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记事是蓝艾草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逆流中文网
逆流中文网 乡村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架空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仙侠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武侠小说 总裁小说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好看的小说 收养日记 陪读母亲 月影霜华 伊底帕斯 引牛入室 重生擒美 年后突破 五儿孝母 一品乱谭 乡野情狂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芍药记事  作者:蓝艾草 书号:50168  时间:2020/5/25  字数:10789 
上一章   第84章    下一章 ( → )
  第八十四章

  小平安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出过远门,最多就是跟着祖⽗去街市上玩玩,往护国寺去看看小沙弥们光光的脑袋。跟着家里人出远门,对孩子来说可算是一桩大事儿。

  走的时候,他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带上,从吃食到玩具,还有洛城里那些杂耍艺人,街面儿上走百索耍猴戏的,或者茶楼上那个讲将军百战的说书先生…顶好能将洛城都搬走才好呢。

  小家伙的贪心逗的家里人大乐,就算是离愁别绪満怀的夏南天也被他这小模样儿给冲淡了许多,到得后来全家起先,何渭送行时又将夏家老宅子里的鹦鹉给送了过来,直接塞进了马车里,小平安可是⾼兴疯了。

  因此,一路之时小平安倒是很想跟娘亲一个马车,但是被夏芍药坚决拒绝了。他自己过来尚不⾜,还想带着两只鹦鹉,吵也要被吵死了,夏芍药头大如斗,万分佩服老爹的定力,被两只鹦鹉跟一只大孙子吵着,犹自笑的好似极为享受这聒噪的环境。

  半道上马车停下来,大家休整,小平安自己提着笼子,⾝后跟着寸步不离的保兴,往夏芍药面前来炫耀“娘亲娘亲,你看我的鹦鹉。”没想到这两只鹦鹉看到夏芍药,张口便叫“姑娘——”

  小平安歪着头下了结论“娘亲,这两只鹦鹉真蠢,见到我一直叫姑娘,平安明明是男子汉!”着小脯表示自己的強壮有力。

  何娉婷大笑“可能是这两只鹦鹉瞧着咱们小平安生的漂亮,还当你是个小姑娘呢。”心道,这两只鹦鹉明明是被兄长教的。

  何渭买下了夏家的祖宅,又接手了这两只鹦鹉,平常没事儿便要自己去逗一逗,大部分时间他不想回家,便住进夏家祖宅里,也只在前院书房里住着,那鹦鹉就挂在廊下,闲了喂它们食⽔,逗它们叫“姑娘”以至于这两只鹦鹉但凡瞧见何渭,张口也是喊姑娘的。

  他⾝边侍候的长随姜汉椿每次哭丧着脸偷偷跑来给何娉婷告状,说大公子再这样下去,恐怕真的要打光了“姑娘你是不知道,大公子将那两只鹦鹉宠上天了。那两只鹦鹉可是夏少东的爱物,他这不是爱屋及乌吗?心里这念头且还断不了呢,可怎么成亲?”难得姜汉椿还知道爱屋及乌这个词。

  何娉婷都只能将他劝回去“放心,大哥就算是有这个心思,也难实现。时间久了总会淡下来的。反正他也没做出挖人墙角拐□□的事情来,怕什么?”不过是心里念着个人不放罢了。

  不过何娉婷后来便有些不确定了,她大哥是多雷厉果决的一个人啊,生意场上瞧中的东西,再没有撒手的道理。若是真心恋上了夏芍药,说不定早不择手段出手了,何至于要等到如今?而且他每次见到夏少东,眉眼间倒从不曾流露出一丝一毫的绵之间,说不定也只是竞争对手之间的纯欣赏罢了。

  十四五岁情窦初开的年纪,脑子里七八糟总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年纪渐长想的又渐不一样了,等到成了亲又是另外一个想法,大约生了孩子还会变一变,如今何娉婷倒不再担心兄长的亲事了。

  他那个人,心⾼气傲,等闲瞧不上,若真有合眼的再成亲也不迟。男人总比女人选择的余地也更大一些,不必怕误了嫁杏之期,只能做人填房继室。

  因幽州暂时无战事,夏景行与赵则通此次是前去驻守,并不怕延误了战事,路上又有老人孩子妇女,拖家带口,走起来不免慢了些,到了三月头上,才到的幽州城。

  夏景行与赵则通除了在京中受封,官职有所升迁,还有财物赏赐,再加上夏南天年底还有燕王府收益的菗成,何娉婷手里还有丰厚的嫁妆,在幽州城里置办家业倒也不差钱,两家商议过后,便在离燕王府过两条街的同福巷买了门连门的宅子,俱都是四进的大宅子,需要打理一番才能⼊住。

  夏芍药与何娉婷也算有得忙了。

  夏景行与赵则通到了幽州之后,便前往燕王府去见燕王,只夏南天祖孙俩倒闲了下来,见天往街面上去玩。

  ****************************************

  燕王京中过年,这个年也过的⽔深火热。

  他击退辽人,又是诸皇子里早早就藩的,旁的有心竞争大位的皇子都巴不得不去就藩,除了太子,当初暗底里还笑他傻,上赶着给太子当,去被放逐到了荒蛮的燕云十六州。

  到了如今,几个兄弟里面,倒是他的功勋最大,也最得圣人心。

  其余皇子只知在朝中跟太子使小动作,各种笼络朝臣,但与燕王比起来,便很有些不够看了。

  太子一直端着⾝份,总想着燕王好歹是皇后抚养的,决没有被二皇子拉拢走的道理,就算是⽇常见到燕王,也必要提两句“前儿孤王进宮去,⺟后还提起皇弟呢,念叨着皇弟的吃口,说是以前最喜吃的点心菜式,也不知道幽州有没有,担心皇弟去了饿瘦呢。”这是打出了亲情牌。

  二皇子心里鄙视他这种把人当傻子的举动,他倒是个务实的皇子,总觉得要让人替你⼲活,也要让他见点好处,千万别背后揷刀子。私下宴请燕王,兄弟二人喝到半酣处,便举杯慨叹“当初三弟在十六州战事失利,太子不看好三弟,自己提拨了个便宜丈人,任凭自己手下心腹‮员官‬在朝上对三弟抨击,那时候二哥是真的替三弟捏了一把冷汗。咱们兄弟一声,就怕你最后不能全⾝而退,真是担⾜了心事。”

  他这话,半真半假。

  太子固然放任手下心腹‮员官‬对燕王进行抨击而不做任何维护之举,但二皇子也未必就⼲净了。

  燕王便也做出个一言难言的诚恳模样来,苦笑着敬了他一杯!“多谢二哥还念着弟弟,说实话当时弟弟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多半想着要殉国了,以后儿还要仰赖京中哥哥兄弟们照顾了。”他一把脸,终于露出个大劫之后轻松释然的笑意来“还好总算过来了,还亏得手下将士们争气!”

  二皇子心里可不就想着燕王以及他手下的心腹重将吗?

  若能将这股势力拉过来,太子与皇后可不是⽩忙活一场?因此可劲儿将燕王手下将士夸了一场,首推夏景行与赵则通。这两人溜的快,前来受封之时也跟着燕王参加过几场酒宴应酬。二皇子也试过了,只他们滑不丢手,从来唯燕王马首是瞻,要说还是‮场战‬上结下的情谊深,可比不得官场里小恩小惠笼络来的強上许多。

  二皇子是既舍不得前去京藩,省得离开长安再无归期。近⽔楼台先得月,这道理他还是懂的。

  只三皇子能长驻幽州,先就表明了他无意王储之争的态度,以后大约也只能做个得力的臣子,这一点就令得二皇子对他好感加重。

  燕王妃请宮向皇后请安,半道上也能被郑宮妃宮里的人给劫了去套近乎,这让她不胜其烦,只盼着赶快前往幽州。

  燕王倒是与燕王妃想的一致,从回到长安城之后,他就是在一场场酒宴之上度过的,脫了⾐服都觉得寻常肚腹之上精壮的⾁都贴了一层厚膘。再接到夏景行过年时候往燕王府送的信,提起洛知府,又有王府别院的管家捎来的信儿,说是崔连浩借着战争大肆敛财,加重税赋,令洛百姓不堪其苦。

  燕王在离开长安城之前,往宮里去与圣人辞行,还提起这事儿“…都是儿臣的不是,齐辽之战迟迟未曾止息,倒让洛知府替军需心,为⽗皇分忧,向百姓加赋了,听说洛城里百姓商户都过的辛苦,今年过年市面上连个放烟火的都少,可见这场战事不止影响到了燕云十六州,就算是远在洛的百姓,心里也不定怎么恨儿臣无能呢!”

  这事儿圣人本来就知道,只时间久了便有些浑忘了,经燕王提起,再两下里一印证,华大长公主可不会说谎,而燕王是他信重的儿子,就更不可能为着这么点小事来对崔连浩打击报复了。

  崔连浩与燕王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就是这八竿子打不着,让崔连浩年底大计,吏部考核原本是个优,生生给成了个差。

  燕王离开之后,圣人便宣了吏部尚书梁永定,将他好生敲打了一番,从“切莫以裙带关系来衡量‮员官‬大计优劣,总要⼲出些实事才好”到“朕待百姓仁厚,可惜有些地主‮员官‬胡作非为,别瞧着朕年纪大了,眼神儿不好,就瞧不见下面的猫腻,便大肆敛财”云云,只让梁永定起了一头的冷汗。

  末了,他才漫不经心丢出一句“怎么朕听着洛知府倒是为朕忠心,去年税赋加了不少,想来往国库里的也不少罢?”将梁永定打发出去了。

  梁永定回去之后,抹着额头的冷汗吩咐手下侍郞去查,专查洛府税收,这才发现现任洛知府崔连浩上任之后,比之前任周正益并没多,但圣人却极为肯定他在任加赋了,这其中就很有问题。

  也不必再做查证,崔加浩的年底大计便成了个差。就算是晋王问起来,梁永定也觉得自己有理由回复。

  吏部行文到了洛,崔连浩脸都青了。他原还想着有了晋王这条线,他三年都得优,到时候再往上升是没问题了,哪知道最后竟然是个差,心里不知道将晋王骂了多少遍,回后宅子里跟崔夫人说起来,崔夫人便埋怨二儿媳妇不顶用。

  “原还想着,她好歹能顶个用呢,哪想到于老爷前程上倒一点助也没有。”倒忘了当初谋缺,若没晋王,这洛知府的位子且还轮不到崔连浩呢。

  这时候,崔夫人心里又觉得的决定无比正确,就应该找个人照顾二郞,可比宁景兰称职多了。

  *******************************

  宁景兰是在过年的时候发现丈夫不对劲的,对着她总有几分心不在焉,以读书为由,大过年晚上也捧着书本子不肯来亲近她。

  他们小夫俩,原来也是恩爱的。崔二郞在山上又总是素着,尝过荤味儿的一时半会儿吃不着,便馋的跟什么似的,哪里两三个月不闻⾁味,反倒真做起了和尚?

  宁景兰自被赵家婚礼上送了回来,对婆婆长嫂心里诸多埋怨,她在崔家后院又再没个可以倾诉的人,跟⾝边丫环说两句,到底不及跟丈夫哭诉来的熨贴。

  好容易瞅得机会,抹着眼泪跟丈夫提起自己在赵家婚礼上的遭遇,还做出为婆⺟愤愤不平的模样来“她原就是个商户女,怎么好跟婆婆同起同坐呢?”五品官在婆婆面前且还不够看呢。

  崔连浩可是被崔夫人给重重敲打过的,让他万不可被宁景兰给哄骗了,做出什么不当行止,又勒令他近期不许跟宁景兰亲近,生得她生下儿子来再难庒制。

  况且魏氏早就想找机会庒制宁景兰,深厌她平⽇目空一切,言谈举止之中都对自己的出⾝略有微词,这次有了婆婆的吩咐,办起事儿来尽心尽力,给崔二郞挑的可不是什么家生子或者小丫环,而是一名落魄秀才家里的闺女。打听着是识书认字,子温婉和顺的,生的也是眉眼秀丽,只家里经济困顿,老秀才生了重病,这才愿意给富贵人家做妾,哪里知道就落到了崔家。

  纳妾文书送了过去,聘礼也送了,竟然是正经来办的一件大事,定下来一乘小轿就送到了书院旁边的宅子里去了。

  崔二郞这位新纳的姨娘就姓文,笼着两弯新月眉,⽪子⽩净,细米小⽩牙,肢纤细如杨柳,开口声音也是婉转温柔的,坐在新房里见到了崔二郞,顿时羞红了一张脸儿。

  ‮夜一‬*,第二⽇崔二郞要去书院,她还撑着酸起来替崔二郞收拾吃穿书具,案头上放着的书也要提起来问一回“这本带不带?”书名报的一字儿不差。

  崔二郞这才知道她还是个识字的。

  此后红*袖添香,花前月下,文姨娘最喜闺中小诗,崔二郞还专做了诗文送她,喜的她当了珍宝捧在怀里,这等温柔解意的女子,倒比宁景兰更让崔二郞舒心,很快便将家里的子抛在了脑后。

  宁景兰家世⾼华,子又骄纵,就算在丈夫面前也极少能做出温顺的模样,偏魏氏反其道而行,单挑了个与她全然不同的女子来服侍崔二郞,尝过了温柔的味道,再让崔二郞耐下心来哄宁景兰开心,就有些难度了。

  ——在文姨娘这里,可是想尽了法子哄他开心的。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微妙,以前崔二郞哄着宁景兰⾼兴的时候,又贪她颜⾊好,家世好,就算是骄矜,也自有一股尊贵之气,耐心极好。等到易地而处,他自己被文姨娘仰视的久了,便极难再做出弯哄着宁景兰开心的事情来了。

  大过年的,原就说好了文姨娘暂时不能进知府衙门,先做外室养着,只在崔夫人面前过了明路的。她一个弱女子,听得过年崔二郞要回家里去过,悄悄儿掉了半夜的泪,还是崔二郞半夜醒来,去搂她时,抹到了満手的泪,唤了丫环点灯来,见她也不知道哭了多久,两只眼睛哭的桃儿似的肿着,扑进他怀里哽哽咽咽“妾…妾舍不得二郞…”那份心意教崔二郞当即恨不得剖心以明志。

  最是她这种娇弱弱的模样儿惹人怜。

  崔二郞哄了半夜,后来许了她过年回娘家去长住,待他回书院之时再去娘家接她,文姨娘这才好受了些。

  外面有文姨娘这温柔线扯着,宁景兰再哭便让崔二郞少了许多怜爱。她哪里哭的有文姨娘惹人怜爱呢。又听得这话,顿时起了火“你整⽇只在院里呆着,还当夏家少东是商户呢,不说之前她就是五品诰命,如今你那嫡亲兄长可是升了正三品怀化大将军,品级比咱爹还要⾼,你那长嫂不同娘坐在一起,难道让她敬陪末座?!”当真不可理喻。

  这还是崔二郞婚后首次跟宁景兰发火,她听得这话先是一呆,満脸的不可置信“就凭他?怎么可能做三品大将?”她记忆里的夏景行永远是被她亲娘哭的狗⾎淋头不敢还口的小子,蔫头蔫脑満脸郁,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最后还被逐出家门,官是这么好当的?这才多少功夫就爬到三品上了,谁信啊?!

  崔二郞是真对宁景兰没耐了,他还记挂着文姨娘在娘家过年,大过年的也差心腹小厮去外面买了许多年货,往文家送过去了,也好给文姨娘脸上添光。她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崔家门的,可却要让文家人知道,这是他的心尖尖呢。

  “你可着洛城去打听打听,看看他是不是做了三品大将军?”崔二郞甩下书本子就往外去了,再懒的跟宁景兰废话。

  瑞秋瞧这光景不对,等崔二郞出去了才小声劝宁景兰“姑娘快别哭了,怎么奴婢瞧着二爷心里不顺,是书读的不顺还是别的原因?”

  宁景兰先还被夏景行升至三品的事情给震住了,等回过味儿来才想起来,这是成婚之后丈夫对着她第一次发脾气。

  她心里有些慌。

  崔家內宅就是个深宅子,以前做姑娘时都没觉得侯府门噤有多严,想出门便能出门,可到了婆家,想出门若是婆婆不同意,她也只能常年四季窝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连出门转转都不能,丈夫也不常见,心里不难道多苦闷。

  偏偏南平郡主这都几个月没写过信给她,她提笔写了家书,那边也只让人捎来了口信,说是一切安好,让她好好过⽇子。

  到了晚上,宁景兰派了瑞秋往前院书房里去请崔二郞,竟然连书房门都没进去,崔二郞只让⾝边小厮传话“今儿要读书,让二*早点休息,不必等我了。”

  瑞秋的心都凉了。

  她虽不曾成亲,可也知道夫之间这般冷淡,崔二郞自年前回府到年后,就没有一⽇与自家姑娘合过房的,连姑娘都不愿意亲近了,这已经是大问题了。

  好容易过了元宵,宁景兰还当丈夫还能在家多呆几⽇的,她还想着这次要放下⾝段哄哄丈夫,不等她来哄,崔二郞就已经收拾了东西,往书院去了。半道上去了文家接了文姨娘,两个人回了别院,也不管大天⽩⽇,关起房门来就是胡天胡地的一场,郞有情妾有意,情到深处崔二郞还在文姨娘耳边小声道:“亲亲,我是一刻也舍不得你离开我⾝边了,这些⽇子没⽇没夜的想着呢。”

  文姨娘是知道他家里有妾室的,平素也不曾打探过他家里大妇的子,只想着她反正是做人外室的,家里过了明路生的孩子将来也能⼊祖谱,再没什么后顾之忧了。况且崔府里当初聘礼极⾼,过后崔二郞与她感情⽇深,还拿了银子往外面去淘换了手指耝细的参来,让人送到文家去,给文老秀才补⾝子。

  过年时候她回去,瞧着老⽗亲⾝子明显好了许多,心里恨不得为崔二郞赴汤蹈火,谢他救⽗之恩。

  “妾也离不得二郞…妾生生死死也要在二郞⾝边侍候着!”

  两个人倒比正头夫还要恩爱许多。

  ****************************************

  开了舂,各地的田地都开始舂播了,幽州也不例外。

  经过三年兵祸,整个燕云十六州青壮都不够,许多田地荒芜着,包括各州府‮员官‬都还未补齐。辽人⼊境,有的州百姓不得活命,或者媳妇女儿遭了害,可到底也有活下来的,却不似官衙里,从来都是被屠戮的目标。

  城破之时,大部分‮员官‬都被辽人斩杀,有两州‮员官‬归附了辽人,帮着辽人治理,可等光复之后,却也没了活路。

  若是辽人长长久久的留在燕云十六州,倒还能在本地活下去,燕王却是抱着殉国的念头与辽人打仗的,最见不得这等贪生怕死的‮员官‬,光复之后头一件事就是砍了附逆‮员官‬的脑袋,连同他们的家眷都没放过。

  夏景行与赵则通跟着燕王去巡边,要往各州府去走一圈,如今地方‮员官‬许多都不在,各州府便着,燕王走之前圣人就有意让他先暂代十六州庶务,等各级‮员官‬慢慢补齐。

  朝中倒是有不少等着述职侯官的‮员官‬,可听说是往燕云十六州去,不少都吓破了胆子。

  开玩笑,燕云十六州的‮员官‬就没有能活下来的,不是让辽人砍了,便是做了附逆让燕王砍了,自己命丢了不说,连家小都没活下来,谁还嫌命长,非要往燕云十六州去当官?

  这些人打破了头的往吏部尚书梁定府上送礼,都盼着哪怕分到个穷乡僻壤,好歹地面儿安生,不跟辽人接壤,没有兵祸,也别被派到燕云十州去为官。

  到了燕王被迫接受十六州之事,舂耕都已经开播,夏家与赵家都在幽州城外买了田来,各州府的‮员官‬还拖拖拉拉没到位。前来上任的两三人也是因着家境贫寒,无力往吏部尚书处送礼,才被委派到了此地。

  燕王翻着面前厚厚的农事书,万分头疼“当初在宮里读书,读了不少的书,就是没想到有一天还得读农事书。”他烦恼的将书合上,重重砸到了夏景行怀里“阿行啊,这事儿就靠你了,本王是读不下去了,还不如打仗痛快呢!”

  夏景行可是做过燕王伴读的,知道这位从来不好莳花弄草,也没那闲情雅致,做为皇子他倒是知道民生之艰,百姓不易的,可这不表示他有‮趣兴‬去规划农田⽔利。

  他捧着农事书也是愁眉苦脸“殿下难道忘了,咱们俩爱好是一致的?”当初讨论兵书,兴致上来还能流下拳脚功夫,可于农事上却真的是盲点。

  两个人齐齐将求助的目光投到了赵六⾝上,他笑的幸灾乐祸:“反正我是睁眼瞎,你们别瞧我!”

  燕王与夏景行只能认命的打起精神,召了燕王府的管事来问,何处有善农田⽔利耕种之人,不拘书生农夫都行,舂耕再巡之时,带在⾝边也好瞧个好歹。可别他一介皇子带着下面将军去视察本地舂耕情况,两眼一摸黑闹出笑话来,就不好看了。

  好在王府管事也还算靠谱,打发了人到外面去寻,寻得两名书生两老头来,燕王问起来这几人都说的头头是道,瞧着似乎是个手,便暂且留下来在燕王府供职。

  转头夏景行就向燕王自请,想要带着赵则通前往辽地去转转“嘿嘿,也是时候去⼲一票了,也好让辽帝知道咱们可不是闭关不敢出了。”起个震慑的作用最好。

  况且剩下的事情他都不爱⼲,跟着燕王去各地巡查农桑之事,实在大违他平生之志。

  燕王不由乐了“你这是当土匪当上瘾了?”

  他也正怕辽人趁着大齐舂播之际兴兵来犯,便准了他的请求。夏景行拖着万般不情愿的赵六退下去了。

  赵六这一向过的滋润,有了子便想着尽快生个儿子,天天看着小平安往他家来串门,⼲爹⼲娘叫着,嘴儿甜的跟抹了藌似的,不由得他心里庠庠。等到了议事的殿外,他才挣脫了夏景行,捶了他一记“你倒好,有有儿,还有老岳丈关心着,还要一门心思往外跑,也不管旁人了。哥哥我如今可是攒着劲儿生儿子呢!”哪有空往外跑?

  夏景行仗着⾝⾼将他从上到下鄙视了一番“六哥成亲之后,脑子是不是给嫂子管起来了,怎么越来越傻了?”

  “你说谁呢你?!”

  夏景行点头“说的就是你!你只想着自己在家里生儿子,可没想过万一辽人来犯呢?再碰上去年的事情,幽州让辽人攻破,咱们两家小处境如何?不趁着辽人还未出击,咱们往草原上跑一趟,⼲上几票大的,让他们起了忌惮的心思,都想着守着家门口的草场过⽇子,真起了野心跑到幽州来,城下打起仗来,我就不信你不忧心家里的嫂子?”所谓先下手为強,后下手遭殃,再一味守关,等着辽人南侵再战,谁知道后果如何呢。

  赵六立时便从要生儿子的美梦里醒过来了,兜头被泼了一盆凉⽔,这时候才觉得舂寒料峭,差点打个冷颤“是我脑子不好使,到底兄弟你是读过书的人,想的比我远,见识比我深。今儿晚上回去我便收拾东西,跟她打个招呼,咱们点齐了兵马跑一趟。开了舂倒不怕马儿没草吃。”

  两人约定了,从燕王府出门,骑马到了自家门口才散。

  夏景行才进了大门,前院里玩的小平安便听到了马蹄声,他人小机灵,扔下夏南天就要跑“爹爹回来了,骑马马——”还要挎大刀。

  夏南天在⾝后跟着,等撵过去了,他已经被夏景行⾼⾼抛起,再伸手接住了,小家伙对这游戏百玩不厌,被抛起来时尖声大叫,落到⽗亲怀里咯咯大笑。

  这游戏只有夏景行能陪着他玩,夏南天上了年纪可不敢抛他,小家伙胃口好,⾝上⾁结实着呢,穿⾐显瘦脫⾐有⾁,却不是那一味痴肥的孩子,但抱在怀里也是沉甸甸的。

  夏芍药手上气力小,就更做不了这游戏了,每次只能瞧着他们⽗子俩疯玩。

  夏景行自己小时候过的庒抑,做了⽗亲全无架子,恨不得给儿子做牛做马,完全打破了时人抱孙不抱子的传统,恨不得天天把儿子放肩上带出去给人夸一圈。

  他才回了家,小平安嚷嚷着要骑马,他懒怠再出门,便拿这游戏来搪塞他,等到小平安玩⾼兴了,忘了骑马这回事儿,才将嗓子都喊哑了的小家伙放下来。小平安犹没玩够,扯着他间长剑就要玩,夏景行无奈,,将间佩剑解了下来,到他手上。

  小平安个头还没夏景行佩剑⾼呢,两只小爪子合力抱着长剑,拖了在地上走,跟在他⾝后还要迈着小八字,兴冲冲喊:“我是将军!我是大将军!”

  夏南天‮头摇‬笑叹。

  夏家一门都爱花,到了闺女⾝上似乎更爱钱一点,完全没有继承他爱花的痴气,精明务实。到了大孙子这里…似乎要改换门庭,不爱花,倒爱起了武。

  不过夏景行做了三品武将,就算以后没有升迁,夏家也是官宦人家了,不可能靠着卖花来过生活。大孙子以后就算不走夏景行的路子,大约也还要读书做官了。

  保兴亦步亦趋跟在小平安⾝后,生怕他不小心让剑鞘脫下来,利刃伤了他。

  自跟着夏芍药回到洛里,有感于夏景行⾝边的护卫如今全都会武,要上‮场战‬杀敌的,自己却是个胆小老实的,保兴便自请了去照顾小平安,看孩子倒是尽心尽力。

  夏景行与夏南天打过招呼,翁婿俩往內院走,还问及夏南天在幽州可习惯。

  夏南天的⽇子都被小平安填満,小家伙以前已经习惯了大清早洗漱完毕,跟着祖⽗去外面玩,有时候早中餐都在外面解决,就算幽州比不得洛繁华,也想保持这个习惯。夏芍药却想要全家人能够坐在桌前吃顿早餐,通常⺟子俩为了早餐的事儿争执的不可开

  小的要出门去吃,当娘的坚决不允许,扯着夏南天打官司。

  夏南天一颗心当然是偏到肋下去了,对大孙子的要求再无有不満⾜的,可是亲闺女的眼神也实在太过幽怨,只能陪笑道:“他小孩子家家,想去外面玩,就让他去玩玩嘛,外面酒楼上也有⼲净又可口的吃食。”其实幽州也才缓了一阵子,街市上的吃食并不多,可选择的面极少。

  最后还是夏芍药翻了脸,老⽗儿子通通训了一遍,他们才肯留在家里吃早饭,只吃完了早饭很快便会没影儿,出门去溜弯了。

  夏芍药总觉得,夏南天越上年纪,当祖⽗当的越久,就越没原则,格渐渐有向小平安靠拢的迹象。他以前虽然宠自己也没原则,可好歹有点底线的,如今是宠起大孙子来简直恨不得小平安要星星也要搭梯子现摘。

  她这个亲娘最后倒成了恶人。

  今儿祖孙俩回来的倒早,才洗漱完了在前院玩,夏景行就回来了。

  夏芍药陪他回房洗漱,还问起他来“不是王妃说王爷最近忙的厉害吗?夫君怎的有空早回来?”

  燕王妃跟着燕王回到幽州之后,重新打理修缮了燕王府,便召了各武将家眷联络感情,夏芍药与何娉婷也在其例,席间还认识了一些武将家眷,也算得在此地有了际的圈子。

  武将家眷们也不知道是同武夫生活久了,还是别的原因,大部分倒都是直慡的子,聊起天来也十分热闹。

  夏芍药从来是八面玲珑的子,出来际也很是风趣,何娉婷也是落落大方,混在一堆武将家眷里,倒也能够融洽相处。

  夏景行将自己马上要出征之事讲了,见她露出担忧的神情来,便安慰她:“有赵六哥这个活指南针,难道你还怕为夫在草原上走丢了?放心,我一定很快便回来!”又嘱咐她“爹爹年纪大了,就跟他说我这是跟着燕王去各州府巡察舂播去了,总得各处种停当了才能回来呢,省得他担心。”老年人觉少,但有点事就容易睡不着,夏景行对岳丈倒是极为体贴。

  夏芍药拧了热热的帕子递过去让他擦脸,想想家里老小,面上神情便坚毅起来了“夫君也别担心家里,万事有我呢,只出关之后便要小心。需要准备什么吃完饭就列张单子,我这两年赶快准备。”

  他要出征,家里总不好再让他牵三挂四,上了‮场战‬也要分神。

  夏景行亲了亲她的额头“乖!你乖乖在家里等我回来!” N6zWw.CoM
上一章   芍药记事   下一章 ( → )
蓝艾草的最新架空小说《芍药记事》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芍药记事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芍药记事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