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是余耀华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 作者:余耀华 | 书号:44631 时间:2017/12/6 字数:5228 |
上一章 二 宏图未展 下一章 ( → ) | |
1、生⽗的名分有争议 赵曙是濮安懿王之子,过继给仁宗皇帝名下为养子。 濮安懿王有三王妃:元妃王氏,封谯国夫人;次妃韩氏,封襄国夫人;三妃任氏,封仙游县君。 赵曙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曾向赵曙提议,请有关部门讨论赵曙生⽗的名分问题。当时仁宗皇帝逝世已有十四个月,赵曙批示,等过了仁宗皇帝的大祥再议,也就是说等过了二十四个月后再说。 治平二年(1065年)四月,韩琦再次提出这个议题,赵曙便下诏,将这个议案送到太常礼院, ![]() 当时的议论有两种意见,以翰林学士王珪、知谏院司马光、吕诲为首的两制认为,濮王是仁宗皇帝的兄长,赵曙应称其为皇伯,而以宰相韩琦、参知政事欧 ![]() ![]() 赵曙和宰臣们认为,大臣中一定会有人 ![]() 正在群臣争论不休的时候,太后得到了这个消息,她亲自起草了一份诏书,严厉地指责韩琦等人,认为不应该称濮王为皇考。 赵曙和韩琦意识到,要想取得这场论战的胜利,必须取得太后的支持。治平三年(1066年),中书省大臣共同议定,尊濮王为皇考,由欧 ![]() ![]() ![]() ![]() 由于此前太后与赵曙不和,关于太后的这份诏书,有人说是太后酒后误签,次⽇,太后酒醒之后,才知道诏书的內容,但后悔已经晚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韩琦、欧 ![]() ![]() 太后既已下诏,赵曙即命百官停止讨论,又命在濮安懿王茔建园立庙,封濮安懿王子赵宗懿为濮国公,主奉祠事。至此,濮议一事尘埃落定。 2、御史们撂挑子 濮议虽定,但人心未定。首先是吕诲等谏官,一齐 ![]() 赵曙看了吕诲等人的奏本后,心里很烦,便问韩琦、欧 ![]() ![]() 看来,两派因原先的观点不同,转而为斗气,竟至⽔火不容、有你无我的地步。 赵曙心里也明⽩,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几位御史并无大错,说他们该说的话,也是其职责所在。然而,几位宰臣是支持自己的,而且自己主持朝政还要依赖他们。无奈之下,他只好牺牲几位御史,将他们三人贬出京城,下放到地方去。由于这几个人是无过受罚,他特地吩咐左右,不宜责之过重。 谁知刚刚将几位御史的事处理完,又有一个人站出来撂挑子,他就是枢密使富弼。富弼的态度似乎很坚决,隔天一奏,五天上两疏,说自己的脚有病,请求辞去枢密使之职。 脚病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原因在心里,他认为有人架空他, ![]() 原来,嘉祐年间,富弼为宰相,主持中书省的工作,韩琦为枢密使,主持枢密院的工作,中书省只要有事,富弼都要与枢密使相商。现在,韩琦与富弼的职位互易,但韩琦处理事总是独断专行,从来不征询富弼的意见,富弼心里很不慡。 比如,当太后还政时,富弼事先一点也不知道,当韩琦突然促请太后撤帘时,富弼惊讶地说,我⾝为枢密使,是朝中重臣,其他事情或可以事先不知道,但太后撤帘这样的大事,事先打个招呼不行吗?难道韩宰相是怕我富弼分了他的功劳? 韩琦得知富弼对他有意见,也对人说,这件事出自太后之意,不便事先言明。尽管韩琦这样说,富弼心中总还是觉得不快。 赵曙亲政之后,富弼建议赵曙要早立太子。赵曙认为富弼这是个金点子,特加授他为户部尚书,以示奖励。 富弼认为,册立太子是家国大计,朝中大臣都有责任提出建议,算不上什么功劳。且陛下受先帝深恩,⺟后大德,尚未闻所以为报,现在独加赏他,他不敢接受。因此,他拒绝受这个奖赏。赵曙不从。富弼再奏,赵曙仍然不批准,富弼勉強受了。 赵曙见富弼去意已决,便命富弼出判扬州,封郑国公。随后,张升也坚持求去,赵曙便命他出知许州。 3、不拘一格用人才 因为富弼、张升都已调外任,枢密院不能无主,所以韩琦、曾公亮商量拟提拔欧 ![]() ![]() ![]() 果然,赵曙对枢密使一职早已心有所向,富弼出京之后,他立即诏令判永兴军的文彦博出任枢密使。在此之前,文彦博进京述职,赵曙曾向他吹风,叫他暂时在西边呆一段时间,不久将召他进京。现在果然兑现了他的诺言。 赵曙又提拔权三司使吕公弼为枢密副使。 赵曙为何要提拔吕公弼呢?这得从他做太子时的一件事说起。当时,仁宗皇帝赐给赵曙一匹马,但那匹马体小⽑杂,是一匹劣马。赵曙找到时任群牧使的吕公弼,想换一匹良马。吕公弼并不因为赵曙是太子就给他这个面子,他说这匹马是皇上赏赐的,如果没有皇上的明诏,他是不能换这匹马的。因此,他拒绝了太子的要求。 吕公弼升任枢密副使后,照例要进宮谢恩。赵曙问他:“你知道朕为何要提拔你吗?” 吕公弼摇头摇,表示不知道。赵曙笑着说:“去年,朕找你换马,你不给朕的面子,朕知道你是个正直的人。” 吕公弼是因为正直而升官,可见赵曙这个皇帝做得并不赖。 吕公弼拜辞过后,赵曙又召泾原路副都部署郭逵,授检校太保、同签书枢密院事。 郭逵是一员武将,原是范仲淹的部下,范仲淹当年经常勉励他,要他多读一些书,至今⽇,终于成材。当年,任福战死、葛怀敏全军覆没,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人们曾夸他有先见之明。在边廷屡建战功,升至泾原路副都部署之职。赵曙得知他有智有勇,便将他召⼊京城,出任枢密院事。 宋朝的大臣,心目中只有文臣,没有武将。仁宗朝的狄青 ![]() 赵曙是个很有个 ![]() 这一年,汴梁发生⽔灾,宮廷门外都被⽔淹没了。房屋塌倒,百姓溺死者不计其数。汴梁的洪⽔刚退,温州又发生火灾,紧接着西方又出现彗星。彗星又称扫帚星,古人认为,彗星的出现是一种不祥之兆。 赵曙也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上天对他的警示,于是,他让百官发表意见,指出朝廷政务上的不⾜。他自己也撤乐减膳,加強个人的修养。 有人提出,朝廷不能选贤任能。赵曙就这个问题询问欧 ![]() ![]() 赵曙对自己的用人政策还是比较満意的,对贤路太窄这个问题感到很惊讶,他叫欧 ![]() 欧 ![]() 欧 ![]() 赵曙听罢深有所悟,于是决定广泛招揽人才,并让中书省举荐贤士。 韩琦、欧 ![]() ![]() 赵曙却说:“朕既然叫你们举荐,就是要选贤任能,能有这么多的贤士供朕选用,如果能得贤士,岂不是多多益善吗?” 后经商量,召试十人,面试之后,全部录用,授馆职。 宋朝制度,进士第一人及第,往往可以官至辅相,士人尤以登台阁、升噤从为荣。当时有这样一首歌谣: 宁登瀛,不为卿;宁抱椠,不为监。 可见当时人心趋重科第,更羡慕台阁,所有出兵打仗的将士即使是孙武、吴起复出,廉颇、李牧再生,也看做是没用之人。宋室积弱,原因在哪里,由此可见一斑。 治平三年(1066年)正月,契丹再改国号为辽。 四月,司马光依据《史记》体例,参考其他书写成《通志》八卷,大约是后来《资治通鉴》的前八卷,请求皇上赐《通志》为书名,赵曙对此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他继续写下去,等书成之后,再赐书名。 他还允许司马光自己选聘助手,并应组织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书局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书院內,特许借用龙图阁、天章阁、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并在经费、服务上给予了极大的照顾。 赵曙的批示极大地改善了司马迁编史的条件,使编写《资治通鉴》的宏伟事业从一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司马光为了报答赵曙的知遇之恩,在此后漫长的十九年里,将全部心⾎耗在《资治通鉴》这部巨著的编纂上,应该说,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最终编成,也有赵曙的一份功劳。 郭逵进⼊枢密院后,终究还是没有站住脚,被同僚挤对出了京城,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兼判渭州去了。 4、 ![]() 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赵曙⾝体又感不适,数十天不能上朝。韩琦等大臣进宮看望,见他病情沉重,面容憔悴,虽是靠在椅子上,仍显得疲惫不堪。 韩琦见赵曙病情严重,对他提出了确立储君,以安天下人的建议。 赵曙点头表示同意。 韩琦见赵曙同意立储,接着奏道:“既然圣意已决,那就请陛下下一道手诏,指定⽇期举行立储大礼。”韩琦并不等赵曙回答,立即命召学士张方平奉旨进宮草拟诏书,并先给赵曙准备好文房四宝。 赵曙提笔勉強草书了几个数,韩琦见纸上写的是“立大大王为皇太子” 韩琦说,立嫡以长,想必陛下意属颍王,还是请陛下亲笔写明吧! 赵曙于是又写了“颍王顼”三个字。 张方平立即循着赵曙的意思,恭拟了一道诏书,从首至尾,一挥而就,中间预留一段空格,请赵曙亲笔填上太子的名字。 赵曙病情似乎很沉重,不堪久坐,待了这半天,口中含糊地说了几句话,韩琦等人也没有听清他说的是什么。等到张方平呈上拟好的诏书,请他填上太子的名字的时候,他已经是坐得不耐烦了,接过笔,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在诏书上写下太子的名字,然后放下笔,轻轻地叹了口气,泪⽔如雨一样流了下来。 內侍立即将赵曙扶上龙 ![]() 韩琦等人退出,文彦博对韩琦说:“看到皇上的脸⾊吗?”说罢,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韩琦感慨地说:“皇上受封就在眼前,没有想到我们又在力请立太子了,世事难料,真是令人感叹啊!”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初七,赵曙病逝,享年三十六岁,在位四年,庙号英宗。 赵曙在位时间虽短,却有志⾰除冗兵、冗官、冗费等弊政,是一位圣明天子,可惜天不假年,宏图未展命先丧,英年早逝。这是宋朝的一件憾事。 第四篇变法皇帝 赵顼降生在濮王府,他的⽗亲赵曙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室成员,因为仁宗皇帝没有儿子,他被选为皇位的继承人,便是英宗皇帝。从此以后,濮王子孙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英宗皇帝有三个儿子,赵顼是长子,无论是人品,还是学识,他都是最 ![]() |
上一章 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 下一章 ( → ) |
余耀华的最新架空小说《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这才是宋史2·真宗英宗仁宗神宗卷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