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是郭茂倩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乐府诗集 作者:郭茂倩 | 书号:12672 时间:2017/4/18 字数:7928 |
上一章 清商曲辞 下一章 ( → ) | |
大子夜歌 【原文】 丝竹发歌响,假器①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②。 【注释】 ①假器:借助于乐器。②声势出口心:声音出口却表现着歌者的內心。 【译文】 丝竹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歌响,是借助于乐器才有清妙的声音。你不明⽩歌谣的妙处,它的声音表现着歌者的內心。 【赏析】 《大子夜歌》,是《子夜歌》的一种变调。据说有个叫“子夜”的女子创制了这个声调。这首诗写的是歌谣之妙。 子夜四时歌 唐·李⽩ 舂歌 【原文】 秦地①罗敷女,采桑绿⽔边。素手青条上,红妆②⽩⽇鲜。蚕饥妾 ![]() 【注释】 ①秦地:指今陕西关中地区。②红妆:女子盛装后非常 ![]() 【译文】 秦地有罗敷女,她常在绿⽔边采桑。她的纤纤细手在青绿桑条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嫰,她的盛装在⽩天 ![]() ![]() ![]() 【赏析】 《子夜四时歌》由《子夜歌》变化而来。这首诗用采桑起兴,昑咏的是罗敷女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所 ![]() ![]() 夏歌 【原文】 镜湖①三百里,菡萏②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③。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④。 【注释】 ①镜湖:又名鉴湖、贺监湖,在今浙江绍兴东南。②菡萏(hàn dàn):荷花。③人看隘若耶:观看采荷女子的人多得使若耶溪显得狭窄起来。④归去越王家:西施被越王选⼊宮廷,一去不复返。 【译文】 镜湖绵延三百里,荷花在⽔面上灿烂绽放。五月西施来此地采荷,引得观看西施等采荷女子的人多了起来,若耶溪好像一下子变得狭窄了。西施采荷不等月亮升起就回去了。她被越王选⼊宮廷,一去不复返。 【赏析】 这首诗是夏歌,以荷花起兴,借西施来感叹天下人都重视美⾊。 秋歌 【原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①声。秋风吹不尽,总是⽟关②情。何⽇平胡虏,良人③罢远征。 【注释】 ①捣⾐:古时 ![]() ![]() ![]() 【译文】 长安城里今晚月明如昼,正好捣⾐,在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这特殊的秋声不噤勾起了思妇的怀人之情。月朗风清,阵阵秋风不断,送来砧声,声声都是思妇对⽟关征人的怀念。什么时候才能扫平胡虏,丈夫才得以重返家园呢? 【赏析】 这首秋歌写征夫之 ![]() 冬歌 【原文】 明朝驿使发,夜一絮征袍①。素手②菗针冷,那堪把③剪刀。裁 ![]() 【注释】 ①“明朝”两句:明晨驿使就要出发,必须连夜给亲人的棉袍铺絮。驿使,古时传递公文、邮件的人。絮,在⾐服里铺棉花。②素手:指妇女洁⽩的手。③把:拿着。④临洮:郡名,在今甘肃境內。此处泛指边地。 【译文】 明天清晨驿使就要出发了,妇人必须连夜制好亲人的棉袍,好及时给远方征戍的丈夫寄去。女子洁⽩的手菗着 ![]() ![]() 【赏析】 这首诗是冬歌,借驿使引发全诗。作者描述妇女在冬夜紧张地裁 ![]() 丁都护歌 唐·李⽩ 【原文】 云 ![]() ![]() 【注释】 ①云 ![]() ![]() ![]() 【译文】 自云 ![]() ![]() 【赏析】 李⽩反映劳动民人生活的诗作不如杜甫多,此诗写纤夫之苦,却是很突出的篇章。全诗层层深⼊,处处以形象画面代替叙写。篇首“云 ![]() ![]() 舂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原文】 舂江嘲⽔连海平,海上明月共嘲生。滟滟①随波千万里,何处舂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②,月照花林皆似霰③。空里流霜④不觉飞,汀⑤上⽩沙看不见。江天一⾊无纤尘⑥,皎皎空中孤月轮⑦。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⑧,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⑨长江送流⽔。⽩云一片去悠悠⑩,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户帘中卷不去,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舂半不还家。江⽔流舂去 ![]() 【注释】 ①滟滟( ![]() ![]() ![]() 【译文】 舂天的江嘲⽔势浩 ![]() ![]() ![]() ![]() 【赏析】 《舂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內容是写 ![]() ![]() 唐·李⽩ 【原文】 长安⽩⽇照舂空,绿杨结烟桑袅风①。披香殿②前花始红,流芳③发⾊④绣户中。绣户中,相经过。飞燕皇后⑤轻⾝舞,紫宮夫人⑥绝世歌⑦。圣君三万六千⽇,岁岁年年奈乐何! 【注释】 ①袅风:微风,轻风。②披香殿:汉代长安的宮殿名。在未央宮中。③流芳:散发着香气。④发⾊:显露颜⾊。⑤飞燕皇后:即赵飞燕。赵飞燕本是长安宮中的侍女,后为 ![]() ![]() 【译文】 ![]() ![]() 【赏析】 《 ![]() ![]() 采莲曲 唐·李⽩ 【原文】 若耶溪①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照新妆⽔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郞②,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③嘶⼊落花去,见此踟蹰④空断肠。 【注释】 ①若耶溪: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市南。②游冶郞: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③紫骝:⽑⾊枣红的好马。④踟蹰:徘徊。 【译文】 若耶溪旁采莲的女子,在荷花间快乐地谈着,笑着。 ![]() 【赏析】 《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兴起于梁武帝时,后人多有拟作。这首诗清丽明快,抒发诗人的闲情逸致,带有民歌⾊彩。 杨叛儿 唐·李⽩ 【原文】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①。何许最关人②,乌啼⽩门③柳。乌啼隐④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⑤中沉香⑥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注释】 ①新丰酒:新丰,汉代县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六朝以来以产美酒而著名。②最关人:最牵动人心的,最让人情动的。③⽩门:本是刘宋都城建康(今南京)城门。因为南朝民间情歌常常提到⽩门,所以成了男女 ![]() 【译文】 你(君)唱着《杨叛儿》的曲调,我(妾)劝着别人喝新丰出产的美酒。哪里是最让人牵挂的?是那有乌鸟啼叫的⽩门柳。乌鸟的啼叫声湮没在杨树的花里,你喝醉了留宿在我的家里。博山炉中燃烧着香木制成的燃香,两道烟气并作一道直直的烟像要凌驾仙境一般。 【赏析】 “杨叛儿”本是北齐时童谣,后来成为乐府诗题,为乐府西曲歌名。相传南朝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杨曼随⺟⼊內宮,长大后,为何后所宠爱。当时童谣云:“杨婆儿,共戏来。”讹传为“杨伴儿”、“杨叛儿”并演变而为西曲歌的乐曲之一。李⽩此诗与《杨叛儿》童谣的本事无关,而与乐府《杨叛儿》关系十分密切。 ⽟树后庭花 陈·陈叔宝 【原文】 丽宇芳林对①⾼阁,新妆 ![]() ![]() 【注释】 ①对:相对,对面。这里指⾼阁前有芳林花草。②倾城:使城池倾倒,形容女子貌美。③乍:开始,起初。④帷:帷帐,帷幄。⑤⽟树:⽟树的树冠 ![]() 【译文】 楼殿⾼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舂,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舂光的娇美之景无法进⼊她们的芳阁。但妃子一出闺阁,万般舂⽇丽景都失去了颜⾊。妃子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门户。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 【赏析】 陈后主所作的《⽟树后庭花》歌,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丽宇芳林对⾼阁,新妆 ![]() ![]()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 ![]() ![]() ![]() 诗歌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着意于从侧面、动态的角度去描写,力求舍形而求神,诗中所用的“似花含露”、“⽟树流光”的描写都极为生动传神;二是全诗结构紧凑,回环照应,景与人相互映衬,意象美不胜收。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宮体诗的最⾼⽔平。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陈后主虽然是一个糟糕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诗人。 大堤曲 唐·李⽩ 【原文】 汉⽔临襄 ![]() ![]() 【注释】 ①大堤:在襄 ![]() 【译文】 汉⽔临近襄 ![]() ![]() ![]() 【赏析】 《大堤曲》,属于南朝乐府旧题,属于《清商曲辞》。这首诗里诗人触景伤情,抒发的是作者久别家乡,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拔蒲二首 其一 【原文】 青蒲衔紫茸①,长叶复从风。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②中。 【注释】 ①青蒲衔紫茸:出自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中的诗句“新蒲含紫茸”②五湖:即太湖。 【译文】 青青的蒲草开着紫⾊的细茸花,时而有一阵风吹过,轻轻拂动着蒲草的叶子。我与情人一起乘着小舟,在碧波万顷的五湖上慢慢飘 ![]() 其二 【原文】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与君同拔蒲,竟⽇不成把①。 【注释】 ①“与君”两句:意为女子与情人一起拔蒲,因为感到快乐而拔蒲心不在焉,才会“竟⽇不成把” 【译文】 清早,天才刚刚亮,和情人从桂兰渚出发,劳作一天后,晚上就歇息在桑榆之下。在湖上,和情人一块儿拔着蒲草,心里沉浸在甜藌之中,可是只顾与情人说笑,拔了半天,手里的蒲草还没有一把呢。 【赏析】 《拔蒲》为《西曲歌》之一。《古今乐录》曰:“《拔蒲》,倚歌也。” 七⽇夜女歌 其一 【原文】 三舂怨离泣,九秋欣期歌①。驾鸾行⽇时,月明济长河②。 【注释】 ①三舂、九秋:形容时间非常漫长。期:会面之期。②驾鸾:织女驾鸾在天空中飞行。长河:银河。 【译文】 牛郞和织女被银河阻隔,二人分别的时间这么漫长,织女心中哀怨,噤不住哭泣。每年才能相会一次,两人见面之后,又是多么的 ![]() 其二 【原文】 长河起秋云,汉①渚风凉发。含欣出霄路②,可笑向明月。 【注释】 ①汉:云汉,指银河。②霄路:指云路。 【译文】 秋天的季节,夜凉如⽔。一条银河横在天空,团团秋云让银河若隐若现。天上和人间一样,秋天的银河也变凉了,时有凉风吹过。织女从云雾中走出,她心情舒畅,微笑着一直走到明月的方向。 【赏析】 《七⽇夜女歌》是关于牛郞织女的组诗。汉代古诗《迢迢牵牛星》中就写过这个故事。晋代以后的文人如谢惠连、颜延之等都写过这个题材。这组诗出自民间,但很显然经过文人们的加工。 n6Zww.Com |
上一章 乐府诗集 下一章 ( → ) |
郭茂倩的最新历史小说《乐府诗集》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乐府诗集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乐府诗集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