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皇后是袁非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明成皇后 作者:袁非 | 书号:38629 时间:2017/8/16 字数:11105 |
上一章 第18章 下一章 ( → ) | |
中⽇双方在不通知当事国朝鲜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愿签订了《天津条约》。消息传到朝鲜,闵妃、⾼宗以及朝廷大臣们,都慌了神。当时的朝鲜府政只是凭借外力维护自⾝的权力,依赖清军的协助,几次从危机中度过,闵氏府政对清军的信赖有如神坻一般。但是大清军国队依据《天津条约》就要从朝鲜撤守了,闵妃一派怎能不感到慌张呢?心慌之余,闵妃等也感到愤怒,一种被最信赖的人抛弃的聇辱。 闵妃和⾼宗商量,急忙召集朝廷大臣,针对这个问题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领议政金弘集、左议政闵泳翊等。由国中派来整理关税的德人穆麟德,此时已获得了⾼宗、闵妃的信任,兼办外 ![]() ⾼宗语气悲痛的说:“我们到目前为止,只信赖宗主国大清国来维持家国,但是,大清国抛弃我们,即将撤离军队。这件事可怎么才好?” 朝廷大臣没有一个人答得出话来。 闵妃也非常担心的附和道:“大清军国队退出的话,⽇本一定会乘机进来,这样的话开化 ![]() 不管家国命运如何变化,闵妃只担心自己的权力与⾝家 ![]() 领议政金弘集叹了口气,禀告:“启禀王上,清军一旦退出,在⽇本国內保护着的金⽟均、朴泳孝等人,就会被⽇本人抬出来,家国必将大 ![]() 闵妃语气悲痛,但坚定的说:“无论如何不能让开化 ![]() 这实在是愚蠢无比的想法。闵妃等统治者整⽇汲汲于权势的争斗,对际国关系和际国情势一无所知,见识自然浅薄耝鄙。想要维持家国不被外来势力略侵,就应该即刻转变家国政策,开始积蓄自己的力量才是 ![]() ![]() ⾼宗看了看大臣们说道:“我们到目前为止一直依赖大清国的保护,如果大清国无法帮助我们了,似乎只有照王后所说的,借助其他家国的力量。英国、法国、国美,这三个家国之中,我们应该借助哪一个家国的力量才对我们最有利呢?” 领议政金弘集禀告:“启奏王上,我国的确无法独自阻挡⽇本,要借助第三国的力量的话,依臣所见,借助国美的力量比较好。” 闵妃反问道:“领议政达人为什么将法国与英国放在一边,要借助国美的力量呢?” 金弘集跪禀道:“启禀王上与王后娘娘,国与国之间,帮助他人与接受他人的帮助,一定会附带 ![]() ![]() ![]() “嗯,这个意见很好。但是,国美是不是会帮助我们呢?” 关于这个问题,大臣们议论纷纷。 这个时候一直保持沉默的德国外 ![]() ![]() “要什么意见但说无妨。就因为穆麟德先生是 ![]() “谢陛下。依我的看法,想要阻止⽇本的势力,借住俄国的力量会比国美更有效。” “为什么?” “启禀王上,国美是比法国或英国较少略侵 ![]() 听了这话,⾼宗与各位大臣们频频点头,讨论会场开始恢复了生气。 “嗯,听起来似乎是个好方法。” ⾼宗看看后面的闵妃问道:“王后觉得穆先生的意儿如何?” “很好的意见。便依照这个意见似乎也不错。” 就这样,德国人外 ![]() ![]() 外 ![]() 接到这个亲笔信函,俄国沙皇在当年五月回信,完全接受朝鲜国的请求。 事情疾转直下,此时外务督办金允植的立场变得十分尴尬。因为金允植在清⽇两国的军事教官撤守之后,就自作主张向国美请求派遣军事顾问,协商几乎已经完成。 俄韩之间互通款曲,立刻引起俄国的死对头英⽇两国的注意“俄韩密约”也就喧传出来了。恰好此时英俄在中亚细亚的矛盾尖锐化,因阿富汗境界引起冲突。俄军舰集中海参崴,英国恐俄国南侵危及它的远东利益,遂先发制人,于1885年4月占领朝鲜南海中的巨文岛。在岛上建筑炮台,设置兵营,企图切断俄国远东舰队南下的通路。如果英国的占领不受任何阻碍,它自然是希望把巨文岛变为自己在远东的一个海军基地。出于英国的行动促使当时形势趋于严重。中、俄、朝鲜向英国议抗,英国借口暂借一用,以防不测,拒不退出。 ⽇本对英、俄的冲突极为忧虑,尤恐俄国借此夺取朝鲜。但⽇本因“甲申政变”引起朝鲜君臣不満,末便直接⼲预,因此颇 ![]() ![]() 以下是⽇本提给李鸿章的对朝鲜八条政治 ![]() 一、关于朝鲜国的外 ![]() 二、不深⼊⼲涉內政。 三、大臣的任命为求慎重,其人选要获得阁下的认可后再决定,请阁下在事前与本人商议。 四、外 ![]() 五、罢免外 ![]() ![]() 六、更换驻在朝鲜的责国总办商务陈树棠,并将新人选送来⽇本与本官会面。 七、新任命的国美人外 ![]() 八、驻在朝鲜的大清国员官要密切与⽇本公馆使员联系,一切事物要互相协助。 井上馨最后还附上一条意见:另外,应该将滞留在贵国的大院君放回国去,除去王后闵氏,让大院君重新掌握权政。 李鸿章当时没有摸清楚⽇本实真的意图,以为⽇本不过是要防止俄国呑并朝鲜而已,似乎同意井上的办法,也表示国中想变通旧制,代朝鲜主持一切。但是到了后来,李鸿章发觉⽇本企图利用国中,以达到“揽权⼲预,并争雄长”的目的时,他就坚决地反对与⽇本合作的计划。 但是,时势如此紧急,李鸿章事实上是采纳了井上的建议,不过并非中⽇合作的形式,而是国中单独进行。 有鉴于朝鲜转而依靠别国,李鸿章力图巩固清在朝鲜的势力,便决定按照井上馨的建议,把“壬午兵变”后软噤在保定的大院君送回朝鲜,利用大院君在朝鲜的声势地位,形成亲清势力,箝制官廷的趋向。正好这个时候,朝鲜吏曹判书南定哲来到国中,于是李鸿章通过他送亲笔信函给⾼宗,告知要放回大院君。 这个信函中李鸿章写信劝告⾼宗拿定主见“停止邀请俄军国事顾问,而且现在的外 ![]() 当时国美与俄国为了朝鲜问题,甚至到了引发冲突的地步。俄国也怕国美带来后患,始终不敢与朝鲜正式签定军事协定。而闵妃一派不能不考虑到,此时与俄国 ![]() 至于穆麟德,后来卒被撤去外署协办及总税务司职务,而由李鸿章推荐前国美驻海上总领事德尼为朝鲜府政外 ![]() 这样的人事更动,完全堕⼊⽇本的困套中。亲俄的 ![]() ![]() 清府政为了巩固在朝解的势力,向朝鲜委派袁世凯,代替原驻朝鲜商务委员陈树棠,并且把名义改称为“驻扎朝鲜总理 ![]() ![]() ⾼宗22年(1885)10月,大清国以飞虎、镇海二艘军舰为护卫,护送大院君从天津出发,踏上归国之路。派军舰保护全安,是为了显示大清国对大院君⾼度信任的一种计策。度过3年的流放生涯,重新踏上故国之路的大院君,双眼流下 ![]() ![]() ![]() 担任护卫大臣的袁世凯与大院君一起登陆,对此大为愤慨,把仁川府使叫来大骂一了顿:“大清国尊敬贵国的王室,将国太公奉为贵人,如此礼遇回国,贵国却连个 ![]() ![]() ![]() 大院君在大清国⽔军陆战队的护卫下,从仁川直奔京城。袁世凯将士威风凛凛,但是大院君自始至终都是一副沉痛的表情。 闻听大院君归来的百姓们,出现在京城与仁川的街道上,⾼喊“国太公返国万岁!”到了五柳洞时,⾼宗出派的特别 ![]() ![]() 一行人到达南大门时,包括⾼宗在內的朝廷大臣们,都到崇礼门前 ![]() 大院君回到云岘宮3天后,就遍邀各国外 ![]() ![]() 然而,大院君一回来,京城街头巷尾就冒出了奇怪的传闻:“大院君在大清国的时候,与亡命⽇本的金⽟均、朴泳孝等订下密约,开化 ![]() 闵妃听到这种传闻后大为愤怒,下令严密监视云岘宮,同时签署命令,毫不留情的扫 ![]() ![]() ![]() 就是这样,闵妃仍不能安心,为了断绝后患,将在开化 ![]() 被大清国安排在朝鲜,加強控制管理朝鲜內政外 ![]() 由于大院君回朝后即受到闵族集团的严密监视和打击,在政治上还不能起什么作用,袁世凯决定暂时把大院君搁下,采取别的方法。为了消除闵妃的疑虑,在表面上他对大院君故意显得很冷淡,暗地里则嘱咐他忍耐沉默,以求⽩保,以备将来为国中之助。 但是,当时事态的发展曲折而复杂,袁世凯遇事⼲预,态度傲慢,动不动就对朝鲜宮廷指手划脚、骄横专断、盛气凌人的态度逐渐引起闵妃的不安,闵氏一派在大院君回国时对清府政的疑怨也同时增长。 正好在这个时候,俄国公使韦伯的夫人带着化妆品与西洋点心之类的贵重礼物,前来拜访闵妃。韦伯夫人是个善于社 ![]() 闵妃收下礼物,非常感谢,与韦伯夫人对坐聊天,突然韦伯夫人问道:“娘娘, ![]() 闵妃听到这话,浑⾝一抖,但是仍极力镇定的说:“这种传闻我也听说过,但是,这些不过是谣传罢了。大院君已经是过气的人物了,大清国应该不会想要扶植这种老人了。” “娘娘有所不知,大清国要是不心存恶意,为什么突然放回娘娘的眼中钉大院君呢?所以,娘娘还是早作准备,以免会再次面临壬午军 ![]() 闵妃听到“壬午军 ![]() “这件事就看娘娘的决心了。” “决心?什么决心?” “娘娘可以向王上进言,送正式文书给俄国公使,也就是外子,请求保护。这样的话,俄国府政保证,不论贵国出现了什么情况,一定会帮娘娘到底。” “多谢…那么,本宮今天晚上就和王上商量此事。” 当天晚上,闵妃在寝宮向⾼宗说:“王上!大清国分明是 ![]() ![]() ![]() ⾼宗哪里听得“壬午兵 ![]() ![]() “为了对抗大清国的 ![]() ⾼宗疑惑道:“送亲笔信函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是,只要一封信俄国就会帮我们吗?” “王上不用担心,俄国公使韦伯的夫人已向臣妾转达了俄国的意向,有了可靠的口头约定,王上只要送亲笔信函就可以了。” 为保命计,闵妃无暇顾及以⾼宗的名义送诏书给俄国,将会对家国的命运造成多大的影响,也没时间和朝廷大臣们商议了。⾼宗自然对闵妃言听计从,不知道哪天就会天下大 ![]() 都承旨迟迟不敢动笔,劝谏道:“启禀王上,这是关系到家国命运的大事,臣认为应当与朝廷大臣们开会之后再决定。” 都承旨话音刚落,在一旁的闵妃就面带怒气大声斥责起来:“都承旨大人,你想抗旨不遵命吗?你应该无条件接旨,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都承旨但求无事,哪敢死谏,慌忙跪拜:“臣惶恐。娘娘,臣接旨!” 都承旨写好诏书,⾼宗派人火速送到俄国公馆。 公使韦伯接到⾼宗“请求成为保护国”的亲笔信函,大为⾼兴,立即与俄国府政联络,建议尽速与朝鲜缔结秘密协定。 此事飞快地传出宮中,闵氏家族的统帅闵泳翊听到这件事,急忙⼊宮,向闵妃禀报:“启禀娘娘,听说王上送亲笔信函给俄国公使,请求成为俄国的保护国,这是真的吗?” “是本宮请王上这么做的。” “啊!如果这是真的话,那就大事不好了!” “什么大事不好?” “回禀娘娘,一个家国成为另一个家国的保护国的话,实际上就和附庸国一样,这怎么不是大事呢?” “你不用瞎担心,我们的约定是,只有在我国发生动 ![]() 完全不了解际国关系的闵妃,照自己所想,把跟俄国的关系解释得如此简单,闵泳翊为之气结:“启禀娘娘,际国间的协定可并非如此简单…无论如何,请务必取消这件事吧!” “取消,为什么要取消?大清国的袁世凯、李鸿章心怀诡计,想要利用大院君,将我们闵氏家族连 ![]() “娘娘,可是俗话说投鼠忌器呀!如今局势如此复杂,稍有不慎就招致祸端,请娘娘三思呀!” “不用再说了,无论如何不能让大院君和开化 ![]() 闵泳翊被迫离开王宮,但是他非常忧心朝鲜的未来,一旦朝鲜与俄国缔结协定,就变成俄国的附属国了。思前想后,如果要事前阻止这件事,似乎只有借用大清国的力量,于是,闵泳翊下定决心去找袁世凯,告诉他这个秘密。 袁世凯得知这个惊人的秘密,大为愤怒,立刻向国內的李鸿章紧急报告:“朝鲜国王偷偷的给俄国公使递送了国书,要求成为俄国的保护国。这种秘密协定一旦得逞,朝鲜势必会被俄国夺走,而我们就会被赶出这块土地。所以,请应尽速出动军队,动用武力让他们无法缔结秘密协定。发生这种事件,完全是由于朝鲜国王昏昧,全赖王后闵氏发号施令,所以,应该趁着这个机会除掉昏君,拥立大院君的长孙李骏勇为王,让大院君掌管一切政事,这样做方为上策。” 袁世凯紧急向国內致电之后,立刻叫来领议政沈舜泽与外务大臣书吏徐相宇,质问他们:“听说贵国国王送国书给俄国,要求成为保护国,这是真的吗?” “这个…我不知道。” “领议政大人连这么重大的国事都不知道,这像话吗?” “王上做的事,我们怎么会知道呢?” “做臣子的不知道国王的所做所为,实在不成体统。但是,请你转告朝鲜国王,贵国如果想要和俄国联手,我大清就会动员军队,废王废后,国王可以换成别人来做!你们清楚了么?” 外务大臣徐相宇大为恐慌,哀怨的向袁世凯说:“所有的事都由我来负责处理,请不要提废位的事。”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提了,你要负责好好处理。” 这件事情闹大了,稍出差错,在朝鲜的土地上就会爆发中俄战争。责任重大,徐相宇担当不起,慌忙⼊宮,向⾼宗与闵妃禀报袁世凯的话。 只要提到废王、废后,就触到了闵妃的痛处,闵妃吓出一⾝冷汗。袁世凯带兵打⼊王宮,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样的话,连接受俄国保护的时间都没有了。一夕之间就被赶出王后的位子,与俄国订定秘密协定还有什么用?闵妃一时感情用事,完全无视大清国的存在, ![]() 终于,闵妃嗫嚅地问道:“这件事情况有这么糟糕?” “启禀娘娘,袁世凯原本就是个个 ![]() ![]() 闵妃陷⼊沉默之中,突然开口说:“不管用什么方法,先灭掉眼前的火再说。而今之计,必须 ![]() “臣惶恐。这个国书分明是王上拟定的国书,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呢?” “这只是谎称而已,以现在的情况,也只有这样做了,不是吗?” “纵使谎称如此,袁世凯会接受这样的说法么?” “不管是怎样的谎话,袁世凯一定会接受的。徐大人不必多言,现在就去找袁世凯,传达本宮的话。” 外务大臣徐相宇満头雾⽔望着闵妃,闵妃微笑着说道:“说国书是假的,袁世凯一定不会相信的。但是,如果我们坚持国书是假的,就表明已经放弃与俄国缔结秘约的意思,袁世凯会明⽩的。你听懂本宮的话了吧?” “是娘娘,臣现在才听明⽩。臣立刻去找袁世凯,传达娘娘的话。” 徐相宇对闵妃的手腕非常感叹,立即向袁世凯转达了闵妃的话。袁世凯听完哈哈大笑: “原来是这样的啊,竟然有人敢伪造国书,国王和王后可要当心啊!既然是一场误会,就不必计较了吧。” 正如闵妃所料,袁世凯明知这种理由荒谬得很,也假装相信了。 徐相宇回来报告之后,闵妃又授意:“你现在去找俄国公使韦伯,跟他说这个国书是奷臣伪造的。就把责任推给递送国书的蔡玄植⾝上吧,以将他处斩作为 ![]() 这种做法虽然恶毒,但却是非常谨慎的策略。徐相宇虽有些尴尬,也只有去找俄国公使韦伯,转达王后的意思。 但是韦伯公使对徐相宇的话一笑置之:“国书是假的?这是什么话?国书上清清楚楚盖着朝鲜国王的⽟玺,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这是奷臣们偷出⽟玺自行盖印,偷⽟玺的蔡玄植已经缉捕归案了。” 韦伯将头摇成波浪鼓: “不论你们说什么,我都不相信这国书是假的。定是大清国的袁世凯追究起这件事,所以你们不得不演这一场戏。但是,我已将这件事详详细细的向我国报告,我们会对大清国和你们的 ![]() 虽然俄国公使韦伯的态度強硬,俄国当时的确希望加強对朝鲜的影响,以对抗英国占据巨文岛所形成的局势。但是,要俄国考虑道要派兵“保护”朝鲜,就必然会促使国中与英国结成反对俄国的同盟,俄国府政绝不会选择这条与中英两国作战的危险的道路。从俄国利益考虑,俄国府政倒属意于争取清府政的谅解和协助,促使英国自巨文岛撤退。事实正是如此,当国中 员官向俄国外 ![]() ![]() 在国內,由于袁世凯的诘问和恫吓,闵妃不得不以密函系小人伪造为托辞,并申明密函作废,在形式逮捕了“策划者”赵尊斗、金加进、金学愚、金让默等四人,以国书伪造罪名,处以流放。 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不难看出袁世凯对朝鲜宮廷的骄横,无怪乎当时其被西方文人称为“拥有实权的下级”袁世凯在朝鲜的作为,不但执行了清府政对朝鲜的积极控制政策,而且遇到事情往往断然措置,把对朝鲜的⼲涉更向前推进一步。 在巨文岛事件之后,和朝鲜订有通商条约的家国,国美、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等,纷纷要求朝鲜府政派遣公使。这些家国在朝鲜都有常驻使臣,而朝鲜只往⽇本派设了公使。国美人丹尼和墨理贤不断鼓动闵氏府政—这两个人本是李鸿章推荐给朝鲜代替穆麟德的,原意是希望他们在朝鲜替国中效劳,但他们的态度却正好相反,执行有利于美⽇略侵的政策,致力于促使朝鲜结托欧美,摆脫国中的羁绊—遂决定向西洋各国派遣使臣。首先任命朴正扬为驻美公使,李完勇为参事官,出使国美。 由于派使之前没有和国中预商,大清国随即下谕通知袁世凯,指明朝鲜派使西国,必须先行请示,等待批准后才能成行。袁世凯奉旨,严厉地责备朝鲜府政,在宮廷之中,对⾼宗大声议抗: “贵国是大清国的属国,贵国要派使臣到外国去的话,应该要先得到我的许可。但是贵国置若罔闻,不经许可就擅派使臣遣美,这真的是对我大清国的大大不敬!” ⾼宗听了袁世凯的话,心中害怕。但是袁世凯的暴行传开之后,遭到了驻朝外国使臣们的一致非难,国美人丹尼尤其愤慨,在拜见⾼宗时提出谏言: “派遣公使到外国,这是被际国公法承认的,如果连袁世凯这样一个员官都可以左右,就太荒谬了。” 得到了国美人的支持,闵氏府政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大清国怕洋人,我国派使联络洋人,大清国便会怕我。如此一来,闵妃和⾼宗表面上同袁世凯虚与委蛇,实际上派使行动仍在进行。 这件事也让大清国十分恼火,觉得“上国”的尊严受损,袁世凯自然不断加以阻挠,后来派遣到国美的使臣返国,袁世凯又蛮横的胁迫闵氏府政严惩。僵持了一段时间。朝鲜方面拗不过袁世凯的固执,只有将该使臣免职,但后来又复起用,派使赴欧洲在袁世凯的⼲预下也始终未能实现。 袁世凯不但⼲涉朝鲜外 ![]() 在电讯方面,为了控制朝鲜局势,朝鲜的任何消息能迅速传到清国,大清国与⽇本展开了争夺朝鲜电讯权利的争斗。斗争的结果是大清国胜利,⽇本府政惨败。作为清府政的代表者,袁世凯把持朝鲜的电政及用人,独断专横,逐渐引起闵氏府政不満,几次要求线路换由朝鲜人管理,袁世凯都以违反合同规定而加以拒绝。 在朝鲜对外款贷及关税行政方面,袁世凯一点也不放松,凡事必定⼲预。屡次阻止朝鲜府政借外债的活动,由大清国向朝鲜借贷,以此保持海关行权政,巩固中朝宗藩关系。袁世凯把持着朝鲜海关,控制了朝鲜府政财政的主要来源。 袁世凯对朝鲜內政的⼲预面面俱到,更在处心积虑地寻找机会,尽早把闵妃赶下王后的位子,将权政移转给亲清的大院君。在成功阻止了闵妃和俄国的联系之后,袁世凯派了一员心部腹下,向大院君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但是,大院君并没有认可袁世凯的提议。此时的大院君对重新执政依然野心炽炽,看着诸闵将家国败坏,他心急如焚。但是大院君很清醒,在闵妃的经营下,闵氏家族的势力已经十分強大,此时他还没有信心打败诸闵。同时,由于自己的心腹在他刚刚归国之际,遭到了彻底的清洗,他只有依靠袁世凯才能重出政治舞台,而这一点,正是大院君最不愿意做的。 袁世凯在朝鲜的所为使得朝鲜百姓对其怨声不小,⽇本也对袁世凯的横行霸道感到不満,正在寻找反击的机会。现在如果冒冒失失的依靠袁世凯重出政坛的话,不是踩在沙堆向上爬么?于是,大院君离开了云岘宮,到⿇浦别墅的雅素亭消闲,每天看书作画,在看似悠闲的生活中,等待再起的机会。 面对大清国想要通过袁世凯全面控制朝鲜的意图,对朝鲜比任何家国都有野心的⽇本,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对此,⽇本任命右翼強硬派首脑大石正己为公使出使朝鲜,事事与袁世凯采取对抗的立场,清⽇两国在已经处于正面冲突的局面下了。 袁世凯在朝鲜的种种作为,都以加強中朝宗藩关系为主,逐步走向积极⼲涉的道路,其结果不可避免的造成朝鲜的离心倾向。由于袁世凯作派骄横专断,盛气凌人,对宮廷之中也不尊敬,在內外事务方面,比较重要事务没有事先得到他的允许,府政就很难实行,已俨然成为朝鲜的“太上皇”他的所作所为更加刺 ![]() 碍于时局,闵妃等人在袁世凯的⾼庒下不得不虚与委蛇,但內心对这个“太上皇”却越来越憎恶,想要摆脫国中 立独自主的愿望⽇增月长。袁世凯虽知朝鲜有离心的倾向,但总相信凭他的权谋智术⾜以控制朝鲜。直到中⽇甲午战争时,袁世凯凄凉的从朝鲜撤退,他才发现,他在朝鲜种下了多深的仇怨。 N6zWw.CoM |
上一章 明成皇后 下一章 ( → ) |
袁非的最新历史小说《明成皇后》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明成皇后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成皇后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