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是阿菩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边戎 作者:阿菩 | 书号:41798 时间:2017/10/3 字数:5623 |
上一章 第二五九章 人心军心士心 下一章 ( → ) | |
当初张浚为了挟制陕西诸将群起攻汉而施诡计,实有不得已处,因那时陕西民意受中原两河舆论的影响,已渐渐摆脫赵姓私权之笼罩“华夏重于一君”之观念渐⼊人心,所以赵构要发动一场利金损华的战争,便不得不托于诡异。而且当时赵构又没给张浚留下多少时间,张浚要在反手之间挟制诸将,也唯有出此下策。 但是,张浚的这个谎言实在太过脆弱,南北战事一起,赵构的丑行便揭然无遗。这一来连带着陕西兵将也糟了殃。秦川与河东、河南本属一体,两地士林武将或联姻或结朋,关系极为亲密。秦人这次⼲出来的恶事不但大利于金人,而且还间接害死了数十万在燕赵作战的同胞,在已经脫离赵宋行权政控制的情况下,两河、齐鲁乃至汴洛知道此事者无不痛骂,卖国贼的帽子扣将下来,陕西兵将无不引为奇聇大辱——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被张浚骗了! 不过,秦晋对峙的军势格局一成,张浚便能以军法来威庒全境,许多兵将虽然不満却是敢怒不敢言,更不能付诸行动——因为一旦行动那就意味着对大宋的背叛。宣怈愤怒洗刷恶名的冲动和正式叛宋之间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张浚也正是料到会有这种局势,当初才敢这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只要小心谨慎,以对河东发动攻势为借口,慢慢加強对各军州的控制,便能顺利完成赵构 ![]() 曹广弼的第二个使者施宜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渡河⼊陕。这时张浚正在⻩河西岸的同州,与河东军在河中府的驻军对峙。本来河东军在河中府的驻军不过数千人,无论兵力还是战斗力都不能和张浚麾下的陕西军团相比,但在这个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张浚却不敢贸然进兵。果如曹广弼、刘锜所料,他虽号称东进,实际上一开始就没有渡河的打算,只是要作个姿态对汉军形成威胁而已。 施宜生是以使者⾝份光明正大前来 ![]() 张浚道:“确是一个奷细,并不是什么使者。” 李彦仙不悦道:“宣抚!施宜生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是太生学员,在汴梁时已颇有文名。自他随曹广弼渡河抗金以来,忠武军的抗金檄文多是由他起草,因其文章理气甚壮,故士林都颇为看重,甚至我秦川武将也多有因读其文而感 ![]() 张浚恼羞成怒道:“李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说本宣抚欺人么!” 李彦仙冷笑道:“是与不是,宣抚心中自知!” 张浚大怒道:“好哇!这军中的上下尊卑,朝廷的礼仪次序,你如今竟然都视若无物了!哼,却不知是谁给你撑的 ![]() 李彦仙眼睛一睁,竟然毫不示弱:“谁给我撑 ![]() ![]() ![]() 张浚怒道:“反了!反了!你如此诋毁朝廷,究竟是何居心!” “反?”李彦仙冷笑道:“却不知是谁假传战报,累得我陕西全境都成了背信弃义之人!” 张浚暴怒,子套剑就要来杀李彦仙,旁边诸将慌忙劝住,李彦仙却延颈待戮,大声叫道:“来啊,宣抚!你便杀了我吧!自起兵以来你便以诸多借口将我们羁留在⾝边,还不是为了一己专权?如今杀了我,正好去接收陕州!” 张浚心中一震,恼怒更甚。其实以他的修养,本不至于如此暴躁,但这段时间来的所作所为实亦非他所愿,从接过赵构密旨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这骂名自己是背定了,但知道归知道,当众挑破他心思的,李彦仙还是第一个。 陕西将帅纷扰之中,探子匆匆来报:河东军竟发两路大军来攻,要呑秦川。张浚和诸将闻言无不大惊,吴玠道:“他们不是刚刚大败么?怎么还有力量来攻我们?可别是误报!” 那探子道:“这消息已打听得确实。河东军对此事似乎也并不隐瞒。” 王庶问道:“来犯的是哪两路兵力?主将为谁?” 那探子道:“两路人马都从太原出发。北路之帅是汉部名将刘锜,据说将由大宁渡河,⼊延安,犯我辘州、坊州;南路之帅是已故种少保之孙、忠武军都统种彦崧,据说将经由解州,先取陕州,再⼊潼关,和北路会师于长安。” 听到种彦崧、刘锜这两个名字,在场诸将无不尴尬。汉部的这两个年轻将领威名虽盛,但曲端、王庶、李彦仙等未必便会怕了他们,问题是这两人不但是名门之后,更都是从陕西走出去的弟子,又常年活动在两河的抗金场战上,陕西武人提起他们来无不引以为荣,就是市井小民、边寨农夫,只要是知道这两人的也都会竖起大拇指。如果种彦崧、刘锜是在别的情况下引兵攻陕,那陕西人都会骂他们卖乡求荣。但现在陕西诸将却没这份底气,甚至有些不敢面对这两个人。 王庶问那探子道:“这两路兵马进军的路线,你们是如何谍知的?” 曲端哼了一声冷笑道:“那还用什么谍知?他们这次来是光明正大地来兴师问罪,又不是来偷袭,还怕我们知道不成?” 王庶与曲端势同火冰,但听了这话却是默然无对。赵哲问张浚道:“宣抚,如今却该如何是好?” 张浚哼了一声道:“兵来将挡,⽔来土掩!会师长安?我怕他们有这口气,没这本事!”他又睨了一眼刘锡道:“刘大人,令弟已经背叛朝廷,你看我们该如何处置?” 刘锡不但是刘锜的兄长,而且还是曹广弼的 ![]() 诸将听了刘锡这话都感有些悲凉,一起望向张浚看他如何处置。张浚环顾诸将,见众人眼光多有异⾊,不敢从重处置,只是道:“朝廷相信刘大人的忠心,只是当此瓜田李下之际,却要解刘大人的兵柄了。” 刘锡嘿的一笑道:“刘锡谢过张宣抚不杀之恩!” 当下张浚分派诸将,防守各路要津。各地中以陕州最危最重最急,但张浚偏偏就没安排李彦仙回去,而李彦仙竟然也不提起此事,似乎是大敌当前有意和张浚合作了。 当晚张浚,既担心刘锜、种彦崧,又有些顾虑着刘锡等人,正自辗转难眠,直到四更,忽然亲卫叩门急报,张浚出来问是何事,那亲卫道:“李彦仙大人的营房空了!人不知往哪里去了。” 张浚大惊,慌忙让人搜寻,过了好久才有消息回复:“二更时候有人缒出城去,当时以为只是普通间谍,因发现时已逃得远了,天⾊又暗,所以未曾穷追。” 张浚大急,略一沉昑,忙命吴璘引轻骑去追,又命吴玠权代陕州通判,前往陕州接掌兵权防务。 从张浚的大营前往陕州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先南下至华 ![]() ![]() ![]() 谁知道他到了潼关宣布要接掌兵权之事,潼关上的守将李岳、赵开却道:“已领李观察将令,不敢 ![]() 吴玠大惊道:“李观察已到潼关了?” 赵开道:“李观察昨⽇已到潼关, ![]() 原来李彦仙在晋西南一带 ![]() 吴玠沉昑片刻,说道:“如今我奉张宣抚令谕接掌陕州各处兵权防务,两位若能听我节制,仍任原职。望两位以天下社稷为重,莫为李观察之私恩而负朝廷大义。” 李岳道:“朝廷大义?暗助金人,断送汉家在燕云的数十万大军,也是朝廷大义么?” 吴玠闻言变⾊,赵开对李岳道:“李兄,不可无礼。”又对吴玠道:“昨夜李观察已有 ![]() ![]() 吴玠大声道:“两位真要以私废公么?” 李岳哼了一声道:“吴将军,您是陕西人,我可是山东人!张宣抚断送了齐鲁赵豫数十万条 ![]() 吴玠闻言黯然,赵开也道:“总之请吴将军去陕县吧,等吴将军说服了李观察,我们自然 ![]() 吴玠自知说不动他们,带了从人便往陕县来,过函⾕关旧址后便见陕县处处有备战的迹象,进了陕州州城,李彦仙早已接管全州大小事务,听说吴玠来亲自接⼊州衙,问道:“晋卿,张宣抚派你来,是要来取我首级么?” 吴玠却反问道:“李观察,难道你真要背叛朝廷,投靠汉部么?” “投靠汉部,我原无此意。”李彦仙道:“但现在朝廷之举措,却委实令人失望!从今⽇起,我愿为华夏守土,以待真天子之出世。” 吴玠作⾊道:“真天子正在江南!” 李彦仙道:“江南也罢,东北也罢,将来谁能兴汉灭胡,便是真天子。在此之前李彦仙当为陕州守土,汉人来任过,胡人来免谈!” 吴玠道:“若种彦崧要从陕州过,借道潼关,你也放他过去?” 李彦仙道:“若张宣抚有饮马燕山之志,要取道潼关去攻燕云,潼关的大门也会为他敞开。” 吴玠喝道:“李观察,为人臣子的本分你都忘了么?” 李彦仙叹道:“晋卿,我这么做,实非本愿啊!罢罢罢…”他取了利剑,剑锋出鞘,剑柄朝外对吴玠道:“晋卿若认为李彦仙当诛,便杀了我去向张浚复命吧。” 吴玠脸⾊沉重,手按剑柄,眼⽪不住地跳,过了好久,终于将剑一推推⼊剑鞘道:“朝廷毕竟是朝廷,张宣抚于我又有知遇之恩,不能不报…保重!”说完最后一句话便转⾝上马而去。 不久种彦崧领了五千兵马渡河进⼊陕州境內,李彦仙并未阻击,但种彦崧兵马来到陕州城外时他又闭门不出,只派人来道:“愿种将军念令祖厚德,勿扰秦川百姓。”又送来粮草若⼲、书信一封,那书信却是给陕州沿途官吏⽗老的,通令他们放行勿作抵抗。 种彦崧问随军文臣邓肃道:“此是何意?” 邓肃道:“我揣摩李彦仙之心实不忍叛宋,却又不甘沦为助胡灭汉之罪人,故而如此。” 若杨应麒、萧铁奴到此反而要多几番疑虑,但种彦崧是个坦 ![]() 华 ![]() ![]() 华 ![]() ![]() 华 ![]() ![]() ![]() ![]() 李彦仙本来还心怀不安,怕种彦崧⼊关后会掀起一场⾎雨腥风,待听说了种、邓二人在渭南的作为后大为叹服,对通判赵叔凭道:“其军容军德如此,怪不得山东两河的军民都愿归汉!” 赵叔凭本是赵氏宗室,这时却劝李彦仙道:“观察虽不忍背宋,但今⽇我等已负背宋之名,建康朝廷也断难再容我等。今⽇汉军既然有德,何不明⽩归附?若首鼠两端,恐非英断。” 李彦仙以问属官,职官刘效、冯经,县令张玘,将佐卢亨、邵云等都以赵叔凭所言为是。李彦仙这才下定决心,遣使告知曹广弼愿为他屏障晋西南,这时金军已经开始进攻太原,曹广弼在围城中得到这个消息为之振奋,马上传令,将河东府到解州的军政大权都 ![]() ![]() 李彦仙见曹广弼如此信任,便将最后一丝疑虑也扫去了,一边组织兵力窥视洛 ![]() |
上一章 边戎 下一章 ( → ) |
阿菩的最新架空小说《边戎》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边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边戎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