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是袁腾飞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两宋风云 作者:袁腾飞 | 书号:43615 时间:2017/11/9 字数:7721 |
上一章 第四讲 风流天子 下一章 ( → ) | |
宋徽宗在蔡京、童贯、王黼等一帮奷臣的包围下,越来越走上了奢华无度的道路。后世的记载中,关于宋徽宗奢华无度的故事有很多,史不绝书。 宋徽宗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奇石异木。他的这一爱好,引发了一场举国 ![]() 史书上记载,有人在太湖发现一块巨石,长宽⾼均两丈有余,需要造大船将它从太湖流域运到东京汴梁。巨石抵京之后,由于城门的⾼度有限,石头进不了城,最后竟拆城门将石头运了进来。后来,又有人在太湖发现了一块更大的石头,这块大石头运进京时,仅运费就花了八千贯,将近两百户中产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石头被运来后,徽宗看了非常⾼兴,竟给这块石头亲笔题名,并钦赐⽟带。还有一次,有人在今天海上附近发现了一棵古松树,如九曲盘龙一般,树形非常奇特。古树盘 ![]() ![]() 主持花石纲运送事宜的,正是六贼之一的朱勔。他为了运送一块巨石,现造了两艘大船。石头运抵京城后,徽宗皇帝看了非常喜 ![]() ![]() 宋徽宗⾝为一国之君,却不懂得治理家国要赏罚严明的道理,他封官加爵全凭自己的爱好,所以员官们便投其所好,拼命地收集天下的奇石异木。这样一来,会给家国社稷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呢? 运送花石纲前前后后持续了二十多年,这对整个南国中的民人来说,是一种掠夺,是一场真正的灾难。二十多年间,被运到东京汴梁的石头,总计有十多万块。其中,最贵一块石头的运费花了三十万贯,相当于一万户中产阶级家庭一年的收⼊。而在运输这些石头的过程中,死了多少人,沉了多少船,拆了多少桥,扒了多少城门,却是无法统计的。贪官佞臣们利用皇帝的这一喜好,勒索百姓,大肆征敛。不管是⾼山深⾕还是 ![]() 官府无限度的庒榨,引发了百姓的反抗。在花石纲闹得最严重的东南地区,爆发了方腊起义。据记载,方腊起义从者二百万,起义军逮住宋朝的员官,剖腹挖心,熬人油点天灯,那种刑法的残酷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国中人向来不为己甚,一般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起义军会这样,⾜见花石纲给百姓造成的痛苦有多大,老百姓对这件事情的痛恨有多深。所以就连官修史书也不得不承认,方腊造反事出有因,实在是官 ![]() 宋徽宗的一个爱好,给老百姓带来了大巨的灾难。那些想升官发财的员官,不顾百姓的死活,大兴花石纲,弄得官 ![]() 宋徽宗搜罗如此多的珍奇石木,是为了在京都建一座园林,叫做艮岳。艮是八卦中的一卦,方位东北,艮岳就建在皇宮的东北方向。徽宗为什么要在皇宮东北方向建园林呢?原来,徽宗皇帝继位之后,一直膝下无子,有个茅山道士告诉他,这都是因为皇宮东北方向地势低洼,若把地势垫⾼,则子孙繁盛。于是,徽宗命人把东北方向垫⾼。不久,王皇后孕怀生子,就是太子赵桓,也即后来的宋钦宗。此后,其他嫔妃开始比赛似的给他生孩子,一共生了三十多个皇子,三十多个公主。在国中古代帝王中,宋徽宗大概是儿子比较多的了。这样一来,徽宗就更加宠信道士,而且相信皇宮东北方向好,要在此修建艮岳。 宋徽宗治国无方,但是他的艺术品位还是相当⾼的。就连贬低宋徽宗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座艮岳可谓集国中古典园林之大成。艮岳纯粹是皇上玩的地方,它不像圆明园、颐和园之类的建筑,还有皇帝上朝居住的那种宮殿,而完全是仿效⽩墙黑瓦的江南风格,其间还有⾼ ![]() ![]() ![]() ![]() ![]() 艮岳里面除了奇石名木之外,还养了许多珍禽异兽。据说,光梅花鹿就养了几千头,还有仙鹤、锦 ![]() 北宋灭亡以后,金朝的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从遥远的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迁到了京北。迁都后,他下令将艮岳的太湖石拆下,运往京北堆砌自己的园林,就是今天北海公园的琼华岛。一个回族商人承包了拆运的工程,据说当时拆出来的雄⻩竟有十多万斤。这个商人因此发了大财,富可敌国。我们今天去北海公园的琼华岛,在⽩塔北坡靠近五龙亭的方向,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的太湖石,小巧精致,非常可爱。而且一到下雨天,还有石头往外冒烟,的确恍如仙境。这些石头就是###百年前宋宮的旧物,可以说每一块石头都不知道是牺牲了多少条 ![]() 宋徽宗不但喜 ![]() ![]() ![]() 除了搜奇石、建艮岳,宋徽宗还有一个劣迹,就是举国崇道。宋徽宗崇奉道教,而且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道教是国中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时期,是国中传统道家思想与神仙方术结合形成的一种宗教。国中古代自汉唐以来,佛儒道三教逐渐合一。严格意义上说,儒家算不上是宗教,而是一种思想。佛儒道三家的区别在于,儒家修 ![]() ![]() ![]() 法是最契合的,因为皇帝最关心的无外乎两件事:第一,我坐的这把椅子别被别人抢走,所以谁也不能造反;第二,这把椅子坐稳之后,我怎么能活得长久一点,最好永远活下去。道教认为,人可以修炼成仙,长生不老。这样一来,皇帝自然就非常喜 ![]() 我们前面提过,有个道士建议宋徽宗把皇宮东北垫⾼,就会子孙繁茂,结果真的应验了。这样一来,徽宗就更加宠信道士了,于是广招有道行的道士。相传,有个叫王老志的道士,一见徽宗的面,就递给徽宗一个大信封,说我别的不说,您先看看这个。徽宗把信封打开一看,里边是他早年写给妃子的情诗,据说內容很下流。徽宗一下被震晕了,心想这个道士怎么会知道这些,觉得确实有神通,就重用王老志,当时人称老王先生。老王先生失宠之后,又有一个叫王仔昔的道士受到徽宗的宠信,人称小王先生。据说,王仔昔没见到皇帝的爱妃,只在宮中作法,就把这位妃子的眼病治好了,因此更得徽宗宠信。但是,这两个道士受重视的程度,都比不上一个叫林灵素的妖道。这个妖道蒙骗君主,祸害家国,应该说,北宋之亡与他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宋徽宗过度崇信道教,当时许多自称有⾼深道行的道士都涌到了皇宮里。林灵素是一个什么样的道士,他是怎样玩弄巫术的呢?宋徽宗过度 ![]() 林灵素年轻时,苏东坡曾给他看过相,说他将来必然大富大贵。可是,林灵素一直没有富贵的机会,于是就去赌钱,结果输得一塌糊涂。债主上门讨债,他还不起债,为让债主解气,自折其面,就是自己把自己给毁容了。所以,林灵素的形象是一半脸像骷髅,一半脸润⾊如常人。我们可以想一下,这样一副尊容,给人的感觉就不像一般人,因此被举荐给了宋徽宗。 林灵素觐见徽宗,一见面就故弄玄虚地说,太奇怪了,我当年在天上伺候⽟皇大帝的时候,见过陛下。徽宗听罢,也跟着装神弄鬼,说是啊,朕也瞅你眼 ![]() 林灵素行骗得逞,胆子更大了。他对徽宗说,陛下,您知道您的前⾝是谁吗?您是上帝的儿子,神宵宮⽟清王,目睹中原被金狄之教(佛教)毒害,所以上帝派您下凡,拯救苦难的中原民人。我是⽟皇大帝跟前一个叫左慧的仙人,是跟着您下凡的。林灵素还在朝堂上大放厥词,他一指蔡京,说这位是左元仙伯,一指王黼,说这位是文华吏,当年都伺候过⽟帝。当时宋徽宗最宠爱的刘贵妃,被林灵素说成是九华⽟真安妃,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就连童贯、梁师成两个大宦官,也被说成是天上的神仙。昏君佞臣们一听,心想太好了,怪不得我们相处得这么融洽,原来我们在天上就是一家。 徽宗皇帝认为林灵素真是仙人,有通天彻地之能,于是钦赐林灵素道职,还经常让林灵素开###讲法。林灵素在东京汴梁开###,宣称来的听众每人赏三百文钱,这下汴梁城真可谓是万人空巷了,百姓都弄块青布,把脑袋一包,就冒充道士去听他讲法了。林灵素每次开###的花费,都合今天的百万民人币之巨。那么,林灵素真的懂什么道法吗?事实上,林灵素也未必懂道法,他讲的都是一些市井俚语,皇帝听惯了之乎者也,乍一听这些市井糙话,觉得比较新鲜。而且,据说林灵素说话比较幽默,讲东西深⼊浅出,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皇帝本人也不顾君体,跟着忘形大笑。这样一来,林灵素的威望就越来越⾼了。据说,林灵素麾下有弟子两万人,他出行与宰相、太子争路,人称“道家两府”在宋朝“两府”指的是东府、西府,东府是宰相,西府是枢密使。林灵素的地位能与宰相、枢密使相提并论,可见他的势力气焰之大。所以,很多奷琊小人都来贿赂林灵素,以求官职。 宋徽宗崇信道教,觉得仅仅修道观、塑神像还不够,他又跟道箓司说,朕本来是⽟皇大帝的儿子,是因为看到中原生灵涂炭才下凡的,朕这样⾼尚的行为是不是应该表彰一下?于是,道箓司册封宋徽宗为教主道君皇帝。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大臣们见皇帝崇奉道教,纷纷投其所好,上朝不穿朝服,而穿道袍。于是每到朝会时,但见大庆殿前,人人⻩冠羽扇,満廷乌烟瘴气,其情其状煞是可笑。我们知道,国中古代历史上,有不少帝王慕佛崇道,梁武帝就曾三次舍⾝同泰寺。梁朝的大臣一上朝,发现皇上不见了,一问才知道皇上出家了,众臣只好捐钱给寺庙,把皇上赎回来。这样一来,同泰寺是修得金碧辉煌了,可是被不断搜刮的百姓,最后只能造反了。可见,皇帝慕佛崇道,会给社稷百姓带来灾难。 此时的宋徽宗,已经完全成了一个昏庸的皇帝。他不顾百姓的死活,只图自己的享乐,⾝为一国之君,甚至玩到了风月场上。那么,历史上留下的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呢? 宋徽宗贪图享乐,光在自己的豪华宮殿里修道炼丹、昑诗作画还觉不够,又开始打起美⾊的主意。徽宗皇帝一朝,宮里有宮女近万人。我们讲,唐玄宗那会儿后宮粉黛三千人,但跟宋徽宗比都不算什么了。徽宗有这么多嫔妃,还觉得不过瘾,说宮里的佳丽都看腻了。这时,奷贼⾼俅给宋徽宗出主意,说咱们上街逛逛去,听说东京汴梁城有一个名 ![]() ![]() ![]() 李师师的⽗亲是开染房的,三岁的时候,她被寄养在佛寺里,因为当时称呼佛家弟子为师,所以得名师师。李师师长大之后,⽗亲因罪获刑,她孤苦无依,被一个姓李的经营风月场所的女人收养,成了娼 ![]() ![]() ![]() 皇帝逛 ![]() 李师师认识宋徽宗之前,有不少相好的,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词人周邦彦。一天,趁着宋徽宗生病的时候,周邦彦来探望李师师。不料,他进门刚一落座,就听说宋徽宗不顾病体,也来到李师师家了。周邦彦着了慌,心想皇上来了,我跑也来不及,君臣相见更不合适,只好赶紧躲到了 ![]() ![]() ![]() ![]() ![]() 后来,宋徽宗又来会李师师,问她近来有没有新曲子唱来听听。我们知道,词就是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谱上曲就能唱。李师师就把周邦彦填的那首词唱出来了。她一唱完,宋徽宗脸就变了,心想,这不都是当时李师师跟朕说的话吗?于是问,这首词的作者是谁?李师师自知失言,但又不敢隐瞒,只好说是周邦彦写的。这样一来,可就给周邦彦惹祸了。徽宗皇帝听完愠怒,抖⾐拂袖,站起来就回宮了。没过几天,徽宗皇帝就对左右的人说,找找周邦彦的茬,看看他写的词里面有没有 ![]() ![]() ![]() ![]() ![]() ![]() 宋徽宗自从结识了名 ![]() ![]() ![]() ![]() 宋徽宗重用一帮贪官佞臣,整⽇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致使北宋国势⽇衰。朝廷中一些正直的员官,看到家国危亡的处境,决定向皇帝进谏。但是,当有忠臣义士大胆进谏的时候,宋徽宗还能够像当初登基时那样虚心纳谏吗? 当时,一个名叫曹辅的小官就给徽宗上奏章,说皇上您千万不能这样,您这样对得起天地祖宗吗?徽宗龙颜大怒,又不好发作,就让宰相王黼审问曹辅。王黼斥责曹辅说,你是个小官,这事儿是你该说的吗?曹辅回答得不卑不亢:不管小官大官,爱君之心是一样的,大官不说就得小官说。一句话就把王黼噎回去了。王黼问⾝边的两个副宰相张邦昌和李邦彦,说你们听说过这种传闻吗?这两个人赶紧回答,我们都没听说过。于是,王黼又对曹辅说,我们做宰相的都没听说过,你这小官怎么听说的,你这不是侮辱圣上吗?曹辅这时大概也豁出去了,慷慨答道,你们是听说了装作没听说,你们这种人 ![]() 在这种奷佞当道、忠言绝耳的情况下,宋徽宗这位风流天子整⽇流连美景、昑诗作画,与一帮佞臣优哉游哉,却没有料到,一场亡国惨祸已经近在眼前了。 N6zWw.CoM |
上一章 两宋风云 下一章 ( → ) |
袁腾飞的最新架空小说《两宋风云》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两宋风云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两宋风云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