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左传正义是孔颖达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舂秋左传正义 作者:孔颖达 | 书号:39918 时间:2017/9/8 字数:19023 |
上一章 卷四十 襄三十年,尽三十一年 下一章 ( → ) | |
【经】三十年,舂,王正月,楚子使薳罢来聘。(○罢音⽪。) 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般音班。 五月,甲午,宋灾。天火曰灾。 宋伯姬卒。 天王杀其弟佞夫。称弟,以恶王残骨⾁。○佞,乃定反。恶,乌路反,下“恶宋”同,一音如字。 [疏]注“称弟”至“骨⾁” ○正义曰:传言“罪在王”知称弟以恶王也。 王子瑕奔晋。不言出奔,周无外。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共姬,从夫谥也。叔弓,叔老之子。卿共葬事,礼过厚。三月而葬,速。○共音恭,注皆同,传亦仿此。 [疏]注“共姬”至“过厚” ○正义曰:《公羊传》曰:“其称谥何?贤也。”杜以共非夫人之谥,故注显而异之。夫谥为“共”从夫谥而称之耳。“共”非夫人之⾝行也。昭三十年传曰:“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则夫人之丧,不得过之也。昭三年传云:“文、襄之霸也,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夫人,士吊,大夫送葬。”是法皆不使卿也。伯姬,鲁女,以灾而死,鲁人愍之,故使卿共葬事,礼过厚也。 郑良霄出奔许,耆酒荒 ![]() [疏]注“耆酒”至“罪之” ○正义曰:据传,子晳伐伯有,而伯有非有罪也。《舂秋》出奔书名,皆是罪之之文。故杜迹其罪状,耆酒荒 ![]() 自许⼊于郑。不言复⼊,独还无兵。○复,扶又反。 [疏]注“不言”至“无兵”正义曰:成十八年传例曰“以恶曰复⼊”谓还而以兵害国为恶事而⼊。若鱼石以楚师伐宋,取其彭城,栾盈帅曲沃之甲以⼊于绛,如是乃为恶⼊也。良霄独还,无兵⼊国。始为恶,非是以恶⼊,故不得书复⼊。直言“⼊”者,自外而⼊內耳,非彼例也。成十五年,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奔之与归,再书名氏。此良霄不重书名氏者,彼宋再告此郑一告,故连书之。 郑人杀良霄。 冬,十月,葬蔡景公。无传。 晋人、齐人、宋人、莒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于澶渊,宋灾故。会未有言其事者,此言“宋灾故”以恶宋人不克已自责,而出会求财。○澶,市然反,《字林》云“丈仙反”澶⽔在宋。 [疏]注“会未”至“求财” ○正义曰:案桓二年“会于稷,以成宋 ![]() ![]() 【传】三十年,舂,王正月,楚子使薳罢来聘,通嗣君也。(郏敖即位。)穆叔问:“王子之为政何如?”(王子围为令尹。○“问王子之为政”一本作“问王子围之为政”服虔、王肃本同。) [疏]“传王子之为政” ○正义曰:传无“围”字,故杜云:“王子围为令尹”也。服虔云:“王子,楚令尹王子围也。”王肃云:“王子,楚令尹围也。” 对曰:“吾侪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于戾,焉与知政?”固问焉,不告。穆叔告大夫曰:“楚令尹将有大事,子 ![]() ![]() ![]() 子产相郑伯以如晋,叔向问郑国之政焉。对曰:“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驷、良方争,未知所成。驷氏,子晳也。良氏,伯有也。○相,息亮反。争,争斗之争,下注“驷、良争”同。若有所成,吾得见,乃可知也。”叔向曰:“不既和矣乎?”对曰:“伯有侈而愎,愎,很也。○愎,彼力反。很,胡恳反。子晳好在人上,莫能相下也。虽其和也,犹相积恶也,恶至无⽇矣。”为此年秋良霄出奔传。○好,呼报反。下,遐稼反。 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舆,众也。城杞在往年。○食音似。舆音馀。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使言其年。○长,丁丈反。 [疏]“有与”至“之年” ○正义曰:有与同食者,问此老人之年,不告以实,疑其年也。使之年者,更使言其真年也。 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所称正月,谓夏正月也。三分六甲之一,得甲子甲戌,尽癸未。○夏,户雅反。吏走问诸朝。皆不知,故问之。○吏走,一本作“使走”如字,速疾之意也。一曰走使之人也。服虔、王肃本作“吏”云吏不知历者。 [疏]“吏走问诸朝” ○正义曰:俗本“吏”作“使”服虔云:“吏不知历数,故走问于卿大夫。”王肃云:“吏不知历也。” 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在文十一年。 [疏]“师旷”至“岁也” ○正义曰:刘炫云:“传之叙事,自可以鲁为主。若载人语,则当如其本言。此师旷晋人,自道晋事,当云‘郤成子会鲁叔仲惠伯’,所以云“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者,丘明意在以鲁为主,遂使此言反耳。丘明尚不免于此,况后解说者乎?”今知非者,凡鲁史所记,云“公卿会某侯”者,皆据公卿往会他。若他来会我,则以他为文,若卫侯会公于沓、郑伯会公于棐是也。今郤成子在承匡,鲁往会之,以晋为主。晋人之言,正是其宜。刘炫以为晋人不当称“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以为丘明之误,恐非也。 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叔孙侨如、叔孙豹,皆取长狄名。○咸音咸。侨,其骄反。虺,虚鬼反。 [疏]“是岁”至“年矣” ○正义曰:败狄于咸,事在彼岁,未必其年顿生三子。当是 ![]() 史赵曰:“亥有二首六⾝,史赵,晋大史。亥字二画在上,并三六为⾝,如算之六。○画音获,下同。下二如⾝,是其⽇数也。”下亥上二画,竖置⾝旁。 [疏]“史赵”至“数也” ○正义曰:二画为首,六画为⾝,下首之二画并之,使如其⾝旁,则是生来⽇数也。因亥昼似算位,故假之以为言。其本作亥字,不为此也。案:字书古之亥,字体殊不然,盖舂秋之时,亥字有二六之体,异于古制。其《说文》是小篆之书,又异于此。《说文》云:“亥,荄也。十月微 ![]() ![]() 士文伯曰:“然则二万二千六百有六旬也。”文伯,士弱之子。 [疏]“士文”至“旬也” ○正义曰:文十一年至此年为七十四年。而上云“七十三年”案文十一年正月甲子朔,为夏之正月,是其年三月也。此年之二月癸未,是夏之十二月。计为七十三年,犹尚年未终也。假作全年算之,置七十三年,以全⽇三百六十五⽇乘之,已得二万六千六百四十五⽇也。每年有四分⽇之一,是四年而成一⽇。以四除七十三年,又得十八⽇,并全⽇为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三⽇。计终此十二月,尽有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三⽇四分⽇之一,今除去三⽇四分⽇之一,整取六旬,合当十二月二十七⽇。今杜《长历》云“二十三⽇癸未”是少四⽇。所以不与常历同者,尽杜为《长历》,约准《舂秋》⽇月,以为《长历》与常历不同,故置闰远近不定。盖七十三年之內,于常历校,四个大月而剩用四⽇,故癸未为二十三⽇。若依常历,是二十七⽇也。刘炫云:“所以少三⽇者,文十一年非首章,年其间闰有前却,故《长历》此月辛酉朔,二十三⽇得癸未,来月庚寅朔,计至朔长二⽇。《长历》去年闰八月,由闰近故也。” 赵孟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属赵武。 [疏]“赵孟”至“属也” ○正义曰:诸是守邑之长,公邑称大夫,私邑则称宰。此言“问其县大夫”问绛县之大夫也。绛非赵武私邑,而云“则其属”者,盖诸是公邑,国卿分掌之,而此邑属赵武也。 召之,而谢过焉,曰:“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由,用也。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敢谢不才。”遂仕之,使助为政。辞以老。与之田,使为君复陶,复陶,主⾐服之官。○复,音服。 [疏]注“复陶”至“之官” ○正义曰:昭十二年传说楚子出猎云:“⽪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复陶之文,在冠履之间,知复陶是⾐也。此言“君复陶”知是主君⾐服之官也。⾐服之名“复陶”其义未闻。 以为绛县师,县师,掌地域,辨其夫家民人。 [疏]“以为绛县师” ○正义曰:既使为主⾐服之官,又以为绛邑之县师也。《周礼》县师上士二人,其职“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民人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辇之稽。凡造都邑,量其地而制其域,以岁时徵野之赋贡”天子之县师掌此诸事,则诸侯之县师亦当然。故杜略引《周礼》以解之。据如《周礼》,则县师是王朝之官。而此言“绛县师”者,绛是晋国所都之邑,盖以居在绛邑,故系绛以言之。 而废其舆尉。以役孤老故。 [疏]“而废其舆尉” ○正义曰:服虔云:“舆尉、军尉,主发众使民于时。”赵武将中军,若是军尉,当是中军尉也。 ○注“以役孤老故” ○正义曰:知者,上云“无子”是孤“年七十三”是老也。 于是鲁使者在晋,归以语诸大夫。季武子曰:“晋未可媮也。媮,薄也。○使,所吏反。语,鱼据反。媮,它侯反。有赵孟以为大夫,有伯瑕以为佐,伯瑕,士文伯。有史赵、师旷而咨度焉,有叔向、女齐以师保其君。其朝多君子,其庸可媮乎?勉事之而后可。”传言晋所以強,不失诸侯,且明历也。○度,待洛反。 夏,四月,已亥,郑伯及其大夫盟。驷、良争故。君子是以知郑难之不已也。郑伯微弱,不能制其臣下。君臣诅盟,故曰“ ![]() 蔡景侯为大子般娶于楚,通焉。大子弑景侯。终子产言有子祸也。○为,于伪反。娶,七住反。 初,王儋季卒,儋季,周灵王弟。○儋,丁甘反。其子括将见王,而叹。括除服,见灵王,⼊朝而叹。○括,古活反。见,贤遍反,注同。单公子愆期为灵王御士,过诸廷,愆期行过王廷。○单音善。愆,起虔反,下同。廷音庭,注同。闻其叹,而言曰:“乌乎,必有此夫!” ![]() ![]() ![]() 或呌于宋大庙,呌,呼也。○呌,古吊反。大庙,音泰,一本无“大”字。呼,火故反。曰:“譆々!出出!譆々,热也。出出,戒伯姬。○譆,许其反。出,如字,郑注《周礼》引此作“诎诎”刘昌宗亦音出。鸟鸣于亳社,殷社。○亳,步各反。 [疏]“鸟鸣于亳社” ○正义曰:哀四年,亳社灾,《穀梁传》曰:“亳社者,亳之社也。亳,亡国也。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然则此亳社是殷社也。殷都于亳,武王伐纣而颁其社于诸侯,以为亡国之戒。此鸟鸣于鲁国之亳社也。服虔云:“殷,宋之祖也,故鸣其社。伯姬,鲁女, ![]() 如曰:“譆々”皆火妖也。甲午,宋大灾。宋伯姬卒,待姆也。姆,女师。○姆,徐音茂,《字林》音亡又反,一音毋。 [疏]“宋大灾” ○正义曰:庄二十年,齐大灾。杜云:“来告以大,故书。”此不书“大”告者不言大也。服虔云:“不书大,非灾火及人,伯姬坐而待之耳。”然则昭十八年,卫、宋、陈、郑灾,灾皆及人,何以不言大也? ○注“姆女师” ○正义曰:郑玄《昏礼》注云:“姆,妇人年五十无子,出而不复嫁,能以妇道教人者,若今时啂⺟矣。”何休云:“选老大夫 ![]() ![]() ![]() 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女待人,待人而行。妇义事也。”义,从宜也。伯姬时年六十左右。 [疏]注“义从”至“左右” ○正义曰:义者,宜也。从宜,宜辟火也。成九年,伯姬归于宋,至此四十年,故为六十左右也。 六月,郑子产如陈莅盟。归,复命。告大夫曰:“陈,亡国也,不可与也。不可与结好。○好,呼报反。聚禾粟,缮城郭,恃此二者,而不抚其民。其君弱植,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门,政不由一人。○缮,上战反。植,徐直吏反,一音时力反。敖,五报反,本亦作“傲”服本作“放”云“ ![]() [疏]“其君弱植” ○正义曰:《周礼》谓草木为植物。植为树立。君志弱,不树立也。○“大夫敖” ○正义曰:言大夫骄敖也。服虔云“言大夫 ![]() 以介于大国,介,间也。○介音界。能无亡乎?不过十年矣。”为昭八年楚灭陈传。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共姬也。伤伯姬之遇灾,故使卿共葬。○共音泰。 郑伯有耆酒,为窟室,窟室,地室。○耆,市志反。窟,口忽反。而夜饮酒,击锺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家臣,故谓伯有为公。○焉,于虔反。其人曰:“吾公在壑⾕。”壑⾕,窟室。○壑,呼洛反。皆自朝布路而罢。布路,分散。○罢,⽪买反,徐扶彼反。既而朝,伯有朝郑君。则又将使子晳如楚,归而饮酒。庚子,子晳以驷氏之甲伐而焚之。伯有奔雍梁,雍梁,郑地。○雍,于用反。醒而后知之,遂奔许。大夫聚谋。子⽪曰:“《仲虺之志》仲虺,汤左相。○醒,星顶反。相,息亮反。云:‘ ![]() ![]() ![]() ![]() ![]() ![]() [疏]注“降娄”至“天明” ○正义曰:“降娄,奎娄”《释天》文也。孙炎曰:“降,下也。奎为沟渎,故称降也。”杜以周七月,今五月,降娄中而天明。刘炫以为五月降娄未中,而规杜失。今知非者,以二月诸星复位,合昏奎娄在戍,以冲反之,平旦在辰。又三月,⽇体在胃,平旦之时,奎娄在胃昴之前,亦当在辰。既三月,平旦在辰,则四月在已,五月在午。《月令》“旦危中”者,据夜有长短,及星度有广狭,是细计之数。杜据大略而言,故与《月令》不同。刘以《月令》之文而规杜氏,非也。 裨灶指之,曰:“犹可以终岁,指降娄也。岁星十二年而一终。岁不及此次也已。”不及降娄。及其亡也,岁在娵訾之口。娵訾,营室东壁。二十八年,岁星 ![]() [疏]注“娵訾”至“二年” ○正义曰:《释天》云:“娵觜之口,营室东壁也。”李巡曰:“娵觜,玄武宿也。营室东壁,北方宿名。”孙炎曰:“娵觜之叹则口开,方营室东壁,四方似口,故因名云。”十二次,子为玄枵,亥为娵訾。二十八年传称“岁在星纪而 ![]() 其明年乃及降娄。仆展从伯有,与之皆死。仆展,郑大夫,伯有 ![]() ![]() 楚公子围杀大司马蒍掩而取其室。蒍掩,二十五年为大司马。申无宇曰:“王子必不免。无宇,芋尹。○芋,⼲付反。善人,国之主也。王子相楚国,将善是封殖,而 ![]() 为宋灾故,诸侯之大夫会,以谋归宋财。冬,十月,叔孙豹会晋赵武、齐公孙虿、宋向戌、卫北宮佗、佗,北宮之子。○佗,徒河反。郑?虎虎,子⽪。及小邾之大夫,会于澶渊。既而无归于宋,故不书其人。君子曰:“信其不可不慎乎!澶渊之会,卿不书,不信也夫。诸侯之上卿,会而不信,宠名皆弃,不信之不可也如是。宠,谓族也。○不信也夫,音扶。一读以“夫”为下句首。《诗》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信之谓也。《诗·大雅》。言文王所以能上接天,下接人,动顺帝者,唯以信。又曰:‘淑慎尔止,无载尔伪。’不信之谓也。”《逸诗》也。言当善慎举止,无载行诈伪。书曰“某人某人会于澶渊,宋灾故”尢之也。传云“既而无归”所以释诸侯大夫之不书也。又云“宋灾故,尢之”所以释向戌之并贬也。戌为正卿,深致火灾,烧杀其夫人,未闻克已之意,而以求财合诸侯,故与不归财者同文。 [疏]注“传云”至“同文” ○正义曰:诸侯不归宋财,诸国大夫合贬耳,向戍不合贬也。而向戌亦贬称人,故传明经所由,杜又释传之意。传云“既而无归”者,是释上传之文,故不书其人是也。经又别言“宋灾故”者,此一句见向戌之并贬,释此传书曰“某人某人”之文也。向戌若不求财,当显书名氏。今贬称“某人”与诸国“某人”同,故云“所以释向戌之并贬”“与不归财者同文”也。 不书鲁大夫,讳之也。向戌既以灾求财,诸大夫许而不归,客主皆贬。君子以尊尊之义也,君亲有隐,故略不书鲁大夫以示例。 郑子⽪授子产政,伯有死,子⽪知政,以子产贤,故让之。辞曰:“国小而 ![]() ![]() ![]() ![]() ![]() ![]() ![]() ![]() ![]() ![]() 【经】三十有一年,舂,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宮。公不居先君之路寝,而安所乐,失其所也。○乐音洛,一音岳,又一音五教反。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不书葬,未成君。 己亥,仲孙羯卒。 冬,十月,滕子来会葬。诸侯会葬,非礼。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弑其君密州。不称弑者主名,君无道也。○弑,申志反。 【传】三十一年,舂,王正月,穆叔至自会。(澶渊会还。)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主民。(偷,苟且。○语之,鱼据反,下“吾语诸”同。偷,他侯反。)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成二年,战于鞍,赵朔已死,于是赵文子始生。至襄三十年会澶渊,盖年四十七八,故言“未盈五十”○谆,徐之闻反,或一音之纯反。)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韩子,韩起。)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言韩起有君子之德,今方知政,可素往立善。○盍,户猎反。)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焉。使早备鲁,(使韩子早为鲁备。)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 ![]() ![]() 齐子尾害闾丘婴, ![]() ![]() ![]() ![]() ![]() 公作楚宮。適楚,好其宮,归而作之。○好,呼报反。穆叔曰:“《大誓》云:‘民之所 ![]() [疏]注“今尚”至“疑之” ○正义曰:今《尚书·大誓》,谓汉、魏诸儒马融、郑玄、王肃等所注者也。自秦焚《诗》、《书》,汉初求之,《尚书》唯得二十八篇。故大常孔臧《与孔安国书》云:“《尚书》二十八篇,前杜以为放二十八宿,都不知《尚书》有百篇也。”在后又得《伪大誓》一篇,通为二十九篇。汉、魏以来,未立于学官。马融《尚书传序》云:“《大誓》后得。案其文似若浅露。又《舂秋》引《大誓》曰:‘民之所 ![]() 君 ![]() ![]() 己亥,孟孝伯卒。终穆叔言。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公子裯。齐,谥。裯,昭公名。○娣,大计反。齐归如字,注同。裯,直由反。穆叔不 ![]() [疏]“衽” ○正义曰:《丧服》注云:“衽为两燕尾。凡用布三尺五寸,上正一尺,两燕尾衺袲裁二尺五寸。下广四寸,缀于⾝旁,所以掩裳际也。” 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君子是以知其不能终也。为昭二十五年公孙于齐传。 冬,十月,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惰,不敬也。○惰,徒卧反。涕,他礼反。子服惠伯曰:“滕君将死矣。怠于其位,而哀巳甚,兆于死所矣。有死兆。能无从乎?”为昭三年滕子卒传。 癸酉,葬襄公。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康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充,満;斥,见。言其多。○相,息亮反。尽,子忍反。坏音怪,下皆同。馆,古 ![]() [疏]“⾼其闬闳” ○正义曰:《说文》云:“闬,门也。汝南平舆里门曰闬。”《释宮》云:“衕门谓之闳。”李巡曰:“衕,头门也。”然则闬、闳皆门名,言⾼为其门耳。 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无令客使忧寇盗。○使,所吏反,注同。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葺,覆也。○从,才用反,下“实从”同。葺,侵⼊反,徐音集,一音子⼊反,谓以草覆墙。 [疏]“缮完葺墙” ○正义曰:《周礼·匠人》有“葺屋、瓦屋”瓦屋,以瓦覆。葺屋,以草覆。此云“葺墙”谓草覆墙也。 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请问毁垣之命。○共音恭。“匄”本作“丐”古害反,士文伯名也。今传本皆作“匄”字,或作“丐”字。《释例》亦然。解者云:士伯是范氏之族,不应与范宣子同名,作“丐”是也。案:士文伯字伯瑕。又舂秋时人,名字皆相配。楚令尹 ![]() [疏]“寡君使匄” ○正义曰:匄,士文伯名也。晋、宋古本及《释例》皆作“丐”俗本作“匄”此士文伯是范氏之别族,不宜与范宣子同名。今定本作“匄”恐非。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介,间也。诛求无时,诛,责也。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随时来朝会。○索,所⽩反,一音悉各反。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荐陈,犹献见也。○间音闲。见,贤遍反,下及注同。暴,步卜反,下同。其暴露之,则恐燥 ![]() ![]() [疏]“无观台榭” ○正义曰:《释宮》云:“四方而⾼曰台。有木者谓之榭。”李巡曰:“台上有屋谓之榭。”然则台榭皆⾼,可升之以观望。言无观望之台榭也。○“馆如宮寝” ○正义曰:言往前文公之客馆,如今曰晋君之路寝也。 圬人以时塓馆公室。圬人,涂者。塓,涂也。○圬,本作“污”同,音乌。塓,莫历反。 [疏]“圬人”至“宮室” ○正义曰:《释宮》云:“镘谓之杇。”李巡曰:“镘,一名杇,涂工作具也。”郭璞云:“泥镘也。”然则圬是涂之所用,因谓泥墙屋之人为圬人。塓,亦泥也。使此泥屋之人,以时泥涂客馆之宮室也。 诸侯至甸设庭燎,庭燎,设火于庭。○甸,徒遍反。燎,力妙反,徐力遥反,一音力吊反。庭燎,大烛。 [疏]“庭燎” ○正义曰:《郊特牲》云:“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郑玄云:“僣天子也。庭燎之差,公盖五十,侯伯子男皆三十。” 仆人巡宮。巡宮,行夜。○行,下孟反,下“巡行”同。车马有所,有所处。宾从有代,代客役。巾车脂辖,巾车,主车之官。○巾车,如字,刘昌宗《周礼》音居觐反。辖,户瞎反。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瞻视客所当得。○瞻,之廉反。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展,陈也。谓群官各陈其物以待宾。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宾得速去,则事不废。忧乐同之,事则巡之。巡,行也。○乐音洛。教其不知,而恤其不⾜。宾至如归,无宁菑患?言见遇如此,宁当复有菑患琊?无宁,宁也。○菑音灾。复,扶又反。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 ![]() [疏]注“门庭之內迫迮” ○正义曰:知非馆门卑小,不得容车,而云“门庭之內迫迮”者,以传称“舍于隶人”明院宇迮小也。 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厉犹灾也。言⽔潦无时。○潦音老。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蔵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以命之?间晋命己所止之宜。○见,贤遍反。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言郑与鲁,亦有同姓之忧。若获荐币,荐,进也。脩垣而行,行,去也。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复命。反命于晋君。赵文子曰:“信。信如子产言。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赢,受也。○赢音盈。 [疏]注“赢受也” ○正义曰:贾、服、王、杜皆读为“盈”“盈”是満也,故皆训为受。 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礼加敬。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巳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诗·大雅》。言辞辑睦则民协同,辞说绎则民定安。莫,犹定也。○好,呼报反。如是夫,音扶。读者亦以“夫”为下句首。辑音集,又七人反。绎,本又作“怿”音亦。说音悦。其知之矣。”谓诗人知辞之有益。 郑子⽪使印段如楚,以適晋告,礼也。得事大国之礼。 莒犁比公生去疾及展舆,犁比,莒子密州之号。○犁,力私反,或音力兮反。比音毗。去,起吕反。与音馀,本又作与,音同。既立展舆,立以为世子。又废之。犁比公 ![]() 吴子使屈狐庸聘于晋,狐庸,巫臣之子也,成十年適吴为行人。○屈,君勿反。狐音胡。通路也。通吴、晋之路。赵文子问焉,曰:“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延州来,季札邑。 [疏]“延州来季札邑” ○正义曰:《释例·土地名》“延州来”阙,不知其处,则杜谓“延州来”三字共为一邑。服虔云:“延,延陵也。州来,邑名。季子让王位,升延陵为大夫,食邑州来。传家通言之。”案:传文谓之“延陵季子”则是“延陵”与“州来”必不得为一,但不知何以呼为延陵耳。或延陵亦是邑名,盖并食二邑,故连言之。 巢陨诸樊,在二十九年。○陨,于敏反。阍戕戴吴,在二十五年。戴吴,馀祭。○阍音昏。戕,在良反。祭,侧界反。天似启之,何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所启,其在今嗣君乎!嗣君,谓夷昧。甚德而度,德不失民,民归德。度不失事,审事情。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孙实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言其三兄虽 ![]() 十二月,北宮文子相卫襄公以如楚,文子,北宮佗。襄公,献公子。○相,息亮反。宋之盟故也。晋、楚之从, ![]() ![]() ![]() ![]() ![]() 郑人游于乡校,乡之学校。○校,户孝反,下同。郑国谓学为校。以论执政。论其得失。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患人于中谤议国政。○谤,布浪反。 [疏]“乡校” ○正义曰:《诗序》云:“《子衿》,剌学校废。”是校为学之别名。 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为忠善,则怨谤息。○夫音扶,下并注同。朝,直遥反,旧如字。恶,乌路反,又如字。不闻作威以防怨。 ![]() [疏]“不如”至“之也”正义曰:言不如不毁乡校,使人游处其中,闻谤我之政者而即改焉,以为我之药石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仲尼以二十二年生,于是十岁,长而后闻之。○长,丁丈反。 [疏]注“仲尼”至“闻之” ○正义曰:《公羊传》于二十一年下云:“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穀梁传》于二十一年十月之下云:“庚子,孔子生。”二十一年,贾逵注经云:“此言仲尼生哀十六年夏四月已丑,卒七十三年。”昭二十四年,服虔载贾逵语云:“是岁孟僖子卒,属其子使事仲尼。仲尼时年三十五,定以孔子为襄二十一年生也。”《孔子世家》云:“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年七十三,鲁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已丑卒。”杜此注从《史记》也。 子⽪ ![]() [疏]“不吾叛也” ○正义曰:谓尹何也。刘炫云:“叛,违也。 ![]()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夫,谓尹何。○治,直吏反,下注“之治”同。 [疏]“夫亦愈知治矣” ○正义曰:病差谓之愈。言不能之病愈,知治必速也。刘炫云:“尹何比未解治邑,以为巳病。今若遣往学,治邑之病差,自然以后知治邑矣。” 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以政与之。犹未能 ![]() ![]() ![]() ![]() 卫侯在楚,北宮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言于卫侯曰:“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言语瞻视行步不常。 [疏]“令尹似君矣” ○正义曰:言令尹威仪,已是国君之容矣。服虔云:“言令尹动作以君仪,故云‘以君矣’。服言“以君仪”者,明年传云“二执戈者前矣”是用君仪也。俗本作“似君”若云“似君”不须言矣。今定本亦作“似君”恐非。 虽获其志,不能终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令尹其将不免。”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家国,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卫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诗·邶风》。棣棣,富而闲也。选,数也。○鲜,息浅反。令闻,音问,本亦作“问”《卫诗》,此《邶诗》剌卫顷公,故曰“《卫诗》”棣棣,本又作“逮”直待反。选,息兖反,注同。数,所主反,下文同。言君臣上,下⽗子兄弟,內外大小,皆有威仪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诗·大雅》。攸,所也。摄,佐也。言朋友之道,必相教训以威仪也。《周书》数文王之德逸《书》也。曰:‘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言畏而爱之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言则而象之也。《大雅》。又言文王行事,无所斟酌,唯在则象上天。○斟,之林反。 [疏]“曰大”至“其德” ○正义曰:《尚书·武成篇》曰。大国以威加,小国以德抚,故大畏力,小砍德也。○“不识”至“之也” ○正义曰:“不识不知”谓不妄斟酌,以为识知。唯顺天之法则,是言则而象之,谓文王法则放象上天而行。下传覆此,谓天下则象文王。不同者,谓文王能则象于天,故天下亦则象文王也。 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可谓爱之。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文王闻崇德 ![]() [疏]“纣囚文王七年” ○正义曰:传言“囚文王七年”文王必七年为囚矣。《尚书·无逸》云:“文王受命唯中⾝,厥享国五十年。”则文王在位历年多矣,未知何时被囚也。《周本纪》称:纣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求美女美宝而献之纣。纣大说,乃赦西伯,赐之弓矢,使之得征伐。其下乃云:“虞苪争狱,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受命之君也。’”如马迁所云,虞芮质狱之前被囚也。《尚书传》称文王一年质虞芮,二年伐邗,三年伐密须,四年伐⽝夷,纣乃囚之。四友献宝,乃得免于虎口,出而伐耆。郑玄《尚书》注据《书传》为说,云:“纣闻文王断虞芮之讼,后又三伐皆胜,始畏而恶之,拘于羑里。纣得散宜生等献宝而释文王。文王释而伐黎。”以为四年囚之,五年释之。即如所言,被囚不盈一年。此传不得言“纣囚文王七年”也。文王既已改元,而又专伐诸国,是则反形已露,虽纣之愚,非宝货所能释也。马迁之言,当得其实,在质虞芮之前囚之,故囚之得七年也。 蛮夷帅服,可谓畏之。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可谓则之。文王之行,至今为法,可谓象之。有威仪也。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行,下孟反,下同。乐,音洛,又音岳。 N6ZWw.CoM |
上一章 舂秋左传正义 下一章 ( → ) |
孔颖达的最新历史小说《舂秋左传正义》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舂秋左传正义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舂秋左传正义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