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曹彬是高阳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将曹彬 作者:高阳 | 书号:39783 时间:2017/9/8 字数:4382 |
上一章 第26节 下一章 ( → ) | |
经此一战,宋军的声威大振;全师雄已无斗志,在王全斌。王仁赡渡江分道夹击之下,往北败退至灌口,不久又沿沱江、向东潜行;走到金堂地方,箭伤引起外感,一病而亡。 全师雄的噩耗在王全斌看是喜讯。“大势算是定了!”他在吕余庆所设的宴会上,忧喜 ![]() “是的。”王仁赡也心悦诚服地:“新繁一仗,是扭转战局之转机。都帅,我们都该向刘、曹二公致意。” “不敢当!”刘光乂摇手答道:“既为袍泽,荣辱相共…” “不然!”王全斌打断他的话说:“班师回京,论功行赏,两公一定加官晋爵!” 这只是说了半句,还有未曾说出来的半句是,此外治罪的,包括他自己在內,大有人在。喻得其意,崔彦进和王仁赡等人都上了心事,停杯黯然,顿时把一场庆功的宴会,搞得清冷寂寞了。 于是作主人的吕余庆,安慰着说:“官家宽厚,必念诸公之功,不咎既往。君子之过,如⽇月之蚀,何必戚戚?” “唉!”王全斌叹口气对刘光乂说:“古来将帅,多不能保全功名;西蜀既平,任务已了,我想告病回乡,把帅印 ![]() “都帅!”刘光乂提醒他说:“全师雄虽死,零星的 ![]() ![]() ![]() 王全斌又叹口气,不知何以为计?吕余庆是旁观者清;觉得他这个打算,倒不失为避罪免辱之道。只是不便表示赞成;能帮他忙的,只有极力表杨他们平 ![]() 为此,他亲自动笔上奏,捷报全师雄已死,叛 ![]() ![]() 这道奏疏写得很札实,但说王全斌好话的,仅此一奏,而告他与崔彦进、王仁赡等人在蜀夺民家子女王帛,纵容部下,败坏纪律的文书,都已在都堂积有数寸之厚。皇帝自然也知道这些情形,发怒已不止一次,都由于皇弟光义、宰相赵普,以及枢密使李崇矩一再劝解,说蜀 ![]() “贼首伏诛, ![]() ![]() 对于皇帝的指示,赵普觉得遵行无碍;因为残局有康延泽和丁德裕收拾。不过有一件事,他觉得⾝居相位,不能不说。 “臣等遵旨。”他说:“须请旨者,召还平蜀将帅及士兵,陛下如何酬庸有功?请赐示下,以便准备。” “士兵们远道跋涉,奋勇效命,自然要多给恩饷。至于将帅,哼!”皇帝又似冷笑,又似苦笑:“还要我来酬庸吗?” 赵普的意思,其实是探问如何治罪;此时听得皇帝的语气,便道破本意:“专阃大将,凯旋归来,纵有过失,似不宜 ![]() “有罪治罪,何以见得有伤体制?”皇帝摇头摇:“你这话没有说对。” 赵普不便再作争辩,只眼瞟着光义,希望他能够有所谏劝。 光义的看法与赵普相同,大将班师回京,军民 ![]() ![]() ![]() “陛下重法务实,天下共喻。王全斌等人,有功则赏,有罪治罪,因无所用其回护。只是,陛下素来优恤士卒,似不妨重作考虑。” “考虑什么?” “要考虑的是,士卒之心;主帅被辱于狱吏,部下自然痛心。”光义说到这里,暂停一停,看皇帝意动,便又加上一句:“陛下何忍出生⼊死的士卒,中怀抑郁难宜?” “也罢!”皇帝终于松了口气。“不 ![]() “不是不罚。”赵普接口回奏:“乞陛下敕下,令王全斌等人,到两司问话;臣等问明⽩了;另行典奏取旨,庶乎功过分明,纲纪昭然。” “这样倒也可以。”皇帝轻轻敲了一下柱斧:“你就拟敕来看了,赶紧发出去。” 敕令到达成都之⽇,又是捷报争传之时;全师雄死后,余众推举谢行本为帅,盘据铜山,为康延泽所破,川东传檄而定。 在成都以南的地区,比较⿇烦的是嘉州, ![]() ![]() 不但吕翰的兵力未损,实际上还有 ![]() ![]() ![]() ![]() ![]() 亏得曹翰预先得到了谍报, ![]() ![]() 各路 ![]() ![]() ![]() ![]() 于是一面奏捷,一面下令班师;王全斌等人忐忑不安,士卒们却是 ![]() 不过⼊蜀的两路人马,一接收拾行装的命令,最奋兴的怕是张惠龙——在刚离江陵的那几天,青儿的情影,魂牵梦萦,令人茶饭不思,神魂颠倒。⽩天有公务在手,还易于排遣;一到晚来,彻夜相思,那滋味着实难以消受。直到过了巴东,与蜀军接了仗,方始忘却;自平成都,当然也会想到,但全师雄的叛 ![]() 当然,这是办不到的事;自己把一颗 ![]() 他一问,曹彬便知用意,随即答道:“还是分为两路;都由峡路走,那来这么多船?” “那末,秦凤路的仍旧走秦州、凤州;归州路的仍旧走三峡?” “不!”曹彬摇头摇:“劳逸须得平均,由峡路来的,从秦凤路回去。” 听这一说,张惠龙顿时満头大汗。“这,这是——”他结结巴巴地说:“我跟着都监从剑阁走?” 曹彬是有意跟他戏耍,看他急得如此,于心不忍,便笑笑说道:“我看你想青儿想得快要疯了!” 见都监这样的神情和口吻,张惠龙的心境,顿时一宽,都监的话不知是真是假?就算是真,行程调动一下,又有何妨? 于是他怂勇着说。“都监,你老何不仍走峡路?下⽔船快,‘千里江陵一⽇还!’” 平⽇听曹彬念时,张惠龙耳濡目染,居然也能脫口引用唐诗;曹彬既惊奇、又欣慰,同时也觉得很好玩。“真不得了!”他笑着说:“张惠龙变得这么文雅了!” 张惠龙有些发窘,但听出这不是讥笑,而是嘉许,所以心里有些得意,只不好意思地笑着,不作一声。 “你为什么这么沉不住气?”曹彬藉这机会教导张惠龙:“⾝为军人,最要紧的是作判断。你的亲事,是我替你定下的,我曾答应了女家,平蜀班师之⽇,到江陵办喜事;就算都从剑阁回京,我也会给你假期到江陵 ![]() 这一番责备,张惠龙心悦诚服;把他所讲的道理,细想了一遍,都记在心里,然后才响亮地答一声:“是!”“你的事我早已替你打算过了。”曹彬又说:“只要我的职权所许,自然给你方便;大军十分之七八,由峡路东下,仍旧在江陵一带起早,要派人到那里去部署转运,我替你补上一个名字。这是你第一次离开我到外面去历练,随时随地要留心。一你要知道、在我跟前,你做错了事,我会告诉你,在外面,只有靠你自己检点。” “都监请放心!”张惠龙说:“我决不会丢都监你老的脸。” “另外我再给你三天婚假。⽇子由你自己定了,报告带队的官长。” “那末,”张惠龙问:“都监什么时候到江陵?” “总在半个月以后。” “我等都监来了,再跟吴家定⽇子。” “不必!”曹彬很婉转地为他解释:“第一、吴家要选吉⽇,不可为我耽误;第二、早早成了亲,好打点一切,带着新娘子回京;第三、我到了江陵,不见得能菗得出功夫来为你主持婚事。所以你不必等我,好在有张孔目在,也是一样。” 听这一说,张惠龙不免有怏怏不快之⾊;曹彬便歉意地劝慰了一番,答应到了江陵,一定菗出半天的功夫,到吴乡约家去拜访,权当会亲。张惠龙觉得这样也算有了面子,心里才好过些。 推己及人,他又想到一件事,忍不住要说;军中弟兄与当地百姓 ![]() ![]() “我已经想到了。”曹彬听完张惠龙的陈述,点点头说:“不过这件事用不着我费心,更与你无⼲;不必管这闲事。” 费心的自然有人。第一个就是王仁赡——李廷珪所送的那位歌伎,极受王仁赡的宠爱;当然要携回京师。只是不能随军同行;因为刘光乂极力反对,说行军不宜有妇人,否则兵气不扬。而且以蜀中百姓看在眼里,会起议评;所以主张将眷属集中在一起,派定留守照料,随后再定行止。 这是侃侃正论,谁也驳他不倒;王全斌已经表示接纳建议。但只许军官纳妾,不准士兵娶 ![]() 婚礼虽简,但很热闹,因为新郞官的贺客多——当然都是他的同袍;凑齐份子,自办喜筵,不用女家费心。闹够了酒,把新郞送⼊洞房;洞房就在女家。刚赋好逑,旋唱骊歌,送行的行列中,多的是刚刚开脸的新娘子。 n6zwW.cOm |
上一章 大将曹彬 下一章 ( → ) |
高阳的最新历史小说《大将曹彬》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大将曹彬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大将曹彬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