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是风中的失落创作的经典穿越小说作品
逆流中文网
逆流中文网 乡村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架空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仙侠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武侠小说 总裁小说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好看的小说 收养日记 陪读母亲 月影霜华 伊底帕斯 引牛入室 重生擒美 年后突破 五儿孝母 一品乱谭 乡野情狂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逆流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政客  作者:风中的失落 书号:49709  时间:2020/2/1  字数:3568 
上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初步的良性发展轨道(2)    下一章 ( → )
  江宁县两千多户商铺,想要全部都照顾到,或者说是面面俱到,那是不大可能的,只能够是分层次来,这方面,苏天成早就考虑过,既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主了,当然是要照顾到大的主顾了,也就是说,重点照顾的,还是那一百零八户商贾,就说几百年之后发展经济,也是这样的做法,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一百零八户的商贾,也分为了三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十五家最大的商贾,重点宣传和推介,办法与苏酥坊的情况一样,第二个档次,是三十家中等的商铺,县衙采取部分购买商铺和向外推介的方式,让他们的名气大起来,第三个档次,是剩余的六十三家商铺,只能是采取推介的方式了。

  如果这种办法能够有序的推进下去,短时间之內,江宁县能够发生很大的变化,商贾中间的竞争情况,马上就会出现,特别是中等的商铺,想方设法成为大商贾,享受到更多的推介和照顾,也促使自⾝的生意更好,赚取更多的银子。

  当然了,老百姓手里没有银子,一切都是⽩搭。

  苏天成虽然不是非常精通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有一点他是清楚的,商铺发展了,必然要雇佣更多的劳力,这样,就能够让一部分的农民,进⼊到商铺或者是作坊里面,通过自⾝的劳动,赚取银子,补贴家用,与此同时,县衙通过免去田赋、开展⽔利设施建设等事宜,让农民能够丰⾐⾜食。手里有更多的银子,购买更多的商品。促进江宁县的消费,如此的良循环,这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江宁县本⾝的条件不错,这是很好的基础。

  整修沟渠的农民,开始分批次到苏酥坊领取苏酥之后,江宁县的诸多商贾坐不住了,特别是十五家大的商贾,眼睁睁的看着万成贵开始扩大作坊。招收学徒,他们立刻到县衙去了,这次是急着找到知县大人,要求上缴两万两的捐银。

  一应的程序,苏平已经悉了,每一户的商贾,上缴两万两的⽩银之后。一大批的票据,跟着就出来了,县衙的官吏、巡检司的军士,以及修建沟渠的农民,开始向这些商铺涌去,一轮又一轮的促销嘲流出现了。

  这个过程中。万成贵已经分别找到了其余的商贾,说到了县衙的意思,让他们自己去做选择。

  事实摆在眼前,说得不客气一些,这些商贾。好比是捐给县衙一些银子,用于做广告。用于得到县衙的照顾。

  十二月初。

  到了腊月了,舂节的气息涌来了。

  江宁县的气氛,有了很大的不同了,最为忙碌的是县衙和商贾。

  几乎每天都有商贾到县衙来,这些商贾进⼊县衙的时候,是昂着头的,仿佛他们能够进⼊县衙,就是一种骄傲,毕竟江宁县两千余家的商贾,能够到县衙做客的,只有一百零八家,这是县衙对他们的肯定。

  捐银源源不断的进⼊府库,诸多的票据,也源源不断的印制出来。

  腊月本来就是销售旺季,江宁县的商贾,忙的不可开了,他们发现,不仅仅是江宁县的百姓,购买商品,上元县,乃至于其余几个京畿县,都有人来购买商品了。

  苏天成没有闲着,他按照原来的计划,采取了下一步的措施了,送礼。

  南京六部、都察院、京营、应天府、上元县,其余的京畿县,所有的官吏,都收到了礼品,这是江宁县的产品,主要是十五家商铺的产品,同时,县衙的官吏,开始大范围的向人推介这些产品。

  官田整修已经结束了,只是修建的几个⽔池和堰塘,还没有彻底结束,农民拿到了银子,也加⼊到了购买大军里面了,马上就是舂节了,谁不想自家好好过年啊。

  户房对用工情况,也要做出来统计,这是知县大人专门吩咐的,令户房的吏员和参与统计的衙役想不到的是,好多参与整修官田⽔渠的农民,直接进⼊了作坊做工了,这也是因为,商铺的老板,发现这些是好的劳动力,自⾝也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作坊。

  江宁县的商铺和作坊,短时间之內,竟然招募了六千多人,如果不是舂节临近,招募的人,恐怕更多,有些农民,急着回家去过年,暂时没有到作坊去。

  随之到县衙来的,是江宁县境內的一些酒楼,他们也得知了风声。

  酒楼的老板到县衙来了,拜见苏天成之后,也提出来捐银子。

  这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

  流动人口的增加,必然要促进酒楼和客栈的生意,好多的酒楼,生意都非常的红火,他们自然担心了,县衙照顾诸多的商贾,唯独忘记了他们,要是今后有什么变故,这些商贾没有事情,他们岂不是要遭殃了。

  再说了,人活一张脸,看看那些上缴了捐银的商贾,走路的时候,都是昂着头的,酒楼的老板自然是不服气了,凭什么自己就要低着头走路啊。

  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苏天成终于笑了。

  初步的目标达到了,大户、富户的捐银,接近七十万两了,加上盐商的捐银,一共是二百三十万两,完全可以办大事了。

  他将目光对准了市舶提举司。

  既然消费增加了,从各地进⼊江宁县的货物,必然要增加,最为重要的通道,就是市舶提举司了,从⽔路来的货物,量是最大的,这样的一笔税收,决不能漏掉了。

  再说了,江宁县得到了如此多的捐银,纸里包不尊,上面知道了,肯定是要动心思的,市舶提举司收取的银子多了,上缴给朝廷的银子,自然多起来了,这样的情况下,朝廷不会眼红江宁县的银子,至少不会盘剥过多的银子。

  通过王道直的联系,苏天成与市舶提举司取得联系了。

  江宁县菗调了十五名吏员、三十名衙役,进⼊了市舶提举司,这些人的各项开销,都是江宁县负责,他们的职责,就是收取赋税,运到江宁县的货物,包括到上元县的货物,一律按照二十税一的比例菗取赋税,不管是谁,都不能够特殊。至于说收到的赋税,江宁县只要其中的一成。

  苏天成的时间,计算的非常合适,大量的货物,通过⽔路,运往了南京。

  江宁县的吏员和衙役,刚刚到市舶提举司,就开始忙碌了。

  这一切,如同是变魔术,令县衙所有的官吏,目瞪口呆,他们实在不明⽩,知县大人哪里来的本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內,就令江宁县的商铺,如此的红火,大部分的店铺,忙的不可开,商品源源不断的卖出去了。就连京营里面的军士,也开始大规模的在江宁县购买商品了。

  这一切,在苏天成的眼里,是理所当然的,今后的发展,会更快的。

  舂耕生产,马上就要开始进行了,县衙已经有了⾜够的银子,免除来年田赋的事宜,没有丝毫问题了,这样能够刺农户种田,当然,这里面,对于江宁县的士绅,是有着一些影响的,既然县衙免除了田赋,农民就不需要想方设法,挂靠到士绅的民下了。

  这样的大事情,需要得到应天府的批准。

  苏天成到应天府禀报的时候,发现唐世济也在应天府。

  江宁县出现的‮大巨‬变化,早就引起了唐世济的关注了。

  唐世济和王道直听了苏天成的禀报之后,目瞪口呆,江宁县保证⾜额上缴赋税,自行承担官吏、巡检司军士的俸禄,还要免去来年的田赋。

  这好比是天方夜谭啊。

  唐世济首先开口了,追问江宁县的收⼊来源。

  苏天成轻描淡写的说出来了江宁县的收⼊来源。

  他本来不想说的,可这样的事情,瞒不住,还不如早些说出来,有一个后果,他是想到的,也做了准备,那就是南京六部和应天府,肯定是要从中间盘剥一些的。

  唐世济倒也慡快,直接提出来了,兵部等部门,很是困难,江宁县既然如此的富裕了,是不是考虑一下,上缴一些捐银,王道直也跟着说了,府衙的官吏,待遇还不如江宁县的官吏,这有些说不过去了。

  三十万两的⽩银,在这样的商议中间,消失了。

  离开应天府的时候,苏天成恨恨的,官大一级庒死人,自己也没有办法,这些银子,必须要掏出来。

  江宁县专门充实了收缴赋税的队伍,名义上,这些吏员和衙役,是收取田赋的,实际上,他们专门负责捐银的收取,至于说田赋,苏天成考虑好了,只要自己还在江宁县,就不会收取田赋,反正请示了应天府,府尹大人没有反对。

  腊月二十的时候,县衙免除来年田赋的告示贴出去,再次引发了‮大巨‬的反响。

  早在整修官田的时候,不少的农户,就来看过了,如今,县衙免除来年的田赋,这样的情况下,好好种田,田地上面的收成,都是自家的,若是不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岂不是太可惜了,不少的农户,从腊月开始,就整理自家的田地了。 N6zWW.cOM
上一章   大明政客   下一章 ( → )
风中的失落的最新穿越小说《大明政客》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大明政客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大明政客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