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是李延寿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南史 作者:李延寿 | 书号:10198 时间:2017/3/26 字数:17090 |
上一章 卷四十四 下一章 ( → ) | |
齐武帝诸子 文惠诸子 明帝诸子 武帝二十三男:穆皇后生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子良,张 淑妃生庐陵王子卿、鱼复侯子响,周淑仪生安陆王子敬、建安 王子真,阮淑媛生晋安王子懋、衡 ![]() ![]() ![]() ![]() ![]() 文惠皇太子长懋,字云乔,小字⽩泽,武帝长子也。武帝 年未弱冠而生太子,姿容丰美,爲⾼帝所爱。宋元徽末,除秘 书郞,不拜,板辅国将军,迁晋熙王抚军主簿。事甯,武帝遣 太子还都。⾼帝方创霸业,心存嫡嗣,谓太子曰:“汝还,吾 事办矣。”处之府东斋,令通文武宾客。谓荀伯⽟曰:“我出 行⽇,城中军悉受长懋节度。我虽不行,內外直防及诸门甲兵, 悉令长懋时时履行。” 转秘书丞,以与宣帝讳同,不就。历中书、⻩门侍郞。升 明三年,⾼帝将受禅,以襄 ![]() ![]() 先是,梁州刺史范柏年颇着威名,沈攸之事起,候望形势, 事平,朝廷遣王玄邈代之。玄邈已至,柏年迟回魏兴不肯下, 太子虑其爲变,乃遣说之,许啓爲府长史。及至襄 ![]() 二年,征爲侍中、中军将军,置府,镇石头。穆妃薨,成 服⽇,车驾出临丧,朝议疑太子应出门 ![]() ![]() ![]() ![]() ![]() 武帝即位,爲皇太子。初⾼帝好左氏舂秋,太子承旨讽诵, 以爲口实。及正位东储,善立名尚,解声律,工 ![]() ![]() ![]() ![]() ![]() 永明三年,于崇正殿讲孝经,少傅王俭令太子仆周顒撰爲 义疏。五年冬,太子临国学,亲临策试诸生,于坐问少傅王俭 曲礼云“无不敬”义,俭及竟陵王子良等各有酬答。太子又以 此义问诸生学,谢几卿等一十人,并以笔对。太子问王俭 : “周易⼲卦本施天位,而说卦云‘帝出乎震’,震本非天义, 岂当相主?”俭曰:“⼲健震动,天以运爲德,故言‘帝出乎震” 俭又谘太子孝经“仲尼居曾子侍”义,临川王映谘“孝爲德本” 义,太子并应机酬答,甚有条贯。 明年,上将讯丹 ![]() 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人。而 ![]() 永明中,二宮兵力全实,太子使宮中将吏更番筑役,营城 包巷,制度之盛,观者倾都。上 ![]() 太子素疾,体又过壮,常在宮內,简于遨游,玩弄羽仪, 多所僭拟。虽咫尺宮噤,而上终不知。又使徐文景造辇及乘舆 御物虎贲云罕之属,上尝幸东宮,匆匆不暇蔵辇,文景乃以佛 像內辇中,故上不疑。文景⽗陶仁时爲给事中,谓文景曰 : “终当灭门,政当扫墓待丧耳。”及移家避之。其后文景竟赐 死,陶仁遂不哭,时人以爲有古人风。 十年,豫章王嶷薨,太子见上友于既至,造碑文奏之,未 及镌勒。十一年舂正月,太子有疾,上自临视,有忧⾊。疾笃, 上表告辞,薨于东宮崇明殿,时年三十六。 太子年始过立,久在储宮,得参政事,內外百司私咸谓旦 暮继体,及薨,朝野惊惋焉。上幸东宮,临哭尽哀,诏敛以衮 冕之服,諡曰文惠,葬崇安陵。有司奏御服期,朝臣齐衰三月, 南郡国臣齐衰期,临汝、曲江国臣并不服,六宮不从服。 武帝履行东宮,见太子服玩过制,大怒,敕有司随事毁除, 以东田殿堂处爲崇虚馆 。郁林立,追尊爲文帝,庙称世宗。 初,太子恶明帝,密谓竟陵王子良曰:“我意⾊中殊不悦 此人,当由其福德薄所致。”子良便苦救解,后明帝立,果大 相诛害。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爲 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 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 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仕宋爲邵陵王友。时宋道衰谢,诸王微弱,故不废此官。 升明三年,爲会稽太守,都督五郡。封闻喜公。宋元嘉中,凡 事皆责成郡县,孝武后,徵求急速,以郡县迟缓,始遣台使, 自此公役劳扰。⾼帝践阼,子良陈之,请息其弊。 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 ![]() ![]() 时有山 ![]() 建元二年,穆妃薨,去官,仍爲丹 ![]() ![]() 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 爲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尚, 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 胜事,夏月客至,爲设瓜饮及甘果,着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 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是时上新视政,⽔旱不时,子良密啓请原除逋租。又陈宽 刑息役,轻赋省徭。并陈“泉铸岁远,类多翦凿,江东大钱, 十不一在,公家所受,必须轮郭完全,遂买本一千,加子七百, 求请无地,捶⾰相继。寻完者爲用,既不兼两,回复迁贸,会 非委积,徒令小人每婴困苦。且钱布相半,爲制永久,或闻长 宰须令输直,进违旧科,退容奷利” 五年,正位司徒,给班剑二十人,侍中如故。移居 ![]() 武帝好 ![]() ![]() ![]() 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子良敬信尤笃,数于 邸园营斋戒,大集朝臣衆僧,至赋食行⽔,或躬亲其事,世颇 以爲失宰相体。劝人爲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 八年,给三望车。九年,都下大⽔,吴兴偏剧,子良开仓 振救贫病不能立者,于第北立廨收养,给⾐及药。十年,领尚 书令、扬州刺史,本官如故。寻解尚书令,加中书监。 文惠太子薨,武帝检行东宮,见太子服御羽仪,多过制度, 上大怒,以子良与太子善,不啓闻,颇加嫌责。 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延昌殿侍医药。子良啓进沙门于 殿户前诵经,武帝爲感梦见优昙钵花。子良案佛经宣旨,使御 府以铜爲花,揷御 ![]() 进位太傅,增班剑爲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 年,加殊礼,剑履上殿,⼊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 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 算,皆浮出⽔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 帝常虑子良异志,及薨,甚悦。诏给东园温明秘器,敛以 衮冕之服,东府施丧位,大鸿胪持节监护,太官朝夕送祭。又 诏追崇假⻩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宰、领大将军、扬 州牧,绿綟绶,备九服锡命之礼,使持节、中书监、王如故。 给九旒鸾辂、⻩屋左纛、轀輬车、前后部羽葆、鼓吹,挽歌二 部,虎贲班剑百人,葬礼依晋安平王孚故事。初,豫章王嶷葬 金牛山,文惠太子葬夹石。子良临送,望祖硎山悲感叹曰 : “北瞻吾叔,前望吾兄,死而有知,请葬兹地。”及薨,遂葬 焉。 所着內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是劝戒。 子良既亡,故人皆来奔赴,陆惠晓于邸门逢袁彖,问之曰: “近者云云,定复何谓?王融见杀,而魏准破胆。道路籍籍, 又云竟陵不永天年,有之乎?”答曰:“齐氏微弱,已数年矣, 爪牙柱石之臣都尽,命之所馀,政风流名士耳。若不立长君, 无以镇安四海。王融虽爲⾝计,实安社稷,恨其不能断事,以 至于此。道路之谈,自爲虚说耳,苍生方涂炭矣,政当沥耳听 之。” 建武中,故吏范云上表爲子良立碑,事不行。子昭胄嗣。 昭胄字景胤,泛涉书史,有⽗风,位太常。以封境边魏, 永元元年,改封巴陵王。 先是,王敬则事起,南康侯子恪在吴郡,明帝虑有同异, 召诸王侯⼊宮,晋安王宝义及江陵公宝览住中书省,⾼、武诸 孙住西省,敕人各两左右自随,过此依军法;孩抱者啂⺟随⼊。 其夜并将加害,赖子恪至乃免。自建武以来,⾼、武王侯,居 常震怖,朝不保夕,至是尤甚。 及陈显达起事,王侯复⼊宮,昭胄惩往时之惧,与弟永新 侯昭颖逃奔江西,变形爲道人。崔慧景举兵,昭胄兄弟出投之。 慧景败,昭胄兄弟首出投台军主胡松,各以王侯还第,不自安, 谋爲⾝计。子良故防合桑偃爲梅虫儿军副,结前巴西太守萧寅, 谋立昭胄。昭胄许事克用寅爲尚书左仆 ![]() ![]() ![]() ![]() ![]() 梁受禅,降封昭胄子同爲监利侯。 同弟贲字文奂,形不満六尺,神识耿介。幼好学,有文才, 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咫尺之內,便觉万里爲遥。矜慎不 传,自娱而已。好着述,尝着西京杂记六十卷。起家湘东王法 曹参军,得一府 ![]() ![]() ![]() 庐陵王子卿字云长,武帝第三子也。建元元年,封临汝县 公。武帝即位,爲郢州刺史,加都督。子卿诸子中无德,又与 鱼复侯子响同生,故无宠。徙都督、荆州刺史。始兴王爲益州, 子卿解督。 子卿在镇,营造服饰,多违制度,作玳瑁乘具。诏责之, 令速送都;又作银镫、金薄裹箭脚,亦便速坏去。凡诸服章, 自今不啓专辄作者,当得痛杖。又曰:“汝比令读学,今年转 成长,学既勿就,得敕如风过耳,使吾失气。” 永明十年,爲都督、南豫州刺史。之镇,道中戏部伍爲⽔ 军,上闻大怒,杀其典签。遣宜都王铿代之。子卿还第,至崩 不与相见。 隆昌元年,爲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置兵佐。鄱 ![]() 鱼复侯子响字云音,武帝第四子也。豫章王嶷无子,养子 响。后嶷有子,表留爲嫡。武帝即位,爲南彭城、临淮二郡太 守。 子响勇力绝人,开弓四斛力,数在园池中帖骑驰走竹树下, ⾝无亏伤。既出继,车服异诸王,每⼊朝辄忿,拳打车壁,武 帝知之,令车服与皇子同。 永明六年,有司奏子响宜还本,乃封巴东郡王。七年,爲 都督、荆州刺史。直合将军董蛮耝有气力,子响要与同行。蛮 曰:“殿下癫如雷,敢相随琊?”子响笑曰:“君敢出此语, 亦复奇癫。”上闻而不悦,曰:“人名蛮,复何容得蕴藉。” 乃改名爲仲舒。谓曰:“今⽇仲舒,何如昔⽇仲舒?”答曰: “昔⽇仲舒,出自私庭,今⽇仲舒,降自天帝,以此言之,胜 昔远矣。”上称善。 子响少好武,带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胆⼲,数在內斋杀牛 置酒,与之聚乐。令私作锦袍绛袄, ![]() ![]() ![]() ![]() ![]() 上又遣丹 ![]() ![]() ![]() 子响密作啓数纸,蔵妃王氏裙 ![]() ![]() ![]() 安陆王子敬字云端,武帝第五子也。初封应城县公。先是 子敬所生早亡,帝命贵妃范氏⺟养之,及范氏薨,而子及妇服 制,礼无明文。永明中,尚书令王俭议:“孙爲慈孙,妇爲慈 妇,姑爲慈姑,宜制期年服。”从之。十年,位散骑常侍、抚 军将军、丹 ![]() 初,子敬爲武帝所留心,帝不豫,有意立子敬爲太子,代 太孙。子敬与太孙俱⼊参毕同出,武帝目送子敬良久,曰 : “阿五钝。”由此代换之意乃息。 晋安王子懋字云昌,武帝第七子也。诸子中最爲清恬,有 意思,廉让好学。年七岁时,⺟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 有献莲华供佛者,衆僧以铜罂盛⽔渍其茎, ![]() ![]() 永明五年,爲南兖州刺史、监五州军事。六年,徙监湘州 刺史。八年,撰舂秋例苑三十卷,奏之,武帝敕付秘阁。十一 年,爲都督、雍州刺史,给鼓吹一部。豫章王丧服未毕,上以 边州须威望,许得奏之。啓求所好书,武帝曰:“知汝常以书 读在心,⾜爲深欣。”赐以杜预手所定左传及古今善言。 隆昌元年,爲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敕留西楚部曲助镇 襄 ![]() ![]() ![]() ![]() 延兴元年,加侍中。闻鄱 ![]() ![]() ⺟阮在都,遣书 ![]() ![]() ![]() 子懋部曲多雍土人,皆踊跃愿奋,叔业畏之,遣于瑶之说 子懋曰:“今还都,必无过忧,政当作散官,不失富贵也。” 子懋既不出兵攻叔业,衆情稍沮。中兵参军于琳之,瑶之 兄也,说子懋重赂叔业。子懋使琳之往,琳之因说叔业请取子 懋。叔业遣军主徐玄庆将四百人随琳之⼊城,僚佐皆奔散,唯 周英及外兵参军王皎更移⼊城內。子懋闻之叹曰:“不意吾府 有义士二人。”琳之从二百人仗自⼊斋,子懋笑谓之曰:“不 意渭 ![]() 董僧慧,丹 ![]() 陆超之,吴人,以清静雅爲子懋所知。子懋既败,于琳之 劝其逃亡。答曰:“人皆有死,此不⾜惧。吾若逃亡,非唯孤 晋安之眷,亦恐田横客笑人。”玄邈等以其义, ![]() 随郡王子隆字云兴,武帝第八子也。 ![]() 永明八年,爲都督、荆州刺史。隆昌元年,爲侍中、抚军 将军,领兵置佐。延兴元年,转中军大将军,侍中如故。 子隆年二十一,而体过充壮,常使徐嗣伯合芦茹丸以服自 销损,犹无益。明帝辅政,谋害诸王,武帝诸子中子隆最以才 貌见惮,故与鄱 ![]() 建安王子真字云仙,武帝第九子也。永明七年,累迁郢州 刺史,加都督。隆昌元年,爲散骑常侍、护军将军。 延兴元年,明帝遣裴叔业就典签柯令孙杀之,子真走⼊ ![]() ![]() ![]() 南海王子罕字云华,武帝第十一子也,颇有学。⺟乐容华 有宠,故武帝留心。 ⺟尝寝疾,子罕昼夜祈祷。于时以竹爲灯缵照夜,此缵宿 昔枝叶大茂,⺟病亦愈,咸以爲孝感所致。主簿刘鬷及侍读贺 子乔爲之赋颂,当时以爲美谈。建武元年,位护军将军。二年, 见杀,年十七。 巴陵王子伦字云宗,武帝第十三子也。永明十年,爲北中 郞将、南琅琊彭城二郡太守。郁林即位,以南彭城禄力优厚, 夺子伦与中书舍人綦⺟珍之,更以南兰陵代之。 延兴元年,明帝遣中书舍人茹法亮杀子伦,子伦时镇琅琊 城,有守兵,子伦英果,明帝恐不即罪,以问典签华伯茂。伯 茂曰:“公若遣兵取之,恐不即可办,若委伯茂,一小吏力耳。” 既而伯茂手自执鸩 ![]() 先是⾼帝、武帝爲诸王置典签帅,一方之事,悉以委之。 每至觐接,辄留心顾问,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莫 不折节推奉,恒虑弗及,于是威行州部,权重蕃君。武陵王晔 爲江州, ![]() ![]() ![]() ![]() ![]() 永明中,巴东王子响杀行事刘寅等,武帝闻之,谓群臣曰: “子响遂反。”戴僧静大言曰:“诸王都自应反,岂唯巴东。” 武帝问其故,答曰:“天王无罪,而一时被囚,取一 ![]() 竟陵王子良尝问衆曰:“士大夫何意诣签帅 ?”参军范 云答曰:“诣长史以下皆无益,诣签帅便有倍本之价,不诣谓 何!”子良有愧⾊。 及明帝诛异己者,诸王见害,悉典签所杀,竟无一人相抗。 孔珪闻之流涕曰:“齐之衡 ![]() 邵陵王子贞字云松,武帝第十四子也。建武二年见诛,年 十五。 临贺王子岳字云峤,武帝第十六子也。明帝诛武帝诸子, 唯子岳及弟六人在后,时呼爲“七王”朔望⼊朝,上还后宮, 辄叹息曰:“我及司徒诸儿子皆不长,⾼、武子孙⽇长大。” 永泰元年,上疾甚,绝而复苏,于是诛子岳等。 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明帝辄先烧香, 呜咽涕泣,衆以此辄知其夜当杀戮也。子岳死时年十四。 西 ![]() ![]() ![]() 南康王子琳字云璋,武帝第十九子也。⺟荀昭华盛宠,后 宮才人位登采女者,依例旧赐⽟凤凰,荀时始爲采女,得⽟凤 凰投地曰:“我不能例受此。”武帝乃拜爲昭华。 子琳以⺟宠故最见爱。太尉王俭因请昏,武帝悦而许之。 群臣奉宝物名好尽直数百金,武帝爲之报答亦如此。及应封, 而好郡已尽,乃以宣城封之。既而以宣城属扬州,不 ![]() 湘东王子建字云立,武帝第二十一子也。⺟谢无宠,武帝 度爲尼。明帝即位,使还⺟子建。永泰元年见杀,年十三。 南郡王子夏字云广,武帝第二十三子也。上舂秋⾼,子夏 最幼,宠爱过诸子。初,武帝梦金翅鸟下殿庭,搏食小龙无数, 乃飞上天。及明帝初,其梦方验。永泰元年,子夏诛,年七岁。 文惠太子四男:安皇后生废帝郁林王昭业,宮人许氏生废 帝海陵恭王昭文,陈氏生巴陵王昭秀,褚氏生桂 ![]() 巴陵王昭秀字怀尚,太子第三子也。郁林即位,封临海郡 王。隆昌元年,爲都督、荆州刺史。延兴元年,征爲车骑将军。 明帝建武二年,改封巴陵王。永泰元年见杀,年十六。 桂 ![]() ![]() 明帝十一男:敬皇后生废帝东昏侯宝卷、江夏王宝玄、鄱 ![]() ![]() 巴陵隐王宝义字智勇,明帝长子也,本名明基。建武元年, 封晋安郡王。 宝义少有废疾,不堪出人间,止加除授,爲都督、扬州刺 史,仍以始安王遥光代之。转爲右将军,领兵置佐,镇石头。 二年,爲南徐州刺史,加都督。东昏即位,进征北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给扶。永元元年,爲都督、扬州刺史。三年,进位 司徒。和帝西台建,以爲侍中、司空。 梁武平建邺,宣德太后令以宝义爲太尉、领司徒,诏云: “不言之化,形于自远。”时人皆云此实录也。 梁受禅,封谢沐公。寻封巴陵郡王,奉齐后。天监中薨。 江夏王宝玄字智深,明帝第三子也。建武元年,封江夏郡 王。东昏即位,爲都督、南徐兖二州刺史。 宝玄娶尚书令徐孝嗣女爲妃,孝嗣被诛离绝,东昏送少姬 二人与之。宝玄恨望有异计。 明年,崔慧景举兵,还至广陵,遣使奉宝玄爲主,宝玄斩 其使,因是发将吏防城。 慧景将度江,宝玄密与相应,开门纳慧景,乘八扛舆,手 执绛麾幡,随慧景至都,百姓多往投集。慧景败,收得朝野投 宝玄及慧景军名,东昏令烧之,曰:“江夏尚尔,岂复可罪馀 人。” 宝玄逃奔,数⽇乃出,帝召⼊后堂,以步鄣裹之,令群小 数十人鸣鼓角驰绕其外,遣人谓曰:“汝近围我亦如此。”少 ⽇乃杀之。 庐陵王宝源字智泉,明帝第五子也。建武元年封。和帝即 位,爲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兴二年薨。 鄱 ![]() ![]() ![]() 宝寅逃亡三⽇,戎服诣草市尉,尉驰以啓帝,帝 ![]() ![]() 邵陵王宝修字智宣,明帝第九子也。建武元年,封南平郡 王,二年改封。中兴二年谋反,宣德太后令赐死。 晋熙王宝嵩字智靖,明帝第十子也。中兴元年,和帝以爲 中书令。二年诛。 桂 ![]() 论曰:守器之重,邦家所冯,观文惠之在东储,固已有亏 令德,向令负荷斯集,犹当及于祸败,况先期夙陨,愆失已彰。 而武帝不以择贤,传之昏孽,推此而论,有冥数矣。子良物望 所集,失在儒雅,当断不断,以及于灾,非止自致丧亡,乃至 宗祀覆灭,哀哉!夫帝王弟子,生长尊贵,情僞之事,不经耳 目,虽卓尔天悟,自得怀抱,孤寡爲识,所陋犹多。齐氏诸王, 并幼践方岳,故辅以上佐,简自帝心,劳旧左右,用爲主帅, 州国府第,先令后行。饮食游居,动应闻啓,端拱守禄,遵承 法度,张弛之要,莫敢厝言。行事执其权,典签掣其肘,处地 虽重,行止莫由。威不在⾝,恩未接下,仓卒一朝,事难总集, 望其释位扶危,不可得矣。路温舒云:“秦有十失,其一尚存。” 斯宋氏之馀风,及在齐而弥弊 。宝玄亲兼一体,欣受家殃, 曾不知执柯所指,跗萼相从而败。以此而图万事,未知其髣佛 也。 部分译文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协调,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堂前很不⾼兴。武帝对他说:“你怎么不读书?”萧子良说:“我娘在哪里?为什么还要读书!”武帝感到很奇异,便召裴后回到了县里。 他在宋朝做官任邵陵王友。当时宋朝国运衰落,诸王都很弱小,所以不废除这一官职。升明三年(479),担任会稽太守,都督五郡。封为闻喜公。宋朝元嘉年间(424~453),凡事都责成县郡去办,孝武帝以后,征求急速,因为郡县迟缓,才开始派遣台使,从此公役经常搅扰。⾼帝即位,萧子良陈述了这一情况,请求消除它的积弊。 萧子良重道义、好古雅,本郡人朱百年有极⾼的德行,很早就死去,萧子良便赐给他的 ![]() ![]() ![]() 当时有个山 ![]() 建元二年(480),穆妃去世,他辞了官,仍然担任丹 ![]() ![]() 武帝即位,封他为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任都督。永明二年(484),担任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晋升为车骑将军。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的好尚,礼遇贤才,喜爱文士,他处于很⾼的地位,而向往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他善于做一些很出众的事情,夏天客人到了,他就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标举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都找到让他们抄写下来。 当时皇上刚刚开始处理政务,⽔灾旱灾不断发生,萧子良秘密上奏,请求免除拖欠的租子。又建议放宽刑罚,停息徭役,减轻赋税。并且陈述“钱币的铸造年代久远,一般都已经残缺,江东的大钱,连十分之一也不存在了,公家所接受的钱,必须轮廓完整,于是买本一千,要加子七百,无处可以求告, ![]() 永明五年,他担任了司徒,配给仪仗二十人,侍中职务依旧。移居到 ![]() 武帝喜 ![]() ![]() ![]() ![]() ![]() ![]() ![]() 他又和文惠太子共同喜 ![]() 永明八年,配给他三望车。九年,京城发大⽔,吴兴特别严重,萧子良开仓救济贫苦有病不能维持的人,在府第的北面设立官舍收养他们,供给⾐服和药品。十年,兼尚书令、扬州刺史,本官依旧。不久解除了尚书令,任命为中书监。 文惠太子去世,武帝到东宮检查,见到太子的服饰仪仗,很多都超过规定标准,皇上大怒,因为萧子良和太子要好,不曾向上奏明,让皇帝知道,因而皇上对他非常不満,大加斥责。 武帝生了病,诏令萧子良带着侍卫到延寿殿侍奉服药。萧子良奏请让和尚在殿门前诵经,武帝因此在梦中见到了祥瑞花。萧子良按照佛经宣示旨意,让御府中做成铜花,揷在御 ![]() 萧子良被晋升职位为太傅,增加仪仗为三十人,本官依旧,解除侍中职务。隆昌元年(494),加给他特殊的礼制,可以带剑穿履上殿,⼊朝不用趋步,赞拜不用报名,进而都督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对⾝边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派人去看,见淮河中的游鱼无数,都浮出⽔面向着城门。不久去世,年龄三十五岁。 皇帝经常担心萧子良有异志,等他死后,非常⾼兴。诏令供给东园的秘密丧葬器具,穿用最⾼级的衮冕服装,在东府建立丧位,大鸿胪持节监护,太官早晨晚上呈送祭品。又诏令追赠他为假⻩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宰,兼大将军、扬州牧,绿绶带,具备九服锡命之礼,使持节、中书监、王的职位依旧。供给他九旒鸾辂、⻩屋左纛、鍂车京车、前后部羽葆、乐队,挽歌二部,勇士仪仗一百人,葬礼依照晋朝安平王的先例。起初,豫章王萧嶷葬在金牛山,文惠太子葬在夹石。萧子良送到现场,望着祖硎山悲伤地感叹说:“北面瞻看我的叔叔,前面望着我的兄长,死后如果还有知觉的话,请把我埋葬在这里。”等他死后,便在这里埋葬了他。 他所著的內外诗文数十卷,虽然没有文采,却有很多劝戒。萧子良死了以后,旧时的朋友都来吊丧,陆惠晓在府门遇到了袁彖,问他说:“近来事件纷纭,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融被杀,魏准破胆。路上人们议论纷纷,又说竟陵王未能安享天年,有这事吗?”回答说:“齐朝微弱,已经几年了,臂膀和柱石大臣都完了,命运所余下的,只是风流名士罢了。如果不立好君主,就无法镇守和定安四海。王融虽然是为自⾝打算,实际上是定安 家国,遗憾的是他不能果断处理事情,以至到了这种地步。道路上的谈论,自然是虚说,但是苍生正遭受涂炭,正应当侧耳细听。” 建武年间(494~498),旧时的员官范云上表建议为萧子良立碑,事情没有成功。 鱼复侯萧子响字云音,是武帝的第四个儿子。豫章王萧嶷没有儿子,抚养了萧子响。后来萧嶷又有了儿子,上表留他为嫡子。武帝即位,他担任南彭城、临淮二郡太守。 萧子响勇气力量过人,开弓有四斛的力量,多次于园池当中贴着马背在竹树下面奔驰,而⾝体毫无损伤。过继给萧嶷以后,车服与诸王不同,每当⼊朝则十分愤怒,拳打车壁,武帝知道后,让他的车服与皇子相同。 永明六年(488),有关部门上奏萧子响应该回归本位,于是封为巴东郡王。七年,担任都督、荆州刺史。直阁将军董蛮耝壮有力,萧子响邀请他一路同行。董蛮说:“殿下癫狂如雷,怎么敢跟随您呢?”萧子响笑着说:“您敢说出这样的话,也又是一个奇癫。”皇上听到后很不⾼兴,说:“人名叫蛮,又怎么能够蕴藉!”于是给他改名为仲舒。对他说:“今天的仲舒,与从前的仲舒相比怎么样?”回答说:“从前的仲舒,出自人私家中,今天的仲舒,降自天帝,由此说来,胜过从前的很远了。”皇上非常称赞。 萧子响少年时就好武,左右带刀的武士六十人,都有胆力才⼲,他多次在內斋杀牛设酒,和他们相聚取乐。他让人私做了锦袍绛袄,打算赏给蛮人 ![]() ![]() 胡谐之等人到了江津,在燕尾洲筑城。萧子响穿着⽩⾊⾐服登上城头,频频地派遣信使和他们互相通话,说:“天下哪有儿子反叛的,本⾝并不作贼,只是有些耝疏罢了。现在我便单独乘船还朝,何必筑城被捉呢?”尹略独自回答说:“谁和你这个反叛⽗亲的人一块说话!”萧子响听了只是流泪。又送了牛几十头,酒二百斤,果馔三十车,尹略都给扔进了江⽔中。萧子响的胆力之士王冲天极其愤怒,便率领 ![]() 皇上又派丹 ![]() ![]() 萧子响秘密地写了好几张信函,蔵在妃子王氏的裙 ![]() ![]() ![]() |
上一章 南史 下一章 ( → ) |
李延寿的最新历史小说《南史》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南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南史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