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是余耀华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作者:余耀华 | 书号:44630 时间:2017/12/6 字数:7693 |
上一章 六 血溅陈家谷 下一章 ( → ) | |
1、明知是个火坑,还是要跳下去 赵炅接到前方战败的奏折,心情懊丧至极,立即命令曹彬、米信、崔彦进带领他们的军队回京,命令田重进屯定定州;潘美仍然回到代州去,并要他保护云、应、朔、寰四州的官民分别迁往河东、京西去安置。 宋军各路布置以及战后的善后工作还没有安排好,契丹大将耶律斜轸就率领十万辽兵直 ![]() 雄州守将贺令图得知契丹兵来犯,点兵出城 ![]() ![]() 贺令图飞骑向潘美求援,潘美率军与贺令图合兵一处,在飞狐与契丹兵展开一场 ![]() 潘美败走飞狐,退回代州,与副将杨业引兵,保护云、朔、应三州的军民百姓南迁。 杨业深通兵法,又久居北方,对契丹人的习 ![]() ![]() ![]() 潘美听了杨业的话,沉默不语,护军王侁却认为杨业怯战,冷笑着说:“君侯素称杨无敌,今天却屡次阻挠不进,如果不是吓破了胆,恐怕就另有所图吧?” 俗话说,冷茶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听。杨业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哪能受得了如此奚落?听了王侁的冷言冷语,愤然说道:“杨业岂是贪生怕死之辈?我们的任务是保护百姓迁移,不是攻城拔寨子,打仗如果逞匹夫之勇,就会让士兵⽩⽩地去送死。王护军既然怀疑我心有二志,我愿为先驱,叫你们知道,杨业并不是怕死之人。” 杨业说罢,召集自己的部下及儿子杨延昭、杨延⽟,传令厉兵秣马,准备从石跌路趋朔州,临行时,流着眼泪对潘美说:“我这次出兵,不可能取得胜利,杨业本是太原降将,应当早死,蒙皇上不杀,提拔为大将, ![]() 潘美听了,只是哼了一声,強装笑脸说:“杨家⽗子扬威北方,久负盛名,今天未曾开战,却先说这些丧气的话,确实令人不解,你尽管放心去吧,我一定会率兵救应你。” 杨业指着前方一个⾕口说:“契丹兵打仗变幻莫测,潘将军一定要提防,前面那个⾕口叫陈家⾕,地势险峻,可以驻守,请你们派兵埋伏在那里,布下強弩硬箭,等我转战到⾕口的时候,立即率兵夹击辽兵,千万要记住,不然,我杨家⽗子及所率兵马,恐怕就死无葬⾝之地了。” 潘美点点头,答应在陈家⾕布阵接应。 杨业明知前面是个火坑,死亡的深渊,为了证明自己的清⽩,不得不跳下去。 2、⾎溅陈家⾕ 杨业出兵之后,潘美按照事先所约,同王侁率兵赶到陈家⾕口列阵以待。 杨业怀着赴死之心,率领所部兵马,自石跌口出发,儿子杨延⽟、杨延昭随⽗同行,途中正遇契丹兵,两军也不答话,上前即杀。耶律斜轸率领辽兵,似乎并不恋战,只一 ![]() 宋军只有数千兵马,辽兵有十万之众,敌众我寡,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杨业知道形势严峻,吩咐两个儿子紧跟着自己,舞动手中 ![]() 自寅时等到已时,没有得到杨业的消息,令人登⾼远望,仍然不见踪影,潘美不免心生怀疑,王侁在一旁说道:“杨业如果败下阵来,必定有急报,如今许久得不到消息,大概是已经杀败敌兵,主帅如果不赶紧上前,那么,这份功劳就被杨业一个人独得了。” 潘美踌躇了半天才说道:“再待一二个时辰,如果还没有杨业的消息,再作决定。” 王侁退出后,对众将道:“此时不去争功,尚待何时?你们不去,我就要先走了。”说罢,带领自己的部下,径出⾕口。 众将也是争功心切,都是跃跃 ![]() ![]() 潘美听了此言,也不觉惊慌,索 ![]() 杨业且战且走,接近陈家⾕,已是人困马乏,死亡过半,眼巴巴地等援军杀出。哪知进⾕一看,并不见宋军一兵一卒,他忍不住大哭道:“我被王侁等 ![]() 杨延⽟、杨延昭兄弟俩也是痛哭不止。杨业说道:“⽗子同死,也是于事无补,我上受国恩,下遭奷人嫉妒,除死以外,没有其他路可走,你们两人还年轻,赶快杀出去,将这里的情况报告皇上,让皇上知道,我们杨家是忠心为国,只是为奷人出卖,蒙受不⽩之冤,才致战死沙场。如蒙皇上鸣冤昭雪,我死也瞑目了。” 杨延⽟哭着说:“儿愿随⽗亲一同赴死,不愿逃生。让哥哥突围出去,向潘帅请援。如果援兵早到,说不定还可转败为胜,即使搬不到救兵,留得哥哥在,他⽇面见皇上,还可以说清今天战败的实际情况,不然,我们死后,那些奷人不知要给我们安上一个什么罪名。” 杨业觉得延⽟说得有理,立即叫延昭突围出去请求潘帅派兵增援。 杨延昭哭着不愿离去,要同⽗帅和兄弟共同战死沙场。 杨业举起马鞭狠菗了杨延昭的坐骑一下,大声说:“速去!速去!不要顾虑这些了。” 杨延昭的坐骑负痛,一下子就蹿了出去,杨延昭只得回头大声喊道:“⽗帅保重!弟保护好⽗帅!”话音未満,一人一骑已经没⼊ ![]() 辽兵见有人突围,万弩齐发,杨延昭的手臂中箭,⾎流如注,他也顾不得裹伤,咬牙子套箭头,奋勇杀出重围,飞马请求援兵去了。 杨业与杨延⽟率领手下数百名士兵,与辽兵展开了一场⾎战。杨延⽟⾝中数十箭,犹如刺猬一般,忍痛不住,哭着对他的⽗亲说:“儿子去了,不能保护⽗…”话没有说完,便已口中噴⾎,坠马⾝亡。 杨业见延⽟死了,好似万箭穿 ![]() ![]() 杨业带兵,有勇有谋,平时训练,都是与士卒同甘共苦,从不搞特殊,对待士兵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儿女一样。士兵们对杨业既崇敬,又爱戴,冲锋陷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众将士见主帅叫他们逃命,他们哪里肯依,都表示要与主帅同生死、共进退。 杨业见将士们众志成城,虎目圆睁,挥动手中 ![]() ![]() 契丹大将耶律希达,远远看见树林中杨业的⾝影,用強弩 ![]() 此时,杨业的部下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辽国活捉了杨业,知道他是一员猛将,不但没有羞辱他,而且还好酒好⾁地招待他,劝他投降,并许以⾼官厚禄。杨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汉,绝不为其所 ![]() ![]() 杨业被俘之后,不吃不喝,绝食三⽇而亡。这就是杨业捐躯的真相。至于杨业撞死李陵碑的说法,只是野史的记载。 谁导致了杨业兵败⾝亡?罪魁祸首当属王侁,他为了贪功,率兵离开陈家⾕,但潘美⾝为主帅,轻信谗言,也是罪不可恕。 杨业和他的后代的事迹,被民间传为“杨家将”的故事。其中,为表达对潘美的憎恨之情,人们将他塑造为十恶不赦的太师潘仁美。至今,杨家将的故事还在广为流传,但其中的故事情节多是经过小说家们的艺术虚构而成。 宋朝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夺了几位开国老将的兵权之后,宋初之名将,首推曹彬,其次则莫如潘美。曹彬在大战之时,举棋不定,不能自律,北伐大败而归;潘美⾝为主帅,不能约束部下,不顾杨业的忠告,为贪功而贸然出击,致使一代良将被擒陈家⾕。故有人说“北宋无将”说得是有道理的。 岐沟关一战之后,耶律休哥威震赵宋,据说当时夜里小孩啼哭,只要大人说上一句:“耶律休哥来了!”小孩马上就不敢哭了。反观宋军的将领,对辽的威慑力从来没有达到这个⽔平。 3、君子馆弃甲丧师 杨延昭遍体鳞伤地赶到代州,请求潘美赶快发兵陈家⾕,救援自己的⽗亲。 潘美见杨延昭如此模样,已知酿成大祸,再发救兵,不仅于事无补,恐怕还会送羊⼊虎口,有去无回。因而,拒不发兵。杨延昭大哭一场,然后上表朝廷。 杨业战死的噩耗传开后,边境各州为之震动。镇守云州、应州、朔州的宋军将官,都被这一消息吓破了胆,契丹兵还没有来攻城,他们便弃城而逃,将莫大一片三州疆土,拱手送给了契丹人。 噩耗传到汴梁,赵炅惊得目瞪口呆,既痛恨丧失疆土,又哀悼痛失良将。当即下诏:潘美降职级三;王侁撤销一切职务,发配金州。召杨延昭还京,任为崇仪副使,并追赠杨延⽟官阶。还有杨业的儿子杨延浦、杨延训,俱授供奉官,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同授为殿直,杨氏一门,都承余荫,也算是告慰杨业屈死的英魂。 曹彬、米信等兵败奉旨回京,赵炅诏令尚书省将他们拘噤起来,令翰林学士贾⻩中主持审讯,责问他们违背诏令,擅自出兵。事实很清楚,审讯也只是走一个过场,处罚决定马上就下达了:曹彬降为右骁卫上将军;米信降为右屯卫上将军;其余崔彦进以下,都给予相应的处罚。 田重进全军不败;李继隆所部,也是毫无损伤地撤回。两人不加罪,并提拔田重进为马步军都虞侯;李继隆为马军都虞侯,兼知定州。 杨业死后,代州守将出缺,代州是边防重地,不可无将,必须另择大将去接替空出来的位子,镇守代州。恰逢张齐贤上书言事,深得赵炅的欣赏。张齐贤是个文臣,从来没有带兵打仗,赵炅竟然命张齐贤出知代州,与潘美同领军务,镇守边关。 赵炅的决定,未免有轻率而自私之嫌,幸亏张齐贤虽是一个文人,却也颇通兵法,否则,岂不要酿成大祸? 雍熙三年(986年)冬,契丹主耶律隆绪,与其⺟萧太后率兵十万,以耶律休哥为先锋,再次兴兵南侵。 瀛洲部署刘廷让(原名刘光义,因避皇上之讳,改名廷让),得知契丹兵又大举来犯,同边将李敬源、田重进等联络,集兵十万,沿海北进, ![]() 耶律休哥不愧为契丹良将,他早就提防了宋兵乘虚而⼊这一招。沿途出派大批探骑,密切注视着宋军的一举一动。当他得知宋兵已向契丹老巢潜去的时候,立即在沿途险要之处,设下埋伏,等待宋兵⼊瓮。 刘廷让等人率领宋兵到了一个叫君子馆的地方。当时是数九寒冬,天寒地冻,士兵们的手都冻肿了,无力张弓。 耶律休哥所率的契丹兵都是北方人,耐得住寒。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南侵,就是有点欺负南人不耐寒。正当宋兵在凛冽的寒风中哆哆嗦嗦地行进时,耶律休哥率领契丹兵突然从山后杀出来。 刘廷让等慌忙指挥宋军 ![]() 契丹兵能耐寒,更仗着一股锐气,将刘廷让和他的队部团团围住。刘廷让临出发时,曾分兵给李继隆,令他为后援。偏偏李继隆带着兵马退回去守护灵寿,并不曾率兵往救。 刘廷让等待援兵不至,只得同李敬源、田重进率领宋兵冒死杀开一条⾎路突出重围,在突围过程中,李敬源、田重进两人⾝负重伤,坠马⾝亡。刘廷让也只带数骑残兵突出重围。 耶律休哥打了胜仗,率领契丹兵进攻雄州。 雄州刺史贺令图是最先奏请赵炅北伐的人,这是个典型的贪功生事、无勇无谋的人,得知宋军在君子馆打了败仗,料知雄州是契丹人下一个攻击目标。恰在此时,耶律休哥派人持密信求见,慌说耶律休哥因功⾼震主,得罪了契丹主,愿投附宋廷。 如此伎俩,连小孩子都骗不过,贺令图偏偏利令智昏,信以为真,收下了耶律休哥的厚礼,还回赠了耶律休哥一份贵重礼品。 耶律休哥见鱼上钩了,立即带兵至雄州,离雄州十里安营扎寨,派原使者去雄州城报告贺令图,约定相见的时间、地点。 贺令图以为这是一份天大的功劳,想连⾁带汤一人独享,不同将校幕僚们商议,私自带着数十骑人马,出城 ![]() ![]() ![]() ![]() 贺令图刚刚进来,就挨了一顿臭骂,正在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之时,帐內外伏兵一涌上前,将贺令图团团围住。贺令图想反抗,可惜羊⼊虎口,哪里还能挣脫?顷刻之间,贺令图和带去的数十从骑,成了契丹人的刀下鬼。 耶律休哥乘胜南驱,连陷深、邢、德三州,杀官吏,俘士民,把城中子女⽟帛尽行掠夺,満载而归。 贺怀浦于杨业战死时,已先败死,一年中,⽗子皆死,当时的人都说,是他们⽗子贪功挑衅契丹人,才有此报。 4、张齐贤妙策败休哥 耶律休哥继续南下,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声势浩大,直 ![]() 代州副部署卢汉赟见契丹兵来势汹汹,心存畏惧,主张固守城池。知代州张齐贤不同意固守不战的做法,他认为,契丹骑兵临城下,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必须用计破他一阵,杀杀他们的锐气,这样才能保证代州的全安。如果辽兵围困了代州城,代州很快就会粮尽食绝,到那个时候,代州想保也保不住。 卢汉赟见张齐贤说得有理,难以反驳,只好同意张齐贤的主张。当时,潘美屯兵并州。张齐贤派人传书潘美,约他率兵夹击敌兵。潘美得报后,写一封回信叫原使带回,信中答应准时赴约。不料送信之人在返回途中被契丹兵俘虏了。 张齐贤并不知道出派去送信的人成了敌人的俘虏,翘首以待,⽇夜盼望潘美的回音。时隔不久,潘美又派人送来密信,信中说,前⽇复函,想必已经收到,本来应该践约,出师共击敌寇,无奈皇上下了密诏,命令我部必须慎守城池,不得妄自发兵,并说他的兵马已退回并州,不能赴约。 张齐贤并没有收到复函,估计送信的人途中已陷落敌手,那么,敌人知道潘将军要来,并不知道潘将军已经撤退。张齐贤将潘美的信使安顿在密室里不与人相见,重新部署退敌之策。他挑选二千精兵,慷慨 ![]() 众将士群情振奋,表示誓死追随张齐贤,驱逐胡虏。 张齐贤又选派二百名精锐士兵,每人各手持一旗帜,背负一捆薪柴,连夜出发,悄悄赶往代州城西南三十里的狮子岭,揷上战旗,点燃薪柴,充着疑兵,二百人奉命而去。再命步卒二千余人,绕小道前往土镫寨埋伏,切断敌兵的逃路。半夜时分,张齐贤亲自率领几百骑精锐兵士直捣敌营。 耶律休哥知道宋军要偷袭,也知道并州的宋军要前来支援,但他并不知道并州潘美的援兵中途撤回之事,因此,他也令士兵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静候宋兵来犯。 宋军偷袭辽营,辽兵本就有了防备,两人刚 ![]() ![]() 契丹兵虽然骁勇,但也没有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一时间倒也抵挡不住。 耶律休哥正指挥队部围住宋军,忽见狮子岭一带火光冲天,隐隐约约看到无数的旗帜摇动,疑是宋军并州的援兵到了,吓得赶紧指挥队部撤退。 耶律休哥带领兵马退到土镫寨,突然又听到连珠炮响,埋伏在这里的二千宋兵一齐杀出,箭如飞蝗,杀声震天。黑灯瞎火的,耶律休哥不知有多少宋军,只得催促自己的兵士赶快逃出这个要命的地方。 这一仗,宋军大获全胜,斩杀契丹兵数百人,俘敌五百余人,缴获战马二千余匹,所得器械不计其数。耶律休哥再也不敢小视代州了。 张齐贤巧布疑兵,夜袭敌营,以少胜多,全恃智谋。耶律休哥是契丹良将,此前少有败绩,竟然败在从来没有领兵打仗的张齐贤手下,由此看来,并不是耶律休哥百战百胜,所向无敌,实在是宋军没有良将与之抗衡,致使敌人的气焰越来越嚣张。 张齐贤归来之后,将功劳归于卢汉赟。卢汉赟也是贪功之人,竟然照单全收,具表向朝廷报捷。 赵炅下诏褒奖。后来,赵炅得知卢汉赟并未出战,胜仗是张齐贤率兵拿下来的,下诏处罚贪功的卢汉赟,降职为右监门卫大将军。 雍熙北伐之所以惨败,赵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武功远不及太祖,却急于表现自己,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再加上秉承太祖削夺武将兵权的做法,每次出征前都要制订作战计划,将士们出征,只能按既定计划行事,而场战上往往是千变万化,这样做严重地束缚了将领们的手脚。这也是宋代祖宗家法中的“将从中御”另外,赵炅将北伐分为三路,然而,三路军似乎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使宋军在场战上很难形成配合,不能有机的配合,使三路兵马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雍熙北伐的惨败,对于赵炅和整个朝廷产生了大巨的影响。一时间,朝廷上下弥漫着一股恐辽情绪。辽阔而美丽的北方,对赵宋君臣来说,已经不再是充満开疆拓土梦幻的 ![]() |
上一章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下一章 ( → ) |
余耀华的最新架空小说《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