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 | 书号:10238 时间:2017/3/27 字数:6174 |
上一章 第四十回 下一章 ( → ) | |
萧云仙广武山赏雪 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话说萧云仙奉着将令,监督筑城,⾜⾜住了三四年,那城方才筑的成功。周围十里,六座城门。城里又盖了五个衙署。出榜招集流民,进来居住。城外就叫百姓开垦田地。萧云仙想道:“像这旱地,百姓一遇荒年,就不能收粮食了,须是兴起些⽔利来。”因动支钱粮,雇齐民夫,萧云仙亲自指点百姓,在田傍开出许多沟渠来。沟间有洫,洫间有遂,开得⾼⾼低低,仿佛江南的光景。到了成功的时候,萧云仙骑着马,带着木耐,在各处犒劳百姓们。每到一处,萧云仙杀牛宰马,传下号令,把那一方百姓都传齐了。萧云仙建一坛场,立起先农的牌位来,摆设了牛羊祭礼。萧云仙纱帽补服,自己站在前面,率领众百姓,叫木耐在旁赞礼,升香、奠酒,三献、八拜。拜过,又率领众百姓望着北阙山呼舞蹈,叩谢皇恩。便叫百姓都团团坐下。萧云仙坐在中间,拔剑割⾁,大碗斟酒, ![]() ![]() ![]() 到次年舂天,杨柳发了青,桃花、杏花,都渐渐开了。萧云仙骑着马,带着木耐,出来游玩。见那绿树 ![]() ![]() ![]() ![]() 萧云仙城工已竣,报上文书去,──把这文书就叫木耐去。木耐见了少保,少保问他些情节,赏他一个外委把总做去了。少保据着萧云仙的详文,咨明兵部。──工部核算: “萧采承办青枫城城工一案,该抚题销本內:砖,灰,工匠,共开销银一万九千三百六十两一钱二分一厘五毫。查该地⽔草附近,烧造砖灰甚便。新集流民,充当工役者甚多。不便听其任意浮开。应请核减银七千五百二十五两有零,在于该员名下着追。查该员系四川成都府人,应行文该地方官勒限严比归款,可也。奉旨依议。” 萧云仙看了邸抄,接了上司行来的公文,只得打点收拾行李,回成都府。比及到家,他⽗亲已卧病在 ![]() ![]() 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却自己叹息道:“人说‘塞翁失马’,未知是福是祸。前⽇要不为追赔,断断也不能回家。⽗亲送终的事,也再不能自己亲自办。可见这番回家,也不叫做不幸!”丧葬已毕,家产都已赔完了,还少三百多两银子,地方官仍旧紧追。适逢知府因盗案的事降调去了。新任知府却是平少保做巡抚时提拔的。到任后,知道萧云仙是少保的人,替他虚出了一个完清的结状,叫他先到平少保那里去,再想法来赔补。少保见了萧云仙,慰劳了一番,替他出了一角咨文,送部引见。兵部司官说道:“萧采理办城工一案,无例题补;应请仍于本千总班次,论俸推升守备。俟其得缺之⽇,带领引见。” 萧云仙又候了五六个月,部里才推升了他应天府江淮卫的守备,带领引见。奉旨:“着往新任。”萧云仙领了札付出京,走东路来南京。过了朱龙桥,到了广武卫地方,晚间住在店里,正是严冬时分。约有二更尽鼓,店家吆呼道:“客人们起来!木总爷来查夜!”众人都披了⾐服坐在铺上。只见四五个兵,打着灯笼,照着那总爷进来,逐名查了。萧云仙看见那总爷原来就是木耐。木耐见了萧云仙,喜出望外,叩请了安,忙将萧云仙请进衙署,住了一宿。 次⽇,萧云仙便要起行,木耐留住道:“老爷且宽住一⽇。这天⾊想是要下雪了。今⽇且到广武山阮公祠游玩游玩,卑弁尽个地主之谊。”萧云仙应允了。木耐叫备两匹马,同萧云仙骑着,又叫一个兵,备了几样肴馔和一尊酒,一经来到广武山阮公祠內。道士接进去,请到后面楼上坐下。道土不敢来陪,随接送上茶来。木耐随手开了六扇窗格,正对着广武山侧面。看那山上,树木凋败,又被北风吹的凛凛冽冽的光景,天上便飘下雪花来。萧云仙看了,向着木耐说道:“我两人当⽇在青枫城的时候,这样的雪,不知经过了多少,那时到也不见得苦楚;如今见了这几点雪,倒觉得寒冷的紧!”木耐道:“想起那两位都督大老爷,此时貂裘向火,不知怎么样快活哩!”说着,吃完了酒,萧云仙起来闲步。楼右边一个小阁子,墙上嵌着许多名人题咏。萧云仙都看完了。內中一首,题目写着《广武山怀古》,读去却是一首七言古风。萧云仙读了又读,读过几遍,不觉凄然泪下。木耐在旁,不解其意。萧云仙又看了后面一行写着:“⽩门武书正字氏稿。”看罢,记在心里。当下收拾回到衙署,又住了夜一。次⽇天晴,萧云仙辞别木耐要行。木耐亲自送过大柳驿,方才回去。 萧云仙从浦口过江,进了京城,验了札付,到了任,查点了运丁,看验了船只,同前任的官 ![]() 武书送出大门,看见监里斋夫飞跑了来,说道:“大堂虞老爷立候相公说话。”武书走去见虞博士。虞博士道:“年兄,令堂旌表的事,部里为报在后面,驳了三回,如今才准了。牌坊银子在司里,年兄可作速领去。”武书谢了出来。次⽇,带了帖子去回拜萧守备。萧云仙 ![]() 萧云仙次⽇拜了各位,各位都回拜了。随奉粮道文书,押运赴淮。萧云仙上船,到了扬州,在钞关上挤马头,正挤的热闹,只见后面挤上一只船来,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叫道:“萧老先生!怎么在这里?”萧云仙回头一看,说道:“呵呀!原来是沈先生!你几时回来的?”忙叫拢了船。那沈先生跳上船来。萧云仙道:“向在青枫城一别,至今数年。是几时回南来的?”沈先生道:“自蒙老先生青目,教了两年书,积下些修金,回到家乡,将小女许嫁扬州宋府上,此时送他上门去。”萧云仙道:“令爱恭喜,少贺。”因叫跟随的人封了一两银子,送过来做贺礼,说道:“我今番押运北上,不敢停泊;将来回到敝署,再请先生相会罢。”作别开船去了。 这先生领着他女儿琼枝,岸上叫了一乘小轿子抬着女儿,自己押了行李,到了缺口门,落在大丰旗下店里。那里伙计接着,通报了宋盐商。那盐商宋为富打发家人来吩咐道:“老爷叫把新娘就抬到府里去,沈老爷留在下店里住着,叫账房置酒款待。”沈先生听了这话,向女儿琼枝道:“我们只说到了这里,权且住下,等他择吉过门,怎么这等大模大样?看来这等光景竟不是把你当作正室了。这头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沈琼枝道:“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价,为甚么肯去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模样看待我。”沈先生只得依着女儿的言语,看着他装饰起来。头上戴了冠子,⾝上穿了大红外盖,拜辞了⽗亲,上了轿。那家人跟着轿子,一直来到河下,进了大门。几个小老妈抱着小官在大墙门口同看门的管家说笑话,看见轿子进来,问道:“可是沈新娘来了?请下了轿,走⽔巷里进去。”沈琼枝听见,也不言语,下了轿,一直走到大厅上坐下。说道:“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的抬了来,当做娶妾的一般光景?我且不问他要别的,只叫他把我⽗亲亲笔写的婚书拿出来与我看,我就没的说了!”老妈同家人都吓了一跳,甚觉诧异,慌忙走到后边报与老爷知道。那宋为富正在药房里看着药匠弄人参,听了这一篇话,红着脸道:“我们总商人家,一年至少也娶七八个妾,都像这般淘气起来,这⽇子还过得!他走了来,不怕他飞到那里去!”踌躇一会,叫过一个丫鬟来,吩咐道:“你去前面向那新娘说:‘老爷今⽇不在,新娘权且进房去。有甚么话,等老爷来家再说。’”丫鬟来说了,沈琼枝心里想着:“坐在这里也不是事,不如且随他进去。”便跟着丫头走到厅背后左边一个小圭门里进去,三间楠木厅,一个大院落,堆満了太湖石的山子。沿着那山石走到左边一条小巷,串⼊一个花园內。竹树 ![]() 过了一宿,宋为富叫管家到下店里,吩咐账房中兑出五百两银子送与沈老爷,叫他且回府,着姑娘在这里,想没的话说。沈先生听了这话,说道:“不好了!他分明拿我女儿做妾,这还了得!”一经走到江都县喊了一状。那知县看了呈子,说道:“沈大年既是常州贡生,也是⾐冠中人物,怎么肯把女儿与人做妾?盐商豪横一至于此!”将呈词收了。宋家晓得这事,慌忙叫小司客具了一个诉呈,打通了关节。次⽇,呈子批出来,批道: “沈大年既系将女琼枝许配宋为富为正室,何至自行私送上门?显系做妾可知。架词混渎,不准。” 那诉呈上批道: “已批示沈大年词內矣。” 沈大年又补了一张呈子。知县大怒,说他是个刁健讼 ![]() 沈琼枝在宋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想道:“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亲,再来和我歪 ![]() 卖诗女士,反为逋逃之流;科举儒生,且作风流之客。 毕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n6zwW.cOM |
上一章 儒林外史 下一章 ( → ) |
吴敬梓的最新历史小说《儒林外史》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儒林外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儒林外史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