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国的小人物是邓洪卫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三国的小人物 作者:邓洪卫 | 书号:49743 时间:2020/2/7 字数:3671 |
上一章 第11章 诸葛瑾:耳边时有驴叫声 下一章 ( → ) | |
这仍然是一个跟宴会有关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家都 ![]() 故事的主人公叫诸葛恪。 诸葛恪的⽗亲,叫诸葛瑾,字子瑜。他还有个叔⽗,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卧龙先生。 故事从诸葛瑾说起。 吴主孙权有权 ![]() ![]() ![]() ![]() ![]() ![]() ![]() ![]() ![]() 孙权经常在宮中与文武饮宴作乐。 这天,孙权又要大宴文武。不是所有的文武都能参加的,得排资论辈,严格筛选。当然,孙权的好恶也是一个重要标准。孙权喜 ![]() 喝酒嘛,总得找一些说得来的人,喝得才有兴致。看到你就别扭,一肚子气,喝个什么劲呢? 孙权很喜 ![]() 诸葛瑾那几天闹肚子,不太想去,他想请个假。 但诸葛瑾有个⽑病,就是惧內,怕老婆。他觉得这是件大事,得跟夫人商量一下。诸葛瑾就拿着请柬来见夫人。诸葛瑾说,你看,主公让我去赴宴。 夫人仔细看了看请柬,正面、反面,连标点符号都盯了半天。夫人说,去吧。 诸葛瑾说,我肠炎犯了,不舒服,喝不下酒,吃不下菜,不想去了。 夫人说,那怎么行呢?吃多少喝多少都没什么,关键你要到场。人家要的就是你的态度。 不容分说,找出一⾝崭新的⾐服,让丈夫换上,亲自为他系好了丝带,将他送到门外。诸葛瑾上了马车,车夫抬了抬手。只要他一甩鞭子,马车就会驶上大街,奔赴王宮。 可就在这时候,诸葛瑾的儿子,6岁的诸葛恪背着书包出现了。 诸葛恪问他的⺟亲,爸爸要去哪呀? 他的⺟亲很有几分骄傲地说,你⽗亲是去王宮赴宴! ⺟亲还说,満朝文武,近百名,大王亲自选定了三十名。你⽗亲就是其中的一名。你长大了,也要像你⽗亲一样有出息。 诸葛恪问,⺟亲,王宮大吗? 大,当然大,比我们的家要大十倍、二十倍,或者三十倍吧。他的⺟亲这样回答他。 诸葛恪问,大王威严吗? 很威严,听说他的眼睛是绿⾊的,还长着一副红胡子,老长老长。⺟亲的手在空中比划着。 诸葛恪说,我也想去王宮,也想去看一看大王。 他的⺟亲就挥了挥手,示意车夫停下。她向前走了几步,对丈夫说,你带恪儿一起去吧,让他见见世面。 诸葛瑾有些为难。诸葛瑾说,大王只请我一人,也没说可以带孩子去呀,再说,这种场合,带孩子不好吧? 夫人笑了。夫人说,这有什么呢?他只坐在你⾝边,恪儿很听话的,况且大王也很仁慈,不会说什么的。 诸葛瑾还想说什么,可看了看夫人坚定的神⾊,又看了看儿子祈盼的目光,诸葛瑾什么也没说。他知道,说了也⽩说,不如不说。他就弯下 ![]() 马车就在车夫一记响亮的鞭声中,咕隆隆向王宮的方向驶去。 车內,⽗亲对儿子说,到王宮,紧跟着我,我吃你也吃,千万别说话。 是,儿子点头答应。 直到车子在王宮前停下,⽗亲已经将这句话叮嘱了三次了,而儿子也点头答应了三次。 真是个好孩子呀。诸葛恪到宮里,果然一直跟在⽗亲的⾝后,一言不发。但他的小眼珠,却在不停地转动着。他好奇地打量着王宮,偷眼打量着那个绿眼睛红胡子的大王。 一开始,孙权并没有注意到他,満朝文武也没有注意他。 宴会随着孙权的敬酒而进⼊⾼嘲。 当孙权敬到诸葛瑾桌前时,他的视野里就进⼊了一个陌生孩童的脸庞。孙权问,诸葛瑾,那小孩是你的公子吧? 诸葛瑾站起来说,正是⽝子,叫诸葛恪。 孙权瞅了瞅诸葛瑾,又瞅了瞅诸葛恪。孙权笑了。 孙权转脸对一个侍从嘀咕了几句。侍从出去了,不大一会儿,侍从牵来了一头⽑驴。 孙权取笔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驴脑袋上。上面写着“诸葛子瑜” 満朝文武先是一愣,继而同时爆发出一阵炸雷般的哄笑。 真像呀。诸葛瑾那张大长脸,真是活脫脫的驴脸呀。 在群臣的哄笑声中,诸葛瑾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像一张红布。 孙权笑得更厉害了。孙权很为自己的幽默得意。 诸葛瑾也笑了,不过笑得很苦,很不自然。那张脸就显得更长了。 这时,谁也没想到,小孩诸葛恪会站起来,绕过桌案,跪倒在孙权的面前,说,请大王赐笔给我,我想再添几个字。 这小孩会⼲什么呢?又会爆出什么笑料来呢?孙权将笔递给诸葛恪。诸葛恪提起笔,不慌不忙,在“诸葛子瑜”的后面,又添了两个字:之驴。这样就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了。 写完了,诸葛恪又朝孙权行了个礼,这才回到⽗亲⾝边坐下来。 孙权哈哈大笑:这孩子真是神童呀! 就这样,宴会结束后,诸葛瑾的马车后面,牵着一头驴。 夫人见到那头驴,听着国宴上关于驴的故事,特别是机智的儿子为⽗亲解围,夫人笑得前仰后合。 夫人说,怎么样,我说让他去,没错吧,不仅替你解了围、长了脸,还⽩赚了一头驴。 诸葛瑾却摇了头摇,叹了口气,生气地对儿子说:你为我们全家惹祸啦! 诸葛瑾说,我一再叮嘱你不要说话,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说完,诸葛瑾闷闷不乐地向书房走去。 夫人看着诸葛瑾的背影,狠狠地骂,神经病,败兴! 这时候,那头驴“嗯昂嗯昂”地叫了起来。 夫人说,驴通人 ![]() 诸葛瑾回过头来,头摇叹息说,驴音凄厉,断非吉兆呀! 诸葛恪就是在那次宴会上受到吴主孙权器重的。此后,吴主每有宴会,必请诸葛瑾带子同往。尽管诸葛瑾心里不愿意,可是王命难违。每次宴会上,诸葛恪总有惊人之语,让在场的吴国君臣开了眼界。 一次宴会上,孙权问他:你⽗亲与你叔⽗孰贤?诸葛恪应声回答:臣⽗为优。孙权问其故。诸葛恪说:臣⽗知所事,叔⽗不知,以是为优。孙权很⾼兴,命诸葛恪向众人敬酒。诸葛恪敬到张昭面前,张昭有醉意,坚辞不饮,说,此非养老之礼也。孙权对诸葛恪说,卿能令张公辞屈,他就能饮酒了。诸葛恪于是对张昭说,当年姜尚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张昭无话可说,遂満満地饮了一杯。 这样的事,有很多。每次众人击掌叫好,都夸赞诸葛恪聪明,能言善辩。只有诸葛瑾拉着个大长脸,一言不发。 他总是那么忧郁。 多年以后,诸葛瑾在忧郁中死去了,而诸葛恪却深受吴主赏识,官运亨通,一直官至丞相、太傅。 他的⺟亲经常向别人夸耀:如果不是那年冬天,她主张让儿子随⽗参加宴会,崭露头角,哪里会有今⽇的荣耀。 ⺟亲也在极端的幸福与荣耀中死去了。 公元235年,从神童到神将的诸葛恪在伐魏之战中大败而归。他的聪明才智受到吴国上下的质疑。他们可以允许一个庸才犯十次八次的错误,却不能理解一个神将错一次。诸葛恪也颇觉失面,心态变得狐疑,常常滥杀无辜。由此大失人心,朝野怨恨。 吴主孙亮请诸葛恪赴宴。宴会就摆在当年诸葛恪崭露头角的王宮。 同样是宮廷宴会, ![]() 酒过三巡,大将军孙峻 ![]() ![]() 这一切,诸葛恪忧郁的⽗亲和骄傲的⺟亲都看不到了。 你还能听到多年前那个⽑驴叫唤的声音吗? 凄厉而孤独。 如果不是那次宴会,诸葛恪的出⾊表现得到神童的美誉,受到江东⾼层的嘱目,长大后青云直上,顺利进⼊江东权力的核心,诸葛一家能得到那样的结局吗? 其实,诸葛恪的结局是注定的,即便没有那次宴会,诸葛恪也会在其他场合崭露头角,引起注意。 神童是捂不住的,总要发光的。 N6zWw.CoM |
上一章 大三国的小人物 下一章 ( → ) |
邓洪卫的最新历史小说《大三国的小人物》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大三国的小人物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大三国的小人物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