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是要离刺荆轲创作的经典穿越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我要做皇帝 作者:要离刺荆轲 | 书号:39970 时间:2017/9/9 字数:4482 |
上一章 第八百七十七章 安排 下一章 ( → ) | |
武帝时期,俘虏的匈奴战俘,数都不数不清楚。◎, 甚至,不乏有将整个匈奴部族一起打包的例子。 后来的汉家名臣金⽇磾,就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 起初,金⽇磾只是一个被俘的战俘而已。 若说⾝份地位? 因为他是企图反抗归义汉室的匈奴休屠王之子,所以,汉室为了羞辱他,将他安置在了⻩门署,与侏儒为伍。 但金⽇磾和他的⺟亲以及弟弟来到汉室后,汉化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史载,金⽇磾侍⺟极孝,甚至比许多汉家士大夫还要孝顺。 而且,金⽇磾政治立场正确,忠心耿耿。 为此,他甚至格杀了自己的长子。 仅仅是因为他的长子,在他面前戏调宮女。 若仅仅只是一个孤例,可能不算。 但事实是,武帝朝,前后数十年,所有被俘或者归义的匈奴部族,几乎没有主动叛变的。 即使是著名的二五仔赵信,那也是在被匈奴俘虏后归顺和臣服的匈奴人。 这就很值得推敲了。 也必须要有所借鉴甚至抄袭了。 其实,武帝玩的政策,也没什么太新奇的地方。 无非就是厚赏,拉拢上层,严苛对待下层。 许多匈奴战俘,甚至进了少府,就要终生面对沉重的劳役和各种摊派。 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选择自我汉化,做个国中人。 不然,倘若他们依旧维持在草原上的生活习惯和着妆打扮,就会被所有人歧视和鄙视。 无非融⼊国中。 这意味着不仅仅他们要累死,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不得安宁。 于是。有人开始汉化。 然后得到了奖赏。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汉化。 就如同金⽇磾,这些汉化的匈奴人,有着远比原本真正的国中人对国中文化以及传统的认可和执着。 金⽇磾侍⺟极孝,严于律己,更严于对待他的家人。 所以金氏家族七世忠臣,甚至。最后王莽篡汉,刘氏宗室一言不发,那些自诩刘家忠臣的臣子,也一言不发,唯有金氏为刘氏流⾎。 为什么会如此? 这既可以用新附军总比鞑子更凶恶的理论来解释。 也能用哥斯达尔摩综合征解释。 反正,这些匈奴俘虏,为了证明他们自己确实是个国中人了,爆发出了远比真正的国中士大夫还強烈的诸夏民族主义。 霍去病大军之中,一半以上骑兵。来自收编的匈奴战俘和投奔的游牧部族。 皋兰山之战,首先冲锋的霍去病骑兵,基本是被俘的匈奴骑兵。 他们就像疯狗一样,悍不畏死的在皋兰山上,以狂疯的攻击频率,撕碎了匈奴帝国赖以为骄傲的折兰与卢候部族的骑兵。 另外,乌恒人,这只霍去病养的狗。甚至跟着霍去病南征北战,比哈士奇还乖。 他们甚至掘了匈奴的龙城祖坟。将冒顿、老上和军臣的棺椁扒出来鞭尸。 这是汉军都没有做的狂疯行为。 可惜,霍去病死的早。 不然,以他对游牧民族的教调和**功底。 说不定,很可能连匈奴的挛鞮氏也可能会被他教调成功。 想着这些事情,刘彻就已经有主意了。 既然,历史证明。匈奴人需要⽪鞭与主人。 那刘彻当然不会介意做他们的主子,赐给他们⽪鞭。 汉室,现在也确实急需一大批善于放牧和管理牲畜的廉价工作人员。 至于之后,看一步走一步了。 先用大 ![]() “卿去安排一下。明⽇,朕在石渠阁召见楼烦王…”刘彻看着不远处的石渠阁说道:“另外,朕得到奏报,鲜卑王臣服陈嬌,献上⽟龙、⽟⻳,自称伏羲氏之后…” 刘彻眯着眼睛说道:“爱卿代朕去仔细查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伏羲氏,向来隐匿于神话与传说之中。 但他对诸夏的意义,却是非常重大。 轩辕氏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则是文明之源。 当今天下,诸子家百,都有一个源头——易经。 而易经,与伏羲氏密切相关。 毫不夸张的说,若能寻到伏羲氏的象征:河图洛书,那么,对于刘彻,对于整个汉室的意义,都是无比重大的。 但怕就怕,找的是个假货。 然后刘彻还拿着他大咧咧的当成宝。 那就要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这河图洛书,可不比九鼎。 九鼎因为所有见过它的人都已经不在人世间,而且,刘彻找到的那个鼎,确实很难辨明真伪——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 但河图洛书不同。 史书上,对它有着明确的记载和形容。 其实,所谓的河图洛书,指的并非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事物。 当年伏羲氏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见鸟兽之形,于是,用十二条长线与二十四条短线,构成八副图案,形成易经的八卦。 虽然自文王之后,龙马负河图洛书献于圣人之事再未出现。 但现在《易经》的各个版本,可都还没有失传。 甚至,刘彻手里,还有着孔子、子夏等儒法先贤亲笔编辑过的《十翼》。 茂陵的图书馆里,也有着传自战国的各个版本的《连山易》《归蔵易》《周易》。 其中不乏有荀子和庄子的注释版本。 如今石渠阁中,更有两位易经的权威学霸。 司马季主以及司马谈。 河图洛书,虽然大家都没见过是什么样子。 但在人们的脑海里和思维形象中,它一直存在。 不然,国中历代王朝那么多,早就有人伪造它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然而。却一个皇帝也没有这么⼲。 这其中的原因,既是因为河图洛书的伪造难度实在太大,也有着许多方方面面的限制和困难。 而且易学,在古代,向来是显学。 诸子家百,任何一个大牛。都有着深厚的易经造诣。 特别是儒家,一个大儒,不懂易经,几乎等于一个博士生却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可笑。 本来,刘彻在看了陈嬌的报告后,几乎就要下令让陈嬌逮捕那个欺君的鲜卑王了。 然而,刘彻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这个事情,让他有所顾虑。 那就是——现在的鲜卑与乌恒的活跃地盘,在上古之时。恰是诸夏文明的源头之一,红山文明的发祥地。 后世甚至有人说,轩辕氏,就是出自红山文化区域。 而从出土的文物和器皿和神庙等来看,轩辕氏即使不是出自红山文化,也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诸夏文明的图腾崇拜和文化信仰,与红山文化出土的器物,太相似了! 龙凤图腾以及神⻳崇拜。加上那个疑似女蜗的女神像,⾜以说明很多很多。 至于为何。轩辕氏的先祖,会跑去遥远的大兴安岭附近?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 在上古之时,国中大地的气候是热带气候,当时,満国中跑大象,犀牛和各种热带生物。甚至,直至舂秋,国中腹心都还有着犀牛。 当时的滚滚甚至在如今的燕赵地区,也有分布… 国中气候的变迁,大约是从周幽王开始转冷的。 当时剧烈的气候变化。直接导致了大量生活在草原的⽝戎一类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进⼊国中。 以至于舂秋早期,列国出了家门,就要碰到一堆的夷狄。 也是因此,导致西周终结,平王东迁。 数百年来,气候不断变冷,气温不断下降。 吕氏舂秋之中记载的农作物播种与收获时间,就与此时,有了大巨的差异! 在秦代,还非常准确的颛顼历,到了现在,几乎已经失去了作为历法的作用。 所以,在远古时代,诸夏的先民,是有可能生活在现在的长城之外的。 准确的说,诸夏,诸夏,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组成的。 诸夏的古籍里就记载的清清楚楚。 轩辕氏、神农氏、青 ![]() 那一场场隐蔵在神话背后的战争,更清楚无比的告诉了世人。 诸夏,是一个通过文化和信仰为纽带,渐渐融合到一起的古老民族。 正因为如此,国中自古就不以⾎统来界定自己。 而是用文化与信仰,作为夷夏之分。 譬如,夏后氏的子孙淳维跑去了草原,成为了匈奴的先祖。 你能认为匈奴是国中人吗? 还有,后世的狮子国,你觉得他是诸夏吗? 那些背弃了自己祖宗的弯弯和港灿,你能认同他是国中人吗? 还有,有传说,霓虹的皇室源自徐福,你会认为霓虹人是国中人吗? 答案当然不是了! 他们可以匈奴人,霓虹人,米国,英国人甚至莫须有国人。 但绝对不是国中人。 国中人的标志,就是崇拜祖先,认同炎⻩始祖,敬畏和尊崇先人,而不是相反。 连祖宗都不认的人,怎么可能是国中人? 对国中来说,⾎统、肤⾊和种族,从来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文化的认同和信仰的重合。 如今,鲜卑王拿出了一些疑似红山文化的遗物。这让刘彻充満了趣兴。 因为,这些遗物的出现,对汉室来说,有着极大的帮助和政治作用。 倘若真有所谓的河图洛书,哪怕只是相似的刻在石壁上的图画。 对刘彻而言,这都是天命所归的又一个有力佐证。 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个,未来汉室北伐匈奴,就有了能降低匈奴和其他草原部族抗拒和抵抗的证据了。 “大家祖先都是一个人,打来打去有必要吗?乖乖顺服王师吧!” 在国中衰弱之时,这样的证据,当然没有用。 但国中強盛之时,却⾜以让很多人有个台阶和借口。 当年汪精卫,不也要打一个中⽇亲善的招牌吗?(未完待续。) n6ZwW.cOm |
上一章 我要做皇帝 下一章 ( → ) |
要离刺荆轲的最新穿越小说《我要做皇帝》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我要做皇帝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我要做皇帝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