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是风之清扬创作的经典穿越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最后的三国 作者:风之清扬 | 书号:37769 时间:2017/8/5 字数:2218 |
上一章 第1279章 征倭准备 下一章 ( → ) | |
第1279章 征倭准备 征倭很快地被提了议事⽇程,虽然有些将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刘胤还是力排众议,坚持征倭。 但跨海作战不同于陆作战,首先是船,三韩和倭国虽然有着往来,但所使用的船只都较小, ![]() 对马海峡虽然并不太宽,但气候复杂多变,洋流变幻莫测,平静时,⽔波不兴,风平浪静,而一旦有变,则是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或者是大雾 ![]() ![]() ![]() ![]() 普通的小船渡河,其实是全凭运气,气候条件好的时候,便可以顺利地横渡,而一旦遇到台风和恶劣天气,那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过在长期的渡海的过程之,往来于两岸之间的那些商旅还是能摸索出一些经验来,相对来说,冬季常刮大风,而夏秋常有台风,只有舂天的三、四月,气候较稳定,是渡海的最佳时期。 现在已经是深秋了,距离明年的适渡期也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从时间来讲,还是相当地紧迫的。 刘胤立刻下令从幽州和青州一带召集造船的工匠,前往三韩釜山港。 按照船的⽔平来讲,季汉肯定是不如吴国的,不过青州和幽州一带临海,常有渔民下海捕鱼,打造的这些渔船,却是非常适合在海里航行的。 江船和海船的建造,还是有着不同的方法,象东吴建造的那种⾼达五层的大型楼船,在海 ![]() 这次从青州召集来的造船工匠,都没有走陆路,直接从青州胶东成山船,横渡⻩海,直抵三韩。从海路走,至少要走陆路节省三分之二的时间,同时也证明了现在的造船⽔平,完全可以适应渡海作战的需求。 三韩地区多山,有着大片的原始森林,这显然为造船提供了便利,限于 ![]() 人多自然是好办事,刘胤目前麾下有着汉军的十余万人马,有着夫余国的军队五万人,有⾼句丽的降军五万人,再加随时可以调动的三韩民夫,劳动力那是绝对富裕的,整整一个冬天进山伐木,堆集在釜山港口的木材简直要一座小山还雄伟。 而从幽州青州调集来的数千工匠,更是昼夜不停地打造船只,按刘胤的要求,此次建造的船只为大小三等,大船宽有三丈,长达十余丈,可以用来运输马匹和大型的器械,等战船宽约一丈,长五六丈,小型战船宽七尺,长三四丈,皆是用来载兵的。 总体数量,刘胤并没有要求多多益善,而是 ![]() 战船更重要的是后勤补给,跨海作战,对后勤补给的要求之⾼,是前所未有的。本⾝远征倭国,已经是创造了后勤补给最长距离的记录,而且横渡对马海峡,对后勤运输而言如同是瓶颈一般,试想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的大军渡海登陆之后,所有粮草辎重补给都将需要通过对马海峡来进行,如果赶风平浪静的季节还好点,可是一旦战争拖延下去,进⼊到了台风多发的季节,再想要通过对马海峡来运输物资的话,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任何军事行动都必须首先要进行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打造战船的同时,刘胤将主要的精力都投⼊到了筹措粮草物资,保证后勤供应来。 有着朝廷的全力支持,从冀州并州青州幽州调拨的粮草和物资源源不断地向着三韩地区涌去。夫余国这次不光派兵五万随同刘胤出征,而且还资助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刘胤在乐浪郡和带方郡以及三韩地区也募集到了不少的粮草,经过一个冬天的筹备,运送到前线的粮草物资已经可以満⾜所有大军半年的度支了。 随着寒冬的过去,肆 ![]() 由于刘胤的步骑军以及⾼句丽军夫余军基本都是旱鸭子,把这些陆军训练成⽔军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刘胤也没有在这方面去费力气,而是从青州招募到了千渔民来充当⽔手。 这些渔民都有很丰富的出海经验,算是汉军打造的战船要他们平时所使用的渔船略大一些,但其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经过一个冬天的 ![]() ![]() ![]() 这些战船其实都属于登陆型运输船,只需要将汉军步骑兵运送到对面倭国的九州岛进行登陆即可, ![]() ![]() 这次登陆作战的军队,事先也进行了筛选,毕竟海风浪较大,那些晕船的士兵将不会出现在第一轮攻击波。 第一攻击梯队都是尽可能挑选 ![]() ![]() |
上一章 最后的三国 下一章 ( → ) |
风之清扬的最新穿越小说《最后的三国》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最后的三国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最后的三国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