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东升是苏潜创作的经典架空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架空小说 > 明月东升 作者:苏潜 | 书号:25362 时间:2017/6/21 字数:3814 |
上一章 第二章 百户屯田 下一章 ( → ) | |
宽甸百户周弘在万历四十七年里依旧没有摆脫喜忧参半的心境。 这百户的世袭武职,得来不过短短两年,周百户的称呼不仅周弘自己感觉不顺耳,就连宽甸的旗军、民户也说起来拗口。这倒不是因周弘新有的官称让人陌生,若放在两年前,宽甸堡里谁见了不得称一声“周千户”那老爷的尊称周弘还不够资格,但仅这千户的名头就⾜够周弘在宽甸堡所辖地界上横行无阻,就连那些调集来此戍守的班军、营兵,不论大小也得对其客客气气的打招呼。只不过因宽甸堡外一处民屯里的百多亩地,与那镇江的李家起了冲突,当然,这个镇江李家可与李家屯的李达茂毫无关系。周千户本早知镇江李家的名声,但想这宽甸本是自家的地界,那李家的手也伸的太长了,便硬是用种种手段家那块地收⼊囊中。李家之所以成名,当然不会让这样一个小小的千户就这么占了上风,人家手段可与周弘不同,事后也没多说,连句狠话都没听过,只是不声不响地从辽 ![]() ![]() ![]() 说起这考核评语,也是辽东惯例,例如说‘持⾝廉静,供职勤能,久历戎行”、或是“年方力壮、韬略颇知”、“处事果确,秉 ![]() 是故这周千户的忧大抵上是这“名”上的事儿,当时想的是按着惯例,即便受罚,不久便也能复职,可如今这都两年了,还是挂着百户的名,行的千户的职。这对周百户周家在宽甸的实利毫无影响,只是周弘一直疑心当初镇江李家的笑脸后面是不是还蔵着什么。 让周百户喜的,自然是周家产业的增长。这辽东虽然不怎么太平,整个辽东边墙一带女真的游骑袭扰就从未断过,但并不妨碍周百户不断扩展周家的家产。论起来,周百户以世袭千户职管辖宽甸堡的屯田,时间并不算太长。这还是自从李成梁強迁宽甸百姓內迁一事中得利的。万历三十四年,李成梁镇守辽东,弃宽甸六堡之地,将约6万余户人口迁往辽东腹地。这使得原来开垦出来的大片农田全数荒芜,直到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才将宽甸地界上荒芜的土地又再次开垦成良田,这一次自然费力较少。周百户以世袭千户多年管理屯田的经验、手段,如今宽甸堡四周的农田约有三成便或明或暗地姓了周,那可是上万亩良田,三成之数,⾜以让周家每年收⾜数千石粮食,这还未算上四周山⾕里类似李家屯那样的村子里因各类缘由向周百户缴粮的数目。 这两年周百户虽然官运不佳,但作为卫所武官,这官职上出路有限,况且周弘也明⽩,这武官职位越⾼,在辽东上边墙的几率便越大,尽管在宽甸周百户听起来始终不顺耳,却也仅仅眉头一皱而已。不过,这两年战火纷飞之势眼见着越来越大,周家却因此而多了银子上的收益。 辽东缺粮,大抵上指的是卫所旗军与辽东各地的班军营兵的军粮、饷银,按大明朝的律令,一般旗军每月月粮一石,另有年例赏赐,比如棉布4疋,棉花1斤8兩;如周弘这般的千户级别的武官,则月支本⾊米2石,折俸銀6錢3分。按例每年分两次给付,这折银的意思,多半是辽东粮食 ![]() ![]() 那胡家周弘也是最近一年多才略有所闻,据说是贩卖葯材起家,兼做粮食贩卖生意,在镇江堡里粮食买卖算是第一,大有庒过镇江堡李家的势头。估计李家也不会袖手旁观,按周弘所知,这李家怕又要玩什么暗中的手段,但做生意只要拿得出真金⽩银,是不怕什么波折的,甚至真肯不惜⾎本,还真拿胡家没办法。那胡家以往默默无闻,这猛地一跃,倒真是漂亮。很多人都猜测其背后必然有所依仗,否则怎能如此耀眼?至于胡家将粮食卖到何处,便无人知晓,只看到鸭绿江上的船队与向京城方向不断行进的驮队,卖给谁,就是商家的秘密了。 萨尔浒一战之后,败兵如嘲,但宽甸一带却平静的很,既没有败兵騒扰,也没有后金潜近。再说,辽东都司大概被这一败弄昏了头,有近两月似乎将宽甸一带忘记了,连例行的文书都没有一封,周弘只能从传言中得知一二。但宽甸实在过于安稳,静悄悄的倒将辽东战火当作了旁观。五月初好不容易来了封公文,责令周弘调集旗军,严密防守边墙,谨防后金袭进。 这又让周弘有些不満,一是其中没半点复职的意思,这其二,周弘不管是百户,还是原来的千户,这戍守的职责都不是他该做的事。周弘仅是个管屯百户,专管种地,至于戍守一事,自由常驻的原振武营一部负责戍守,甚至旗下的旗军,也只管在宽甸堡里执勤,而不管边墙上的轮班。但东路军走时基本上将能战的人都带走了,甚至稍稍有些气力,至少看起来⾝強力壮者,也被充作力夫搬运辎重随军而行。就算周弘愿意担此一责,也得手里有兵才是。辽东卫所最初的军籍建制到现在 ![]() 思前想后,周弘还是动用手中的权利,调集宽甸堡附近的几个村子里的旗军,包括军余、帮丁,在上百里宽的边墙上轮值戍守。这周弘不管也得管,谁让其是宽甸五堡这一带唯一做过千户的武官呢?宽甸堡最大,人口最多,一向是宽甸五堡的核心,其余几处堡寨就算东路军未来之前,最多驻有不到一百的营兵戍守,宽甸堡还算最多的,营兵们有将近五百。不过眼下这些都不在了,各堡寨里,留下的除了几个旗军按值守堡外,那其实就是充门面而已,再也没与什么可称为兵的人。若真要说上阵,可能周弘手下的二三十个家丁,算是唯一可以拿到列队的,其余旗军刀是能拿,但战队列阵,怕是要再往回活上个几年。 宽甸堡是沿浦石河一线地五座石堡中最大一座。堡內能容千人居住。眼下除了周弘百户一家住在这里。还有数百户人家在此安家。这些人中有卫所下地军户屯军。也有民户归宽甸堡管辖。这些人种地地。都在宽甸堡四周。宽甸堡本⾝便修建在平坦地河⾕中。有⽔有田。这是必须地选择。堡外整齐地农田呈井字分布。堡城便在井字地最中间。然后四周地区域便是农田。这是辽东卫所修筑堡城时完全一致地设置。区别只在于大小。人口地多少。堡外农田按规矩是一个屯军有五十亩土地耕种。武官另有一部分田作为俸禄地一部分。但到现在。这个五十亩只存在与朝廷地文书上。实际上宽甸堡內除了周百户。没有人家能拥有三十亩以上地田地。大多数都沦为周家地佃户。说佃户也不准确。但也不同于后金地奴隶阿哈。因为这些人除一部分是后来地民户外。多数都是卫所本⾝地旗军⾝份。但自己地田。早已不归自己。就算周千户地户口博上还登记着某某名下多少田亩。就连位置距离都写得清楚。但田里耕作地却不是本人。而粮食收上来以后。名义上地拥有者也不会有半点收⼊。这当然都归周百户所有。另外。作为一处立独地屯田堡寨。宽甸堡內自然还有各类工匠手艺人。并且。作为边墙防御地一个重要部分。这里还有兵营。武库。粮库。火器储备也是充⾜地。只是现在看来。不仅宽甸堡里地旗军不会打开武库拿出来使用。就算拿出来。连抬炮上堡墙地人。怕是都凑不够。 夜⾊还未完全将宽甸堡覆盖。宽甸堡地大门还要再稍等片刻才会关闭。守门地几个旗军懒洋洋地靠在墙壁上。过一会儿关了堡门。便可以回去睡了。但几个旗军还未想出到底在睡前做些什么。就见大路上缓步奔来一队骑兵。 几个旗军并未惊慌。能从大路上走来地骑兵不会有危险。看着对方地黑⾊铠甲。却有因夜幕地降临而不甚清晰。这几个人相互看了看。便拍拍⾝上尘土。在堡门边列队。这队人马极有可能是那些营兵又回来地。 骑兵小队 ![]() “你是汤虎?” 马上骑兵一扭⾝便子套亮晃晃地 ![]() 【收蔵、推荐,谢谢】 n6zwW.cOM |
上一章 明月东升 下一章 ( → ) |
苏潜的最新架空小说《明月东升》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明月东升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明月东升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