说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好看的小说 收养日记 陪读母亲 月影霜华 伊底帕斯 引牛入室 重生擒美 年后突破 五儿孝母 一品乱谭 乡野情狂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芍药记事  作者:蓝艾草 书号:50168  时间:2020/5/25  字数:7202 
上一章   第127章    下一章 ( →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王老先生在国子监祭酒的位子上几十年,又博学多才,极得监生爱戴。只近年来他年已垂暮,不再亲自授课,也算得国子监一大憾事,还有好学的监生有疑难往他面前去求教的,老先生最喜年轻人一心向学,自然耐心解答。

  前些年他还担任过太子太傅一职,正逢夏景行从洛离家前往幽州从军之时,教导东宮数年,后来见太子与二皇子在朝中结,已成争之势,王老先生便以年老精力不济为由,推脫了此职。

  太子原也着意招揽王老先生,想着他门下弟子遍布朝野,若得老先生鼎力支持,在士林间自然呼声极⾼。奈何王家自来不慕权势,尤其争之害,王老先生读史书,不思自明,着力拒绝,又有齐帝心有介怀,窥得太子机心,到底准了王老先生所求,才使得他从东宮脫⾝,仍回国子监供职。

  等到夏景行青云直上,战功赫赫,太子又后悔当初轻易放走了王老先生,不然他是夏景行外祖⽗,听说夏景行回京之后又有来往走动,这祖孙俩一文一武,都是得力臂膀。

  奈何一招错失,到底失了良机,再后悔也无用。

  王老先生大半辈子教书育人,比起宮中龙子凤孙,还是外间学子更有向学之心。今⽇他才带着个七*八岁的小书童进了国子监,面遇上傅司业,乃是他的副手,才打了声招呼,一低头就瞧见个稚子,顿时纳罕不已:“大人这是从哪里拐了个小郞君回来?您老往⽇⾝边的童儿瞧着可没这么机灵的。能借下官用一会不?”手已经摸到了小平安脑袋上。

  小平安往⽇在夏家园子里跟着夏南天,南来北往的人见多了,又有燕王府里先生教着,跟着世子淘气,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识过的,这孩子瞧着就是一脸机灵样儿,又不怯场,全然不似缩头耷脑的下人仆妇教养出来的孩子,被傅司业摸着脑袋,还朝他露出个笑模样“伯伯好。”

  傅司业年逾四旬,颔下一副美髯,听得他脆声叫伯伯,又将他仔细打量,这才发现他⾝上⾐衫颜⾊虽素净,但仔细瞧就会发现细节处也极妥帖,绝非寻常下人僮儿该有的样子,立刻追着问王老先生:“这小郞君莫不是大人家中孙辈?怎的我却没见过?”年头节下,他往王家去的次数也多,却没见过小平安。

  王老先生被他追问不休,傅司业做了他十几年副手,倒不必瞒着他,拈须笑道:“教你给猜着了,这是老夫的重孙子。”

  傅司业还当他是王老先生在外任职的长孙家中孩儿,才待要夸两句,已听得他似漫不经心加了一句:“这孩子才从幽州到长安没多少⽇子,老夫带他来国子监玩玩。”

  小平安大眼睛眨巴眨巴望着王老先生:“…”这与说好的不一样!

  害他⽩⽩紧张了好几⽇,怕国子监里全是学识渊博之辈,自己这点学问完全拿不出手,还私下将往⽇功课又重新温习了好几遍,就怕到时候丢脸。

  既然是玩玩…他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傅司业却跟发现了新‮陆大‬一般,将小平安揪到了自己面前,上下左右打量了一遍,指着他道:“这是怀化大将军家的儿子?”生的着实俊秀,实不似武将家里出来的,倒似个清贵读书人家里出来的。

  从幽州到长安来的,又是王老先生的重孙辈,自然只有怀化大将军家里的孩子了。

  王老先生就好似出来炫宝的小孩子,明明就为着旁人的一句夸奖,真夸了还要露出骄矜的神⾊,淡淡“嗯”一声“他⽗亲在军中忙顾不上,这孩子一时没人教导,就送到了老夫府上。”他府上孙辈们读书的都进了国子监,重孙辈们开蒙的还在⽗⺟⾝边,跟着在外面任上,府里倒真没有小平安这么大读书的孩子。

  傅司业知这老上司古板严谨的一面,倒从不曾见过他这般模样,顿时笑了起来,牵着小平安的手就走“既是大人重孙子,那下官就借来用用,旬考完了卷子还未发,正需要个人跟我去发卷子。”拖着他直接走人了。

  既不是下仆,还是怀化大将军家里的小公子,带他去教室里玩玩正好。

  小平安回头向王老先生求助:老太爷救命啊这个伯伯我不认识他!

  王老先生笑着招招手,放他去感受一下国子监旬考之后的课堂盛景。

  国子监每年除了年末大考,还有每旬一考,常有考生在发成绩之时痛不生,胆战心惊,也有手到擒来之辈,各种状态不一而⾜。

  小平安跟着傅司业先去拿了厚厚一沓卷子,到得律算教室,傅司业站在讲台之上,小平安便站在他⾝侧,好奇的往下面去瞧。但见下面学子各个如临大敌,偶有一两位露出从容之态,也算得异类。

  他不由想起自己在幽州读书之时,每到喻先生要开考,康成荫那紧张的小模样,倒与眼下堂上不少学子相类,心里暗暗失笑。

  傅司业先讲几句此次旬考大致情况,这才开始发卷子,他瞄一眼考卷,念一声名字,那学子应一声,便将卷子到小平安手里,小平安便接过卷子往堂上学子手中送过去。

  见到成绩好的,他便微微一笑,递了过去,逢成绩差考砸的,他递了卷子,还要站在旁边欣赏一会监生痛不生的表情,完全无视人家的伤心痛苦。

  一圈试卷发下来,有不少学子都认识了这个在他们伤口上撒盐默默旁观欣赏的童儿,心中暗叹他可恨,等傅司业训完了话,带着小平安走了之后,教室里的学子们都炸了锅。

  有人哀叹有人焉头耷脑,还有人磨牙:“方才那个站在旁边嘲笑我的小子是哪冒出来的?”

  虽然生的小模样可爱,可是笑的实在太欠揍了,活似在嘲笑他成绩太差。

  堂上学子还有不少人都注意到了小平安,纷纷议论他的来历。寻常先生⾝边跟着的僮儿哪有这般大胆的?

  小平安在国子监才去了几⽇,王老先生有空就教导他读书写字,忙起来就将他丢给旁人,他渐渐也习惯了时不时换个人跟着。

  由傅司业的功劳,这些人知道了他的⾝份,自然不会怠慢他,又加之他学问在同年龄的孩子里来说,着实不错,也甚得先生喜,一时之间竟然在国子监过的如鱼得⽔。只除了偶尔被监生堵在路上吓唬,人家才威胁两句,还未举手,他已经扯开了嗓子嚎:“哥哥我错了别打我…”

  那举手原只是打算吓唬吓唬他的监生立刻引来了其余同窗围观,见不少人都瞧了过来,小平安更是扯开了嗓子假哭:“哥哥你别打我,下次你考砸了我再不盯着你瞧…”

  监生:“…”有人瞧不下去,过来将小平安拉到了⾝后“自己成绩不好,拿小孩子出什么气?就算他是书僮,那也是祭酒的书僮,有什么过错,你何不往祭酒处去讲,想来他定然不会包庇僮儿的。”

  小平安在国子监流窜了小半个月之后,学子们总算是搞清楚了他的⾝份,原来是王老先生的书僮,只是这个僮儿甚是活泼,似乎很得其余几位先生的喜爱,时不时就带在⾝边。

  监生原本就没想着要揍人,这下跳到⻩河都洗不清了。只能尴尬的弯向小平安赔礼:“小哥别怕,我方才是逗你玩的!”

  小平安两下眼睛,将眼眶的红红的,倒浑似哭过了一般,扁着嘴道:“我才不信呢,你方才明明就是要打我!这叫迁怒!迁怒!先生说了,凡自己有不是之处,也不能混赖到旁人⾝上,理应⽇⽇三省吾⾝,哥哥考砸了,也不是我的错啊!”

  那护着他的监生顿时笑出声来,还他的脑袋:“小家伙倒是懂的不少!”同窗被他笑的面红耳⾚,再不敢跟个小孩子计较。眼睁睁看着小平安被同窗牵着小手去食堂吃点心,莫可奈何。

  小平安吃过了点心,还谢过了人家,改⽇回家的时候磨着夏芍药讨要礼物,夏芍药听说他居然在国子监了朋友,对儿子的“朋友”她自然极为重视,特意从库房里挑了一方龙尾砚。

  隔⽇他再回国子监,寻到护他的监生郁丛之“那⽇多谢哥哥伸出援手,平安回家挑了礼物,哥哥一定要收下。”

  郁丛之想着,小孩子送的礼物,许是小玩意儿,难得他一片⾚诚之心,还郑重的来送,便收了盒子,回到宿舍打开,旁边同宿舍友伸头一瞧,顿时赞一声:“哟,你这是从哪里淘来的龙尾砚,这可不便宜吧?!”

  他自己从盒子里拿出来仔细瞧,正着反着都瞧遍了,确认无误这是一方龙尾砚,想到小平安只是祭酒家的书僮,面⾊不噤沉了下来,当即又装回了盒子,重新去寻平安,将砚往他怀里一塞,语声颇为严厉:“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你虽谢我,但若是偷拿了主人家的砚台,可就不好了!趁着没人发现,赶快还回去,以后万不可如此了!”想着他小小年纪,心志不坚,恐其堕⼊歧途,还要好生教育一番。

  小平安打开瞧了一眼,见是自己送出去的砚台,这才放下心来:“我没有偷拿别人家的砚啊,这是我娘从库房里特意选出来给郁哥哥的。”

  郁丛之傻眼了,难道不是平安有问题,而是平安他娘…管着主家库房?

  “你娘…是做什么的?”

  长这么大,还真没人问过他这个问题,小平安扳着指头数:“我娘做买卖啊,做很大很大的买卖,有韩叔叔从波斯大食运来的货,还有赵叔叔从江南运来的茶,都在我们家铺子里卖。我娘还卖胭脂香料…布料绣品…很多很多…”,有点馋了:“我家茶楼里的⽔晶糕最好吃了,可惜吃不到。”真是想念的很。

  郁丛之恍惚觉得自己发臆症了,哪有小小书僮家里有这么大产业的?再或者就是小平安发臆症了“小孩子可不许撒谎啊!”

  小平安听得新的大哥哥居然质疑他说的话,顿时涨红了小脸分辩:“我才没有说慌呢!我家在幽州有很多很多的铺子,你不信…你不信下次我让世子哥哥来跟你说!”说完了忽想起夏芍药的叮嘱,在长安不能再叫世子哥哥了,立刻拿小手捂住了嘴巴,大眼睛骨碌碌转,只盼着方才郁丛之没听到他的话。

  郁丛之听得他提起幽州,还有世子哥哥,才待要再问,他已经一溜烟跑了。留下郁丛之拿着个砚台満脑子胡思想。回到宿舍之后,还在想小平安的来历,忽听得同窗争执,提起最近风头正盛的怀化大将军,说是此人才回京数月,就将原来的京郊大营掌军大帅徐克诚给了下来,不但原来的位子没保住,就连眼前的尊荣也没了。

  齐帝一经查证清楚,徐克诚及手下心腹爱将桩桩件件皆属实,立刻雷霆手段进行制裁,半点不肯宽宥。

  徐克诚跟手下一⼲心腹爱将天南海北被流放,家产没⼊国库,女眷没⼊教坊司,朝局都为之震

  “…分明是徐将军自己行事有误,这才会被怀化大将军查出来,他若⼲净,何至于连家眷部将也牵连其中呢?”

  “说不定是官场倾轧呢,不然之前多少年怎么没听说过徐将军有劣迹?这才是怀化大将军的手段呢!”为此郁丛之同宿舍友互相争执不下,同一件事情二人看法不同,拉了郁丛之要他表态。

  原本是毫无相关的两件事,但郁丛之心中正在纠结处,这方龙尾砚来历不明,他收着也不心安,还又还不回去,再还瞧着小平安那模样似要哭出来一般,总要探听明⽩才好。无意之中听见怀化大将军之事,忽想起这位大将军就是从幽州回京的,而小平安又是跟着王老先生来国子监的,对外只说是他的书僮,可是瞧国子监许多先生待他的态度,却又全然不似待下仆的态度,倒浑似待故子侄一般。

  还有他提起的“世子哥哥”如果他所记没错的话,恍惚记得怀化大将军乃是燕王伴读,而燕王世子去年才从幽州回京。

  不思量还不觉得,越思量却觉得细节处越多破绽,他心中已经有了个大胆的猜测,只是还未亲证。

  改⽇在路上遇上小平安,见他似受惊的兔子撒腿就要跑,郁丛之迈开长腿拦住了他,还向他道歉:“那⽇是郁哥哥说错话了,郁哥哥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

  小平安露出欣喜的表情“真的?”

  “真的!”郁丛之道:“平安是姓夏吗?”

  小平安大睁了眼睛:“郁哥哥怎么知道?”他从来不曾告诉过别人姓氏呢。

  郁丛之的猜测一经证实,反觉得小平安能拿了龙尾砚出来送人,也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摸摸他的小脑袋:“我猜的!”牵了他手道:“跟郁哥哥去食堂里吃点心。”此后再看到真当小平安当书僮的监生,暗暗嘲笑同窗傻,若有人为难他,就出头维护。

  旁人见郁丛之维护小平安,都觉他一介贵公子却维护个小小书僮,就算是祭酒的书僮,也未免有巴结之嫌。到底⾝份不同,阶级有别,何必着意结

  郁丛之乃大理寺卿郁飞亮的儿子,名副其实的官宦之后,与小平安的书僮⾝份可是天差地别。

  ***********************************************

  到了三月中,燕王带着一⼲刑部办案人员回京,随行还提溜了一串犯人,乃是洛盗马案的从犯,直接投进了刑部。

  没过多少⽇子,崔连浩的罪名就定了下来,不但小儿子被⾰除功名,就连已经在外任职的长子也受到了牵连,被罢了官。

  崔连浩为官期间不但贪渎,还滥用私权假充匪类,強夺民产,家产被判赔付何家损失之外,他与直接参与过盗马案的崔二郞都被判流刑,其余从犯也皆处罚。

  齐帝法外开恩,未曾牵累女眷。与之前的徐克诚贪污渎职案略有不同。

  在齐帝心中,地方‮员官‬贪污滥权,比之天子脚下掌军重臣危害亦有轻重之分。

  崔连浩鱼⾁百姓,幸喜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可徐克诚⾝处要职,却不思报君,也就如今太平年景,若真有紧急军情,就凭京郊大营的战力以及军械储备,后果简直不可想象。每每想至此处,齐帝都要惊出一⾝冷汗,也就愈加恨徐克诚所犯之罪。

  前有徐克诚之事,有了对比,崔家的女眷便免去一劫。

  崔夫人听得判案结果,几近晕倒。

  文姨娘抱着磊哥儿哭的肝肠寸断,才以为过上了好⽇子,将正室主⺟给挤走了,自己虽是妾室,也与正头子无差了,既有儿子又得老夫人喜爱,与郞君恩爱甚笃,哪知道出了这桩事。

  她从头至尾不知情,此事⼲系重大,崔二郞倒不曾告诉过她。

  反倒是魏氏心中微有喜意,夫分别多年,此次倒有机会团聚了。只面上不敢表露出来,若是被崔夫人瞧出端倪,恐怕又要生出许多事端。

  崔家⽗子定了流放的⽇子,官兵上门抄家,就连这座宅子也保不住了,下人亦算得崔家财产,一起被带走发卖,只崔夫人带着魏氏及文氏,以及俩孙儿离开了崔府,另寻落脚之处。

  崔家原来不过寻常家境,还是崔连浩读书取中功名,这才接连发迹,他又擅钻营,几十年间至如今地步,却又忽的败落,起落间几十年岁月倏忽而逝,更令人感叹人世无常。

  消息传到镇北侯府,南平郡主到底露出一丝笑容:“这才是报应呢!”她近些⽇子听闻夏景行回京掌军,被齐帝重用,青云之势已成,心头发沉,还往晋王府去打听消息。

  夏景行得齐帝重用,就连太子也无法揷手,更何况是晋王。

  晋王心灰意冷,连带着南平郡主的心情也不好,在府里瞧谁都不顺眼,儿女俱是自己生的,丈夫又连个影子都抓不住,庒不往她面前凑,只能逮着儿媳妇请安的时候找茬出气,刁难了闫幼梅好几次,还是宁景兰从中周旋。

  闫幼梅倒很是诧异,万没料到小姑子还会替自己出头。她嫁⼊镇北侯府这些年,⽇子过的磕磕巴巴,早非当年天真的小姑娘,对婆媳夫关系不抱任何期望,只守好嫁妆捱⽇子,与小姑子原也没什么深情厚意,还是宁景兰与她一同从南平郡主房里出来,吐了一句话:“⺟亲心情不好,嫂子不必介意,做人儿媳妇的,都是这么过来的,委屈嫂子了。”

  宁景世又不成材,简直是京中纨绔里面败家的楷模,镇北侯自己尚且不着家,哪里还会狠心去管教儿子。宁景兰每思侯府将来,都觉得心头发慌,不知将来如何。

  她自己尚且能择夫再嫁,但闫幼梅却要深陷其中,她亦是官家女儿,自小家人捧在手心养大,嫁了宁景世才跌到了泥坑里,竟是再无出头之⽇了。

  宁景兰想想也觉得同情她。

  许是自⾝原因,她如今终于开始学着体谅他人。

  崔家的事情告一段落,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就连崔家家眷也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南平郡主拍手称快,宁景兰却提起,要往如意庵里去住一阵子。

  如意庵乃是京中富贵人家女眷们修行的地方,有未嫁女,有常年受冷落的大妇,亦有守寡不想再嫁的妇人,生了烦恼之心,便往如意庵中去清修,寄求心安。只因庵中还有背景⾝份不凡的,或官眷或宗室,平生总有不如意处,因此如意庵环境清幽,在京中也算得女子清修之所。

  南平郡主原还想着,趁崔家事了,再替宁景兰择一门亲事,哪想得到她竟起了清修的心思,苦劝数⽇,也未令她改了主意。

  “娘不必再劝我,我只是心中烦,想寻个清静地方去住几⽇,等想明⽩了就回来。”

  “家里不清静吗?也无人烦扰,你想做什么尽可去做,又何必往城外跑呢?”

  自⺟女俩上次有了分歧,宁景兰就知道许多事情她们⺟女是说不到一处去的。她心中尚有茫然之处,只南平郡主却不是能解答疑团之人,只能往方外去寻。

  收拾了两⽇,宁景兰带着贴⾝的丫环坐着马车去了如意庵,往庵堂里捐了些香油钱,主持派庵中女尼收拾了一处小院落,她便住了进去,早晚往前殿去跪经。

  作者有话要说: N6ZWw.CoM
上一章   芍药记事   下一章 ( → )
蓝艾草的最新架空小说《芍药记事》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芍药记事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芍药记事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