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是沈约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宋书 作者:沈约 | 书号:10190 时间:2017/3/26 字数:15128 |
上一章 卷九十七 下一章 ( → ) | |
夷蛮 南夷、西南夷,大抵在 ![]() 南夷林邑国,⾼祖永初二年,林邑王范 ![]() ![]() ![]() ![]() ![]() ![]() ![]() ![]() ![]() ![]() 太祖忿其违傲,二十三年,使龙骧将军、 ![]() ![]() ![]() ![]() ![]() ![]() ![]() ![]() ![]() ![]() 世祖孝建二年,林邑又遣长史范龙跋奉使贡献,除龙跋扬武将军。大明二年, 林邑王范神成又遣长史范流奉表献金银器及香布诸物。太宗泰豫元年,又遣使献方 物。初,檀和之被征至豫章,值豫章民胡诞世等反,因讨平之,并论林邑功,封云 杜县子,食邑四百户。和之,⾼平金乡人,檀凭子也。太祖元嘉二十七年,自太子 左卫率为世祖镇军司马、辅国将军、彭城太守。元凶弑立,以为西中郞将、雍州刺 史。世祖⼊讨,加辅国将军,统豫州戍事,因出南奔。世祖即位,以为右卫将军。 孝建二年,除辅国将军、豫州刺史,不行,复为右卫,加散骑常侍。三年,出为南 兗州刺史,坐酣饮黩货, ![]() 广州诸山并俚、獠,种类繁炽,前后屡为侵暴,历世患苦之。世祖大明中,合 浦大帅陈檀归顺,拜龙骧将军。四年,檀表乞官军征讨未附,乃以檀为⾼兴太守, 将军如故。遣前硃提太守费沈、龙骧将军武期率众南伐,并通硃崖道,并无功,辄 杀檀而反,沈下狱死。 扶南国,太祖元嘉十一、十二、十五年,国王持黎跋摩遣使奉献。 西南夷诃罗驼国,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 伏承圣主,信重三宝,兴立塔寺,周満国界。城郭庄严,清净无秽,四衢 ![]() ![]() ![]() ![]() 伏惟皇帝,是我真主。臣是诃罗驼国王,名曰坚铠,今敬稽首圣王⾜下,惟愿 大王知我此心久矣,非适今也。山海阻远,无缘自达,今故遣使,表此丹诚。所遣 二人,一名毗纫,一名婆田,今到天子⾜下。坚铠微蔑,谁能知者,是故今遣二人, 表此微心,此情既果,虽死犹生。仰惟大国,籓守旷远,我即边方籓守之一。上国 臣民,普蒙慈泽,愿垂恩逮,等彼仆臣。臣国先时人众殷盛,不为诸国所见陵迫, 今转衰弱,邻国竞侵。伏愿圣王,远垂覆护,并市易往反,不为噤闭。若见哀念, 愿时遣还,令此诸国,不见轻侮,亦令大王名声普闻,扶危救弱,正是今⽇。今遣 二人,是臣同心,有所宣启,诚实可信。愿敕广州时遣舶还,不令所在有所陵夺。 愿自今以后,赐年年奉使。今奉微物,愿垂哀纳。 呵罗单国,治阇婆洲。元嘉七年,遣使献金刚指钚、⾚鹦鹉鸟、天竺国⽩垒古 贝、叶波国古贝等物。十年,呵罗单国王毗沙跋摩奉表曰: 常胜天子陛下:诸佛世尊,常乐安隐,三达六通,为世间道,是名如来,应供 正觉,遗形舍利,造诸塔像,庄严国土,如须弥山,村邑聚落,次第罗匝,城郭馆 宇,如忉利天宮,宮殿⾼广,楼阁庄严,四兵具⾜,能伏怨敌,国土丰乐,无诸患 难。奉承先王,正法治化,民人良善,庆无不利,处雪山 ![]() 其后为子所纂夺。十三年,又上表曰: 大吉天子⾜下:离 ![]() 忝承先业,嘉庆无量,忽为恶子所见争夺,遂失本国。今唯一心归诚天子,以 自存命。今遣毗纫问讯大家,意 ![]() ![]() 此后又遣使。二十六年,太祖诏曰:“诃罗单、媻皇、媻达三国,频越遐海, 款化纳贡,远诚宜甄,可并加除授。”乃遣使策命之曰:“惟汝慕义款化,效诚荒 遐,恩之所洽,殊远必甄,用敷典章,显兹策授。尔其钦奉凝命,永固厥职,可不 慎欤。”二十九年,又遣长史媻和沙弥献方物。 媻皇国,元嘉二十六年,国王舍利媻罗跋摩遣使献方物四十一种,太祖策命之 为媻皇国王曰:“惟尔仰政边城,率贡来庭,皇泽凯被,无幽不洽。宜班典策,授 兹嘉命。尔其祗顺礼度,式保厥终,可不慎欤。”二十八年,复贡献。世祖孝建三 年,又遣长史竺那媻智奉表献方物。以那媻智为振威将军。大明三年,献⾚⽩鹦鹉。 大明八年、太宗泰始二年,又遣使贡献。太宗以其长史竺须罗达、前长史振威将军 竺那媻智并为龙骧将军。 媻达国,元嘉二十六年,国王舍利不陵伽跋摩遣使献方物。太祖策命之为婆婆 达国王曰:“惟尔仰化怀诚,驰慕声教,皇风遐暨,荒服来款,是用加兹显策,式 甄义顺。尔其祗顺宪典,永终休福,可不慎欤。”二十六年、二十八年,复遣使献 方物。 阇婆婆达国,元嘉十二年,国王师黎婆达驼阿罗跋摩遣使奉表曰: 宋国大主大吉天子⾜下:敬礼一切种智安隐,天人师降伏四魔,成等正觉,转 尊法轮,度脫众生,教化已周,⼊于涅盘,舍利流布,起无量塔,众宝庄严,如须 弥山,经法流布,如⽇照明,无量净僧,犹如列宿。国界广大,民人众多,宮殿城 郭,如忉利天宮。名大宋扬州大国大吉天子,安处其中,绍继先圣,王有四海,阎 浮提內,莫不来服。悉以兹⽔,普饮一切,我虽在远,亦沾灵润,是以虽隔巨海, 常遥臣属,愿照至诚,垂哀纳受。若蒙听许,当年遣信,若有所须,惟命是献,伏 愿信受,不生异想。今遣使主佛大驼婆、副使葛抵奉宣微诚,稽首敬礼大吉天子⾜ 下,驼婆所启,愿见信受,诸有所请,唯愿赐听。今奉微物,以表微心。 师子国,元嘉五年,国王刹利摩诃南奉表曰: 谨⽩大宋明主,虽山海殊隔,而音信时通。伏承皇帝道德⾼远,覆载同于天地, 明照齐乎⽇月,四海之外,无往不伏,方国诸王,莫不遣信奉献,以表归德之诚。 或泛海三年,陆行千⽇,畏威怀德,无远不至。我先王以来,唯以修德为正,不严 而治,奉事三宝,道济天下,欣人为善,庆若在己, ![]() 至十二年,又复遣使奉献。 天竺迦毗黎国,元嘉五年,国王月爱遣使奉表曰: 伏闻彼国,据江傍海,山川周固,众妙悉备,庄严清净,犹如化城,宮殿庄严, 街巷平坦,民人充満, ![]() 臣之所住,名迦毗河,东际于海,其城四边,悉紫绀石,首罗天护,令国安隐。 国王相承,未尝断绝,国中民人,率皆修善,诸国来集,共遵道法,诸寺舍子,皆 七宝形像,众妙供具,如先王法。臣自修检,不犯道噤,臣名月爱,弃世王种。 惟愿大王圣体和善,群臣百官,悉自安隐。今以此国群臣吏民,山川珍宝,一 切归属,五体归诚大王⾜下。山海遐隔,无由朝觐,宗仰之至,遣使下承。使主⽗ 名天魔悉达,使主名尼驼达,此人由来良善忠信,是故今遣奉使表诚。大王若有所 须,珍奇异物,悉当奉送,此之境土,便是王国,王之法令,治国善道,悉当承用。 愿二国信使往来不绝,此反使还,愿赐一使,具宣圣命,备敕所宜。款至之诚,望 不空反,所⽩如是,愿加哀愍。 奉献金刚指环、摩勒金环诸宝物、⾚⽩鹦鹉各一头。太宗泰始二年,又遣使贡 献,以其使主竺扶大、竺阿弥并为建威将军。 元嘉十八年,苏摩黎国王那邻那罗跋摩遣使献方物。世祖孝建二年,斤驼利国 王释婆罗那邻驼遣长史竺留驼及多献金银宝器。后废帝元徽元年,婆黎国遣使贡献。 凡此诸国,皆事佛道。 佛道自后汉明帝,法始东流,自此以来,其教稍广,自帝王至于民庶,莫不归 心。经诰充积,训义深远,别为一家之学焉。元嘉十二年,丹 ![]() ![]() 世祖大明二年,有昙标道人与羌人⾼阇谋反,上因是下诏曰:“佛法讹替,沙 门混杂,未⾜扶济鸿教,而专成逋薮。加奷心频发,凶状屡闻,败 ![]() ![]() ![]() 先是,晋世庾冰始创议, ![]() ![]() ![]() 世祖宠姬殷贵妃薨,为之立寺,贵妃子子鸾封新安王,故以新安为寺号。前废 帝杀子鸾,乃毁废新安寺,驱斥僧徒,寻又毁中兴、天宝诸寺。太宗定 ![]() ![]() 宋世名僧有道生。道生,彭城人也。⽗为广戚令。生出家为沙门法大弟子。幼 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之。元嘉十一年, 卒于庐山。沙门慧琳为之诔。 慧琳者,秦郡秦县人,姓刘氏。少出家,住冶城寺,有才章,兼外內之学,为 庐陵王义真所知。尝著《均善论》,其词曰: 有⽩学先生,以为国中圣人,经纶百世,其德弘矣,智周万变,天人之理尽矣; 道无隐旨,教罔遗筌,聪睿迪哲,何负于殊论哉。有黑学道士陋之,谓不照幽冥之 途,弗及来生之化,虽尚虚心,未能虚事,不逮西域之深也。于是⽩学访其所以不 逮云尔。 ⽩曰:“释氏所论之空,与老氏所言之空,无同异乎?”黑曰:“异。释氏即 物为空,空物为一。老氏有无两行,空有为异,安得同乎!”⽩曰:“释氏空物, 物信空琊?”黑曰:“然。空又空,不翅于空矣。”⽩曰:“三仪灵长于宇宙,万 品盈生于天地,孰是空哉?”黑曰:“空其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行于世。旧僧谓其贬黜释氏, ![]() 又有慧严、慧议道人,并住东安寺,学行精整,为道俗所推。时斗场寺多禅僧, 京师为之语曰:“斗场禅师窟,东安谈义林。”世祖大明四年,于中兴寺设斋。有 一异僧,众莫之识,问其名,答言名明慧,从安天寺来,忽然不见。天下无此寺名, 乃改中兴曰安天寺。大明中,外国沙门摩诃衍苦节有精理,于京都多出新经,《胜 鬘经》尤见重內学。 东夷⾼句骊国,今治汉之辽东郡。⾼句骊王⾼琏,晋军帝义熙九年,遣长史⾼ 翼奉表献赭⽩马。以琏为使持节、都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句骊王、乐浪公。 ⾼祖践阼,诏曰:“使持节、都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句骊王、乐浪公琏, 使持节、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将军、百济王映,并执义海外,远修贡职。惟新告始, 宜荷国休,琏可征东大将军,映可镇东大将军。持节、都督、王、公如故。”三年, 加琏散骑常侍,增督平州诸军事。 少帝景平二年,琏遣长史马娄等诣阙献方物,遣使慰劳之。曰:“皇帝问使持 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句骊王、乐浪公,纂戎东服, 庸绩继轨,厥惠既彰,款诚亦著,逾辽越海,纳贡本朝。朕以不德,忝承鸿绪,永 怀先踪,思覃遗泽。今遣谒者硃邵伯、副谒者王邵子等,宣旨慰劳。其茂康惠政, 永隆厥功,式昭往命,称朕意焉。” 先是,鲜卑慕容宝治中山,为索虏所破,东走⻩龙。义熙初,宝弟熙为其下冯 跋所杀,跋自立为主,自号燕王,以其治⻩龙城,故谓之⻩龙国。跋死,子弘立, 屡为索虏所攻,不能下。太祖世,每岁遣使献方物。元嘉十二年,赐加除授。十五 年,复为索虏所攻,弘败走,奔⾼骊北丰城,表求 ![]() ![]() ![]() ![]() 琏每岁遣使。十六年,太祖 ![]() 百济国,本与⾼骊俱在辽东之东千余里,其后⾼骊略有辽东,百济略有辽西。 百济所治,谓之晋平郡晋平县。义熙十二年,以百济王余映为使持节、都督百济诸 军事、镇东将军、百济王。⾼祖践阼,进号镇东大将军。少帝景平二年,映遣长史 张威诣阙贡献。元嘉二年,太祖诏之曰:“皇帝问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 大将军、百济王。累叶忠顺,越海效诚,远王纂戎,聿修先业,慕义既彰,厥怀⾚ 款,浮桴骊⽔,献騕执贽,故嗣位方任,以籓东服,勉勖所莅,无坠前踪。今遣兼 谒者闾丘恩子、兼副谒者丁敬子等宣旨慰劳称朕意。”其后,每岁遣使奉表,献方 物。七年,百济王余毗复修贡职,以映爵号授之。二十七年,毗上书献方物,私假 台使冯野夫西河太守,表求《易林》、《式占》、 ![]() 毗死,子庆代立。世祖大明元年,遣使求除授,诏许。二年,庆遣使上表曰: “臣国累叶,偏受殊恩,文武良辅,世蒙朝爵。行冠军将军右贤王余纪等十一人, 忠勤宜在显进,伏愿垂愍,并听赐除。”仍以行冠军将军右贤王余纪为冠军将军。 以行征虏将军左贤王余昆、行征虏将军余晕并为征虏将军。以行辅国将军余都、余 乂并为辅国将军。以行龙骧将军沐衿、余爵并为龙骧将军。以行宁朔将军余流、麋 贵并为宁朔将军。以行建武将军于西、余娄并为建武将军。太宗泰始七年,又遣使 贡献。 倭国,在⾼骊东南大海中,世修贡职。⾼祖永初二年,诏曰:“倭赞万里修贡, 远诚宜甄,可赐除授。”太祖元嘉二年,赞又遣司马曹达奉表献方物。赞死,弟珍 立,遣使贡献。自称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 军、倭国王。表求除正,诏除安东将军、倭国王。珍又求除正倭隋等十三人平西、 征虏、冠军、辅国将军号,诏并听。二十年,倭国王济遣使奉献,复以为安东将军、 倭国王。二十八年,加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将 军如故。并除所上二十三人军、郡。济死,世子兴遣使贡献。世祖大明六年,诏曰: “倭王世子兴,奕世载忠,作籓外海,禀化宁境,恭修贡职。新嗣边业,宜授爵号, 可安东将军、倭国王。”兴死,弟武立,自称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加罗秦 韩慕韩七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顺帝升明二年,遣使上表曰:“封国偏远,作籓于外,自昔祖祢,躬擐甲胄, 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征⽑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 王道融泰,廓土遐畿,累叶朝宗,不愆于岁。臣虽下愚,忝胤先绪,驱率所统,归 崇天极,道遥百济,装治船舫,而句骊无道,图 ![]() ![]() ![]() ![]() ![]() 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分建种落,布在诸郡县。荆州置南蛮,雍州置宁蛮 校尉以领之。世祖初,罢南蛮并大府,而宁蛮如故。蛮民顺附者,一户输⾕数斛, 其余无杂调,而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蛮。蛮无徭役,強者又不 供官税,结 ![]() 少帝景平二年,宜都蛮帅石宁等一百一十三人诣阙上献。太祖元嘉六年,建平 蛮张雍之等五十人,七年,宜都蛮田生等一百一十三人,并诣阙献见。其后沔中蛮 大动,行旅殆绝。天门溇中令宗侨之徭赋过重,蛮不堪命。十八年,蛮田向求等为 寇,破溇中,虏略百姓。荆州刺史衡 ![]() ![]() 先是,雍州刺史刘道产善抚诸蛮,前后不附官者,莫不顺服,皆引出平土,多 缘沔为居。及道产亡,蛮又反叛。及世祖出为雍州,群蛮断道,击大破之。台遣军 主沈庆之连年讨蛮,所向皆平殄,事在《庆之传》。二十八年正月,龙山雉⽔蛮寇 抄涅 ![]() ![]() 先是,蛮帅鲁奴子掳龙山,屡为边患。鲁轨在长社,奴子归之,轨言于虏主, 以为四山王。轨子慡归国,奴子亦求內附,随王诞又遣军讨沔北诸蛮,袭浊山、如 口、蜀松三柴,克之,又围升钱、柏义诸柴,蛮悉力距战。军以具装马夹 ![]() 世祖大明中,建平蛮向光侯寇暴峡川,巴东太守王济、荆州刺史硃修之遣军讨 之,光侯走清江。清江去巴东千余里。时巴东、建平、宜都、天门四郡蛮为寇,诸 郡民户流散,百不存一。太宗、顺帝世尤甚,虽遣攻伐,终不能噤,荆州为之虚敝。 大明中,桂 ![]() 豫州蛮,廪君后也。盘瓠及廪君事,并具前史。西 ![]() ![]() ![]() ![]() ![]() ![]() ![]() 太宗初即位,四方反叛,及南贼败于鹊尾,西 ![]() ![]() 顺帝升明初,又转 ![]() 史臣曰:汉世西译遐通,兼途累万,跨头痛之山,越绳度之险,生行死径,⾝ 往魂归。晋氏南移,河、陇夐隔,戎夷梗路,外域天断。若夫大秦、天竺,迥出西 溟,二汉衔役,特艰斯路,而商货所资,或出 ![]() ![]() ![]() ![]() 部分译文 师子国,即今天的斯里兰卡,元嘉五年(428),国王刹利摩诃南上表说: “我恭敬地启明大宋英明皇帝,虽然我们被山海所隔,但常常 ![]() 到十二年(436),又派人贡献国产。 天竺迦毗黎国,元嘉五年(428),国王月爱派使者上表: 据人传说:“你们家国,在大海旁边,长江流域,山川险固,所有美妙的东西都具备,庄严肃穆,清静无为,好比经过佛神教化过一般。宮殿雄伟,街道平坦,民人到处都是,一片 ![]() ![]() ![]() 我们居住的地方,叫迦毗河,东与大海相连,我们的城市的四周,都用紫绀石做成,首罗天神保护,使我们家国的民人安宁。历代国王相继从未断绝过。我国民人,都是全心修善,各小附属国真诚归顺,都遵守法道,各寺內的佛神雕像,都是用七种宝物凿成的。各种妙物都具备,像先王们做出来的模样。我自己很守规矩,从不违犯规矩。我的名字叫月爱,属于弃世王的儿子。 我希望大皇帝陛下⾝体健康,各位大臣们都安宁幸福。今天我把我国的民人、山川和珍宝,一切的一切,包括我的⾝体的每一个部分都献给大王。但是我们相隔千山万⽔,无法到贵国朝拜,但对陛下崇拜到极点,派使者前来通信,正使叫天魔悉达,副使叫尼礐达,这两个人一贯忠诚善良,所以现在派他们上表投诚。大皇帝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我们这里的珍奇异宝,全部都应该承送给你,我们的国土也是皇帝的国土;皇帝治国的方法、治民的法律,我们都将全部遵循。我希望我们两国使者往来不绝。我们的使者回来时,请皇帝也派一个使者前来,宣布皇帝的命令,要求我们做的事都告诉我们,我们真诚的希望不会遭至破灭,这便是我说的,愿皇上加以考虑。” 天竺国使者奉献金钢指环、摩勒金环等宝贝,红⽩鹦鹉一样一只。太宗泰始二年(466),又派人贡献,明帝让天竺两个使者竺扶大和竺阿弥都当建威将军。 百济国,本来和⾼丽国都在辽东以东一千多里,以后⾼丽国占领辽东,百济国占领辽西,百济国的都城叫做晋平郡晋平县。 义熙十二年(416),朝廷以百济王余映当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镇东将军、百济王。⾼祖称帝,余映晋号镇东大将军。少帝景平二年(424),余映派长史张威到建康贡献。元嘉二年(425),太祖下诏书说:“皇帝问使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镇军大将军、百济王,历代都忠诚顺从。渡过大海忠诚归顺,努力维持先人大业,道义昭著,心怀⾚诚。渡过骊⽔,贡献珠宝,所以能承担先人事业,维持我们东方的秩序,你兢兢业业,不要辜负前人的重托。现在派使者闾丘恩子、副使丁敬子等宣传诏书以表达我的心意。”这之后,百济国每年派使者上表,贡献国产。七年(430),百济王余毗继续贡献,宋朝将余映的爵位一同授给他。二十七年(450),余毗上书贡献宝物,私下任命冯野夫为西河太守,上表请求《易林》、《式占》、 ![]() 倭国在⾼丽东南方的大海之中。代代都规规矩矩地向国中贡献。⾼祖永初二年(421),下诏书说:“倭王讠赞在万里之外,恭敬地贡献,远方人的忠诚就应该表彰,可以赐给他们物质,除授他官职。”太祖元嘉三年(426),倭王讠赞又派司马曹达上表贡献国产。倭王讠赞去世,弟弟倭珍继位,派使者贡献。他自称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上表请求正式任命。诏书同意他当安东将军、倭国王。倭珍又请求任命倭隋等十三个平西、征虏、冠军、辅国将军的称号,诏书同意了。二十年(443),倭国王倭济派人奉献,朝廷再次让他当安东将军、倭国王。二十八年,加官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将军照旧。同时任命他们要求的二十三人将军和郡太守的职务。倭济去世,世子倭兴派人贡献。世祖大明六年(462),诏书说:“倭王世子倭兴,代代忠诚,在海外作藩国国王,秉承我国教化定安国內,虔诚地上贡,刚刚继承先人大业,应该授予爵位称号。可以当安东将军,倭国王。”倭兴去世,他弟弟倭武继位,自称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顺帝升明二年(478),派人上表说:“我国偏僻遥远,在外边作藩护。从古代的祖先,亲自披坚执锐,跋涉大山深泽,古人没有安宁地居住过。向东服征⽑人五十王国,向西降服多种小夷六十六国,北向时过大海平定九十五国。大道重启,开疆拓土,年年没有休息时间。我虽愚笨继承先人事业,率领自己的部下,投⾝于皇上,路过百济,整装船舰,可是⾼句骊国大逆不道,竟想呑灭我们,不断地抢掠我们的仆从,杀屠不停,总是使我们失去好机会。虽然说是上了路,但有时通有时不通。我的亡⽗非常憎恨敌人堵塞我们的道路,带领着百万将军,无不义愤填膺,正想大规模地展开行动,突然⽗亲兄长去世,使即将成功的事业,功亏一篑。我在守孝期间,不愿动武,所以休养兵马,不能讨伐。现在我想整练兵马,报⽗亲兄长的怨仇,文武将臣效力于我,⽩刀在面前 ![]() |
上一章 宋书 下一章 ( → ) |
沈约的最新历史小说《宋书》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宋书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宋书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