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是刘勰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文心雕龙 作者:刘勰 | 书号:10151 时间:2017/3/26 字数:4290 |
上一章 诏策 下一章 ( → ) | |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嘿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乎!昔轩辕唐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 《诗》云“畏此简书”《易》称“君子以制数度”《礼》称“明神之诏”《书》称“敕天之命”并本经典以立名目。远诏近命,习秦制也。《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群后。虞重纳言,周贵喉⾆,故两汉诏诰,职在尚书。王言之大,动⼊史策,其出如綍,不反若汗。是以淮南有英才,武帝使相如视草;陇右多文士,光武加意于书辞:岂直取美当时,亦敬慎来叶矣。 观文景以前,诏体浮杂,武帝崇儒,选言弘奥。策封三王,文同训典;劝戒渊雅,垂范后代。及制诏严助,即云∶“厌承明庐”盖宠才之恩也。孝宣玺书,责博于陈遂,亦故旧之厚也。逮光武拨 ![]() 夫王言崇秘,大观在上,所以百辟其刑,万邦作孚。故授官选贤,则义炳重离之辉;优文封策,则气含风雨之润;敕戒恒诰,则笔吐星汉之华;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眚灾肆赦,则文有舂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此诏策之大略也。 戒敕为文,实诏之切者,周穆命郊⽗受敕宪,此其事也。魏武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及晋武敕戒,备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隐,勒牙门以御卫,有训典焉。 戒者,慎也,禹称“戒之用休”君⽗至尊,在三罔极。汉⾼祖之《敕太子》,东方朔之《戒子》,亦顾命之作也。及马援以下,各贻家戒。班姬《女戒》,⾜称⺟师矣。 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故王侯称教。昔郑弘之守南 ![]() 自教以下,则又有命。《诗》云“有命自天”明命为重也;《周礼》曰“师氏诏王”明诏为轻也。今诏重而命轻者,古今之变也。 赞曰∶ 皇王施令,寅严宗诰。我有丝言,兆民伊好。 辉音峻举,鸿风远蹈。腾义飞辞,涣其大号。 译文 《诏策》是《文心雕龙》的第十九篇,主要是论述帝王的诏令文告。这类文体的名目很多,后代统称为诏令。魏晋以前,这种文体还多用古朴的散文,隋唐以后,就常用辞采华丽的四六骈文。本篇反映了魏晋以前诏策文的大概发展情况。 本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第一段讲诏策的起源,它的主要分类及其基本含义,历代诏策的发展变化和有关作品的得失;第二段讲各种诏策文的不同特点。第二部分(第三段)简论戒、教、令三体。这三种可用于君对臣,也可用于臣对民或⽗对子,和帝王专用的诏策有所不同,所以,这部分实际上是本篇的附论。 诏策是古代一种应用文。它的作者虽是少数,却和广大民人关系重大。正因“王言之大”影响深广,怎样把这种文告写好,就为历代帝王和有关文人所注重。篇中所讲“虞重纳言,周贵喉⾆”光武帝的“加意书辞”等,都说明了这点。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要把自己起草的文稿请司马相如等审阅后才能发出;历代更多的帝王文告,则直接由文人起草。这样,诏策文就成为我国古代散文的重要文体之一。刘勰对这种文体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提出不同內容、不同作用的文告,要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要求,如有的要“气含风雨之润”有的要“笔吐星汉之华”有的要“辞有秋霜之烈”等;此外,如谓帝王要“出言如丝”、“敬慎来叶”、使人信服等,虽讲的比较委婉,却也反复申述,意有可取。本篇对帝王之言的过分尊崇,表现了论者的严重局限;其中对某些诏策的批评或肯定,都主要是从封建王朝的利益着眼的。 (一) 统治着天下的帝王,他的话是神圣的。帝王坐静御前,他的意旨能够満布四海,主要就是通过诏策了。在轩辕⻩帝和尧舜的时候,帝王的话都叫做“命”“命”的意义,本来是给有功德之臣赐以姓氏;它在夏、商、周时期,还包括像《甘誓》、《汤诰》之类的诰和誓。“誓”是用来教训军旅的“诰”是用来实施政治的。“命”表示来自上天,所以用来授与官爵,赐给姓氏。《周易-姤卦》的《象辞》中曾说:“国君用命令来教训四方臣民。”诰命的作用,就如大风起于大地之间,所有臣民无不随风而动。到了战国时期,就都称为“令”所谓“令”就是“使”的意思。秦始皇统一六国,又把“命”改称为“制”汉初制走法度,把“命”分为四类:第一类叫“策书”第二类叫“制书”第三类叫“诏书”第四类叫“戒敕”用“敕书”来警戒州、部长官,用“诏书”来教训各种官吏,用“制书”来发布减免刑罚的命令,用“策书”来封赠王侯。所谓“策”就是竹简“制”就是截断“诏”就是告诉“敕”就是戒正。《诗经》中曾说“害怕这告急的简书”《周易》中曾说“君子要使礼尊卑有度”《周礼》中曾讲到“诏告于⽇月山川之神”《尚书》中曾讲过“帝王奉正天之命”等,可见策、制、诏、敕,都是 ![]() ![]() ![]() (二) 帝王的话是崇⾼而神圣的,这是因为帝王对国全情况有深透的观察了解,所以他的话能为各个诸侯效法,并使天下信服。因此,选拔贤才、授与官爵的命令,应如⽇月之光那样明亮;褒奖或策封臣下的诏书,就要有和风雨露般的润泽;关于敕正教戒方面的文诰,则要像灿烂群星吐出的光华;关于治理军事或召集诸侯会同讨伐的军令,就要表现出滚滚雷霆的声威;对于因过失而造成灾害的人予以宽赦,赦书就要像舂天的露⽔那样滋润;对于明赏罚、正法纪的文诰,则要像秋天的严霜那样刚烈:这就是写作诏策的基本要求。至于戒敕之文,是诏令中更为切实的一种;如《穆天子传》所载周穆王命郊⽗接受戒敕的教令,这就是戒敕文了。魏武帝曹 ![]() ![]() (三) 所谓“戒”就是谨慎。夏禹曾说:“用赞美来进行警戒。”国君、⽗⺟和老师是最尊严的,作为君、⽗和师,他们给人的恩德是无穷无尽的。汉⾼祖的《手敕太子》、东方朔的《诫子》,都是临终之前所作的遗命。从东汉马援以后,便开始留下自己的家戒。班昭的《女戒》,可以称之为傅⺟和女师了。所谓“教”就是效法,讲出话来老百姓便按照去做。舜的臣子契曾提出“⽗义、⺟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所以后来王侯大臣对老百姓的训示就叫做“教”西汉郑弘任南 ![]() (四) 帝王发号施令,老百姓敬仰圣旨。国君能慎重地发布诏令,万民都很⾼兴。光辉的诏策⾼举,鸿大的教化远播。充分发扬诏策的意义和文辞的作用,使帝王的号令更为盛大。 N6zWW.coM |
上一章 文心雕龙 下一章 ( → ) |
刘勰的最新历史小说《文心雕龙》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文心雕龙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文心雕龙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