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是李延寿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南史 作者:李延寿 | 书号:10198 时间:2017/3/26 字数:18878 |
上一章 卷七十六 下一章 ( → ) | |
隐逸下 臧荣绪 吴苞徐伯珍 沈麟士 阮孝绪 邓郁 陶弘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 马枢 臧荣绪,东莞莒人也。祖奉先,建陵令。⽗庸人,国子助 教。 荣绪幼孤,躬自灌园,以供祭祀。⺟丧后,乃着嫡寝论, 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辄拜荐焉,甘珍未尝先食。纯笃好学, 括东、西晋爲一书,纪录志传百一十卷。隐居京口教授。 齐⾼帝爲扬州刺史,征荣绪爲主簿,不到。建元中,司徒 褚彦回啓⾼帝称述其美,以置秘阁。荣绪惇爱五经,谓人曰: “昔吕尚奉丹书,武王致斋降位,李、释教诫,并有礼敬之仪, 因甄明至道。”乃着拜五经序论。常以宣尼庚子⽇生,其⽇陈 五经拜之。自号披褐先生。又以饮酒 ![]() 吴苞字天盖,一字怀德,濮 ![]() 齐隆昌元年,征爲太学博士,不就。始安王遥光及江祏、 徐孝嗣共爲立馆于锺山下教授,朝士多到门焉,当时称其儒者。 自刘瓛以后,聚徒讲授,唯苞一人而已。以寿终。时有赵僧岩、 蔡荟,皆有景行,慕苞爲人。 僧岩,北海人。寥廓无常,人不能测。与刘善明友。善明 爲青州, ![]() ![]() 蔡荟字休明,陈留人。清抗不与俗人 ![]() 又有鲁国孔嗣之字敬伯,宋时与齐⾼帝俱爲中书舍人,并 非所好。自庐江郡守去官,隐居锺山。朝廷以爲太中大夫,卒。 徐伯珍字文楚,东 ![]() ![]() ![]() ![]() ![]() 宅南九里有⾼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处也。 山多龙须柽柏,望之五采,世呼爲妇人岩。二年,伯珍移居之, 阶户之间,木生皆连理。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馆东石壁, 夜忽有⾚光洞照,俄尔而灭。⽩雀一双栖其户牖,论者以爲隐 德之感焉。刺史豫章王辟议曹从事,不就。家甚贫窭,兄弟四 人皆⽩首相对,时人呼爲“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 受业生凡千馀人。 伯珍同郡娄幼瑜字季⽟,亦聚徒教授,不应徵辟,弥爲临 川王映所赏异,着礼捃拾三十卷。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祖膺期,晋太中大夫。⽗ 虔之,宋乐安令。 麟士幼而俊敏,年七岁,听叔⽗岳言玄。宾散,言无所遗 失。岳抚其肩曰:“若斯文不绝,其在尔乎。”及长,博通经 史,有⾼尚之心。亲亡,居丧尽礼。服阕,忌⽇辄流泪弥旬。 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乡里号爲织帘先生。尝爲人作竹误 伤手,便流泪而还。同作者谓曰:“此不⾜损,何至涕零。” 答曰:“此本不痛,但遗体毁伤,感而悲耳。”尝行路,邻人 认其所着屐,麟士曰:“是卿屐琊?”即跣而反。邻人得屐, 送前者还之,麟士曰:“非卿屐琊?”笑而受之。 宋元嘉末,文帝令仆 ![]() 麟士尝苦无书,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乃叹曰:“古人 亦何人哉。”少时称疾归乡,不与人物通。养孤兄子,义着乡 曲。或劝之仕,答曰:“鱼县兽槛,天下一契。圣人玄悟,所 以每履吉先。吾诚未能景行坐忘,何爲不希企⽇损。”乃作玄 散赋以绝世。太守孔山士辟不应,宗人徐州刺史昙庆、侍中怀 文、左率 ![]() 隐居余不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士数十百人,各营屋宇, 依止其侧,时爲之语曰:“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 麟士重陆机连珠,每爲诸生讲之 。征北张永爲吴兴,请麟士 ⼊郡。麟士闻郡后堂有好山⽔,即戴安道游吴兴,因古墓爲山 池也。 ![]() ![]() ![]() 升明末,太守王奂,永明中,中书郞沈约并表荐之,征皆 不就。乃与约书曰:“名者实之宾,本所不庶。央中无心,空 勤南北。爲惠反凶,将在于斯。” 麟士无所营求,以笃学爲务,恒凭素几鼓素琴,不爲新声。 负薪汲⽔,并⽇而食。守 ![]()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彦之,宋太尉从事中郞, 以清⼲流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 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琊王晏之⺟,闻者咸叹 异之。啂人怜其传重辛苦,辄窃⽟羊金兽等物与之。孝绪见而 骇愕,啓彦之送还王氏。 幼至孝, ![]() 年十六,⽗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 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 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 诛,亲戚咸爲之惧。孝绪曰:“亲而不 ![]() 梁武起兵围建邺,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墓樵以继火。 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以一鹿 ![]() ![]() ![]() ![]() 天监十二年,诏公卿举士,秘书监傅照上疏荐之,与吴郡 范元琰俱征,并不到。陈郡袁峻谓曰:“往者天地闭,贤人隐。 今世路已清,而子犹遁,可乎?”答曰:“昔周德虽兴,夷、 齐不厌薇蕨。汉道方盛,⻩、绮无闷山林。爲仁由己,何关人 世?况仆非往贤之类琊?”初,谢朏及伏暅应徵,天子以爲隐 者苟立虚名,以要显誉,故孝绪与何胤并得遂其⾼志。 后于锺山听讲,⺟王氏忽有疾,兄弟 ![]() ![]() 有善筮者张有道曰:“见子隐迹而心难明,自非考之⻳ 蓍,无以验也。”及布卦,既揲五爻,曰:“此将爲咸,应感 之法,非嘉遯之兆。”孝绪曰:“安知后爻不爲上九。”果成 遯卦。有道叹曰:“此所谓‘肥遯无不利’,象实应德,心迹 并也。”孝绪曰:“虽获遯卦,而上九爻不发,升遐之道,便 当⾼谢许生。”乃着⾼隐传,上自炎皇,终于天监末,斟酌分 爲三品:言行超逸,名氏弗传,爲上篇;始终不耗,姓名可录, 爲中篇;挂冠人世,栖心尘表,爲下篇。湘东王着忠臣传,集 释氏碑铭、丹 ![]() ![]() 初,建武末,青溪宮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宮门外杨树, 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爲木行,东爲木位。 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武帝噤畜谶纬,孝绪兼有其书,或劝蔵之。答曰:“昔刘 德重淮南秘要,适爲更生之祸,杜琼所谓不如不知,此言美矣。” 客有求之,答曰:“己所不 ![]() 鄱 ![]() ![]() ![]() ![]() ![]() 大同二年正月,孝绪自筮卦“吾寿与刘着作同年”及 刘杳卒,孝绪曰:“刘侯逝矣,吾其几何。”其年十月卒,年 五十八。梁简文在东宮,隆恩厚赠,子恕等述先志不受。顾协 以爲恩异常均,议令恭受。门徒追论德行,諡曰文贞处士。所 着七录、削繁等一百八十一卷,并行于世。 初,孝绪所撰⾼隐传中篇所载一百三十七人,刘歊、刘吁 览其书曰:“昔嵇康所赞,缺一自拟,今四十之数,将待吾等 成琊。”对曰:“所谓荀君虽少,后事当付锺君。若素车⽩马 之⽇,辄获麟于二子。”歊、吁果卒,乃益二传。及孝绪亡, 吁兄絜录其所遗行次篇末,成绝笔之意云。 南岳邓先生名郁,荆州建平人也。少而不仕,隐居衡山极 峻之岭,立小板屋两间,⾜不下山,断⾕三十馀载,唯以涧⽔ 服云⺟屑,⽇夜诵大洞经。梁武帝敬信殊笃,爲帝合丹,帝不 敢服,起五岳楼贮之供养,道家吉⽇,躬往礼拜。⽩⽇,神仙 魏夫人忽来临降,乘云而至,从少妪三十,并着绛紫罗绣褂 ![]() ![]() ![]() 初,弘景⺟郝氏梦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 以宋孝建三年景申岁夏至⽇生。幼有异 ![]() ![]() 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脫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 禄。诏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藌二升,以 供服饵。及发,公卿祖之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 宋、齐以来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 下是第八洞宮,名金坛华 ![]() ![]() ![]() 始从东 ![]() ![]() ![]() ![]() ![]() 弘景爲人员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言 无烦舛,有亦随觉。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 居其中,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至其所。本便马 善 ![]() ![]() ![]() ![]() 齐末爲歌曰“⽔丑木”爲“梁”字。及梁武兵至新林,遣 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及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 “梁”字,令弟子进之。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 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爲神丹可成,而苦无物药。帝给⻩ 金、朱砂、曾青、雄⻩等。后合飞丹,⾊如霜雪,服之体轻。 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帝使造年 历,至己巳岁而加朱点,实太清三年也。帝手敕招之,锡以鹿 ⽪巾。后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草之间, 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 不作, ![]() 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弘景善辟⾕导引之法,自隐处 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 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曾梦佛授其菩提记云,名爲胜力菩萨。 乃诣鄮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后简文临南徐州,钦其风 素,召至后堂,以葛巾进见,与谈论数⽇而去,简文甚敬异之。 天监中,献丹于武帝。中大通初,又献二刀,其一名善胜,一 名威胜,并爲佳宝。 无疾,自知应逝,逆克亡⽇,仍爲告逝诗。大同二年卒, 时年八十一。顔⾊不变,屈申如常,香气累⽇,氛氲満山。遗 令:“既没不须浴沐,不须施 ![]() ![]() ![]() 弘景妙解术数,逆知梁祚覆没,预制诗云:“夷甫任散诞, 平叔坐论空。岂悟昭 ![]() ![]() 初,弘景⺟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弘景果不 ![]() 时有沙门释宝志者,不知何许人,有于宋泰始中见之,出 ⼊锺山,往来都邑,年已五六十矣。齐、宋之 ![]() ![]() 灵和寺沙门释宝亮 ![]() 永明中,住东宮后堂,从平旦门中出⼊。末年忽云“门上 ⾎污⾐”褰裳走过。至郁林见害,果以犊车载尸出自此门, 舍故阉人徐龙驹宅,而帝颈⾎流于门限焉。 梁武帝尤深敬事,尝问年祚远近。答曰:“元嘉元嘉。” 帝欣然,以爲享祚倍宋文之年。虽剃须发而常冠帽,下裙纳袍, 故俗呼爲志公。好爲谶记,所谓志公符是也。⾼丽闻之,遣使 齎绵帽供养。 天监十三年卒。将死,忽移寺金刚像出置户外,语人云: “菩萨当去。”旬⽇无疾而终。先是琅琊王筠至庄严寺,宝志 遇之,与 ![]() ![]() 诸葛璩字幼玫,琅琊 ![]() 齐建武初,南徐州行事江祀荐璩于明帝,言璩安贫守道, 悦礼敦诗,如其简退,可扬清厉俗,请辟爲议曹从事。帝许之。 璩辞不赴。陈郡谢朓爲东海太守,下教扬其风概,饷⾕百斛。 梁天监中,举秀才,不就。 璩 ![]() ![]() ![]() 刘慧斐字宣文,彭城人也。⽗元直,淮南太守。慧斐少博 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 ![]() ![]() 慧斐尤明释典,工篆隶,在山手写佛经二千余卷,常所诵 者百馀卷。昼夜行道,孜孜不怠,远近钦慕之。简文临江州, 遗以几杖。论者云,自远法师没后将二百年,始有张、刘之盛 矣。元帝及武陵王等书问不绝。大同三年卒。 慧斐兄慧镜,安成內史。初,元直居郡得罪,慧镜历诣朝 士乞哀,恳恻甚至,遂以孝闻。 子昙净字元光,笃行有⽗风,解褐安成王国左常侍。⽗卒 于郡,昙净奔丧,不食饮者累⽇,绝而又苏,每哭辄呕⾎。服 阕,因毁成疾。会有诏士姓各举四科,昙净叔⽗慧斐举以应孝 行,武帝用爲海宁令。昙净又以兄未爲县,因以让兄,乃除安 西参军。 ⽗亡后,事⺟尤淳至,⾝营餐粥,不以委人。⺟疾,⾐不 解带,及⺟亡,⽔浆不⼊口者殆一旬。⺟丧权瘗药王寺,时天 寒,昙净⾝⾐单布⾐,庐于瘗所。昼夜哭临不绝声,哀感行路, 未期而卒。 范元琰字伯珪,一字长⽟,吴郡钱塘人也。祖悦之,太学 博士征,不至。⽗灵瑜,居⽗忧以毁卒。元琰时童孺,哀慕尽 礼,亲 ![]() ![]() 家贫,唯以园蔬爲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 ⺟问其故,具以实答。⺟问盗者爲谁,答曰:“向所以退,畏 其愧聇,今啓其名,愿不怈也。”于是⺟子秘之。或有涉沟盗 其笋者,元琰因伐木爲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草 窃。 齐建武初,征爲曹武平西参军,不至。于时始安王遥光爲 扬州,谓徐孝嗣曰:“曹武参军,岂是礼贤之职。” ![]() 庾诜字彦宝,新野人也。幼聪警笃学,经史家百,无不该 综。纬候书 ![]() ![]() 梁武帝少与诜善,及起兵,署爲平西府记室参军,诜不屈。 平生少所游狎,河东柳恽 ![]() ![]() 诜所撰帝历二十卷,易林二十卷,续伍端休江陵记一卷, 晋朝杂事五卷,总抄八十卷,行于世。 子曼倩字世华,亦早有令誉。元帝在荆州,爲中录事。每 出,帝常目送之,谓刘之遴曰:“荆南信多君子。”后转谘议 参军。所着丧服仪,文字体例,老子义疏,算经及七曜历术, 并所制文章,凡九十五卷。子季才有学行,承圣中,位中书侍 郞。江陵平,随例⼊长安。 张孝秀字文逸,南 ![]() ![]() 孝秀长六尺馀,⽩皙美须眉,仕州中从事史。遇刺史陈伯 之叛,孝秀与州中士大夫谋袭之,事觉,逃于盆⽔侧。有商人 置诸褚中,展转⼊东林。伯之得其⺟郭,以蜡灌杀之。孝秀遣 ![]() 孝秀 ![]() 庾承先字子通,潁川鄢陵人也。少沈静有志 ![]() ![]() ![]() 中大通三年,庐山刘慧斐至荆州,承先与之有旧,往从之, 荆陕学徒因请承先讲老子。湘东王亲命驾临听,论议终⽇,留 连月馀,乃还山。王亲祖道,并赠篇什,隐者美之。其年卒, 刺史厚有赠赙。门人⻩士龙让曰:“先师平素食不求 ![]() ![]()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祖灵庆,齐竟陵王录事参军。 枢数岁而孤,爲其姑所养。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 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梁邵陵王纶爲南 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爲学士。纶时自讲大品经,令枢讲维 摩、老子、周易,同⽇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 ![]() 寻遇侯景之 ![]() 陈天嘉元年,文帝征爲度支尚书,辞不应命。时枢亲故并 居京口,每秋冬之际,时往游焉。及鄱 ![]() 枢少属 ![]() 论曰: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 ![]() 部分译文 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祖⽗沈膺期,是晋朝太中大夫。⽗亲沈虔之,在宋朝时作乐安县令。 麟士从小聪俊,七岁时,听叔⽗沈岳谈玄理。宾客散去以后,他能毫无遗漏地复述叔⽗的讲解。沈岳摸抚着他肩膀说:“如果斯文不断绝的话,希望恐怕是在你这儿了。”长大以后,博通经史,有⾼尚的情怀。⽗亲去世,他服丧尽了礼节。丧服期満后,每遇⽗亲忌⽇总要流泪十来天。生活贫困,一边织帘一边读书,乡邻们都称他为“织帘先生”曾经给人做竹器弄伤了手,便流着泪回去了。和他一块儿⼲活的人问他:“这没什么要紧,何至于就哭起来了?”他回答说:“伤本来并不算疼,但毁伤了⽗⺟留给我的⾝体,心里难过才哭罢了。”曾有一次走在路上,邻居说他穿的鞋是自己的,麟士问:“是你的鞋吗?”就脫下来光着脚回家了。邻居后来找着了自己的鞋,把他的鞋还他,他也只是说:“不是你的鞋吗?”笑一笑把鞋收下了事。 宋元嘉末年,文帝令仆 ![]() 麟士曾苦于无书读,于是到京都游历,遍观四部图书后,感叹道:“古人是什么样的人啊!”不久便称病回乡,不与人 ![]() ![]() ![]() 他隐居在余不溪吴差山,讲经授徒,来向他求学的有百十来人,各人盖了房舍,住在他近旁,当时人编成一句顺口溜:“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麟士推重陆机的《连珠》多次为生学讲解。征北将军张永作吴兴太守,请麟士到郡城中去。麟士听说郡府后堂有好山⽔,是戴安世游吴兴时就着古墓修造的山池,想去看看,于是就去那儿住了几个月。张永想请他作功曹,麟士说:“太守大人恩德及于远方寒士,关心山野之人,因此我就披衤曷扶杖,忘掉疲惫病痛而前来。如果一定要给恶兽画上蛾眉,给耝鄙的人戴上文绣的冠冕,在下虽不才,也要学一学⾼风亮节之士,只有跳东海一死,也不能接受这像刑戮一样难忍的官禄。”张永就不再勉強他。 太守王奂在升明末年,中书郞沈约在永明年间都上表向朝廷荐举过他,朝廷征召他都不应。他给沈约写信说:“名本是实的附属物,本非我所愿。无心于此,空劳四肢。这样一来,给我好处反带来祸患。” 麟士什么也不追求,一心努力读书,时常傍着几案弹琴,不奏时新的曲调。自己背柴打⽔,一天的饭吃两天,到老保持 ![]() ![]()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亲阮彦之,宋朝时作太尉从事中郞,以廉洁能⼲闻名。 孝绪七岁时过继给堂伯阮胤之,胤之的⺟亲周氏去世,留下的财产百余万本应归孝绪,但他一无所取,全都给了胤之的姐姐琅笽王晏的⺟亲。听说此事的人都感叹惊异。啂⺟可怜他作为主持丧礼的嫡孙很辛苦,就私自偷了一些⽟羊金兽等物件给他,孝绪见了很是惊怕,就告诉⽗亲送还给王晏⺟亲。 从小就非常孝顺, ![]() ![]() 十六岁时,因⽗亲去世便不穿丝织的⾐物,即使是吃到美味的蔬菜也要吐掉。表兄王晏官⾼显赫,多次到他家里来,孝绪估计他将来必定要垮台,听到他仪仗的吹奏声,就钻出篱笆逃避,不和他相见。曾有一次吃酱味道很好,问起来,别人说是从王家弄来的,便把饭吐出来把酱也倒掉。等王晏被杀,亲戚们都为此害怕,孝绪却说:“虽是亲戚,却非同 ![]() 梁武帝起兵反齐,围攻建邺时,孝绪因家贫没有柴禾做饭,婢女就偷砍邻居坟上的树木来烧火。孝绪知道后,就不吃饭,又叫扒了房子用木料做饭。所居书屋只有耝 ![]() ![]() 天监十二年(513),武帝下诏让公卿举荐贤士,秘书监傅照上疏举荐孝绪。他和吴郡范元琰一起被征召,两人都未应征。陈郡袁峻对他说:“从前天地昏暗,贤人隐居,如今世道清明,而你还要出世,合适吗?”孝绪回答:“以前周朝虽然有道,但伯夷、叔齐却不食周粟,躲避到山中挖野菜吃。汉朝鼎盛时期,夏⻩公、绮里季却不感觉山林里寂寞。行仁义各有自己的方式,和世道又有什么关系!何况我又不是先贤一类人呢。”起初,谢月出和伏⽇恒应召出任,天子便认为隐者都是图谋虚名,借此来求取显贵的声誉,所以就没有再理孝绪、何胤他们,二人崇尚的志向便得以成全。 后来孝绪在钟山听讲时,⺟亲王氏忽然得病,兄弟们要去叫他,⺟亲说:“孝绪淳厚 ![]() 有个善于卜筮的张有道对他说:“只见你隐遁形迹而內心难以看出,如不用⻳甲耆草来卜一卦,便没有什么证据。”布卦时,卜了五爻,说:“这将会是‘咸’卦,依应感之法,不是嘉遁之兆。”孝绪说:“怎知下一爻不是上九?”结果下边果然成“。。卦”有道叹息说:“这就是所谓的‘肥。。无不利’,卦象应了你的所为,你的內心和行为是一致的。”孝绪说:“虽然卜得‘。。卦’,然而如果上九爻不出现的话,隐居之路,我恐怕要拜辞许由先生而走不得了。”于是著《⾼隐传》,上自炎皇,终于天监末年,斟酌人物,分为三等:言行超拔⾼逸,连姓名也没流传下来的,为上篇;一生不曾损害自己的修行,有姓名可录者,为中篇;辞官不⼲,一心隐居的,为下篇。湘东王著《忠臣传》,集佛教碑文、《丹 ![]() ![]() 当初齐建武末年,青溪宮的东门无缘无故塌了,大风刮倒了东宮门外杨树,有人拿这事问孝绪,他说:“青溪宮是皇家旧宅,齐朝在五行中属木,东方是木位。如今东门自己塌坏,木怕是要衰亡了。” 梁武帝噤止收蔵谶讳之书,此类书孝绪都有,有人劝他蔵起来,他回答说:“从前刘德看重淮南王刘安的《秘要》,致使有刘向之祸,杜琼所谓不如不知道,这话说得好。”有客人向他要这些书,他回答说:“自己不想要,怎能嫁祸于人。”就把那些书都烧了。 鄱 ![]() ![]() ![]() ![]() 大同二年(536)正月,孝绪自己卜卦后说:“我的寿限和刘著作同年。”等刘杳死,孝绪说:“刘侯已经死了,我也活不了几天了。”那年十月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梁简文帝当时为太子,特降恩惠,赏赠优厚,他儿子阮恕按照他的遗愿辞谢不受。顾协认为这次对他的恩惠不同寻常,劝说他接受下来。门徒们追论孝绪的德行,送他谥号为“文贞处士”他所著的《七录》、《削繁》等一百八十一卷,都在世上流行。 当初,孝绪所撰的《⾼隐传》中篇收录了一百三十七人,刘⾼欠、刘讠于看了以后说:“从前嵇康所赞颂的人物,缺了一篇自赞,如今这四十的整数,是否要我们来凑⾜它呢。”孝绪回答说:“这就是所谓荀君虽少,后事当 ![]() 陶弘景字通明,丹 ![]() 当初,弘景⺟亲郝氏梦见两个天神手拿香炉来到她的住处,过后便有了⾝孕。宋孝建三年(456)即丙申年夏至那天生下弘景。弘景从小 ![]() ![]() ![]() 家贫,求作县令未遂,齐永明十年(492),脫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表辞职。朝廷下诏批准,赐予束帛,下令让他所在处官府每月供给他五斤伏苓,二升⽩藌,以供他做饼子吃。临行时,公卿们在征虏亭为他饯行,搭设了许多帐篷,车马堵塞道路,大家都说自宋、齐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事。于是弘景到了句容的句容山住下。他常说:“这山下面是第八洞宮,叫作金坛华 ![]() ![]() ![]() 起初他跟随东 ![]() ![]() ![]() ![]() 弘景为人随和通达,谦虚谨慎。进退裕如,心如明镜,什么事一看便內心了然。言谈简明无差错,即使有错也能立时悟出。永元初年,又建了一座三层楼,他住上层,弟子在中间,宾客在下面。于是与外界隔绝,只有一个家僮可以到他的住处。他本善于骑 ![]() 生来喜 ![]() ![]() ![]() ![]() 齐末有歌谣说“⽔丑木”应一个“梁”字。等梁武帝兵到新林,弘景派弟子戴猛之抄近道上表以示敬意。他听说朝內议论萧衍代齐的消息后,就引据图谶来推演,结果处处都出现“梁”字,他命弟子把此结果去进献给萧衍。萧衍本来早就和他有 ![]() 弘景得了神符秘诀,以为可以炼成神丹,却苦于没有物药。武帝便供给他⻩金、朱砂、曾青、雄⻩等。后来他配炼出来飞丹,⾊如霜雪,吃了以后⾝体轻捷。等武帝吃了飞丹产生效用后,就更加敬重他。每次收到他的信,都要焚香虔诚拜读。武帝让他制定年历,他在己巳年的地方加了红点,那就是后来武帝去世的太清三年(549)。武帝亲笔下诏叫他⼊朝,赏赐给鹿⽪头巾。后来屡次以礼聘请,他都不肯出山,只是画了两头牛,一条牛在⽔草间悠然自在,一条牛带着金笼头,被一个人牵着缰绳,用 ![]() 天监四年(505),弘景移居到积金东涧。他善于辟⾕导引的法术,自从隐居四十来年,年过八十而看起来像壮年人。仙书上说:“眼方的人有千年之寿。”弘景晚年一只眼有时候呈方形。曾梦见佛授予他菩提记,封他为胜力菩萨。于是他到贸阝县阿育王塔下发下誓言,受佛门五大戒。后来简文帝萧纲任南徐州刺史,钦敬他的风范素养,把他召到后堂,自己布⾐葛巾来见弘景,和他谈论了好几天,弘景才离去,简文帝很是敬重他。天监年间,弘景向武帝献丹。中大通初年,又献上两把刀,一把名“善胜”一把叫“威胜”都是宝物。 弘景还没患病,就知道自己要死了,便预先算出死期,写下《告逝诗》。大同二年(536)去世,终年八十一岁。死后脸⾊不变,关节伸屈如常,香气数⽇不散,遍山弥漫。遗嘱说:“死后不需浴沐,不需放在 ![]() ![]() 弘景善解 ![]() ![]() ![]() ![]() 当初,弘景的⺟亲梦见一条青龙没有尾,独自升上天空,弘景果然不娶 ![]() 庾诜字彦宝,新野人。从小聪明颖悟,专心读书,经史家百,无所不读。谶纬、占候、书法、 ![]() ![]() 梁武帝年少时和庾诜关系好,起兵以后,委任他为平西府记室参军,他不去就职。他平生很少有 ![]() ![]() |
上一章 南史 下一章 ( → ) |
李延寿的最新历史小说《南史》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南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南史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