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志是逍遥五楼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靖康志 作者:逍遥五楼 | 书号:36616 时间:2017/7/29 字数:5431 |
上一章 第十章 良臣 下一章 ( → ) | |
第十章良臣 鲁国公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亡,⺟亲樊氏教之,通经史家百之书。崇宁五年登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名显京城。 靖康初,先为御史中丞,进为尚书左丞,犯颜敢谏,有大唐魏征之遗风!世祖⾼皇帝盛怒之下,心不能平,而事后屡加赏赐,愈敬重焉! 世祖曾言,赵相公实乃国之脊梁! 流光阁功臣第三! …《流光阁功臣谱》 第二⽇,赵桓召集宰执、三衙都指挥使,共同议事。 “召诸卿来,就是想议议军队的事情!”赵桓突然顿了顿,声音中带着沙哑,少了些往⽇的光鲜“朕决意整编全**队,诸位爱卿都谈谈自己的看法。” 官家的话,三位都指挥使听是听明⽩了,心里比先前更加糊涂,殿前司都指挥使王宗楚问道:“臣请问陛下,军队整编,如何进行?” 赵桓指着张叔夜说道:“你来解释!” 张叔夜将赵桓的想法解说了一遍,三位军方大员,无比震惊。事情本⾝还在其次,整编军队之后,还要做什么就很清楚了。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曹曚道:“军队整编之后,归属有无变更?” 大宋军制,国內噤军的统制、训练、番卫、戌守、迁补、赏罚等权利统归三衙,枢密院则负责下达军令,而战斗的指挥权则归于朝廷临时委任的率臣。大总管就是率臣的一种,还是权利最大的率臣。也就是说,人事权在三衙,诏令权在枢密院,指挥权在率臣。自从两府合班议事之后,率臣的委任,枢密院也起很大的作用,现在这个时候,三衙的权利被不断削减,枢密院的权力愈发膨 ![]() 赵桓不紧不慢地说道:“此后,军队指挥权统归枢密院,爱卿清楚了吗?” 曹曚黑着脸,道:“如此一来,三衙还有何执掌?” 曹曚的问题,张叔夜知道答案,却不方便回答:官家当然想把整编后的军队指挥权并⼊枢密院,不仅如此,官家还想直接把三衙撤销呢!撤销了三衙,面前的三位大员做什么? “负责京城戍卫!”赵桓眯着眼,盯着曹曚道。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石崇礼:“如此一来,三衙又有何用,还不如一并裁撤!” 赵桓紧绷着的脸突然笑起来,道:“王爱卿的话实在是说到了朕心里,朕早有此意!” 三位大员同时跪倒,王宗楚奏道:“陛下,祖宗法度延续了一百余年,岂可轻易变更,臣请陛下深思 ![]() 另外两人同声附和:“臣请陛下深思 ![]() 赵桓刚想说话,却听到张叔夜说道:“陛下,臣附议!” 张叔夜不想事态 ![]() 王宗楚直着脖子,道:“官家,朝中有奷佞之徒,请陛下明察!” 赵桓紧握双拳,似乎不认识一般,看着这个亲娘舅, ![]() “张叔夜!” “好好好!”赵桓道“曹卿、王卿以为如何?” “臣附议!” 赵桓霍地站起来,道:“他帮你们说话,你们却反过来指责人家,是何居心?就冲着你们的心地,朕也绝不能轻饶!传旨:褫去王宗楚、曹曚’崇礼官职,由三衙副都指挥使试都指挥使一职。令沿边六大总管麾下,整编为六大军团,军事长官由大总管兼任。京城剩余军队,整编为两个军团。至于军事长官的人选,明⽇再议!” 赵桓说完,刚想退朝,只听张邦昌道:“臣不敢奉诏!” 一语出,无人不惊! 早就商量好的事情,张邦昌却来了个不敢奉诏,是何用心? 赵鼎、何栗两人在滑州处置⽔灾事宜还未回来,剩下五名宰执,张邦昌已经表明了态度,其他人呢? 李纲低头不语,紧张思索着。 去年京城的战斗,由他亲自指挥,他当然明⽩官家这样做对家国有多大的益处,张邦昌不可能不明⽩,为何反对?左思右想,李纲似乎抓住了什么:若果真如此,此人的心地实在是… 盛怒之下的赵桓,瞪着李纲,道:“李相公,该你啦!” 李纲一步一步地出班跪倒,振声道:“臣李纲奉诏!” “臣张叔夜奉诏!” “臣秦桧奉诏!” “臣吕好问奉诏!” 赵桓指着张邦昌道:“褫夺张邦昌一切官职,给朕滚出去!” 张邦昌表情依旧,端正地叩首,摘掉乌纱帽, ![]() 一天之內,免掉四名重臣,举朝皆惊。 汴河放⽔对于滑州溃堤的合拢起到了决定 ![]() ![]() ![]() 赵鼎紧赶几步,来到近前,抱拳拱手道:“唉呦,大热的天都 ![]() 秦桧在一边陪着,喊道:“把我今天早上拿来的⽩毫银针,给赵相公沏上一杯。” 李纲闻言一愣,瞅着秦桧,道:“会之,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有好茶为何没我的份啊?” 秦桧哭着脸,道:“相公,这是从何说起呀?今天早上到现在,我问了你不下三遍,你连一句话都不回,又怎说我小气?” 旁边一名给事中中帮腔道:“秦相公所言不差。今天早上,他问您时,您正在与户部尚书 ![]() 李纲敲着前额,自失一笑道:“唉呦,怠慢了,怠慢了!会之,赏我一杯⽩毫银针,如何?” 秦桧⾼声道:“沏两杯,”回头又道:“喝着好,一人送你们半斤。左右我再想办法就是!”说着话,来到里间,赵鼎略微洗了洗脸,拣位置坐了。轻啜了口茶,长出一口气,道:“昭容娘子的丧事都忙完了?” 李秦二人默默点头,一副戚戚然的样子。 “陛下还好吗?” 秦桧起⾝,自书案上拿出一件折子,递给赵鼎。赵鼎展开观瞧:这是一份 ![]() 这份 ![]() 赵鼎立目怒道:“这是谁签的文书?” 秦桧道:“如果我所料不差,这个字应该是丁都赛所写!” 赵鼎“啪”地将文书摔到桌子上,道:“哪有这个道理?李相,你就听之任之?会之,你是⼲什么吃的?” 秦桧正⾊道:“元镇公,我与李相公都争过,官家表面应承,依然顾我,我辈做臣子的又能怎样?” “什么话!”赵鼎盛怒而起“这样的东西,也是她一个女人能够碰的?祖宗家法都不顾啦?伯纪兄,大宋一百余年来,出过这样的事吗?” 赵鼎火气很大,指责李纲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秦桧上前,将赵鼎按在椅子上,道:“元镇公,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嘛!一个多月来,李相公每天睡不上两个时辰,有时就在这里凑合一宿。大事小事都要过问,又要时刻关注京城军队的动向,每天写的字少说也有两万,你还要他怎样?难道都要挂冠而去?张相去职,里外就是我们两人,忙都忙死,这些哪还顾得及!” 赵鼎老脸一红,深深一揖,道:“唉,相公大人有大量,还请原谅一二。” 李纲刚说了一句客套话,赵鼎起⾝就走,道:“我去争,说一千道一万,做臣子该尽的本分还是要尽。” 秦桧拉住想说话的李纲,道:“陛下不在延和殿,元镇公想知道官家的去处,直接问裴谊好了?” “这个东西不在官家⾝边?” “他哪还有那个胆子!” 赵鼎点头去了。秦桧小声对李纲说道:“我听说,官家这几天心情不错,元镇公此去,即使事情不遂,也无大碍,相公放心就是!”话是这样说,李纲又哪能放心? 赵鼎来到丁都赛的住处,御前班直进去禀报之后,赵鼎抬腿而⼊! 见礼山呼万岁,赵桓吩咐都赛为赵鼎上茶,人都乖乖地退了出去,把门掩上。 赵鼎道:“陛下 ![]() 赵桓脸拉得老长,道:“你不要再说,朕不想听,朕累了,想休息了!” “滑州之下,几十万百姓等着朝廷的救济,那不是几十万百姓,那是几十万 ![]() 赵桓又被触动了心事,眼泪“吧哒,吧哒”就下来了。 “为一女子弃江山社稷,您对得起祖宗?为一女子弃江山社稷,您对得起太上皇吗?”赵鼎“咚咚”叩首,额头流着⾎“这种地方,也是万乘之君应该来的吗?让百官、万民怎么说您?让史官怎么写您?陛下,陛下呀!” 赵桓举起茶杯“啪”地摔在地上,道:“你这是在和朕说话吗?朕累了,你给朕出去!” 赵鼎擦了擦眼泪,起⾝就走! 不一会,王德进来禀报:“官家,赵相公跪在门口,我们怎么拉也不起来,您看…” 赵桓吼道:“他愿跪就跪着,不要理他!” 王德黑着脸,也出去了。 “官家,臣妾为您唱个曲,您说好不好?”乖巧的丁都赛摇着赵桓的胳膊,撒娇地央求着,好像,听曲的是她,而唱曲的是赵桓似的。 琴声响,⽔袖摇,只听都赛唱道:“映石先过魏,连城 ![]() ![]() 这是一首咏⽟的诗,名为咏⽟实在是借物喻人啊! 新妇都赛,妖冶风 ![]() 都赛撅着小嘴,道:“门口跪着鼎鼎大名的赵相公,奴家如何担当得起?官家若是不走,明天奴家就会被京城士大夫活活羞死的。” 赵桓佯怒道:“朕倒要看看,哪个敢欺负朕的都赛!” 这个女人,真是善解人意呢! 两人相拥着,不知过了多久,都赛幽幽道:“官家,赵相公都跪了两个多时辰了,您真的该走了。” “和朕回宮吧!” 都赛低头搅着一缕黑发,道:“人家进宮,又是什么⾝份?” “这也不能着急,得慢慢来。朕可以先封你为郡君,嗯,叫什么好呢?对了,就叫都赛郡君好了。然后哇,进才人、美人、嫔、妃。” 都赛摇头摇,道:“不,就这样 ![]() 赵桓道:“这些人,还真会巴结!不进宮,眼下倒是没问题,可是你一旦结了龙胎,那就不成了。” 都赛一听这话,很是犯难呢! 做了官家的女人,谁不想生个皇子?有了儿子,才有依靠。女人青舂年少,光 ![]() 这样的难题,赵桓也没办法解决,轻轻抚弄着她的长发,享受着转瞬即逝的惬意。 上灯了,真的该走了。 赵桓将沉沉睡去的都赛放到 ![]() 什么时候,朕又如何知道。 赵桓狠下心肠,推门而出。 走到门口,不咸不淡地丢下一句:“你要跪只管跪着,朕回宮了!”言罢,催马绝尘,消失在茫茫的夜⾊之中。 赵鼎目送官家走远,在两名家人的搀扶下起来,又看了一眼这个不起眼的小院,朝胡同外走去。 开始几步,腿脚不灵便,一瘸一拐地,如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行十几步,传来悲凉的歌声,赵相公好兴致啊! N6zWW.coM |
上一章 靖康志 下一章 ( → ) |
逍遥五楼的最新架空小说《靖康志》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靖康志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靖康志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