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是袁腾飞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两宋风云 作者:袁腾飞 | 书号:43615 时间:2017/11/9 字数:6440 |
上一章 第十讲 苗刘兵变 下一章 ( → ) | |
金军南下,宋⾼宗赵构却选择一路南逃,当时跟随他的也不乏武将,他为什么不抵抗呢?因为赵构一直把武将看成是随时可能威胁他生命的人。赵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杭州的时候,两个御林军的军官,苗傅和刘正彦发动了一场兵变,历史上称为“苗刘兵变” 在外敌⼊侵、山河⽇非的情况下,这两个人为什么敢行兵变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呢?原因说⽩了,就是他们对待遇不満。赵构从扬州逃出来之后,对汪伯彦和⻩潜善失去了信任,罢免了这两个人的官职,任命朱胜非为宰相,王渊为枢密使兼御营都统制,让他们一文一武执掌军政大权。王渊在北宋的时候就是一员武将,而且在跟西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当赵构做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时候,王渊就率部来投,因为从龙有功,所以赵构非常信任他。 王渊这个人有个⽑病,就是极其贪财。在连年的征战中,王渊看到那么多武将,或者为国死难,者投降了金国,或者被 ![]() 王渊行军打仗都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自己带不了,就让别人帮他带,如此战斗力自然没有保证了。尤其令人气愤的是,王渊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宝,竟置手下将士的生死于不顾。赵构从扬州逃往杭州时,让王渊率军负责断后。结果,王渊竟然动用十几艘大船,先把自己的财物运过长江,致使数万士兵无船渡江,滞留江岸任人宰割,几千匹宝贵的战马也失陷敌营,成为金军的战利品。对于本就处于劣势的宋军来说,这种损失十分惨重。 然而,王渊犯了这么大的罪过,赵构逃到杭州之后,居然只免了王渊的枢密副使一职,却并没有将其治罪。王渊仍然担任御营都统制,指挥跟着赵构的御林军。这样一来,将士们自然不服,他们想,一个贪生怕死、懦弱无能之人凭什么统领我们?我们也是从龙护驾有功的人,为什么他得到了升赏,我们却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时,苗傅和刘正彦两个将官跳了出来,使得士兵们的不満情绪进一步加剧。 在金军南下、国难当头的时候,枢密使王渊竟然为了个人的钱财,而使数万兵将、数千战马落⼊敌手,本该受到严惩,但是宋⾼宗赵构却照样信任他,这当然会引起其他将士的不満。那么,跳出来的苗傅和刘正彦是什么人?他们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不満呢? 苗傅和刘正彦是最早一批追随赵构从北方逃到南方的武将,以前也立过战功。他们俩觉得自己的功劳不在王渊之下,特别是刘正彦,他的⽗亲还在对西夏的战争中殉国了。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讲,刘正彦是烈士弟子,两代将门。他们认为王渊能够受赏,是因为王渊结 ![]() ![]() ![]() ![]() 这些士兵们就在王渊上朝的地方埋伏起来。等王渊一到, ![]() ![]() 苗刘是两个大老耝,没有什么政治远见。他们杀了王渊以后,就准备带领士兵去抢王渊的家,分王渊的那十几船财宝。这时候,他们手下有谋略的人就跟苗刘说,将军不可如此,咱们先别忙着抢东西。王渊之所以得到主上信任,是因为他 ![]() ![]() ![]() 苗傅和刘正彦带领军队,一直杀到了杭州行宮的宮门口,直到这个时候,赵构才得知苗刘兵变,斩杀了枢密使王渊。那么,面对围宮的一队队御林军将士,赵构会如何应对呢? ⾼宗得知苗刘兵变,非常震惊,赶到城门楼上问苗刘,你们到底想⼲什么?苗刘二将是这么回答的:“苗刘不负国,止为天下除害。”就是说,我们绝不是要造反,是为天下除害才杀了王渊。皇上说,王渊既然已经被除,你们是不是就可以退兵了呢?苗刘坚决不⼲,说宦官还在,一定要把康履也杀掉。宋⾼宗一听苗刘要杀康履,非常不忍,自言自语地说,把他杀了,我⾝边没个使唤人,这可不行。宰相着急了,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皇上还惦记着一个宦官,他要是不死,咱们全得玩儿完。当然,宰相不好直接说这话,就向皇帝⾝边的其他宦官使眼⾊,意思是康履死了,你们不就有机会上来了?这个时候,有人就在皇帝⾝后小声说了一句:“陛下⾝边又不只康履一人。”⾼宗这时也已无可奈何,只得以袖掩面,默许了。 于是宰相下令,快把康履送下城去。众人赶紧把康履捆巴捆巴,搁在筐里顺着城墙放了下去。 ![]() ![]() ![]() ![]() ![]() 苗刘一拍腿大,心想对啊,这事儿还没完呢。于是又召集部下,回过来对⾼宗皇帝说,你不能再⼲了,你得退位。⾼宗看着宰相,想让宰相说两句话。宰相就跟这俩 ![]() ![]() 赵构建立了南宋权政,但是他的皇位是从金国册立的傀儡皇帝张邦昌的手中接过来的,而且徽钦二帝尚在北国。因此,面对苗刘二人对于自己皇位正统 ![]() 僵持片刻,苗刘手下的人又来出主意,说现在孟太后在朝,她是先朝的太后,应该请她出来主持国政。于是,苗刘就对赵构讲,你必须退位,像徽宗那样做太上皇,让皇太子继位。但是皇太子这时只有三岁,所以二人又说,可由孟太后垂帘听政。事已至此,赵构只好派內侍去请孟太后。当时正值冬季,城楼上天气寒冷,赵构匆忙赶来见这些 ![]() 等到內侍们请来了孟太后,赵构又赶紧起⾝,把竹椅让给太后坐。太后坐定之后,就问 ![]() 太后一走,场面就更尴尬了,这时候宰相朱胜非就跟皇上说,您看这个事怎么办?⾼宗皇帝略有沉昑,说卿等所奏甚是,朕确实不德,致使百姓涂炭,臣民离散,对不起列祖列宗,不配坐这个皇位,你们的奏请我准了,朕退位让贤。说完,皇上就走了。这样一来,这场兵变的 闹剧,就算结束了。赵构当夜被囚噤在一所寺庙里,皇太子被立为皇帝,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明受。所以,这场兵变在历史上除了叫“苗刘兵变”又叫做“明受兵变” 宋⾼宗被囚噤在破庙里,宰相来看他,说臣跟苗傅和刘正彦谈了谈这两人 ![]() 无论是⾼宗皇帝还是朝中大臣都明⽩,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个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但是,苗傅和刘正彦却把自己当成了开国元勋。那么,他们在兵变期间都⼲了些什么事情,苗刘兵变最后又是怎样被平定的呢? 苗傅和刘正彦利用明受天子的名义开始发圣旨,第一道圣旨就发到了张浚军中。张浚虎踞一方,麾下用兵甚重。他接到圣旨一看,自己被贬为⻩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从大区军司令贬为省军分区副司令员。张浚看完之后,将圣旨一 ![]() ![]() 就在平叛的军队离京师越来越近的时候,苗刘还在那儿忙着抢东西。这时,有部下来报告,说张浚、韩世忠的队部都已经 ![]() ![]() ![]() 苗傅和刘正彦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带着赵构亲笔书写的免罪誓书逃之夭夭了,苗刘兵变就此结束。那么,恢复了皇位的宋⾼宗会怎样处理苗刘二人?苗刘二人最后的下场究竟如何呢? 苗刘二人拿着⾼宗皇帝开的空头支票刚刚离去,讨逆军紧接着就进了城。韩世忠的队部最先到达,他一见到宋⾼宗,倒头便拜,⾼宗搀起韩世忠失声痛哭,说爱卿你可来了,我受罪受大了。韩世忠说,臣救驾来迟,罪该万死。这时候,宋⾼宗小声地跟韩世忠说,门口那个中军统制吴湛是跟苗刘一伙的,要不是他开门,苗刘进不了宮,爱卿能否为朕除害?韩世忠说,陛下放心。出门见到吴湛,韩世忠上前向吴湛作揖,顺势攥住吴湛的手腕,一把就给撅折了,然后把吴湛扔在了地上。韩世忠的亲兵上来,一刀就将吴湛砍死了。 苗刘逃到外地,皇帝赵构下旨讨逆。二人拿出誓书一看,这才明⽩,皇上的意思是他俩谋大逆,罪在不赦。这下,苗刘的部下也傻了眼,都渐渐散去了。苗刘后来被俘,寸磔而死。 苗刘兵变虽然被平定了,但这次兵变在宋⾼宗心中留下的 ![]() ![]() 苗刘兵变不仅在赵构的心里投下了一个大巨的 ![]() 苗刘兵变平息之后,宋⾼宗在杭州没痛快几天,金军再次南下,⾼宗皇帝又开始逃跑了。宋⾼宗逃到明州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一名卫士提刀夜闯皇宮刺杀⾼宗未果。关于这个卫士为什么要提刀闯宮,史书没有记载。估计因为是北方人,看着皇上一路南逃,自己离家乡越来越远,出于绝望或者是愤怒,所以想把皇上杀了。这件事情,再加上苗刘兵变,给⾼宗带来了很大的刺 ![]() ⾼宗从扬州逃出来的时候,因为受了过度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他唯一的皇子,就是短暂登基的明受皇帝,由于一路上颠沛流离, ![]() |
上一章 两宋风云 下一章 ( → ) |
袁腾飞的最新架空小说《两宋风云》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两宋风云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两宋风云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