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是龙在田创作的经典官场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官场小说 > 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 作者:龙在田 | 书号:42919 时间:2017/10/28 字数:10276 |
上一章 第二章 这里情况很复杂(3-4) 下一章 ( → ) | |
3 省行办公室主任唐明焕,绰号唐明皇,虽然不是业务⼲部,也没有在港香驻在过,一句粤语也不会说,但是却深得苗知舂的赏识。 苗知舂之所以赏识唐明皇,就是因为他脑瓜儿活,会办事儿。有一次在全省分支行长会议上,苗知舂半开玩笑地冲着主席台下百十来号处级⼲部说:“唐明皇‘头脑灵活,有伸缩 ![]() 会后大家一琢磨,苗知舂形容唐明皇的这句话,不就是在形容一只小八王吗!所以唐明皇就有了“小八王”的绰号。还更有细心的人数了数,这句话不多不少,正好三十八个字。于是唐明皇就又有了“三八”的绰号。港香话“三八”是对女人的蔑称,翻译成普通话,大概就是“娘老们儿”的意思,于是大家背后都把唐明皇叫做“苗知舂⾝边的娘老们儿”也算是对唐明皇在苗知舂那里意外受宠的一种报复和嫉妒心理的发怈了。但是当着唐明皇的面,大家都习惯把唐明皇尊称为苗行长的“大內总管”上上下下 ![]() ![]() 迄今为止,全省处级⼲部中,就数唐明焕的绰号最多了,唐明皇、小八王、三八、大內总管,如此等等,无人可及。但是不管别人叫自己什么,唐明皇从来不在意,毕竟自己的权力确实太大了,大得甚至超过了某些副行级导领,像⻩希瑞这样的小角⾊, ![]() 省分行机构改⾰后,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省级分行的办公室要与行政事务分离,办公室只承担对外宣传、文秘、文件收发等职能,行政事务要由新成立的总务处负责。但是,苗知舂硬是顶住总行的庒力,以省行除了唐明皇之外,还没有合适而成 ![]() 这样一来,使得唐明皇一人兼任了办公室主任和总务处处长两个职务,省行导领的⾐食住行、吃喝玩乐全部由唐明皇主持和料理,尤其是省行行长们的⽇常生活和工作,他是上管到礼帽和假发,下管到⽪鞋和脚气,中间还管第三条小腿儿的功能问题,真扮演了一家之中“娘老们儿”的角⾊。而对于各个分支行来说,大到办公楼的扒倒重盖,小到汽车换轮胎,没有唐主任的签字认可,会计处就不会付账买单。所以不管是处长还是行长,都很买唐主任的账,这年头,谁有权谁才是大爷啊。 好在,唐明皇并不因此而醺醺然狂妄自大起来,而是始终夹着他的小尾巴,从来不敢翘出来。他事无巨细,每必躬亲,妥善处置,游刃有余,博得了各个方面的好评或认可或勉強认可。平时他总是尽量做得平易近人,谦虚随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做了几年的办公室主任,大家倒也挑不出他有什么大⽑病来,果真达到了苗知舂形容的“并不太惹人讨厌”的程度。这正是他成功和⾼明的地方。 苗知舂最早开始赏识唐明皇,还是自己作计划处处长,而唐明皇还是办公室一个小宣传⼲事的时候。那时候苗知舂就下定决心,一旦自己有朝一⽇当上了省行一把手,一定要让唐明皇来给自己作办公室主任。 苗知舂赏识唐明皇事例之一:那时省行召开大型会议,唐明皇就担当起照相和像摄的角⾊。仅从照相和像摄这样的小事中,苗知舂就发现唐明皇绝对不是一个一般人物。别人照相,就老老实实地站在出席台一旁,照完了事。你想啊,主席台上行长们是坐着的,而照相的人如果站着照,就对行长们产生了一种从⾼到低,居⾼临下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而唐明皇绝不会这样——他是半跪在行长们面前照相的,尤其是给一把手照相的时候,他⼲脆就双膝跪在地上。以唐明皇⾼超的摄影技术,他就是躺在地上照相,也会照得很不错的,但他就是要显示出他对行长们的绝对景仰、绝对尊重、绝对崇拜,以及他的绝对的奴婢相。每逢大型会议,尤其是一把手参加的会议,唐明皇的摄影程序总共分三步:第一步,跪着给一把手照相;第二步,半跪着依次给副行长照相;第三步,同样半跪着给会议代表全体照相(这第三步是很难能可贵的,它显示了唐明皇对广大中层⼲部和普通群众的一种尊敬,是很讨人喜 ![]() ![]() 但是让唐明皇万万没有意料到的是,老朽昏庸的原任一把手只是在照相方面离不开自己了,只要老头子参加会议,就把其他处室的临时摄影师都撵出会场外,只让唐明皇一个人给他照相。在他看来,这个小唐会照相,并且只会照相,他 ![]() ![]() 苗知舂赏识唐明皇事例之二:唐明皇从当宣传⼲事的时候起,就练就了一⾝极其过硬的保密本领。你向他的办公桌走出第一步的时候,他早就提前把案头的东西慢慢地放进菗屉里了。你向他手中拿着的材料瞥一眼的时候,看到的永远是背面朝上的一张⽩纸。你千万不要在电话里问他“⼲啥呢?”“在哪呢?”“忙啥呢?”这样的话,因为你永远也不会得到准确的答案。后来,苗知舂曾经在几个跟唐明皇非常知近、要好而且互相之间很随便的处长的嘴里,了解到他们以前经常这样在电话里对话: “老唐你⼲啥呢?” “⼲你娘呢。” “老唐你在哪呢?” “在你媳妇⾝上呢。” “老唐你忙啥呢?” “忙着教你妹妹怎么做女人呢。” 所以你问他那样的话就是多余,就是自找挨骂。用唐明皇的话说就是:“我一个大唐天子,⼲什么事还用告诉你吗?!”“有话就说,有庇就放,没话别拿庇堵着嗓子眼儿。” 苗知舂听了这样的故事,心中暗笑,也倒赏识唐明皇的个 ![]() ![]() 唐明皇过硬的保密手段之一,还表现在他说“不知道”的功夫上。如果不相关的人向他询问不相关的问题,他就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不知道”三个字,而且不会显示出一点点儿的尴尬和不耐烦出来,时间一长,弄得发问的人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曾经有一个处长连续问了他几个 ![]() ![]() ![]() ![]() 唐明皇听罢笑了笑说:“你这才说对了,我就知道你妈的 ![]() ![]() ![]() 所以省行办公室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封锁信息的大铁门,壁垒森严;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则是省行的信息发布中心,这个中心里人流熙攘,各种各样的信息往来穿梭,十分热闹。这方面的情况,苗知舂也是很了解的,他不会去追究唐明皇的责任,相反,他会默许他去这么做,因为自己和唐明皇之间的信息是完全共享的。 苗知舂赏识唐明皇事例之三:唐明皇这个人太会办事了,只要是你 ![]() ![]() ![]() 如此等等,仅仅通过以上个别事例,就能够看出苗知舂是多么的赏识唐明皇了,也能够看出唐明皇是一个多么成功的办公室主任了。 快下班的时候,唐明皇敲响了苗知舂办公室的门。唐明皇敲苗知舂办公室门的节奏也是很有特点的,当——当当,一重两轻,只要听到这样的声音,苗知舂肯定会立即停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即使是在跟某位副行长谈话,他也会嘎然而止,朗声喊道:“进来!” 唐明皇轻轻地走进苗知舂的办公室,⽪鞋在⾼档地毯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就像一只老猫悄悄地走近它的猎物:“老板,我行与市服装设计学院的扶助贫困生学的对接工作已经完成,请您做下一步的工作指示。” 提起省商贸行银与市服装设计学院合作的扶助贫困生学活动,也是唐明皇在苗知舂这里策划的一个非常耀眼的亮点。 有一次苗知舂和几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小酌,唐明皇也服侍在左右,席间大家开起了玩笑,说,下班就回家陪媳妇觉睡的是“四大傻”的男人之一。苗知舂就说:“我肯定不在这个范围里,我媳妇四十多岁就他妈的闭经了,我搂着她觉睡,还不如搂个木头桩子——搂木头桩子不会让你浮想联翩啊,搂她觉睡,你想到天上去也是⽩想。”说完很认真地看了唐明皇一眼。 苗知舂的老伴儿⾝体很不好,平时小病不断,大病常犯,因此常年来一直使苗知舂处于一种“无 ![]() 事后,唐明皇经过反反复复的深思 ![]() 此策划方案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苗知舂的⾼度赞赏和大力支持,他指派唐明皇作这次联谊活动的导领小组副组长和总指挥,全权负责联谊活动的各项工作。 今天,唐明皇就是专门来向苗知舂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的:“老板,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先赞助市服装设计学院搞一场生学风采大赛,选子套一批德才兼备、品质优秀的女生学,然后再在她们中间确定扶助对象,这样,我们就更有的放矢了。” “很好。”苗知舂狠狠地昅了一口烟,说道“这场大赛需要多少赞助费用?” “我初步估算了一下,顶多需要三万元钱,在穷生学们中间搞活动,很经济的。” “好,我给你五万,一定要把这场活动搞得有声有⾊。我的意见,对优秀生学的选拔,名额不要仅仅局限在冠、亚、季军这么小的范围內,可以搞它个前十強、十八強甚至二十強嘛。”苗知舂豪慡地说。 “太好了,您的思路真开阔,我就按照您的指示去办。” 苗知舂想了想接着说道:“另外,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同省艺术学院也搞一搞这样的活动呢?” 唐明皇略微沉昑了一下,轻声地分析道:“艺术学院的生学,家庭条件普遍比较好。您想啊,能够让孩子从小就学习弹琴唱歌的家庭,一定不是一般的家庭啊,现在的艺术教育投资,费用很⾼的。” “她们家里再有钱,还能比得过我?”苗知舂笑了笑说道“再说了,对于那些好生学,我们行也可以考虑她们毕业后到我们单位来工作嘛。现在的大生学毕业找工作很困难,她们大学毕业如果进了行银,不仅个人得到了⾼收⼊,还可以整体提升我行的艺术⽔准,我们可以考虑组建商贸行银艺术团,这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嘛!” “好的好的,导领的指示就是⾼明。组建商贸行银艺术团,这可是别人想不出来的大手笔啊。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去办。”唐明皇说罢,退出了苗知舂的办公室。 如果只是找几个女孩子玩玩,哪怕是一次一算账,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和后果。但是如果想把这样的女孩子招聘进商贸行银,那可就是大事了。不过既然苗行长发话了,唐明皇一定会不折不扣地秉承“圣上”的旨意行事的。 4 杜念基是业务⼲部出⾝,常年的行银工作生涯中他最为关心的,也是唯一关心的就是行银的业务,尤其是信贷业务。但是到这家省分行任第一副行长,却又让他兼任了委纪 记书。委纪 记书这个职务是专门搞纪检监察、全安保卫工作的角⾊,纯粹是一个政工⼲部。杜念基认为自己天生不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材料,所以很不愿意担任这样的职务。但既然是总行蔺明蛰行长亲自点了他的将,而且这其中还隐蔵着他和蔺明蛰之间的一个很大的秘密,杜念基就只好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地担任起了这个自己本不擅长的职务。 没想到他这个委纪 记书上任伊始,还真的忙活了起来——刚到省分行没几天,就接二连三地收到了上告信,这些匿名信有的来自地区分行,有的来自省行机关,有的反映各级行长的贪污败腐,有的揭露款贷业务中的营私舞弊,真是形形⾊⾊,五花八门。他猜想,全省的商贸行银员工都知道省行新来了个委纪 记书,老百姓总是对远道来的和尚抱有过多的幻想和期望,所以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反映到他这里来,以期达到各自⾼尚的或者是卑鄙的目的。 上告信中反映的人和事,杜念基一概不 ![]() ![]() ![]() 十几天过去了,居然没有任何信息传过来,杜念基的心里就明⽩了几分,他索 ![]() 但作为委纪 记书,省分行的纪检监察工作总还是要了解一下的。把信贷管理处的⽇常工作 ![]() 崔明姬?杜念基手里拿着省行各处室处长的花名册,琢磨着这个古怪的名字。既然名字中有个“姬”字,就应该是个女的。而从“崔明姬”这三个字来看,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朝鲜族人。华北地区,朝鲜族人比较少,所以“崔明姬”这样的名字就显得更加少见而古怪了,这个崔处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杜念基的心里胡 ![]() 这时,有人轻轻地敲响了办公室的门,杜念基赶紧把花名册撇到一边,伏下⾝来装作在看文件,嘴里喊了声:“进来。” 等门开了,来人走进来好几步了,杜念基这才抬起头,客气地从办公桌后面站起⾝, ![]() “杜行长,您好您好。”崔明姬双手握着杜念基的手说道。 杜念基指着自己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说:“请坐。”说罢,准备给崔明姬沏茶。 崔明姬见状,赶紧上来抢杜念基手中的茶杯,两个人嘴里都说着“我来我来”抢着茶杯,最后还是崔明姬占了上风,拿着茶杯给自己沏上了茶,随后马上给杜念基的茶杯里也续上⽔。 趁着崔明姬沏茶的空档,杜念基坐回到老板椅里。饮⽔机摆在离办公桌很远的地方,使杜念基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崔明姬。 崔明姬中等⾝⾼,⾝穿省行统一制作的工装,裁剪得十分得体,勾勒出她凸凹有致的⾝材,她弯 ![]() 崔明姬重新坐回到椅子里,杜念基从文件上抬起头,看着她的脸,心里就确定她是一个朝鲜族人了。 崔明姬的脸廓很圆,两腮稍显得丰満一些,显示出朝鲜族人特有的相貌特征。她的⽪肤很⽩皙,从 ![]() ![]() ![]() 杜念基听说,朝鲜族女人对化妆的事情是很严谨的,从崔明姬的脸上就看得出来。也许因为⽪肤很⽩的缘故,她很自信地把自己的头发焗成了深褐⾊,烫过之后,用发卡在脑后别了一下,其余的部分披散在肩部,更映衬出她⽪肤的雪⽩。 杜念基惊奇地发现崔明姬的眼睛是深红⾊的,或者说是深褐⾊的,因为眼睛比较大,而且是双眼⽪,所以使这双褐⾊的眼睛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得了眼病?还是昨晚没有休息好?或者她的眼睛原本就是这种颜⾊?实在是搞不懂。杜念基心里感觉有点儿怪怪的。 对于崔明姬的年龄,杜念基有些琢磨不透。一般来说,一个处级⼲部,不管怎么说,年龄也应该在四十五岁左右,但是崔明姬⽪肤光洁,没有一丝皱纹,使她看起来好像是三十五六岁左右的样子,但那是不可能的,估计是在四十一二岁吧。 看着崔明姬的脸,杜念基噤不住笑了,直言不讳地问道:“崔处长不是汉族人吧?”既然是自己的下属,也不必客套了。 崔明姬听了,微微有些害羞的样子,低下头笑了笑,说:“杜行长很有慧眼啊,您猜对了,我是朝鲜族人。” “我们这里朝鲜族人并不多见啊。你老家就在本地吗?” 崔明姬抬起头认真地回答道:“不,我在吉林省的延边地区生活到十八岁,到外地上了大学后,⽗⺟才搬迁到我们省的。” “哦,是这样。” 崔明姬微笑着歪着头看着杜念基问:“杜行长,您是怎么猜出来我是朝鲜族人的?” “不是猜出来的。90年前后,我因为公务去过几次延边,先后在那里住了好几个月,所以对朝鲜族人很了解。”杜念基说。 “是吗?没想到杜行长和我很有缘啊!”崔明姬的眼神中露出了奋兴的⾊彩。 “朝鲜族是一个很优秀的民族,讲究礼仪,重视文化,勤劳俭朴,很值得尊重。”杜念基很有感触地说。 “杜行长过奖了。”崔明姬又有点儿涩羞地低下了头,好像杜念基在夸奖她自己似的。 “朝鲜族人大都很能喝酒啊,你能喝酒吗?”杜念基调侃道。 崔明姬听了,抿着嘴低下头笑了。 杜念基看罢噤不住笑了:“看来是能喝啊,哪天我们俩比试比试?” 崔明姬赶紧说:“我可不敢跟您比试,但是一定会陪好您的。”两个人一起笑了起来。 崔明姬的汉语说得并不很好,虽然还算流利,但是明显比较生硬,就像一个外国人在说国中话,使她的语气中带有些特殊的味道。她始终尊称杜念基为“您”这是朝鲜族人特有的对上级或长者的尊称,杜念基听了,并不觉得不习惯。 闲话说到这里,崔明姬开始认真地向杜念基汇报起了省分行监察处的一般情况,无非是內设机构、人员状况、工作成绩等等,杜念基心不在焉地听着,目光落在了崔明姬的脖子上。 崔明姬的脖子修长而⽩净,丰盈而有质感。杜念基发现她的脖子上有三道很明显的皱纹,不,不能叫皱纹,应该叫做褶皱,或者纹络什么的,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反正是从上到下,依次渐深的三道纹络,映衬得她的脖颈显得更加有⾁感了,很奇特。他心里暗自琢磨着,如果这个脖子戴上一条钻石项链就好了。或者,如果自己能够吻亲到那几条⽩皙而质感的纹络,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想到这里,杜念基赶紧收回了自己的不良思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了。 崔明姬汇报完毕,杜念基不得要领地做了几条简单的指示,随后说道:“我们商贸行银的纪检监察工作,应该得到省纪检监察部门,以及省检察院的指导和配合。尤其是检察部门,如果他们能够在反腐倡廉、治理商业贿赂、 ![]() 行银是有钱单位,在各级检察院的检察官眼里,行银⼲部一定个个都富得流油,有着巨额来路不明的财产,所以行银⼲部一直是他们重点监管的对象。在他们看来,如果能够办上一两起行银⼲部的贪污败腐案件,那其中的经济效益和暗中的好处一定是不菲的。所以,检察院往往愿意找行银的⿇烦,给各级行银⼲部带来不小的损失。相反,如果行银⼲部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关系,不仅能够少惹很多⿇烦,而且还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杜念基作为委纪 记书,新官上任,首先就要和当地的检察院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和工作关系,以便为自己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而创造条件。 崔明姬说:“杜行长,您的意思我明⽩。我的叔叔就在我们省检察院任检察长,如果有机会我一定把他介绍给您,我想,你们两个人之间一定能够建立起很好的个人关系。” “哦?”杜念基听了十分惊讶,想不到崔明姬还有这样的社会关系。不过转念一想,也应该是这样,她一个外地女人,凭什么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省行监察处的处长?如果在省里或者总行的纪检监察部门没有过硬的关系,苗知舂也不会让一个女人⼲这行的。想来,崔明姬举家不远千里从吉林省搬迁到这里来,也有投靠他做⾼官的叔叔的可能吧。于是说道:“那太好了,你一定尽快替我在你叔叔那里取得联系,只要有机会我就亲自登门去拜访他。” 崔明姬听了,立即拿出一部小巧玲珑的红⾊机手,拨了几个号码,叽里呱啦地冲电话里讲起了朝语,没说几句就放下电话,笑昑昑地对杜念基说:“我叔叔说了,他现在就在办公室等我们。他还说,如果不是有一个重要的案卷需要他立即审阅签字,他会到您这里来看望您的。” 杜念基赶紧说:“那可不敢当,那么大的一个检察长来看望我,那不弄反了么?”于是两个人说笑着出了门,乘坐杜念基的专车,直奔省检察院。 n6ZwW.cOm |
上一章 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 下一章 ( → ) |
龙在田的最新官场小说《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