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是李延寿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南史 作者:李延寿 | 书号:10198 时间:2017/3/26 字数:16882 |
上一章 卷二十二 下一章 ( → ) | |
昙首有智局,喜愠不见于⾊,闺门內雍雍如也。手不执金 ⽟,妇女亦不得以爲饰玩。自非禄赐,一毫不受于人。爲文帝 镇西长史,武帝谓文帝曰:“昙首辅相才也,汝可每事谘之。” 及文帝被![]() 元嘉四年,车驾出北堂,使三更竟,开广莫门。南台云, “应须⽩兽幡、银字檀”不肯开 。尚书左丞羊玄保奏免御史 中丞傅隆以下。昙首曰:“既无墨敕,又阙幡檀,虽称上旨, 不异单刺。元嘉元年、二年,虽有再开门例,此乃前事之违。 今之守旧,未爲非礼。其不请⽩兽幡、银字檀,致开门不时, 由尚书相承之失,亦合纠正。”上特无问,更立科条。迁太子 詹事,侍中如故。 自谢晦平后,上 ![]() ![]() ![]() 时弘录尚书事,又爲扬州刺史。昙首爲上所亲委,任兼两 宮。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 ![]() ![]() 七年卒,时年三十七。文帝临恸,叹曰:“王詹事所疾不 救,国之衰也。”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 ![]() 僧绰幼有大成之度,衆便以国器许之。好学,练悉朝典。 年十三,文帝引见,拜便流涕哽咽,上亦悲不自胜。袭封豫宁 县侯,尚文帝长女东 ![]() 僧绰深沈有局度,不以才能⾼人。⽗昙首与王华并被任遇, 华子新建侯嗣,才劣位遇亦轻。僧绰尝谓中书侍郞蔡兴宗曰: “弟名位应与新建齐,弟超至今⽇,盖姻戚所致也。”迁侍中, 时年二十九。始兴王浚尝问其年,僧绰自嫌早达,逡巡良久乃 答,其谦退若此。 元嘉末,文帝颇以后事爲念,大相付托,朝政大小皆参焉。 从兄微,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僧绰乃求吴郡及广 州,并不许。会巫蛊事怈,上先召僧绰具言之。及将废立,使 寻求前朝旧典。劭于东宮夜飨将士,僧绰密以啓闻。上又令撰 汉、魏以来废诸王故事送与江湛、徐湛之。湛之 ![]() ![]() ![]() 及劭弑逆,江湛在尚书上省,闻变,曰:“不用王僧绰言 至此。”劭立,转僧绰吏部尚书。及检文帝巾箱及湛家书疏, 得僧绰所啓飨士并废诸王事,乃收害焉,因此陷北第诸侯王, 以爲与僧绰有异志。孝武即位,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諡曰湣侯。 初,太社西空地,本吴时丁奉宅,孙皓流徙其家。江左初, 爲周顗、苏峻宅,后爲袁悦宅,又爲章武王司马秀宅,皆以凶 终;及给臧焘,亦频遇祸,故世称凶地。僧绰尝谓宅无吉凶, 请以爲第,始造,未及居而败。子俭。 俭字仲宝,生而僧绰遇害,爲叔⽗僧虔所养。数岁,袭爵 豫甯县侯。拜受茅土,流涕呜咽。幼笃学,手不释卷。宾客或 相称美,僧虔曰:“我不患此儿无名,政恐名太盛耳。”乃手 书崔子⽟座右铭以贻之。丹 ![]() ![]() ![]() 年十八,解褐秘书郞,太子舍人,超迁秘书丞。依七略撰 七志四十卷,表献之。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忧,服阕,爲 司徒右长史。晋令,公府长史着朝服,宋大明以来着朱⾐。俭 上言宜复旧制,时议不许。及苍梧暴 ![]() 升明二年,爲长兼侍中,以⽗终此职,固让。先是,齐⾼ 帝爲相, ![]() ![]() ![]() ![]() 齐台建,迁尚书右仆 ![]() 时朝仪草创,⾐服制则,未有定准,俭议曰:“汉景六年, 梁王⼊朝,中郞谒者金貂出⼊殿门。左思魏都赋云‘蔼蔼列侍, 金貂齐光’,此藩国侍臣有貂之明文 。晋百官表云‘太尉参军 四人,朝服武冠’,此又宰府之明文。”又疑百僚敬齐公之礼, 俭又曰:“晋王受命,劝进云,‘冲等眷眷’,称名则应尽礼。” 而世子礼秩未定,俭又曰:“舂秋曹世子来朝,待以上公之 礼,下其君一等。今齐公九命,礼冠列蕃,世子亦宜异数。” 并从之。世子镇石头城,仍以爲世子宮,俭又曰:“鲁有灵光 殿,汉之前例也。听事爲崇光殿,外斋爲宣德殿,以散骑常侍 张绪爲世子詹事,车服悉依东宮制度。” ⾼帝践阼,与俭议佐命功臣,从容谓曰:“卿谋谟之功, 莫与爲二,卿止二千户,意以爲少。赵充国犹能自举西零之任, 况卿与我情期异常。”俭曰:“昔宋祖创业,佐命诸公,开国 不过二千,以臣比之,唯觉超越。”上笑曰:“张良辞侯,何 以过此。” 建元元年,改封南昌县公。时都下舛杂,且多奷盗,上 ![]() ![]() 初,宋明帝紫极殿珠帘绮柱,饰以金⽟,江左所未有,⾼ 帝 ![]() ![]() ![]() 帝幸乐游宴集,谓俭曰:“卿好音乐,孰与朕同?”俭曰: “浴沐唐风,事兼比屋,亦既在齐,不知⾁味。”帝称善。 后幸华林宴集,使各效伎艺。褚彦回弹琵琶,王僧虔、柳世隆 弹琴,沈文季歌子夜来,张敬儿舞。俭曰:“臣无所解,唯知 诵书。”因跪上前诵相如封禅书。上笑曰:“此盛德之事,吾 何以堪之。”后上使陆澄诵孝经,起自“仲尼居”俭曰 : “澄所谓博而寡要。臣请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章。上曰: “善,张子布更觉非奇也。”于是王敬则脫朝服袒,以绛纠髻, 奋臂拍张,叫动左右。上不悦曰:“岂闻三公如此。”答曰: “臣以拍张,故得三公,不可忘拍张。”时以爲名答。 俭寻以本官领太子詹事,加兵三百人。时皇太子妃薨,左 卫将军沈文季经爲宮臣,未详服不。俭议曰:“汉、魏以来, 宮僚先备臣隶之节,具体在三。存既尽敬,亡岂无服?昔庾翼 丧 ![]() ![]() 永明二年,领丹 ![]() 五年,俭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固让。六年,重申前命。 先是诏俭三⽇一还朝,尚书令史出外谘事,上以往来烦数,诏 俭还尚书下省,月听十⽇出外。俭啓求解选,上不许。七年, 乃上表固请,见许,改领中书监,参掌选事。其年疾,上亲临 视。薨,年三十八。诏卫军文武及台所给兵仗,悉停侍葬。又 诏追赠太尉,加羽葆、鼓吹,增班剑爲六十人,葬礼依太宰文 简公褚彦回故事。諡文宪公。 俭寡嗜 ![]() 俭弟逊,宋升明中爲丹 ![]() 长子骞嗣。 骞字思寂,本字玄成,与齐⾼帝偏讳同,故改焉。 ![]() ![]() ![]() ![]() 骞 ![]() ![]() ![]() 规字威明,八岁丁所生⺟忧,居丧有至 ![]() ![]() 天监十二年,改造太极殿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后 爲晋安王纲云麾谘议参军,久之,爲新安太守。⽗忧去职,服 阕,袭封南昌县侯。除中书⻩门侍郞,敕与陈郡殷芸、琅琊王 锡、范 ![]() ![]() 普通初,陈庆之北侵,陷洛 ![]() ![]() 六年,武帝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 用五十韵。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武帝嘉焉,即⽇授侍中。 后爲晋安王长史。王立爲太子,仍爲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 侍东宮。太子赐以所服貂蝉,并降令书,悦是举也。寻爲吴郡 太守,主书芮珍宗家在吴,前守宰皆倾意附之。至是珍宗假还, 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不理郡事。俄征爲左户尚书。 郡境千余人诣阙请留,表三奏不许。求于郡树碑,许之。 规常以门宗贵盛,恒思减退。后爲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 尉,辞疾不拜,遂于锺山宋熙寺筑室居焉。卒,赠光禄大夫, 諡曰文。皇太子出临哭,与湘东王绎令曰:“王威明风韵遒上, 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实俊人也。一尔过隙,永归 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绝涸。去岁冬中,已伤刘子,今兹寒孟, 复悼王生。俱往之伤,信非虚说。”规集后汉衆家异同,注续 汉书二百卷。文集二十卷。 子褒,魏克江陵,⼊长安。 暕字思晦,骞弟也。年数岁而风神警拔,有成人之度。时 ⽗俭作宰相,宾客盈门,见暕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弱冠选尚淮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历秘书丞。齐明帝诏求异 士,始安王遥光荐暕及东海王僧孺。除暕骠骑从事中郞,天监 中,历位侍中,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门贵,与物隔,不能 留心寒素,颇称刻薄。后爲尚书左仆 ![]() 承字安期,初爲秘书郞,累迁中书⻩门侍郞,兼国子博士。 时膏腴贵游,咸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爲业;唯承独好儒业。 迁长兼侍中,俄转国子祭酒。承祖俭⽗暕皆爲此职,三世爲国 师,前代未之有。久之,出爲东 ![]() 承 ![]() ![]() ![]() ![]() 后拜侍中,⼊见武帝。帝问何敬容曰:“褚彦回年几爲宰 相?”敬容曰:“少过三十。”上曰:“今之王训,无谢彦回。” 训美容仪,善进止,文章爲后进领袖 。年二十六,卒,諡温 子。 僧虔,金紫光禄大夫僧绰弟也。⽗昙首,与兄弟集会子孙, 任其戏适。僧达跳下地作彪子。时僧虔累十二博棋,既不坠落, 亦不重作。僧绰采蜡烛珠爲凤皇,僧达夺取打坏,亦复不惜。 伯⽗弘叹曰:“僧达俊慡,当不减人;然亡吾家者,终此子也。 僧虔必至公,僧绰当以名义见美。”或云僧虔采烛珠爲凤皇, 弘称其长者云。僧虔弱冠,雅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 曰:“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爲太子舍人,退默少 ![]() ![]() ![]() 兄僧绰爲宋元凶所害,亲宾咸劝之逃,僧虔泣曰:“吾兄 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之事,苦不见及耳。若同归九 泉,犹羽化也。”孝武初,出爲武陵太守,携诸子侄。兄子俭 中涂得病,僧虔爲废寝食,同行客慰喻之。僧虔曰:“昔马援 处子侄之间,一情不异,邓攸于弟子,更逾所生,吾实怀其心, 诚未异古。亡兄之胤,不宜忽诸,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 还爲中书郞,再迁太子中庶子。 孝武 ![]() 徙会稽太守。中书舍人阮佃夫家在东,请假归,客劝僧虔 以佃夫要幸,宜加礼接。僧虔曰:“我立⾝有素,岂能曲意此 辈;彼若见恶,当拂⾐去耳。”佃夫言于宋明帝,使御史中丞 孙敻奏僧虔,坐免官。寻以⽩⾐领侍中。 元徽中,爲吏部尚书,寻加散骑常侍,转右仆 ![]() 雅好文史,解音律,以朝廷礼乐,多违正典,人间竞造新 声。时齐⾼帝辅政,僧虔上表请正声乐,⾼帝乃使侍中萧惠基 调正清商音律。 齐受命,转侍中、丹 ![]() 文惠太子镇雍州,有盗发古冢者,相传云是楚王冢,大获 宝物:⽟履、⽟屏风、竹简书、青丝纶。简广数分,长二尺, ⽪节如新。有得十余简以示僧虔,云是科斗书考工记,周官所 阙文也。 ⾼帝素善书,笃好不已,与僧虔赌书毕,谓曰:“谁爲第 一?”对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帝笑曰:“卿可谓 善自爲谋。”或云帝问:“我书何如卿?”答曰:“臣正书第 一,草书第二;陛下草书第二,而正书第三。臣无第三,陛下 无第一。”帝大笑曰:“卿善爲辞;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帝示僧虔古迹十一卷,就求能书人名。僧虔得人间所有卷中所 无者:吴大皇帝、景帝、归命侯书,桓玄书,及王丞相导、领 军洽、中书令瑉、张芝、索靖、卫伯儒、张翼十一卷,奏之。 又上羊欣所撰能书人名一卷。迁湘州刺史,侍中如故。清简不 营财産,百姓安之。 武帝即位,以风疾 ![]() 僧虔颇解星文,夜坐见豫章分野当有事故,时僧虔子慈爲 豫章內史,虑有公事;少时而僧虔薨,弃郡奔赴。时有前将军 陈天福,坐讨唐宇之于钱唐掠夺百姓财物弃市。先是天福将行, 令家人豫作寿冢,未至东,又信催速就。冢成而得罪,因以葬 焉。又宋世光禄大夫刘镇之年三十许,病笃,已办凶具;既而 疾愈,因畜棺以爲寿,九十馀乃亡,此器方用。因此而言,天 道未易知也。 僧虔论书云:“宋文帝书,自言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 ‘天然胜羊欣,功夫少于欣 ’。王平南廙,右军叔,过江,右 军之前以爲最。亡曾祖领军书,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 变古制,今惟右军。领军不尔,至今犹法锺、张。亡从祖中书 令书,子敬云:‘弟书如骑骡,駸駸恒 ![]() ![]() ![]() ![]() ![]() ![]() ![]() 僧虔尝自书让尚书令表,辞制既雅,笔迹又丽,时人以比 子敬崇贤。吴郡顾宝先卓越多奇,自以伎能,僧虔乃作飞⽩以 示之。宝先曰:“下官今爲飞⽩屈矣。”僧虔着书赋,俭爲注 序甚工。 僧虔宋世尝有书诫子曰: 知汝恨吾未许汝学, ![]() ![]() 吾在世虽乏德素,要复推排人间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 人或以比数汝耳。即化之后,若自无调度,谁复知汝事者。舍 中亦有少负令誉、弱冠越超清级者,于时王家门中,优者龙凤, 劣犹虎豹。失荫之后,岂龙虎之议?况吾不能爲汝荫,政应各 自努力耳。或有⾝经三公,蔑尔无闻,布⾐寒素,卿相屈体, ⽗子贵 ![]() ![]() ![]() 慈字伯宝。年八岁,外祖宋太宰江夏王义恭 ![]() 少与从弟俭共书学。谢凤子超宗尝候僧虔,仍往东斋诣慈。 慈正学书,未即放笔,超宗曰:“卿书何如虔公 ?”慈曰 : “慈书比大人,如 ![]() 慈 ![]() ![]() 泰字仲通,幼敏悟。年数岁时,祖⺟集诸孙侄,散枣栗于 ![]() 梁天监元年爲秘书丞。自齐永元之末,后宮火延烧秘书, 图书散 ![]() ![]() 始⾰大理,以泰爲廷尉卿,再历侍中,后爲都官尚书。泰 能接人士,故每愿其居选官。顷之,爲吏部尚书,⾐冠属望。 未及选举,仍疾,改除散骑常侍、左骁骑将军,未拜,卒,諡 夷。子廓。 志字次道,慈之弟也。九岁,居所生⺟忧,哀容毁瘠,爲 中表所异。弱冠,选尚宋孝武女安固公主,拜驸马都尉。褚彦 回爲司徒,引志爲主簿。谓其⽗僧虔曰:“朝廷之恩,本爲殊 特,所可光荣,在屈贤子。” 累迁宣城內史,清谨有恩惠。郡人张倪、吴庆争田,经年 不决。志到官,⽗老相谓曰:“王府君有德政,吾乡里乃有如 此争。”倪、庆因相携请罪,所讼地遂成闲田。后爲东 ![]() 爲吏部尚书,在选以和理称。崔慧景平,以例加右军将军, 封临汝侯。固让,改领右卫将军。及梁武军至,城內杀东昏, 百僚署名送首。志叹曰:“冠虽弊,可加⾜乎?”因取庭树叶 捼服之,僞闷不署名。梁武览笺无志署,心嘉之,弗以让也。 霸府开,爲骠骑大将军长史,梁台建,位散骑常侍、中书令。 天监初,爲丹 ![]() 志善草隶,当时以爲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 常谓志爲“书圣”志家居建康噤中里马粪巷 。⽗僧虔门风宽 恕,志尤惇厚,所历不以罪咎劾人。门下客尝盗脫志车幰卖之, 志知而不问,待之如初。宾客游其门者,专盖其过而称其善。 兄弟子侄皆笃实谦和,时人号马粪诸王爲长者。普通四年,志 改葬,武帝厚赙赠之,諡曰安。有五子:缉、休、諲、 ![]() 筠字元礼,一字德柔,幼而警悟,七岁能属文。年十六, 爲芍药赋,其辞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沈约 见筠,以爲似外祖袁粲,谓仆 ![]() ![]() 仕爲尚书殿中郞,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郞署,或劝不就, 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 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沈约每见筠文咨嗟,尝谓曰:“昔蔡伯喈见王仲宣,称曰 王公之孙,吾家书籍悉当相与。仆虽不敏,请附斯言。自谢朓 诸贤零落,平生意好殆绝,不谓疲暮复逢于君。”约于郊居宅 阁斋,请筠爲草木十咏书之壁,皆直写文辞,不加篇题。约谓 人曰:“此诗指物程形,无假题署。”约制郊居赋,构思积时, 犹未都毕,示筠草。筠读至“雌霓” 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并掌东宮管记。昭明太子爱文学 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钧等游宴玄圃,太子独 执筠袖,抚孝绰肩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 见重如此。筠又与殷钧以方雅见礼。后爲中书郞,奉敕制开善 寺宝志法师碑文,辞甚丽逸。又敕撰中书表奏三十卷,及所上 赋颂都爲一集。 后爲太子家令,复掌管记。普通元年,以⺟忧去职。筠有 孝 ![]() 筠家累千金, ![]() ![]() 筠状貌寝小,长不満六尺。 ![]() ![]() ![]() 子祥,仕陈位⻩门侍郞。揖弟彬。 彬字思文,好文章,习篆隶,与志齐名。时人爲之语曰: “三真六草,爲天下宝。”齐武帝起旧宮,彬献赋,文辞典丽。 尚齐⾼帝女临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仕齐,历太子中庶子, 徙永嘉太守。卜室于积⾕山,有终焉之志。梁天监中,历吏部 尚书、秘书监。卒,諡惠。彬立⾝清⽩,推贤接士,有士君子 风。彬弟寂。 寂字子玄, ![]() ![]() 论曰:王昙首之才器,王僧绰之忠直,其世禄不替也,岂 徒然哉。仲宝雅道自居,早怀伊、吕之志,竟而逢时遇主,自 致宰辅之隆,所谓⾐冠礼乐尽在是矣。齐有人焉,于斯爲盛。 其馀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裘不坠,亦云美矣。 部分译文 王昙首,是太保王弘的弟弟。幼年就有自己平素的好尚,兄弟分财物,王昙首只要图书。后来被任用为琅笽王大司马的下属员官,跟随府公修复了洛 ![]() 王昙首有才智,喜怒不表现在脸上,闺门內十分谐和。他手中不拿金⽟,妇女也不能用这些东西作为装饰和物玩。除了俸禄和赏赐,一分一毫也不要别人的。他担任文帝的镇西长史,武帝对文帝说:“昙首是宰相之才,你可以常常向他咨询。”等文帝被 ![]() 元嘉四年(427),皇帝的车驾出北堂,让在三更已尽的时候,开广莫门。南台说:“必须有⽩兽幡、银字…”不肯开门。尚书左丞羊玄保奏表请求罢免御史中丞傅隆以下的员官。王昙首说:“既没有手敕,又没有幡。。,虽然言称皇上圣旨,无异于名片。元嘉元年、二年,虽然有两次开门的先例,这乃是以前办事违章。现在依据旧的规章,并不算是不合礼法。他们不请⽩兽幡、银字。。,以致开门不及时,这是由于尚书相承的过失,也应该加以纠正。”皇上特地没加追问,又重新订立了条例。王昙首调任太子詹事,侍中职务依旧不变。 自从谢晦平定以后,皇上打算加封王昙首等人,正好举行宴会,举酒相劝,于是用手拍着御 ![]() 当时王弘担任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王昙首被皇上所亲近信赖,兼任两宮的职务。彭城王刘义康与王弘共同为录尚书事,心里不乐意,又想得到扬州。以王昙首为中枢,分了他的职权,更加不⾼兴。王昙首坚持请求到吴郡任职,文帝说:“难道有想建成大厦却舍弃栋梁的么?您的贤兄屡次称说有病,坚持辞去扬州的职务,将来如果批准,这里除了您还能让谁来担任?”当时王弘久病,屡次要退位,没有答应。刘义康对宾客说:“王公久病不起,家国难道可以卧 ![]() 元嘉七年(430),王昙首去世,时年三十七岁。文帝亲临探病,十分悲痛,叹息道:“王詹事得病不能挽救,这是家国的衰运。”中书舍人周赳在⾝旁伺候,说:“王家将要衰落,贤者首先去世。”皇上说:“这直接就是我家的衰落啊!”追赠光禄大夫。元嘉九年,因为曾参与了处死徐羡之的谋划,追封豫宁县侯,谥号为“文”孝武帝即位,让他配享文帝庙庭。他的儿子王僧绰承袭爵位。 王筠字元礼,又有一字叫德柔,幼年就聪敏灵悟,七岁能写文章。十六岁写了《芍药赋》,其中词藻十分华美。长大以后,清静好学,和他的堂兄王泰齐名。沈约见了王筠,认为很像他的外祖⽗袁粲,便对仆 ![]() ![]() 做官为尚书殿中郞,王氏从过江以来,没有人担任郞官,有人劝他不要去上任。王筠说:“陆平原是东南的优秀人才,王文度在江东是首屈一指。我能够和以前的人相比,有什么更多的遗憾呢?”于是欣然就职。 沈约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就嗟叹,曾对他说:“从前蔡伯喈见到王仲宣,称赞他是王公的孙子,我家的书籍应当全部赠送。我虽然并不聪敏,请附上这些话。自从谢緿等几位贤人去世,平生的好友几乎断绝,没想到疲惫的暮年又遇上了您。”沈约在郊区住宅的斋房里,请王筠写了草木十咏抄录在墙上,都是直接书写文词,不加标题。沈约对别人说:“这些诗指言物体,呈现形态,不用借助于标题。”沈约写了一篇《郊居赋》,构思了很长时间,还没有写完,把草稿拿给王筠看。王筠读到“雌霓(五的反)连蜷”沈约⾼兴地拍着手说:“我常常怕别人念作霓(五兮反)。”其次读到“坠石。。星”和“冰悬聐而带坻”王筠都击掌称赞。沈约说:“知音的人很少,真正的鉴赏几乎断绝,所以要邀请你看,正是在这几句罢了。”王筠又曾经写诗拿给沈约,沈约马上回信咏叹,认为年青人特有其美。王筠又能使用強韵,每次宴会一起作诗,辞句必定妍靡。沈约曾经启奏皇上,说后来的名家没有超过王筠的。又在皇帝举行的宴会上对王筠的伯⽗王志说:“贤侄的文章之美,可以说是后来人中的冠军。谢緿常常对我说:‘好诗圆美流转好像弹丸’。近来看到他的几首作品,才知道这话是实真的。” 他经过多次调转做了太子洗马,中舍人,并且掌东宮管记。昭明太子喜爱文学人士,常常与王筠以及刘孝绰、陆翺、到洽、殷钧等在玄圃游宴,太子特别拉住王筠的⾐袖,抚着刘孝绰的肩膀说:“这就是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他就是如此看重他们。王筠又与殷钧大方文雅地见礼。后来做了中书郞,奉了圣旨写了开善寺宝志法师碑文,文词十分清丽俊逸。又皇上命令他撰写《中书表奏》三十卷,和他所上奏的赋颂合为一集。 后来担任太子家令,同时又掌管记。普通元年(520),因为给⺟亲服丧离职。王筠有孝顺的品 ![]() 王筠家积累钱财千金, ![]() ![]() 王筠体形丑陋矮小,⾼不到六尺。 ![]() ![]() ![]() |
上一章 南史 下一章 ( → ) |
李延寿的最新历史小说《南史》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南史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南史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