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是郭茂倩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乐府诗集 作者:郭茂倩 | 书号:12672 时间:2017/4/18 字数:7915 |
上一章 杂歌谣辞 下一章 ( → ) | |
![]() 【原文】 东方 ![]() ![]() 【注释】 ①汝南:后汉郡名,在洛 ![]() 【译文】 东方渐渐亮了,天已快明,这时夜空中还有星星闪耀,汝南的晨 ![]() 【赏析】 “ ![]() ![]() ![]() ![]() ![]() ![]() 戚夫人歌 汉·戚夫人 【原文】 子为王①,⺟为虏。终⽇舂薄暮,常与死为伍②。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注释】 ①子为王:指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②常与死为伍:经常有死的危险。伍,伴。 【译文】 儿子啊,你为赵王,而你的⺟亲却成了奴隶。整⽇舂米一直到⽇落西山,还经常有死的危险。与你相离三千里,应当让谁去给你送信,告知你呢? 【赏析】 本诗形式灵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一个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弱女子形象呼之 ![]() 戚夫人是汉⾼祖刘邦的宠妾,刘邦死后,她被吕后所囚噤,罚她舂米,最后被吕后杀死。《汉书·外戚传》曰:“⾼祖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王如意。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钳,⾐赭⾐,令舂。戚夫人舂且歌。太后闻之大怒,曰:‘乃 ![]() 诗歌开头说“子为王,⺟为虏”三言六字,以⺟子地位之悬殊直抒內心不平,先声夺人。紧接着说自己每天起早贪黑舂作不止,生命危在旦夕,随时可能发生不测。而末句“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汝)”犹如一声绝望的呼号,将心中的悲苦和对远方儿子的思念倾吐而出。 秋风辞 汉·刘彻 【原文】 秋风起兮⽩云飞,草木⻩落兮雁南归。兰有秀①兮菊有芳,怀佳人②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③, ![]() 【注释】 ①兰有秀:当指秋兰开花。秀,是开花的意思。②佳人:指汉武帝的宠姬李夫人。③棹(zhào)歌:船上人摇动船桨时唱的歌。 【译文】 阵阵秋风携⽩云而飞,草木枯⻩树叶落下,大雁飞向南方。幽兰含芳,秋菊斗 ![]() ![]() 【赏析】 诗歌篇名为汉武帝刘彻作。汉武帝巡行河东,泛舟于汾河之上,与臣下宴饮时作。“怀佳人兮不能忘”等句,抒发了他求渴“贤才”的愿望。《汉武帝故事》曰:“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 ![]() 李延年歌 汉·李延年 【原文】 北方有佳人,绝世①而立独②。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③,佳人难再得。 【注释】 ①绝世:夸其姿容出落之美,简直是举世无双。②立独:写美人幽处娴雅,超俗出众。③倾城、倾国:都是形容佳人的顾盼之美。这里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城墙塌倒,使家国倾覆。 【译文】 北方的佳人姿容出落得很美,举世无双;她幽处娴雅,超俗出众。这位佳人她只要对守卫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弃械、墙垣失守;倘若再对驾临天下的人君秋波一转,亡国灭宗的灾祸,可就要降临其⾝了!佳人的顾盼之美,真是“倾城”、“倾国”啊!美好的佳人,常常给人君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见得还少吗?这似乎是要告诫人君,记取倾城、倾国的古鉴,不可为佳人所误。但是,纵然是倾城、倾国,也别失去获得佳人的良机,她毕竟是世所难逢、不可再得的啊! 【赏析】 《汉书·外戚传》曰:“李延年, ![]() 这首歌表现佳人之美,不像《卫风·硕人》那样,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肖像描绘见长,而以惊人的夸张和反衬,显示了自己的特⾊。在表现方法上,倒是更接近于宋⽟的《登徒子好⾊赋》。如果两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此歌在动用夸张、反衬时,又紧紧抓住了人们常有的那种“畏”而可“怀”、“难”而愈“求”的微妙心理,终于产生出不同寻常的效果,打动了一代雄主的心弦。这就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中山孺子妾歌 唐·李⽩ 【原文】 中山孺子妾,特以⾊见珍。虽不如延年妹①,亦是当时绝世人。桃李出深井②,花 ![]() ![]() 【注释】 ①延年妹: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有倾国倾城之貌,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②深井:庭中天井。③上舂:指孟舂,舂季的第一个月。④团扇:汉成帝时,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宮,作了一首《团扇歌》,以表达自己失宠后的心情。⑤戚姬髡(kūn)剪⼊舂(chōnɡ)市:汉⾼祖刘邦时,戚夫人得宠,⾼祖驾崩以后,吕后成为皇太后,用残酷的手段整治戚夫人,挖去她的双眼,放⼊脏臭的猪圈中。 【译文】 中山王的孺子妾,只是凭着美丽的容貌而得到中山王的宠爱。虽然说比不上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但仍然是当时的绝⾊佳人。庭院天井中生出的桃树和李树,花开在初舂季节,分外 ![]() ![]() 【赏析】 《中山孺子妾》,乐府旧题,属于乐府《杂歌谣辞》。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意失之人的苦闷与心酸。 匈奴歌 【原文】 失我焉支山①,令我妇女无颜⾊②。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④。 【注释】 ①焉支山:在今甘肃西部。②妇女无颜⾊:妇女因生活贫困而无好的容颜。③使我六畜不蕃息:指丧失了良好的牧场,不能繁殖牲畜。 【译文】 失去了焉支山,我们放牧困难,生活贫困,妇女们因过着穷苦的⽇子都没有好的容颜。失去了祁连山,使我们丧失了良好的牧场,牲畜不能繁殖。我们是多么凄伤啊! 【赏析】 此歌本为匈奴人所唱。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将兵出击匈奴,夺取焉支山和祁连山。匈奴人悲伤作此歌。《十道志》曰:“焉支、祁连二山,皆美⽔草。匈奴失之,乃作此歌。”《汉书》曰:“元狩二年舂,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讨匈奴,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其夏,又攻祁连山,捕首虏甚多。”“祁连山即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故曰祁连山。焉支山即燕支山也。” 司马将军歌 唐·李⽩ 【原文】 狂风吹古月①,窃弄章华台②。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③。手中电曳倚天剑④,直斩长鲸海⽔开。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⑤。扬兵习战张虎旗⑥,江中⽩浪如银屋。⾝居⽟帐临河魁⑦,紫髯若戟冠崔嵬⑧。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羌笛横吹《阿亸回》⑨,向月楼中吹《落梅》。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⑩。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注释】 ①古月:是“胡”的隐语。这里指叛将康楚元、张嘉延。②窃弄章华台:指康张叛军弄兵窃取荆州。窃弄,非法弄兵。章华台,楚灵王所筑造,旧址在今湖北省。这里代称荆、襄一带。③“北落”两句:北落星的光彩明亮闪耀;南征猛将密集如云,气势如雷。北落,星名,即北落师门星。位置在北方,古代常用此星占卜战争胜负,如星光明亮,就认为胜利在望。④电曳:像闪电一样地挥动。倚天剑:意谓靠近天的长剑。⑤龙骧:人名,指益州刺史王浚。太康元年,他率领军队东下,直取吴国的都城,接受了吴军的投降。官至大将军。三蜀:指蜀郡、广汉、犍为三郡,皆在今四川境內。⑥虎旗:即熊虎旗,古时主将的军旗。⑦⽟帐:指主将所居的军帐,坚固不可犯侵,像⽟制作的帐篷一样。临河魁:在河魁星的方位设置军帐。古人认为军中主将须 ![]() 【译文】 叛将康楚元、张嘉延非法弄兵,窃取荆州。北落星的光彩明亮闪耀,战争胜利在望;南征猛将密集如云,气势如雷。靠近天的长剑像闪电一样地挥动,直斩长鲸,劈开海⽔。我看到楼船这样壮阔,就像王浚当年率领军队从三蜀东下,直取吴国,接受了吴军的投降的景象。扬兵开战,虎旗张扬,杀声震天,江中顿时⽩浪翻滚,犹如银屋。指挥的将军⾝居⽟帐之內,在河魁星的方位设置军帐。紫髯若戟,头冠崔嵬,十分威武雄壮。天子驾临,细柳营开,细柳治军严谨,纪律严明。才知道灞上的队伍,就像孩子们在做游戏,很容易受到敌人的袭击。羌笛横吹《阿亸回》曲子,月光笼罩下的戍楼中吹起《落梅》。将军舞起长剑,壮士呼声震天。军队得胜庆功,演奏献凯之曲时,功臣的画像能被画在未央宮的麒麟台上。 【赏析】 《司马将军歌》,乐府《征伐王曲》调名,是李⽩模仿《陇上歌》而作的乐府诗。诗中歌颂南征将士威武的气概和严肃的纪律,表达了诗人对平定康张叛 ![]() 上云乐 唐·李⽩ 【原文】 金天①之西,⽩⽇所没。康老胡雏②,生彼月窟。巉岩③容仪,戌削风骨。碧⽟炅炅双目瞳,⻩金拳拳④两鬓红。华盖垂下睫,嵩岳⑤临上 ![]() ![]() ![]() ![]() 【注释】 ①金天:西方之天。②胡雏:胡人小儿,胡人童仆。③巉(chán)岩:本意是指山峰陡峭,这里形容长相奇特。④⻩金拳拳:金⻩⾊弯曲的头发。⑤嵩岳:嵩山,这里比喻⾼⾼的鼻梁。⑥盘古: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创世的人。⑦“ ![]() ![]() ![]() ![]() ![]() ![]() ![]() 【译文】 在遥远的西方,太 ![]() ![]() ![]() ![]() ![]() ![]() ![]() ![]() 【赏析】 乐府《神仙二十二曲》中有《上云乐》,又名“洛滨曲”相传是梁武帝时所制,假想生于上古时期的西方神仙老胡文康,长得青眼⾼鼻,携弄孔雀、凤凰、⽩鹿,慕梁朝来游,伏拜祝千岁寿。李⽩拟作《上云乐》,在前人歌辞的基础上作了发挥,写西域胡人携狮子、凤凰来唐朝祝天子寿的盛况。 敕勒歌 【原文】 敕勒①川, ![]() 【注释】 ①敕勒:民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带。② ![]() 【译文】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 ![]() 【赏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敕勒川, ![]() ![]() ![]()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 ![]() ![]() ![]()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趣情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彩,原因也在这里。 箜篌谣 唐·李⽩ 【原文】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贵 ![]() ![]() 【注释】 ①严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余姚人。②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③管蔡:管叔和蔡叔,是周武王的弟弟。④“汉谣”两句:语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 ![]() 【译文】 要想升天飞仙,千万不要骑龙,要想游历河川,千万不能骑着老虎。朋友相 ![]() ![]() ![]() ![]() ![]() ![]() ![]() ![]() 【赏析】 《箜篌谣》,古乐府旧题,即《箜篌引》,又名《公无渡河》。李⽩这首诗是借用旧题名,大致说朋友结 ![]() |
上一章 乐府诗集 下一章 ( → ) |
郭茂倩的最新历史小说《乐府诗集》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乐府诗集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乐府诗集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