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李耳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老子 作者:李耳 | 书号:10136 时间:2017/3/26 字数:1423 |
上一章 第三十九章 下一章 ( → ) |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 ![]()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得到道而英灵;河⾕得到道而充盈;万物得到道而生长;侯王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 ![]() ![]() ![]() ![]() ![]() 注释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灵:神或指人。灵:灵 ![]() 3、正:一本作“贞”意为首领。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谓:假如说。帛书作“胃” 6、天无以清:天离开道,就得不到清明。 7、废:荒废。 8、歇:消失、绝灭、停止。 9、竭:⼲涸、枯竭。 10、正:一本作“⾼贵”一本作“贞” 11、蹶:跌倒、失败、挫折。 12、自称:一本作“自谓” 13、孤、寡、不⾕: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人”、“不⾕”不⾕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誉无誉:最⾼的荣誉是无须称誉赞美的。 15、琭琭:形容⽟美的样子。 16、珞珞:形容石坚的样子。 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经常以“一”来代称“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连续七次使用“一”字,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杨兴顺说:“一切在流动着,一切在变化着,但老子认为,变化的基础是统一而不是矛盾的斗争。‘天得一以清’…老子揭露了客观世界的矛盾,企图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锐化,为着这一目的,他把统一看成万物的基础而把它绝对化。”(《国中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事实上,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个,宇宙的总规律也只有一个,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论,而且是物质的。在世界的自然万事万物之中,老子列举了许多相互矛盾的对立体,并认为对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最终归于统一。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认为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在人类社会而言,老子也強调统一,认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个准绳。这个准绳是什么?老子说“贵以 ![]() ![]() ![]() ![]() ![]() |
上一章 老子 下一章 ( → ) |
李耳的最新历史小说《老子》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老子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老子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