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娇凄驯将军是淼仔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逆流中文网
逆流中文网 乡村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推理小说 架空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仙侠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武侠小说 总裁小说 网游小说 综合其它
好看的小说 收养日记 陪读母亲 月影霜华 伊底帕斯 引牛入室 重生擒美 年后突破 五儿孝母 一品乱谭 乡野情狂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小小娇凄驯将军  作者:淼仔 书号:39010  时间:2017/9/2  字数:17109 
上一章   第十五章,棒打扼杀的小鸳鸯    下一章 ( → )
  郭朴不管京中如何斥责,他只坚守不动。直到六月底接到孙氏的信,答应面晤,郭朴才小有笑容,对自己说了一声:“好!”

  来使就在⾝前,是郭朴的旧友崔复。郭朴请他⼊座,单刀直⼊问道:“你数次往返京中,是为贵妃和孙王妃传信?”

  崔复纠正道:“是辽东王,刘据造反,王妃恢复辽东王!”郭朴无赖地问:“她总要寻个男人!迟早还是孙王妃!”

  愕然的崔复有一时不言语,再开口淡淡道:“你说得是。”

  帐篷里挂着‮大硕‬地图,郭朴走过去,手指其中一块地方:“我离孙王妃处有五百里,我往前去三百里,以示敬意。请孙王妃出两百里,也表示她的敬意。”

  见崔复面有难⾊,郭朴冷淡起来:“请转我的话,见我一面,她只有好处。”他重回座位让人看茶,崔复等了又等,不见有信,提醒郭朴道:“难道不给一信?”

  “你传个口信吧,”郭朴面有倨傲之⾊,从崔复见到他,他还没有这样的傲气过。崔复差一点儿没转过来,想到自己来使的⾝份,不得不责问于他:“平东将军是为平东而来,还是为摆架子而来?”

  郭朴捶了书案,咆哮道:“王妃是想平叛,是想任其溃烂!”

  半个月后,郭朴只带一千人往前三百里,脚下野花遍地,路上有红林大雁,他慢慢腾腾磨到下午到了约定地方,见炊烟升起,原本是空地,现起小小一处营寨。孙氏王妃在帐篷里大发脾气:“他竟敢如此怠慢与我?”

  这是一个年过三十的女子,虽然不是美貌如花,却带着慡利精神。自幼习武,让她精神抖擞。除了对郭朴的怒气以外,孙氏王妃还算是一个有魅力的女子,只除了不是绝世美貌。

  崔复适时来到,见帐篷里⽔晶灯四碎飞散,不多问的他回话:“平东大将军到!”孙王妃冷笑:“大将军?他从京里来,带的有多少兵马?”

  平东将军是数十骑到此,孙王妃早就打听得一清二楚。此时不得不出,孙王妃勉強披上大红披风,按品正妆坐好。

  外面有人⾼呼:“平东大将军到!”靴声囊囊中,郭朴带着人大步而来。两个人打一个照面,都微有寒凛。郭朴没有想到见到双眸如冰的一个女子,孙王妃也没有想到他如此年青。

  王妃嘴角浮现出不屑,这一个,只怕又是一个丢盔卸甲而去的。郭朴是微微一笑,和他想的差不多,见到孙王妃,郭朴更接下来的话,更有成竹。

  孙王妃轻轻抬手:“大将军请坐!”她是起⾝相,候着郭朴⼊座自己好归主位,郭朴手中马鞭子还没有离⾝,晃动一下道:“不必,我就几句话,说过我就走!”

  庒抑着心头涌动的怒气,孙王妃掀掀眼⽪子,语凝寒冰地问道:“就几句话,你不能让人传话?还要我亲自到这里来见你!”

  郭朴冷笑比她更冷:“王妃听仔细!我奉圣命而来,只管平叛,不管你们的家务事!我来问你!你占据地利,占据人和,屡屡坚守城中不发一兵一将,是何道理?”

  “叛贼对我兵力悉在心,我不敢擅动!”孙王妃硬硬的回答他。

  郭朴闪动冷笑:“我来问你!这辽东全是你的封地,一民一草莫不视你为主!你坚守城中,任由叛贼刘据在城外烧杀抢掠,是何道理!”

  孙王妃哑口无言,见⾝边的人有露出不忍的神⾊垂下头,在城外住的人,有一些是他们的家人。

  郭朴来到两句话就占上风,乘胜追击再喝问,这一次厉声厉⾊:“我奉圣命前来相助讨贼,不是容你袖手旁观!孙王妃,七月底以前你必出兵,我来相助!你不出兵,任由叛贼肆,我,哼哼,等上你三年五年,等到你不能支撑,等到你失去人心,我再来不迟!”

  气得发抖的孙王妃,见郭朴转⾝要走,她嘶声大呼:“我夫原本过得安稳,是贵妃京中送来美貌女子,刘据小儿无仁无义,我要他一辈子落草为寇,要看着他一辈子溃烂在这里!”

  “你不守妇道,其罪一也;不思忠君,其罪二也;无有夫之情,其造反,致辽东重陷战,其罪三!”郭朴狞笑:“你还要我说下去吗?”

  孙王妃怒不可遏:“给我拿下!”一阵⽩刃出鞘声中,作势要走的郭朴猛的蹿过来,只手就摄到孙王妃脖子,把她掐到在书案上,对着眼前刀兵毫不放在眼中,只冷冷对手下俘虏道:“你要死,我陪你⾎溅五步!你这等人,置子民们于不顾,纵容流寇!皇上发兵到此,你竟然还敢两不相助!”

  这话再一次说出来,随孙王妃来的人刀尖剑尖又垂下来。孙王妃被掐得眼睛发⽩,勉強出声:“我…说过,怕打不过他!”

  “辽东孙氏有这么脓包,你就不必在这里再呆!”郭朴圆睁双目看帐篷里的人,大呼道:“你们自己想想,有我们打仗,你们看着的道理!这地方,是你们长居之处!”

  手一用力带起孙王妃,郭朴浑⾝上下紧绷着,神⾊却转为悠然:“古人有关公单刀赴会,鲁肃相送,今天少不得王妃要相送于我。”

  他一只手负后,另一只手紧掐住孙王妃,跟来的人两边仗剑保护。出了军营一千人会合,临安带马过来,郭朴毫不放松,把孙王妃横放马上,打马出去十数里,才把孙王妃推置马上。

  ⾝子落在泥土面,孙王妃立即跳起大骂:“小人,卑鄙!下流!”郭朴悠然:“与你,实在不能大丈夫也!”

  见孙王妃的人就要跟至,郭朴放声长笑:“命尔速速发兵,休得有误!”

  长笑声仿佛‮穿贯‬清宇,孙王妃一个人在后面跳着骂着,直到崔复带人把她接回。回到帐篷里,孙王妃还在怒骂:“胆小如鼠!自己不敢出兵!”

  崔复和几位将军在旁边劝:“上折子到京里参他一本就是,我们离城两百里,只怕已被反贼盯上,还是速速拔营的好!”

  外面近⻩昏,几道炊烟被风吹得直飚云宵,崔复等人走出来,有人问:“再不赶快走,此地久留恐生不豫。”

  崔复‮头摇‬,对帐篷里不无焦虑:“王妃还在生气!”他看看四面苍茫,安置下来守护的人,并吩咐:“明天一早再走也好,夜路虽然只两百里,要有伏兵反而不好!”

  郭朴来得就不早。

  静夜无声无息来到,不时有野兽叫声震动大地。营火半熄半明时,悄悄的一队人往这边开拔。为首是个鹰鼻厉眼的中年人,前辽东王刘据面带戾气盯着孙王妃的营寨,冷笑在心中想,总算你要出来!

  新来的平东将军畏畏缩缩,得到几道训斥不能上前。刘据先是夸他聪明:“他初到此处不占地利和人和,他在等孙氏人着了急,和他通气!”

  这一天,果然等到了!

  孙王妃说得并没有错,她固然占据人和,还有一半人和是刘据占去。刘据⾝为辽东王十数年,有不少人只听他的。

  夏汉公在这里猛打,士兵歇宿在百姓家里就死不少人。关于京里出兵的事,自以为是平叛这师。这里百姓们向着刘据的,向着王妃孙氏的,都有不少认为这是夫之间的事情,与京中无关。

  夏汉公不要说多一倍的兵力不行,再多一倍,也是不行。

  见营寨就在眼前,刘据用力挥了一下手,月⾊下露出恶笑:“走!”他们为谨慎,先是火箭嗖嗖不断,箭一到帐篷上,马上火起。

  烧了片刻,不见一个人出来。⾝后倒传来森森悉的女声:“刘据,你还是来了!”刘据急忙转⾝,见月⾊照苍穹,苍穹下一个⾼坡,一株耝大的古树伫立着,下面只有一个人。

  那个人银⾊战袍战甲,露出刚毅的眸子,手提一把青铜宝剑,刘据和她夫多年,知道这是一个古物。是孙氏代代相传下来的传家宝。

  “是王妃!不好,中了埋伏!”有人见到孙王妃,就惊恐万状!孙王妃没有上马,她站在树冠下,依树而立更为直,心痛地看着自己嫁了十数年的丈夫,一挥宝剑,孙王妃大声道:“诸人退后,饶过尔等叛逆之罪。这是我和刘据的私事,刘据,你上来!”

  幽幽宝剑发着寒光,刘据狡猾地左右一看,见只有孙王妃在,他用力带转马头:“兄弟们,我们走!”

  孙王妃呼哨一声,大树后走出她的座骑,纵⾝上马的孙王妃如见仇人,其实离仇人也不远。她心里闪过那一幕又一幕。

  贵妃送来的女子,实在是无可挑剔。现在为孙王妃所用,很是得心应手。只是刘据有叵测之心,当然也和贵妃不无嫌疑。

  那一晚刘据回来,命这两个女子献舞献酒以为王妃乐。孙王妃推杯而起,酒落地面溅起火花。刘据反出王府,从此夫反目。

  这一切,又和贵妃不无嫌疑。夏汉公到此,孙王妃先是推说伤心人不堪为战,再就无法出战,亲眼坐视夏汉公惨败,解了她一部分的气恼。

  不想郭朴只一封信⼊城,声明孙王妃再不发兵,他就命人天天到城外去喊,张贴告示,声明王妃草管人命,拿陷⼊贼手的百姓们与不顾。

  孙王妃咬牙跺脚,也只能出兵。天知道那陷⼊贼手的百姓们,有多少其实是拥护刘据的呢?

  前面马蹄奔得急,后面马蹄追得急,一排青山幽幽出现,刘据等人过去后,草丛中忽起伏兵,数百道钢箭乌光,直袭孙王妃等人!

  郭朴在另一处山上,他的⾝后‮坐静‬着他全部的五万大兵。这是在前几天就分成小队赶到这里,郭将军的一千人,是最后离开营寨的人。

  他自言自语:“是什么人与刘据勾结?”见孙王妃的人马纷纷落马,有嘶声传来:“平东将军,你这小儿!”

  孙王妃是追在前面的人,被人护到最后面,恨声对着苍穹大骂不止:“骗子,小儿!”就差叫着郭朴两个字来骂。

  月华缓缓升着,有几丝把郭朴面上的笑容照得清楚。他生得英俊笑得有如金童,夏汉公看在眼里不寒而栗。催他出兵的那一句话就此咽在喉中,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去。

  “出兵!”郭朴轻轻挥挥手,对⾝后的将军们笑得一口⽩牙。

  按照来前吩咐,几队人马都下去后,郭朴只带五百人,悄无声息隐⼊夜幕中。绕过小山头,直奔幽幽青山深处而去。

  捷报八百里加急快马去京中,到的⽇子是十一月初。夜晚北风呼啸,內宅里不多,也有穿门击窗之声。

  凤鸾房里其乐融融,房里天天晚上坐満人。

  “多吃包子,笑一个给你包子,”二妹还是不喜弟弟,拿着一个蟹⻩包子咬一口,余下的对弟弟亮一亮。

  郭世保笑得口⽔滴滴,在榻上对姐姐爬过去。凤鸾又要怪:“你咬过的给弟弟吃?”念姐儿不乐意,帮着二妹道:“不就是和他玩玩,⺟亲真是的,不让我们和他玩吗?”

  凤鸾不再说话,对女儿讨好的一笑,再对二妹小心看一眼,这神⾊越发的谨慎。郭夫人忍住笑,顾氏也在房中倒没看到。凤鸾小时候是掌中宝,凤鸾对外孙女儿好,顾氏很是习惯。不过她最喜的,也是多吃包子小子一个。

  两个大火盆隔开放着,外面飞雪飘到窗口就融化不见,只给房里增添几分气。郭老爷子虽然老态龙钟,自从曾孙子出来他精神就更好。

  并不是一直看着曾孙子,郭老爷子在和郭有银说话:“朴哥有捷报,街上小茶馆里都在说捷报。”郭有银杞人忧天:“不是又要起谣言吧?”

  周士元是他们谈话中,他每天出去坐小茶馆,大街小巷子里走,尖着耳朵只听这些消息,很有把握地道:“依我看不会,辽东是拖的有年头,朴哥去一回打赢了一仗,所以谈论得多,论理说,算是侥幸…。”

  顾氏马上横他一眼:“你才侥幸,你去试一回。”周士元马上认输:“好好好,我怕他年纪不大傲气上来,”

  “你又懂什么,在这里说话。”顾氏再给他一句,直到周士元闭上嘴。凤鸾窃笑一回,见郭世保爬到二妹⾝前,小手扒着她要吃的,二妹得意洋洋,⾼举着包子:“来拿啊,你够得着吗?”

  包子里的油从她小手上一路流下来,濡⾐袖。

  念姐儿还没有发现,她才说过⺟亲只疼弟弟,这一会儿又来推二妹:“给他,快给他吧。”二妹嘻笑着:“不给,偏不给。”正逗得弟弟得意时,头上被⺟亲敲了一下,凤鸾薄怒站在她⾝前,抱起郭世保,郭世保对着她:“嘿嘿。”手一伸,又去拔⺟亲手上戒指。

  二妹乖乖让开“呀”地一声才看到:“我的⾐服!”她老实出来,不敢看⺟亲怒容。郭有银对凤鸾道:“不必说她,二妹从小儿就是如此。”

  “她可嫁给谁,我实在忧愁。”凤鸾取一块点心给郭世保,任由他把点心渣子抹在自己⾝上。见长辈们听到这话都看自己,先支开念姐儿:“去看二妹。”

  念姐儿鼓一鼓嘴,装出来人家本来就要走的样子出来。凤鸾在房里才叹气:“依着朴哥说以后不愁嫁,说他帐下有的是将军。可是我心里,实在不愿意让二妹再嫁将军。说一声走,又担心又害怕,世保算是生出来见到⽗亲,可是朴哥夜夜,难道不想他?”

  她有个主意一直不能说,对郭夫人先笑着找个援助:“⺟亲,几时再去看一回朴哥。”郭夫人在给郭世保做过年的小围领子,闻言道:“十一房里爷们上个月就对我说过一回,这一回我也得去,旧年里送念姐儿去见的人,都送出瘾来。这不在京里的,也殷勤地到京里来,对我说路上好山好⽔,听说你们还带着马坐船。这船得多大,我只坐过中等的船。”

  “⺟亲也去?”凤鸾喜得一直⾝子,带动郭世保呀呀几声,格格自己笑两声,把手里碎点心抹到凤鸾嘴里,凤鸾总是受宠若惊样子:“乖乖,真是好吃。”

  顾氏看得有趣,郭夫人只看一眼就低下头:“我说凤鸾,这儿子要摔打着带,你天天亲着,念姐儿对我说过两回,说这多吃包子,怎么总不‮觉睡‬?我说不是睡得多,她又怪他总睡着你要看着,还有二妹,一天告他一回状,看到你生这三个,我就觉出一个的好,你这三个简直就是捣蛋三个。”

  凤鸾有些心虚:“念姐儿不会,从来懂事。”郭夫人不敢相信的听这句话,后来一想:“是了,你并没看到。”

  “⺟亲告诉我?”凤鸾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自郭朴不在家,她自知是多陪郭世保,可是两个女儿也放在心上,并没有怠慢过。在她心里,是这样来想。

  郭夫人见房里人人要听,道:“中秋节进宮,我说朴哥不在,我们请辞吧。贵妃说一定要去,念姐儿又要会人,你在宮中坐着,我去找念姐儿,见文夫人和念姐儿说话,我无意中听到几句。”

  略一沉思回想起来,郭夫人就着烛光道:“文夫人说郭大姑娘,你⺟亲房里还有谁?念姐儿说你想知道谁?”

  听到这里,凤鸾气得浑⾝颤抖,下面的话不用再听。别的人要听,郭夫人再道:“文夫人下面说,女子要贤淑,说你⺟亲房里居然没有别人,这样叫嫉妒不好。”

  凤鸾稳定下来,见郭老爷子笑得不放心上,郭有银⾝为公公,觉得应该评论一下,道:“这京里地面上,倒比家里复杂得多。”

  周士元跟上:“孩子们外面见人,要当心。念姐儿还好,来往的都是官宦的‮姐小‬,二妹我真担心她,她⽗亲不在,我无事就只盯着她,那汾王府里,就不管管小王爷。”

  顾氏不会说狠话,只有一声叹气:“唉,要管紧!”

  郭夫人最后下个定论:“以前让孩子们在京里长大,想着好,现在看来,还不如那时候我接回家去,亲戚们嘴里有三言两语的,还可以还她。”

  “怎么念姐儿回来不对我说?”凤鸾不能接受的是这个,她对儿子亲香是一回事,女儿有话不对她说,凤鸾心里失落不少。

  郭夫人劝她不要恼:“是我不让她说,朴哥走了,何必你又添气。”凤鸾冷静下来,见郭世保伸手去抓茶碗,把他小手收起来,对着长辈们关切的眼光看过来,说出自己心底的主意:“我想,住得离朴哥近些。”

  満室中人都惊呆!

  什么?不会吧?没有一个人不是瞪圆眼睛,幸好年纪都不小,又都恢复自如,彼此互相看看,笑声此起彼伏。

  凤鸾唯一懊恼的是:“就怕皇上不答应,”

  “去求贵妃和公主,”最先赞成的,是婆婆郭夫人。凤鸾底气下去三分:“对公主说过一回,我说世保才这么小,怎么能不见⽗亲。公主说,”她嗫嚅道:“说将军出征,家人留京!”

  郭老爷子马上道:“我留京里,其实我也想去,不过路上远,你们肯定不让我去。”周士元很想说自己也留京,后来一想自己不能算,至少皇上眼里,自己应该不算忠武将军家人,只能算九族之一。

  雪夜里大家闲谈的一个话题,让所有人有了谈话的‮趣兴‬。郭世保越到晚上越有精神,不时啊啊几声,再尿上一回以示自己的存在。

  错开几间窗户,念姐儿和二妹在房里坐着,低着头小声商议着。念姐儿手里握着一个纸条,二妹还认不全,也看得认真,再仰起头问姐姐:“这是真的吗?”

  念姐儿嘟嘴,一脸的揪然不乐:“我不瞒你,你可千万不能告诉⺟亲。”二妹拍拍脯:“当然不说,不过这是真的吗?”

  她就要过七周岁生⽇,依然是稀里糊涂:“张家的公子,要和刘家的小姑娘定亲?他原本是和齐家的姑娘定亲?”

  “二妹,你太小了,真不应该让你知道。”要十周岁的念姐儿埋怨的是自己。二妹瞅着她稚气的面庞:“可你只大我三岁。”她三小手指比划着,咧开嘴问姐姐:“什么叫房里有人?”

  念姐儿倒昅一口凉气,昅过才发现自己学的是别人。这是她相处好的几个闺友,小姑娘们无话不谈,念姐儿问过她们:“房里为什么要有人?”别人倒昅凉气,念姐儿深以为自己问得不对。

  她从小生长在家里,⽗亲不在,亲戚们中房里有人有,不过没几个往大姑娘面前去。不是不知道,是一直很纳闷,问过⺟亲一回,把凤鸾乐了半天。本着不懂就问,却被笑的念姐儿放下没多久,就到了京里。

  闺友们无话不说的时候,彼此会说家里的事,房里有人这句话,再一次被念姐儿问出来。现在二妹问,念姐儿也给她一声凉气。

  二妹是糊涂,又从来是个处处不服气的孩子:“不能问吗?”念姐儿颦着小眉头:“房里有人,就是⽗亲多了侍候的人,”

  “是丫头,我知道了,⺟亲房里有好多人,”二妹马上明⽩状。念姐儿笑嘻嘻:“不是,就是侍候多了⽗亲会疼她,我问过褚先生,先生说妾是侧室,⺟亲最大,”

  二妹一听⽗亲会疼她,就要皱鼻子不喜:“⽗亲多疼丫头?我会打她!”念姐儿费尽⾆解释了一会儿,她自己尚且不太明⽩,没有亲眼见到,只知道姐妹们都不喜

  有的人是家里有妾贤淑,也是一样的不喜。有的人庒儿就是不喜。带得念姐儿也不喜

  二妹跟着姐姐,现在也不喜。把这件事解释清楚,念姐儿把指间小纸条要收起来,刚一动,二妹问题又来了:“是刘家的小姑娘要给张家的公子当妾?那齐家的姑娘以后可以打她?”她扮个鬼脸儿:“看在齐家的姑娘和姐姐好的份上,我可以帮她打架。我最会打架,小王爷说,对了,”

  她飞快跳下榻去,寻自己的弹弓:“小王爷说明天带几个活的东西给我打弹弓。”慌里慌张打了一回,喊她的丫头。

  念姐儿对着烛火又看一遍,想为自己朋友齐姑娘掬一把同情之泪,奈何二妹让丫头打‮房开‬门,冷气呼呼进来,二妹还在⾼喊:“小鸽子,取我的弹弓来!”

  念姐儿最后笑起来,笑嗔妹妹:“丫头不能叫小鸽子。”二妹的丫头名字,凡是她起的,都稀奇古怪。

  郭家在纵容孩子们方面,也算是京里首屈一指。

  第二天念姐儿去上课,二妹照例先在房里玩上一通,她现在打拳也好,打鸟也好,凤鸾都不再怪她,反而怂恿着二妹一早打拳,让自己想一想郭朴在时,一大一小⾝影在一处,二妹的独家拳法实在好笑。

  每每挨几下,二妹才老实不打扰⽗亲。

  褚敬斋进来,师徒坐下,当师傅地先问:“今天姑娘们可有信来?”念姐儿恭恭敬敬回答:“先生料得不错,张家小公子果然要退齐家的亲,要定刘家的姑娘。”

  要是让郭朴听到这些话,不知道会不会剥褚敬斋的⽪。要是问褚先生,他会翻着眼睛振振有词:“公子不纳亲,保不住小姑娘们遇到这样人,我当先生的,当然是教以致用。”

  凤鸾多么相信他,郭朴多么相信他,情投意合的一对夫,不是没有考虑过女儿长大的事情,但是现在还小,十二岁再说不迟。

  这京里的环境,让念姐儿提前开了蒙。

  褚先生摆出⾼人架势:“大姑娘,你贤淑贤德,外面不贤的人多得是,处处要小心。”念姐儿和褚敬斋几年相伴,很有感情,她手托小腮帮:“要是,和⽗亲一样的人,多好。”

  “像公子这样的人,千年万年难遇一个。”褚先生清咳一声,拍拍书:“今天我们学三十六计中第二计,前天学的一计瞒天过海,那刘家的姑娘已经用得很好,是不是?”

  念姐儿佩服地点着小脑袋,褚先生更有得意:“今天我们学围魏救赵,就是分散敌人兵力。比方说那齐家的姑娘,给刘家的姑娘定一门亲事,也就是了。”

  小小惊呼从念姐儿嘴里逸出来:“真的,”她想一想,似乎是可以。褚敬斋对她的惊呼不満:“大姑娘坐好,坐要端正。”

  念姐儿嘻嘻一笑,收敛笑容坐直。褚先生満意时,再缓缓道:“刘家的姑娘和齐家的姑娘是表姐妹,所以才能瞒天过海,让张家的公子以为她是齐家的姑娘见到面,一直在来往。现在很好办,齐家要是有聪明人,给刘姑娘定上亲事,这就无事!”

  他一拍案上响木:“三十六计说完了,我们来上课。”

  课到中间,念姐儿趁褚先生出去走动散乏时,飞快写好一个小纸条,给晚来的二妹:“帮我送到齐府去。”

  二妹对于出门儿跑的事,从来不讨厌。又是姐姐待的,她去回凤鸾:“让长平哥哥带我出去逛。”

  长平跟着,凤鸾也是放心人。二妹一个人大摇大摆坐上车子,长平跟着,先装腔作势在街上逛一回,再大模大样去齐府:“我去看她们做什么,好回来对姐姐说。”

  没到齐家门口,遇到程知节,认出来是郭家的车,快地叫一声:“二妹!”他和⺟亲汾王妃坐在轿子里,汾王妃点他一手指头:“舅舅对你说过的话,你都忘了!你过了年,就要定亲,不要再二妹二妹的!”

  马车里快回出来一声:“小王爷,随我办事儿去。”汾王妃抿紧嘴,这都是什么话!有心说郭家的孩子不好,自己儿子先这么样!

  程知节又快答应一声:“好,我就来!”见⺟亲面⾊不豫,程知节猴在她⾝上:“让我玩一会儿,我才陪你见过客,晚上还要见客,”

  “记住了,你是小王爷,是个男孩子,那是郭家二妹妹。”汾王妃再狠狠待,程知节答应着,如脫缰野马般出轿子,他新会骑马,披紧斗篷在轿后小马上,随着二妹马车去齐家。

  汾王妃拿他没有办法:“人家的小公子都斯文得如女孩子,怎么我们这一个?”随她轿子的贴⾝丫头笑:“这是王爷的主张,王爷年青的时候,也不是斯文人。”

  要是斯文,也不会误闯庵门,无意中见到长侯府的二‮姐小‬。

  把儿子当斯文女孩子养的,比如公主府上,养大了只让廖大帅扼腕叹息,悔之不及。把儿子当男儿汉养的,比如汾王,只要有人跟,没有太多拘束。

  到目前为止,不过就是爱和郭家的二姑娘玩,这在古代可以纳妾的制度下,不是什么大问题。

  忠武将军家,不是系出名门,至少是个可靠家庭。

  程知节带着几个人,好似郭二姑娘的一份仪仗,边走边⾼谈阔论:“我才养了一头鹰,还不,不能带出来给你看。⽗亲说我现在不能学熬鹰,其实我想学人熬鹰,弄不好就被鹰叨一口,你敢吗?”

  “我敢,你取来给我!”二妹牙尖嘴利。长平跟着笑,二妹遇上小王爷,从来要占上风。到齐家二妹进去就出来,外面雪落遍地,见程知节⾝上不时积雪,从人给他拂去,二妹诚心邀请:“你要坐车里吗?”

  长平重重咳一声:“嗯哼!”程知节愣一下,他和念姐儿一般年纪,大声道:“我今年才十岁,二妹七岁!”少年脾气上来,对⾝后的人道:“抱小爷下马,我要坐车!”

  长平碰了一鼻子灰,在车外和跟小王爷的人左看右看打眉⽑官司,大家心照不宣跟在车后。

  车里说话声就没有断过,说了十几句全是打架打猎箭弹弓,指着二妹说一句⾐服首饰,那只有在家里夸自己⺟亲姐姐祖⺟的时候。

  忽然声音低了,是程知节小声问二妹:“你去齐家有什么事,进去就出来,肯定送什么?”再小声问:“知不知道他们家有丑闻?”

  二妹反问:“什么叫丑闻?”程知节小声道:“就是不好听不体面的事,齐家的姑娘,被人要退亲。”

  “哦,我知道,我姐姐给她们出主意,嘘,你可不许说。”二妹扯扯程知节⾐袖,把小拳头握紧:“我打人!”

  程知节握紧自己拳头,怎么看都比二妹的大,和二妹碰了一下,外面就有人敲车厢问:“小王爷,车里暖和不要睡着了。”

  长平不甘示弱,也道:“二姑娘,招待客人。”车里一没了说话声,又是两个健谈的孩子,不由外面人十分担心。

  程知节送二妹回家,郭朴不在,他胆子大上不少,登门⼊室当了客人。和念姐儿几个人玩了一会儿围棋回家。

  过上几天,常来拜汾王妃的人闲话,程知节踩了一⾝雪⽔来换⾐服并吃东西,把外面的话听到耳朵里:“张家现在又不想退亲,倒是齐家一定要退亲。想想也是,齐家是女家,被张家小公子不懂事,当着人扬言要退亲,怎么能过得去?”

  闲话无人不爱,汾王妃笑问:“可退了没有?”“齐家说一定退,说他们家今年只会嫁出去一个表姑娘,再不会有别的亲事。”

  “哦,嫁出去一个表姑娘?”贵夫人们对这些事,大多一点就透,大家笑一笑再说别的闲话。

  程知节听在眼里,把二妹想起来。当天近天晚怕出去⺟亲要说,⽗亲要说嬉戏有度,小王爷还是能沉住气,忍到第二天下午,带上人往郭府里来。

  和他同时进门的,是滕家小公子滕应聪,是念姐儿定亲事的那一个,生得并不是面如冠⽟的⽩面小公子,却是瘦削拔的一个孩子。

  家里大人都认为没到避嫌的时候,念姐儿十一月里生,要过生⽇,他奉⺟亲之命,来送东西。见是小王爷,滕应聪虽然小,也充当了半个主人的⾝份,停下脚步斯斯文文的相请:“小王爷请!”

  滕应聪去见凤鸾,把礼物送上,又和郭世保玩了一会儿,去见郭夫人等人。郭夫人很喜他,从见到就夸亲事定得好,让丫头领他出去:“到妹妹们那里去,她们那里暖和,再者妹妹们前天还说你会念什么书,你去告诉她我的话,认几个字就行,不要晚晚熬着写字,丫头来回我,我担心她。”

  滕应聪在这里坐着的时候,程知节到了二妹的小客厅。姑娘们的房里分里外间,郭朴多此一举一定让二妹把厢房安成小客厅,就是防备小公子们。

  二妹只和程知节坐了一会儿,就频频出去。见她再一次出去,程知节尾随而去,见二妹趴在念姐儿窗户后面,不顾积雪侧耳听着里面动静。

  程知节在二妹⾝边‮下趴‬来,二妹先是要推他走,后来听里面有人说话,就安心不管他。长平带着凤鸾悄步过来,凤鸾嗔怪地看着二妹,再低声命她:“不许说话,带小王爷去你的小客厅!”

  长平警惕最⾼,对于马车里没有声音的那一刻,他盯得算是严紧。接下来盯出来的事,是凤鸾没有想到的。

  窗户里传来念姐儿的声音:“你听到齐家和张家的事了?”滕有聪是个一板一眼的孩子,先皱眉:“这话你不应该听。”

  “我问你听到没有?”念姐儿有些急,滕有聪和她青梅竹马,赶快道:“我听到,不过,”他还是皱眉:“你不许听!”

  念姐儿从来没有对他这么有火气:“我听了,而且不喜。张家的小公子是你的学友吧?”滕有聪点头。

  “那你早就知道,”滕有聪‮头摇‬。

  “你们两个人是学友,怎么会不知道?”这一句话,滕有聪才回答:“我要是早知道,会劝他不要做这样的丑事。”

  念姐儿接下去:“那你不喜这种事?”滕有聪很点头:“我不喜,以后会少和他在一起。”凤鸾正心里怪女儿不该说这些,又想到念姐儿大了,是不是应该和滕有聪避嫌?不避嫌的也有,可夫人们私下里说话,避嫌的才是有规矩的好人家。

  房里传出来一句话:“此生此世不许纳妾?”这是滕有聪奇怪的声音:“念姐儿,这是什么?”念姐儿的小嗓音第一次听到凤鸾耳朵里,不是聪明的。

  “你写上名字,我收起来。”念姐儿说过,凤鸾差一点儿撞到窗户上,长平也惊得张大嘴站不住。

  滕有聪还在狐疑,他认为这种事也不对,拿在手里只看着。凤鸾急步进来,沉着面庞:“你们在看什么,给我看看。”

  念姐儿飞快起来,一把要夺过去。滕有聪一闪,自己卷巴卷巴:“我带回去慢慢看,看明⽩了回你话。”

  念姐儿飞红了面颊,不顾她素来小淑女的⾝姿,跳到滕有聪⾝后去夺:“给我,”把他袖子扯出来多长,再对⺟亲含羞看了一眼。

  滕有聪笑嘻嘻让开:“岳⺟在这里,你不要胡闹!”

  凤鸾忍无可忍,更黑了脸伸手:“有聪,给我!”再数落女儿:“这种东西不知道丢人?小小年纪跟哪一个学出来的,”

  掌上明珠念姐儿垂着头不说话,滕有聪全都看过一遍,他用与年纪不符的老成不肯:“岳⺟,这是念姐儿给我的,我带回去慢慢看。”

  “让你⽗⺟亲知道,我们家就丢人到家。”凤鸾气急败坏,对着女婿陪礼:“有聪啊,念姐儿胡闹一回,你回去千万不要说。”

  念姐儿涨红脸局促不安看过来,可见眼里噙着泪⽔,滕有聪被凤鸾得急了,想一想看一看念姐儿的泪⽔,把纸张从袖子里取出:“我签!”

  他对凤鸾欠欠⾝子:“岳⺟稍候。”念姐儿房里他无处不,除了马桶在哪里不。走到念姐儿书案上,对念姐儿招手:“给我研墨。”

  凤鸾怔在当地,见念姐儿快乐地过去,研着墨,不过就三个名字,没一会儿滕有聪回来,双手呈上纸张:“岳⺟请收好。”

  念姐儿伸一伸小手想拿,又缩回去。凤鸾从头到尾地看,目瞪口呆:“这,这是哪里弄来的?”念姐儿低声回道:“是我写的。”

  滕有聪还在夸她:“你写得好,你的写从来好。”

  凤鸾很生气很生气,忽然伤心落泪,把女儿养在京里,就是指望着她们能成为闺秀。二妹是不指望,念姐儿是⺟亲的骄傲,出来去哪里都不弱于人,不想今天这一幕,真是伤人心。

  成亲前着未婚夫不纳妾!

  不纳妾是对的,写这个东西像是不对。

  小王爷和二妹在小客厅里,二妹说得眉飞⾊舞:“我姐姐出的主意,⾼吧?”小王爷附合:“⾼!”实在是⾼。

  “我姐姐说房里有人不好,”二妹继续说得不停,小王爷又附合:“对!有人不好。”他附合得如此响亮,二妹由不得问他,很是好奇:“你家里房里有人吗?”

  小王爷一本正经回答:“我⽗亲房里当然有人。”二妹好奇心更重:“你觉得好吗?”对于常玩耍的人,说得多是实话,小王爷道:“不好!”

  “那你以后可别不好,”二妹兴致,而且是出于一片好心:“那你也签一张吧,免得你以后忘记,我会提醒你。”

  十岁的孩子,说懂事早的有点儿懂。程知节支愣着耳朵看着二妹,他一直拿二妹当成好玩伴。现在见她笑得一嘴⽩牙,洁⽩整齐,这就是书上说的贝齿了。

  贝齿外是红,嫣红得好气⾊,可比红梅。程知节面上一红,二妹比表姐妹们,比小公主们还好看。

  还有她的眼珠子,乌溜溜转得不停,很是灵动。

  二妹正问他:“你写还是不写?”程知节在这种时候,这种气氛下,他乖乖地道:“你弄一张来,我也来签上名字。”

  这就犯了难,二妹为难地道:“只有一张,我不会写那么多字。”横一眼程知节,马上有了主意:“我说,你来写。”

  两个人到念姐儿念书的地方找笔墨纸砚,二妹来念:“我记得是不许房里有人,”程知节纠正:“不许房里有别人。”二妹恍然大悟:“是了,就是这样,你写出来我看一看。”程小王爷写好,二妹装模作样看看,学着褚先生夸姐姐的话:“笔走龙蛇,不错。”

  程知节忍俊不噤:“你懂吗?”二妹不理他,候着⼲的时候好心地问他:“你收着,我给你收着?”

  “你…我也不知道,”程知节瞪着这张纸,心里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十岁的孩子加上七岁的孩子,只能叫青梅竹马。

  褚敬斋在房外听着捂着嘴,肩膀被人轻轻一拍。猝不及防,褚先生惊了一回。长平在他⾝后咧嘴笑:“先生,你事发了,少夫人请你去问话!”

  外面动静吓到孩子们,小王爷跑得最快,一把夺过二妹手中的东西,带着二妹躲避到书架后,听外面没有动静,程知节呼一口气出来,二妹傻乎乎看着他:“你不喜这样,你为什么要写?”

  “我,喜写,不过我自己收着。”程知节见墨⼲,收到自己怀里。

  凤鸾数落念姐儿:“先生要说不是他教的,我今天一定打你。这叫丢人,知不知道?”念姐儿气哭了:“⺟亲心里只有世保弟弟,几时还有我和二妹?”

  凤鸾震惊住,滕有聪阻止一句:“念姐儿,你说话。”念姐儿不理他,难得没有礼貌,奔到房里去哭。滕有聪跟过去,在里间门帷处犹豫一下,先扬声:“我来了。”

  他也进去了。

  凤鸾才品出女儿话的滋味来,罪魁祸首褚先生到来,他直言不讳:“是我教的,”他还有得意洋洋:“这是三十六计上的一计,大姑娘用得不错。”

  “这叫什么计?”凤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褚先生回答得一点儿不打结:“这叫擒贼擒王。”长平笑得要打跌,见少夫人面⾊不好,才收住笑容。不过嘴角笑嘻嘻,总是不能敛去。

  褚先生认认真真的说了一席话,说得凤鸾没有脾气。“贵族王侯之家,都有教养妈妈教这些,我本来想物⾊好再对少夫人说,现在看来是找的时候。”

  凤鸾半信半疑:“小小年纪学这些?”房里不许有人?她忧愁地想起来郭朴:“要是让朴哥知道,一定说我没带好孩子。”

  “少夫人说哪里话来,你不是天天围着小少爷和姑娘们转。少夫人不信我的话,请去问问夫人如何说。”褚敬斋这样劝她,凤鸾没有办法,且先答应下来。

  到晚上,郭夫人把两个孙女儿叫到⾝边,细细地问过,来见凤鸾:“先生说的教养妈妈,我没有经过,但听说过。现请去,并来不及。不如这样,过了年我和你公公回去照料生意,把二妹带走。念姐儿还罢了,是和自己以后丈夫。二妹却是和小王爷,咱们招惹不起。”

  凤鸾愁得从下午就掉眼泪,她道:“我不想让二妹走,也不想让⽗⺟亲走。只是,唉,这可怎么见朴哥?”

  念姐儿的那句话“⺟亲心里只有弟弟”也一直庒在凤鸾心上。她‮夜一‬没有睡好,到早上见女儿们来请安,竭力打起一个笑容,对女儿们讨好的笑笑:“昨天夜里都睡得好吧?”

  念姐儿原本忐忑不安,怕⺟亲又要说丢人。见她笑容明媚,念姐儿扑过来抱住她:“⺟亲,”二妹跟着过来也要抱。

  凤鸾张开手臂全抱住,亲亲念姐儿再亲亲二妹:“乖孩子,全是⺟亲的好孩子,弟弟小,⽗亲不在家,当然多看着他。”

  她搂着女儿们想郭朴:“要是⽗亲在家,该有多好。”

  凤鸾和女儿们重归于好,尽量让她们多陪郭世保,陪多了,也就喜上了。

  腊月里雪下得更大更厚,凤鸾亲自到滕家来送年礼,见滕夫人和璃珞坐在一处,滕夫人是绣翠蓝竹袄子,璃珞是杏⻩宮缎面袄子,被火盆烘得都容光焕发,请凤鸾一处坐。

  凤鸾和璃珞同是出征在外的将军,平时也分外要好,有话不瞒她,道:“有件事儿来同大嫂商议,念姐儿和有聪都大了,是不是以后无事少见面?”

  女家来说这种话,滕夫人一听就紧张,⾝子往前倾着:“是不是有聪做了什么?”凤鸾没想到出来这样的误会,哑然失笑着。璃珞细声细语:“凤鸾是来说孩子们大了。”

  滕夫人这才放心:“被你吓我一跳,这有什么,两个孩子一处玩,不是好。”又想起来:“难怪念姐儿生⽇那天,你有话要对我说,却是这件事情。”

  “是啊,我心里一直忧心,依着我,倒没什么,”凤鸾把自己假撇清一回,璃珞格格一笑没说话,凤鸾再道:“我知道大嫂也没什么,只是怕别人家要说。”

  滕夫人是个宽厚人,也露出不屑的笑:“那几位是不是,你不用理会。我倒怕他们说?”凤鸾不好明说,再一次道:“依我看,还是避一避的好。”

  滕有聪走过来,他在外面全听到。小大人一样的滕有聪径直来回话:“回⺟亲,岳⺟,念姐儿大了,我更看着才行。”

  滕夫人撇嘴笑:“你去看着吧,她比你乖巧,不像你硬邦邦的子,你少说她几句。”凤鸾半放下心,知道滕有聪回来没有说,要是让滕夫人知道念姐儿⼲的事情,凤鸾真的要钻地

  从滕家出来,风雪中回到自己家。见有一个人在雪地里走了圈又走一圈。大门上明明有门房,他并不进去。倒惹得门房上人不时的看,怕他出事情。

  小王爷程知节自那天到今天,再也没有见到二妹,每每一来,都有人回他:“二妹出门儿不在。”

  他牛上来,就在外面等着。

  见凤鸾车来,程知节大喜上来,见只有凤鸾一个人下车,他黯然失望:“郭婶娘。”凤鸾柔声款款:“小王爷到里面坐,看冻着怎么见你家人?”

  程知节只问一句话:“二妹呢?”凤鸾笑得眼睛一眨不眨:“和祖⺟出京去了。”

  “过年前回来吗?”程知节又追问,凤鸾笑眯眯:“只怕不回来。”程知节无话可说,凤鸾小心敲打他:“二妹小,不懂事儿,要是坐了什么不妥当的事,写了什么不妥当的纸张,你千万记得给我吧。”

  程知节说出来让凤鸾震惊的话,他头发上有雪⾐上有雪,更衬得眸子里黑漆一般明亮:“二妹给我的东西,我自己放着。”

  手一挥雪⾐,大步走到街口,跟他的人一拥而上,把他抱上马走开。

  凤鸾独自呆若木在雪中,好半天才明⽩过来,这孩子完全自己说的话。她记得自己十岁时,傻乎乎的什么也不懂,还只知道要糖人儿。

  对了,糖人儿。小王爷再不喜也不行,得对得起朴哥。

  二妹在房里声笑语,她趴在地上:“多吃包子,到姐姐这里来。”快两周岁的郭世保手扶着椅子,呵呵笑着,滴一路口⽔过去。不时腿软摔一跤,自己格格笑着爬起来。

  郭夫人和凤鸾笑看一眼,郭夫人也放在心上,比她的什么事都要紧,每天盘着二妹,不让她到后院子去玩,也不让她出房门。

  上个月还让人写东西,写过以后再也不见人。程知节忿忿回到家,一个人坐下来生气。骗子,女人全是骗子!

  这句话是男孩子中哪一个说的不知道,不是家里大人那里听来的,就是外面听而来。他们自以为有趣学出来大家取乐,程知节想到这话,深以为然,女人全是骗子!

  小王爷今天被这句话启蒙。

  他闷头生气,丫头去回给汾王妃。王妃很当一回儿事情去见汾王:“知节又去郭家门口等上半天,又一个人闷头回来。”

  汾王不当一回事情,他生得俊秀,广有姬妾,对于感情上的沟渠烂于心:“不算什么,过几天自己就会好。他要去郭家,让他去吧。郭家看这样子也是知趣,这样好。”

  大人们把孩子们的感情扼杀,这不是头一回。只有程知节最受伤害,以为女人全是骗人的!

  取出二妹让自己写的东西,有心要撕,又咬牙收好,自己自言自语:“好好,今年不见明年要见,总有一天见到面,摔到她脸上!”

  二妹在房里格格笑,笑格格,凤鸾让人从外面请来耍百戏的,各式玩意儿,哄着二妹直到过年。

  大年初一上午,周士元把二妹带走外面去玩,凤鸾独自和念姐儿进了宮。程知节凑着空子要过来,见滕有聪一直在旁边,他自觉被拒绝,羞于当着人启齿。

  小王爷的教导和尊严让他一直眼巴巴等着,直到念姐儿出宮,也没有问成。

  新年里小王爷要陪着⺟亲吃年酒,他过了年又大一岁,更要当成大人来待。二妹玩得不亦乐乎,每天由外祖⽗和祖⽗带着京外看花灯,看集市,有时候外面住上几夜才回来。

  出了元宵节,上学的要上学,程知节默默忍下,不再去郭家打听,也不听人打听。他苦学苦读,忽然变得用功,而且不再跑。

  汾王妃喜出望外,儿子是她一生的依靠,她见到凤鸾的次数不多,每见一回,就更亲切。

  这是个多么识情识趣的人。

  舂天到来,郭夫人把二妹带回老家。又到过年时捷报又传两回,凤鸾抓住机会,对贵妃委婉倾诉了一回:“祖⽗和⽗亲留在京里,我想带着孩子们给我家将军看看,想在关內住上一时,儿子长这么⾼,他还没见过。”

  再就委屈:“平时就是一封信,他也没有。” N6zWw.CoM
上一章   小小娇凄驯将军   下一章 ( → )
淼仔的最新架空小说《小小娇凄驯将军》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小小娇凄驯将军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小小娇凄驯将军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