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是孙皓晖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 作者:孙皓晖 | 书号:43610 时间:2017/11/9 字数:10548 |
上一章 第五节 苏秦佩起了六国相印 下一章 ( → ) | |
大河从洛![]() 说平也不尽平,在这敖仓以西二百里处,便有两座山头平地拔起,时人叫大伾山。伓者,两山重叠之象也。其所以叫大伾山,原是这两座山连体崛起,⾼大重叠而又显赫孤立!若在群山丛中,这两座山本也是微不⾜道的小丘。可它偏偏生在紧靠大河的南岸平原,便显得不同凡响了。舂秋战国时人,但凡以“大”字为某事命名,便是极赞其崇⾼伟岸。人如“大禹”⽔如“大河”此山冠以“大”字,⾜见其在时人眼中的显赫不凡。但是,这个“大”字也绝不仅仅是山有险峻雄奇便能得到的,更重要的是,这座山有着久远的神 ![]() ![]() ![]() ![]() 从此之后,人们一提起大伾山,便都呼为“虎牢” 舂秋时期,郑国一度称霸中原。当时的大诸侯晋国是晋成公在位,他联络中小诸侯三十余国,会盟于⻩河北岸,决心遏制郑国。经过三天秘密商议,会盟诸国在大伾山修建了一座可以驻屯十万大军的城堡,这座城便命名为虎牢关。虎牢关筑成,诸侯盟军便堵在了郑国大门口, ![]() 进⼊战国,郑国被韩国呑灭,但虎牢关却被吴起率军夺归了魏国,成为魏国向崤山与函⾕关推进的要塞基地。秦国強大后夺回了函⾕关与崤山,趁势推进到函⾕关以东,虎牢关的位置便骤然显得更为重要,竟成了整个中原的西大门!这时的虎牢山与虎牢关,历经百余年修葺扩建,已经成为雄奇险峻的赫赫关城。后世《⽔经注》这样描述虎牢关:“萦带伾⾩,绝岸峻周,⾼四十丈许,城张翕险,崎而不平!”就是说,虎牢关南有汜⽔北有济⽔萦绕,建在大伾山的央中山 ![]() 会盟地点的确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出得临淄的第夜一,他们竟整整商讨了两个时辰。寻常时期,会盟地点是由盟主国确定的。今盟主未定(实际上要在会盟时方能确定),与盟各国便都想会盟在自己的国土內举行,以显示本国的实力地位。六国合纵,未定盟主,地点的选择自然便会有一番微妙的纠葛。⻩歇最先提出:会盟当在楚国的淮北。韩国委婉提醒苏秦:最好在新郑会盟,以壮弱韩声威。赵胜提出在上 ![]() “好!便是虎牢关!”众人大是振奋,竟异口同声的拍掌赞同。 会盟地点一确定,众人便一致公推将韩国新郑作为会盟后援基地,以示对唯一没有派特使参与商议的韩国的慰抚。大计定下,各人便回国禀报并商定会盟⽇期。荆燕回燕国,赵胜回赵国,⻩歇回楚国,魏无忌回魏国。苏秦顾忌孟尝君田文回去后被国丧羁绊,便极力主张孟尝君留下,与自己一起到新郑筹划会盟事务,众人一致劝说,孟尝君也就认可了。次⽇一早,众人在大河岸边约定了回报⽇期,便各自分道扬镳去了。却说苏秦与孟尝君带领六国护卫三千余人,先行赶到虎牢关外扎好大营,便立即派一员魏国将领持魏王令箭与苏秦书简进关联络。这时虎牢关,已变成了魏国的抗秦西大门,由将军晋鄙率领五万精锐镇守。晋鄙验看了令箭书简,便亲率一千军马与十辆牛车,拉着几十头猪羊与几十坛大梁酒前来犒劳。苏秦见晋鄙四十多岁,稳健厚重而不苟言笑,言谈间也是甚为相投,便在饮酒间委托晋鄙辅助孟尝君进行前期劳作,晋鄙豪慡的答应了。苏秦见大事已定,次⽇清晨便带着一百铁骑南下新郑了。 这时,韩国正面临一场大战,朝野间充満了紧张气氛。 原来,苏秦在几个月前离开韩国后,韩国加盟合纵的消息便传到了宋国。狂妄的宋王剔成,立即感到这是大捞韩国一把的最后机会,立即秘密准备,撤回了驻守在边境的全部兵马,并出派秘使与秦国联络,要两路大举进攻韩国,一举灭韩!不想在宋国的韩国商人将消息秘密传回了韩国,韩国顿时紧张起来。一个宋国已经令韩国大为头疼,再加上秦国泰山庒顶,韩国岂能保全?于是韩国一边紧急备战,一边出派飞骑斥候打探合纵消息,一边出派紧急特使向三晋老 ![]() 正当风声鹤唳之际,苏秦到来了。韩宣惠王一听大喜过望,竟是亲自出城郊 ![]() ![]() “是么?”韩宣惠王 ![]() 三⽇之后,斥候传来密报:秦国没有出兵;宋国特使上路,前来议和修好。消息传开,新郑顿时沸腾,比打了一场大胜仗还热闹。韩宣惠王大宴苏秦,感慨之情溢于言表:“合纵未动,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丞相奇才矣!大哉合纵也!”就这样,苏秦便佩着韩国相印、带着六百名韩国的铁骑护卫与韩国的太子特使,一起回到了虎牢关。几天之中,孟尝君已经指挥军士将会盟场地的各国行辕驻地大体划好,唯等苏秦定下次序式样,便可动工搭建。苏秦将韩国的情由说了一遍,感慨良多,听得孟尝君大笑不止:“世事忒煞做怪!背霉之时,要官都没有,气运来时呢,不当官都不行!我看呀,先生这相印不止一个呢。”苏秦揶揄笑道:“孟尝君是说自己吧。”“对对对,我也是。”孟尝君连连点头:“一个庶出子,正在提心吊胆的当口,爵位⾼冠就雨点般的来了,打得你缓不过气来呢。”苏秦破天荒的开怀大笑:“孟尝君啊,当真可人!难怪 ![]() 正在苏秦准备盟约文本,孟尝君搭建会盟祭坛的忙碌时刻,荆燕飞马赶回,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噩耗:燕文公溘然病逝了!苏秦想起燕文公对合纵的发轫之功,对自己的知遇大恩,不噤悲从中来,竟是跌⾜大哭,在虎牢山北麓专门设置了一个祭坛,向北遥遥拜祭。直到⼊夜,荆燕才独自走进苏秦大帐,将一个密封的铜管 ![]() 苏子无恙乎?别来甚念。燕公骤薨,大志东流。新君称王,我心惴惴。惟有大隐,可得全节。思君归来,点我 ![]() 苏秦读罢,百感 ![]() 大半年来六国奔波,虽说是风云变幻惊险坎坷,却也是淋漓尽致的挥洒才华的快意岁月。在环环相扣的紧张斡旋中,燕姬已经深深的沉到了他的心底。骤然之间,燕文公病逝,燕姬竟成了孤悬老树的一片绿叶,酷烈的权力风雨,随时都有可能将这片绿叶撕碎!“新君称王,我心惴惴”便见燕国宮廷绝不平静,燕姬已经觉察到了暗蔵的危险。“惟有大隐,可得全节”燕姬是个奇女子,在燕文公晚年多病的几年中,她一直是燕国举⾜轻重的人物,与太子也一直相处得颇好。然则一国新君即位,就是一场权力重新分配的冲突,传统的权力绝不允许一个女人夹在其中,除非她本⾝具有极大的实力。燕姬虽有斡旋之才,却绝然不是強力女主之气象。在此危机四伏的关头,她置⾝权力场之外而“大隐”的确不失为保全自己的明智选择。至于如何大隐?苏秦相信燕姬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想到燕姬一时尚无 ![]() ⽇上三竿,孟尝君来邀苏秦去视察盟主祭天台,将及大帐,突闻马蹄声疾!孟尝君手搭凉棚一望,便见一骑火红⾊骏马风驰电掣般冲下官道,冲进了军营,瞬息之间便飞到了央中大帐前。见孟尝君仗剑而立,骑士滚鞍下马:“公子无忌紧急书简!”孟尝君连忙打开,一行大字触目惊心——魏王病逝,举国哀痛,国丧在即,会盟似可稍缓! “岂有此理!”孟尝君愤愤的嘟哝了一句,便快步直⼊大帐。 苏秦还和⾐伏在长案上,听得⾼声疾步,猛然睁开眼睛,见孟尝君神⾊有异,心中不噤一沉,便已霍然站起。孟尝君面⾊ ![]() “无忌公子没说的,大器局。” “如此说来,无忌公子不会提出延缓之说了?” “那是自然。定是新君昏聩,要彰显自己的大孝之名。” “果然如此,无忌公子难道就不能劝谏?” 孟尝君困惑的笑了:“对也,这无忌公子如何就不据理力争呢?报来国君之意,将火炭团撂给先生?如此岂不惹天下英雄一笑么?”“无忌公子颇有机谋,绝非不能力争,而是想借你我之力。”苏秦颇有神秘意味的笑了笑:“以我揣摩,无忌公子与新君一⺟同胞,皆是魏王嫡子,其兄主张延缓会盟而全力守丧,无忌公然反对似有不妥。于是,公子便将此意在报丧书简中一并提及,让你我反对,他来助力,如此似乎顺当一些。孟尝君以为然否?” 孟尝君恍然大笑:“有门儿!先生果然揣摩有术,田文大长见识了。谁去大梁?”“我去吧。最迟两⽇便回。” “好!田文守营,等候楚赵消息便了。” 两人议定,苏秦立即忙了起来。先向新燕王修书陈明利害,力主按期赴盟。书简写成,荆燕立即带着书简飞马北上。为防楚国有变,苏秦又向⻩歇与屈原各自修书一卷,派两名楚军国吏兼程南下。“赵国近便,有事我便一并融通了,祭台工期不能拖延。”苏秦匆匆叮嘱了孟尝君一句,便带着十名燕国骑士奔赴大梁去了。 说也费解,恰恰在这最要紧的关头,几个大国便都出了事。齐威王、魏惠王、燕文公三个老国君一个接一个病逝。赵肃侯、楚威王两个正在盛年的国君,又同时卧病不起。只剩下一个韩宣惠王,竟是一⽇三探,急得团团转。当此时刻,苏秦没有慌 ![]() ![]() 魏无忌正在忙碌国丧,听得苏秦到来,便立即赶回府中。两人秘密商议了一个时辰,苏秦便连夜赴魏王灵堂祭奠。遵照传统丧礼,太子魏嗣只得在灵堂旁的偏殿会见了苏秦,对推迟会盟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反复申明了自己的大孝之心。“敢问太子,何谓大孝?” “恪守古礼:⿇⾐重孝,守陵三载,是为大孝。” “敢问太子,古往今来,可有一位国君做到了⿇⾐重孝守陵三载?” 魏嗣愣怔半⽇:“以先生之见,何谓大孝?”这位太子本是个心无定见之人,被一些心腹谋士说动,决意以大孝彰显名节而在天下立格,使朝野景仰,不想苏秦一问,便立即没了主意。 苏秦从容道:“大孝者:明大义,守君道,彰社稷,強家国也。”见魏嗣依然愣怔懵懂,苏秦坦率庄重道:“目下天下动 ![]() 魏嗣沉默片刻,起⾝一躬到底:“先生之言,当头 ![]() ![]() ![]() 肃侯赵语虽然在位已经二十四年,却是五十岁刚刚出头,正在盛年之期。但这赵语少年时多有坎坷,三次受伤,便患了莫名暗疾,加之即位后昼夜 ![]() “帐外,可是苏秦先生?”赵肃侯声音虽弱,却是耳聪目明,神志清醒。“苏秦参见赵侯。” “先生远来,莫非合纵有变么?” “君上明鉴:齐魏燕三王薨去,楚威王与赵侯又骤然患病,苏秦恐合纵有流沙之危,特来禀报,以求良策。”苏秦语气很是沉重。赵肃侯霍然坐起,目光炯炯有神:“先生毋忧,赵语便是坐着轮椅,也当撑持合纵!”一语掷地,字字金石,竟大是英雄本⾊!在这位国君心目中,合纵虽然名义上从燕国发起,然而只是在真正有实力的赵国加盟之后,合纵才成为真正可行的天下大计。赵语始终认为,赵国才是合纵大业的真正 ![]() 赵肃侯哈哈大笑:“老夫也是来⽇无多,权当最后风光也!” 赵胜在旁⾼声道:“儿臣 ![]() “男儿本⾊在功业,守在邯郸老死么?去吧,跟先生长长见识。”赵肃侯笑着答应了。邯郸事定,苏秦心中稍安,次⽇清晨便与赵胜兼程南下。两天后赶到虎牢关,楚国方面竟还是没有消息。苏秦反复思忖,终是心有不安,便请孟尝君与赵胜在虎牢关留守,自己又马不停蹄的南下了。虽说是一⾊的快马轻骑,但楚国山重⽔复,不似中原大道可放马驰骋,想快也快不到那里去。苏秦断然下令:减人不减马,每人两马,轮换骑乘,昼夜兼程!如此一来,原先的护卫骑士由十人变成了五人,连带苏秦六人十二马,竟是昼夜不停的赶路! 整整四个昼夜,除了就餐喂马,竟是没有片刻歇息。到达郢都城下时,十二匹战马竟齐齐颓然卧倒,五名骑士也滚落马下,横七竖八的倒卧在泥⽔之中。只有苏秦摇摇晃晃的走到守门军吏面前,堪堪亮出了楚王的⽩⽟令箭,便软软的倒在了城门之下…⻩歇闻讯,一面派人飞马通报屈原,一面带着太医驾着轺车飞赴郢都北门。来到城门,只见一人倒卧在雨后泥⽔中,面⾊苍⽩瘦削,须发灰⽩杂 ![]() ![]() ![]() ![]() “噢呀屈兄,待先生醒来计较一番再说了。”⻩歇见屈原神⾊ ![]() 一个时辰后,屈原与一队军马护卫着一辆⻩⾊篷车来到了⻩歇府邸前。车篷张开,四名內侍从车厢抬下了一张卧榻,卧榻上躺着枯瘦苍⽩的楚威王。卧榻抬到正厅,⻩歇方才匆匆 ![]() ![]() “噢呀,臣启我王:先生昏 ![]() “进去吧,我要,亲守先生醒来。” 卧榻抬进两面竹林通风极好的大寝室,安置在苏秦榻前三尺处。两名侍女将楚威王扶起,靠在一个厚厚软软的大枕上。楚威王静静的看着昏 ![]() “低声些个。”屈原走到榻前端详,轻声道:“先生醒了?我王来探视先生了。”苏秦悠悠睁开了眼睛,觉得那股沉沉绵绵的睡意实在难以挣脫,但魂魄深处却总是轰轰响着一个声音,使他不能安寝。那个声音 ![]() ![]() ![]() ![]() ![]() ![]() 苏秦闭目片刻,竟大是振作,坚持拜见了楚威王,又冒着満头虚汗简略叙说了各国决断,最后目光炯炯的看着楚威王:“楚王乃合纵轴心,不知病体能支否?” 楚威王微微一叹笑道:“芈商病体支离,本想延缓会盟之期。奈何先生奋⾝南来,令我等君臣汗颜。先生若此,我等何堪⿇木?” ![]() “计议妥当,各国都赞同楚国担纲,苏秦亦认为楚王最为适当。” 屈原很是振奋:“先生之意,大有利于楚国变法振兴,我王当义不容辞!”“噢呀,我王担当纵约长,可大增六国同仇敌忾之气,大好事了!” 楚威王苍⽩的脸上泛出了一片晕红,微微笑道:“既然先生信得芈商,楚国就勉为其难了。只是六国抗秦,联军事大,不可落空,尚请先生与屈卿仔细斟酌一个可行谋划,会盟时当全力落实。” 苏秦见楚威王 ![]() ![]() 回到虎牢关,荆燕也已经返回,带来了燕国新君的书简,申明了燕国发轫合纵当如期赴约的意愿。至此,六国皆在国內生变的关头扭转了过来,重新坚定了合纵意向,可说是大势已经明朗了。除了魏无忌尚在大梁,苏秦合纵的原班人马悉数聚齐。苏秦设宴与众人痛饮了一番,而后分派各人职责:⻩歇辅助苏秦准备一应文告;赵胜人马扩整各国的行辕场地并央中会盟行辕;荆燕职司营地护卫;孟尝君爵位最⾼,便筹划仪仗并职司 ![]() ![]() ![]() 苏秦主持了六王初会,公推楚威王为纵约长,会盟大典便有声有⾊的铺排开来。第一⽇,举行了极为隆重的祭天大典。祭天台设在大伾山的顶峰,台⾼十丈,从山麓下的军营望去,几乎是直⼊云霄。纵约长楚威王被三十六名楚国壮士轮流抬上祭天台,到得台顶,山风呼啸,众人无不担心祈祷。可楚威王竟神奇的站了起来,天平冠粲然生光,⻩丝大袖飘飘飞舞,便似云中天神一般!那⾼亢沙哑的声音从天上飞来,在大河平原上悠悠飘 ![]() ![]() ![]() 六国君主,会盟虎牢,同心盟誓,约法六章: 其一,六国互为盟邦,泯灭恩怨,共视虎狼秦国为惟一公敌。 其二,秦攻一国,即六国受攻,同心反击。 其三,六国各出大军,组得合纵盟军,纵约长得赐封大将。 其四,自盟约伊始,六国与秦断绝邦 ![]() 其五,六国各派特使周旋合纵事宜,但有所请,无得拒绝。 其六,六国共视苏秦为本国丞相,赐相印,授权力,总揽合纵大局。 盟约宣罢,全场雷鸣般雀跃 ![]() ![]() ![]() ![]() ![]() ![]() ![]() |
上一章 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 下一章 ( → ) |
孙皓晖的最新架空小说《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