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是毕沅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5926 |
上一章 宋纪一百七十一 下一章 ( → ) | |
起昭![]()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淳祐三年(蒙古太宗皇后称制二年) 九月,丁未,工部郞官兼枢密院编修官赵希瀞言:“安丰、庐、濠,风寒最甚,三州安则淮甸无虞,江面奠枕。”帝曰:“安丰最紧。”希瀞云:“ ![]() 癸未,从京湖制置大使孟珙之请,令淮东制置使李曾伯蠲⾼邮军及其属部州县创收牛租。 是秋,蒙古察罕奏令万户张柔总诸军镇杞。初,河决于汴,西南⼊陈留,分而为三,杞居其中氵单。南师恃舟辑之利,由毫、泗以窥汴、洛。柔乃即故杞之东、西、中三山,顺杀⽔势,筑连城,结浮梁,为进战退耕之计,守御以固。 先是,知婺州陈康熹奏事,请举严⽗配天之典,久未决;将作少监韩祥进讲,复言之。冬,十月,甲午,礼寺议请奏宁宗升陪太祖、太宗,将来明堂,三后并配,令条具礼制以闻。 十一月,乙巳,诏:“直宝文阁王定,素履平实,直显谟阁叶武子,雅资恬退,皆挂冠⽇久,年德俱⾼。其以定为秘阁修撰,武子直龙图阁。” 乙卯,令嘲州守臣节制摧锋军分屯军马。 乙未,蠲大理寺、三衙、监府县点检赡军犒赏酒库所赃赏钱。 令广东提刑节制韶州摧锋军。 壬戌,雪。给行在诸军钱,出戍者倍之。 甲子,枢密院编修官兼权都官郞官何式言蜀事,帝曰:“正好乘暇作工夫。”时方倚任余玠,故言及之。 先是蜀中财赋,⼊户部三司者五百馀万缗,⼊四总领所者二千五百馀万缗,金银、绫锦之类不预焉。自宝庆三年失关外,端平三年蜀地残破,所存州县无几,国用益窘。十六年间,凡授宣抚使者三人,制置使者九人,副使四人,或老,或暂,或庸,或贪,或惨刻缪戾,或遥领而不至,或生隙而罕谋,两川民不聊生,监司、戎将各专号令,蜀⽇益坏。 及余玠至,大更弊政,遴选守宰,筑招贤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士 ![]() ![]() 播州冉璡及弟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如,皆不至。闻玠贤,兄弟相率诣谒,玠宾礼之,馆⾕加厚。居数月,无所言,玠乃更别馆以处之,且⽇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小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郭之形,起则漫去。如是者又旬⽇,请见玠,屏人曰:“为今⽇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徒诸此。若任得其人,稷粟以守之,胜于十万师远矣。”玠大喜,遂不谋于众,密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以璡为承事郞,权发遣合州,璞为承务郞,权通判州事,徙城事悉以任之。 命下,一府皆喧然以为不可。玠怒曰:“城成则蜀赖以安,不成,玠独坐之,诸君无预也。”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凡十馀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又移金州兵于大获以护蜀口,移沔州兵于青居,兴州兵先驻合州旧城,移守钓鱼,共备內⽔,移利州兵于云顶,以备外⽔。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屯兵聚粮,为必守计,民始有安土之心。玠又作《经理四蜀图》以进,曰:“幸假十年,手挈四蜀之地,进之朝廷,然后归老山林,臣之愿也。” 十二月,丁丑,沿江制置副使司言屯田倍收,官属文庆洪等推赏有差。 己丑,史嵩之五请祠,不允。时⻩涛、刘应起等俱上书论嵩之奷深擅权,帝皆不听,而言者益众。 丙申,以严寒,再给诸军薪炭钱。 辛丑,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总制两淮军马吕文德,以汴、濠、胶、淄劳绩,进秩四等。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淳佑四年(蒙古太宗皇后称制三年) 舂,正月,壬寅朔,诏曰:“上天助顺,敌国乖离,正当广推恩信以系人心,厚 ![]() 御制《训廉》、《谨刑》二铭,戒饬中外。 以李鸣复参知政事,杜范同知枢密院事,以权刑部尚书兼给事中刘伯正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范不屑与鸣复共政,乞去,帝留之。太学诸生亦上书留范而斥呜复,并斥史嵩之,嵩之益恚。 丁巳,侍御史刘晋之、王瓚,监察御史赵伦、吕午,承史嵩之风旨,并论李鸣复、杜范,于是呜复、范并除郡。 戊午,枢密院言:“四川帅臣余玠,大小三十六战,多有劳效,宜第功行赏。”诏玠趣上立功将士姓名等第,即与推恩。 己未,朝献景灵宮。 以刘伯正兼权参知政事,寻兼同提举编修敕令。 庚申,以余玠兼四川屯田使。 初,利州都统王夔,素残悍,号“王夜叉”自汉州败归,益桀骜不受节度;所至劫掠,每得富家,用非法刑胁取金帛,稍不遂意即杀之,民不堪命。余玠至嘉定,夔率所部兵 ![]() 玠 ![]() ![]() 二月,癸酉,出封桩库十七界楮币各十万,付京湖、四川、两淮制置司收瘗频年 ![]() 丁酉,寿昌飞虎军统制郑大成追三官,以其出戍涪州,不战以致弃城也。 三月,壬寅,诏以杜范辞免新除,依旧职,提举洞霄宮。 甲寅,经筵进讲《论语》终篇,已未,赐宰执、讲读、侍立官燕于秘书省,仍进讲读、侍立官一秩。 以吏部尚书兼给事中金渊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寻差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 夏,四月,壬午,诏:“两浙漕司下属部郡邑,将今年夏税折帛之半,令民间以楮币准钱供输。” 诏:“寿舂受围,将士勤劳,各补转三官资,出封桩库十七界楮币百万给犒,俟围解⽇仍与优赏。又令江东漕司拨寄桩十七界楮币二十万,犒安丰策应将士。 丁亥,以淮东制司言权总管王德等随王鉴抚定山城有劳,诏进德二秩,馀补转、给犒有差。 五月,乙巳,以淮东制臣言副总官兼知海州周岱、左武卫大将军汤孝信直捣山东胶、密之功,并于遥郡上进一秩。 庚戌,诏知泸州曹致大,带行遥郡刺兄,以四川制臣余玠言其包砌神臂山城之功也。 戊午,蒙古兵围寿舂,吕文德帅⽔陆诸军御之。 诏:“江东漕司拨寄桩十七界楮币百万,付淮东、西制置司犒⽔陆应援立功将士。 癸亥,以邹应龙薨,辍视朝一⽇。寻赠少保。 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以朝政⽇非,忧愤成疾,是月,薨。旋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久,天下贡赋半⼊其家。皇后遣人覆视之,唯琴阮十馀,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十卷,乃止。楚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术数;居官以匡国济民为己任,群臣无与为比。后追封广宁王,谥文正。 六月,庚午朔,以余玠言沔州都统制、权遂宁府云拱,因成都之扰,杀夺民财,袭劫龙石泉郡印;权知潼川府张涓,叙军无纪,杀掠平民;诏并追毁勒停,拱窜琼州,涓昭州。 以吕文德兼淮西招抚使,兼知濠州,节制濠、丰、寿、毫州军。 癸酉,诏王福暂屯扬州,同共措置秋防。 乙亥,赐进士留梦炎以下四百二十四人及第、出⾝。 诏:“安丰军策应解寿舂围将士,补官资有差。”又诏:“寿舂受围将士,有全城却敌之功,先立赏格,令淮东、西制司从实保明补转。”又以淮东制司言先来海道立功将士,亦补转有差。 丙戌,知枢密院事范钟乞归田里,诏不许。 蒙古以杨惟中为中书令。惟中有胆略,先为太宗所器,奉使西域二十馀国,宣畅国威,敷布政条,俾籍户口属吏。太宗益 ![]() 秋,七月,辛丑,分命刑部尚书、监察御史、卿监、郞官,录临安并属县、三衙两厢系囚。 壬子,诏:“沿淮业失強壮之人,置武胜军五千人。”从淮西安抚副使王鉴请也。 甲子,诏:“项安世正学直节,先朝名儒,可特赠集英殿修撰。” 八月,癸未,诏:“户部申严州县受租苛取之噤,诸路漕臣察其违者劾之。” 九月,癸卯,右丞相史嵩之以⽗弥忠病,告假。乙巳,弥忠卒。丙午,起复嵩之。 太生学⻩恺伯、金九万、孙翼凤等百四十四人上书曰:“臣闻君亲等天地,忠孝无古今。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孝而可以望其忠也。宰我问三年之丧而曰‘期可已矣’,其意 ![]() “且起复之说,圣经所无,而权宜变礼,衰世始有之。我朝大臣,若宣弼一⾝佩社稷安危,进退系天下重轻,所谓家国重臣,不可一⽇无者也。起复之诏,凡五遣使,弼以金⾰变礼不可用于平世,卒不从命,天下至今诵焉。至若郑居中、王黼辈,顽忍无聇,固持禄位,甘心起复,绝灭天理,卒以酿成靖康之祸。往事可覆也。彼嵩之何人哉?心术回琊,踪迹诡秘。曩者开督府,以和议隳将士心,以厚资窃宰相位,罗天下之小人以为私 ![]() “陛下姑曰,大臣之去不可不留也。嵩之不天,闻讣不行,乃徘徊数⽇,率引奷琊,布置要地,弭 ![]() “且陛下所以起复嵩之者,为其折冲万里之才与?嵩之本无捍卫封疆之能,徒有劫制朝廷之术。彼国內 ![]() ![]() “陛下所以起复嵩之者,谓其有经理财用之才与?嵩之本无⾜国裕民之能,徒有私自封殖之计。且国之利源,盐策为重,今钞法数更,利之归于国者十无一二,而聚之于私帑者已无遗算。家国之十壤⽇削,而嵩之之田宅⽇广;家国之帑蔵⽇虚,而嵩之之囊橐⽇厚。陛下眷留嵩之,将以利吾国也,殊不知适以贻吾国无穷之害尔! “嵩之敢于无忌惮而经营起复,为有弥远故智可以效尤。然弥远所丧者庶⺟也,嵩之所丧者⽗也;弥远奔丧而后起复,嵩之起复之后而始奔丧。以弥远之贪墨固位,犹有顾籍,丁艰于嘉定元年十一月之戊午,起复于次年五月之丙申,未有如嵩之之匿丧罔上,殄灭天常,如此其惨也! “且嵩之之为计亦奷矣,自⼊相以来,固知二亲耄矣,旦夕图惟,先为起复张本。近畿总饷,本不乏人,而知复未卒哭之马光祖;京口守臣,岂无胜任,而起复未终丧之许堪。故里巷为十七字之谣曰:‘光祖做总领,许堪为节制,丞相要起复,援例。’夫以里巷之小民,犹如其奷,陛下独不知之乎?台谏之敢言,台谏嵩之爪牙也;给舍不敢言,给舍嵩之腹心也;侍从不敢言,侍从嵩之肘腑也;执政不敢言,执政嵩之羽翼也。嵩之当五內裂分之时,擢奷臣以司喉⾆,谓其必无 ![]() ![]() “自古大臣,席宠怙势至于三世,未有不亡人之国者,汉之王氏、魏之司马是也。史氏秉钧,今三世矣。军旅将校惟知有史氏,天下士大夫惟知有史氏,而陛下之左右前后亦惟知有史氏,陛下之势,孤立于上,甚可惧也!天 ![]() ![]() “⿇制有曰:‘赵普当乾德开创之初,胜非在绍兴艰难之际,皆从变礼,迄定武功。’夫儗人必于其伦,曾于奷深之嵩之而可与赵普诸贤同⽇语耶?臣愚所谓擢奷臣以司喉⾆者其验也。⿇制又有曰:“谋谂愤兵之聚,边传哨骑之驰,况秋⾼而马肥,近冬寒而地凛。’方嵩之虎踞相位之时,讳言边事。通州失守,至逾月而后闻;寿舂有警,至危急而后告。今图起复,乃密谕词臣,昌言边警,张皇事势以恐陛下,盖 ![]() “切观嵩之自为宰相,动 ![]() ![]() “臣等与嵩之本无宿怨私忿,所以争进阙下,为陛下言者,亦 ![]() 武生学翁⽇善等六十七人,京生学刘时举、王元野、⻩道等九十四人,宗生学与寰等三十四人,建昌军学教授卢钺,相继上书切谏,皆不报。 范钟、刘伯正恶京生学言事,谓皆游士鼓倡之,讽临安尹赵与B170逐游士。诸生闻之,益不平,作《扌卷堂文》,与B170遂尽削游士籍。 己未,将作监徐元杰言:“史嵩之起复,士论纷然,宜许其举执政自代。”帝曰:“学校虽是正论,但言之太甚。”元杰云:“正论是家国元气,今正论犹在学校,要当保养一线之脉。”元杰又乞引去帝曰:“经筵正赖卿规益,以何事而引去?” 乙丑,雷。 冬,十月,辛未,诏曰:“朕德弗类,无以格 ![]() ![]() ![]() ![]() 壬申,以范钟参知政事,刘伯正签书枢密院事。金渊乞罢,不许。 以強再兴添差成都府路马步军副总管兼知怀安军,节制戍兵。 甲戌,令庆元府守臣赵伦趣史嵩之赴阙。 己丑,出右谏议大夫刘晋之、殿中侍御史王瓚、监察御史龚基先、胡清献;除刘汉弼为右司谏。帝 ![]() 壬辰,诏起杜范、游侣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自此群贤率被录用。 甲午,诏:“台谏耳目之寄,若稽旧章,悉由亲擢。自今不许大臣荐进。” 殿中侍御史郑寀言:“宰相非百官比,岂容久虚!切恐中书之地,预设猜防,搢绅之徒,各怀向背。”帝曰:“所奏虽切情事,进退大臣,岂容轻易?” 侍御史刘汉弼,言金渊尸位妨贤,罢政;马光祖贪荣忘亲,罢江西运判新命,勒令追服。又言台谏弹击论列,乞非时⼊奏。从之。 十一月,辛丑,诏趣游侣、杜范赴阙。 壬寅,召王伯大、赵以夫、徐鹿卿。 癸卯,诏夺前礼部侍郞刘晋之一官,罢祠,以监察御史孙起予言其怀利失志也。 乙巳,以刘汉弼言,罢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王德明,以王福代之。 丙午,以程公许为起居郞兼直学士院。 丁未,再趣游侣、杜范供职。 戊申,雷。 庚戌,召陈韡、李心传。丁巳,以陈韦华为兵部尚书,李心传权刑、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王伯大权吏部尚书兼中书舍人,赵以夫权刑部侍郞。 戊午,以祷雪,出封桩库十八界楮币二十万赈临安细民,犒三衙诸军亦如之。 庚申,诏释大理寺、三衙、临安府并两浙路州、县杖以下系囚。 辛酉,以雪寒,给诸军钱,出戍者倍之。 刘汉弼密奏曰:“自古未有一⽇无宰相之朝,今虚相位巳三月,愿奋发英断,拔去 ![]() ![]() 以范钟为左丞相,杜范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游侣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刘伯正参知政事、签书枢密院事。 杜范首上五事:“曰正治本,政事当常出于中书,毋使旁蹊得窃威柄。曰肃宮闱,当严內外之限,使宮府一体。曰择人才,当随其所长用之而久于其职,毋徒守迁转之常格。曰惜名器,如文臣贴职,武臣閤卫,不当为徇私市恩之地。曰节财用,当自人主一⾝始,自宮掖始,自贵近始,考封桩出⼊之数而补窒其罅漏,求盐策楮币变更之目而斟酌其利害。”仍请早定国本以安人心。 壬申,以赵葵同知枢密院事。葵言:“今天下之事,其大者有几?天下之才,其可用者有几?从其大者而讲明之,疏其可用者而任使之。有勇略者治兵,有心计者治财,宽厚者任牧养,刚正者持风宪。为官择人,不为人择官。用之既当,任之既久,然后可以责其成效。”又“请亟与宰臣讲求规画,凡有关于宗社安危治 ![]() 以四川安抚使孟珙兼知江陵府。 珙谓其佐曰:“府政未之思耳。彼若以兵缀我,上下流有急,将若之何?珙往则彼捣吾虚,不往则谁实捍患!”识者是之。珙至江陵,癸城,叹曰:“江陵所恃三海,不知沮洳有变为桑田者,敌一鸣鞭,即至城外。自城以东,古岭、先锋,直至三汊,无有限隔。”乃修复內隘十有一,别作十隘于外,有距城数十里者。沮、漳之⽔,旧自城西⼊江,乃障而东之,俾绕城北⼊于汉,而三海遂通为一。随其⾼下,为柜蓄怈,三百里间,渺然巨浸。土木之功,百七十万,民不知役。绘图上之。 癸酉,诏曰:“朕望道未见,闵时多艰,与予共治之臣,锢于谋⾝之习。有官守者,以谋⾝而失其守,有言责者,以谋⾝而失其言,各怀患得患失之私,安有立政立事之志!致天工之多旷,宣国步之未夷。今朕躬揽权纲,首严训迪,凡联事而合治,各涤虑以洗心。毋怀私恩,毋萌私念,毋植私计,毋缔私 ![]() 蒙古诸王呼必赉,图垒第四子也,思大有为于天下,访求贤才,虚己咨询。先是怀仁赵璧侍籓邸,为呼必赉所信任,呼以秀才而不名。董文用,俊之子也,主文书,讲说帐中,因命驰驿四方,骋名士。 时肥乡窦默,以经术教授于乡,遣文用召之。默变姓名以自晦,文用俾其友人往见,而微服踵其后。默不得已,乃拜命。既至,问以治道,默首以三纲、五常为对,呼必赉曰:“人道之端,孰大于此!失此则无以立于世矣。”默又言:“帝王之道,在正心、诚意。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呼心赉深契其言,敬待加礼,不令暂去左右。 默荐姚枢,呼必赉遣赵璧召之,闻其至,大喜,待以客礼。枢为《治道书》数千言,首陈二帝、三王之道,以治国、天平下之大经,汇为八目,曰修⾝,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次列救时之弊,为条三十,各疏其弛张之方于下,本末兼该。呼必赉奇其才,动必召问。 金之亡也,左右司郞中王鹗,将就戮,蒙古万户张柔见而异之,释其缚,辇归,馆于保州。呼必赉遣使聘之;乃至,使者数辈 ![]() 邢台刘侃,少为令史,居常郁郁不乐,一⽇,投笔叹曰;“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其志,安能汩没为刀笔吏乎!”即弃去,隐武安山中,旋为僧,名子聪,游云中,居南唐寺。时僧海云赴呼必赉之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才艺,邀与俱行。既⼊见,应对契意,屡有询问。子聪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旁通天文、律、算、三式之属,论天下事如指诸掌,呼必赉大爱之。海云归,子聪遂留籓邸。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淳祐五年(蒙古太宗皇后称制四年) 舂,正月,丁酉朔,诏曰:“家国以仁立国,其待士大夫尤过于厚。台谏乃因得言而释私憾,摭细微而遗巨奷,迁谪降黜,或出非辜。其令三省将见在谪籍人斟酌放令自便,追夺停罢,亦与酌情牵复。其贪酷害民,公议弗容者,不拘此旨。” 又诏:“边将兴师,河南之境,锋镝所接,宁免疮痍。中原遗民,皆祖宗⾚了,朕甚痛之。自今边臣各谨守封疆,毋先事首戎;益务缓怀,大布恩信,以副朕兼爱南北之意。” 己酉,雷。庚戌,避正殿,减膳。诏中外指陈阙失。 乙卯,刘伯正罢,以监察御史孙起予言其隐默充位也。诏以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李 ![]() 召提举鸿庆宮李韶权礼部尚书。⼊见,疏曰:“陛下改畀权政,并进时望,天下孰不延颈以觊大治!臣窃窥之,恐犹前⽇也。君子、小人,伦类不同。惟不计近功,不隐小利,然后君子有以自见;不恶闻过,不讳直言,然后小人无以自托。不然,治 ![]() ![]() 二月,戊辰,诏:“昨罢科籴,但令依时输纳,量⾰吏奷,使民乐输。此后仰常切遵守,永无科籴,犯者以违制论。” 甲戌,吕文德败蒙古兵于五河,复其城;诏进二秩。 壬辰,太⽩昼见,经天。 三月,庚子,以殿中侍御史郑寀言,命有司举行温大雅、程以升、吴淇、徐敏子纳贿之罪。仍降诏曰:“时方多事,念未能蠲租减赋,而吏之不良,乃肆贪 ![]() ![]() 甲辰,右曹郞中吴中良进对,言盐楮事。帝曰:“盐楮诚今⽇急务。”中良曰:“旧行官贩,商贾坐废。近⽇罢官贩,还客贩,然尚恐贴纳太多,商贾未便。愿与大臣 ![]() 出十七界楮币百万,下淮东犒⽔陆战守诸军。 壬子,噤 ![]() 癸丑,殿中侍御史郑寀,请括淳祐初所创籴本盐,可以资粜,又省托楮;从之。 丁巳,刑部侍郞赵以夫⼊见,言本国。帝曰:“此事实不可缓。”以夫曰:“臣编类仁宗、⾼宗《两朝定储本末》,具载谏疏及举行次第,庶几成宪昭然,可以早定大计。” 己未,驾部郞官江万里言端平更新,因及元祐更役法事。帝曰:“只因太骤耳。”万里对曰:“君子只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帝曰:“元祐君子亦自相攻。”万里曰:“此小人所以得乘间而⼊。今收召未多,恐元气不壮,元以胜琊气,全在陛下把握耳。前者端平之初,把握不定,故改更不守如绍圣耳。今第二番把握不定,更无复新之⽇矣。”帝首肯。万里又言二相退逊太过,中外皆无精采,帝复肯之。 辛酉,诏:“陈畏、叶武子,年⾼德粹,请退可嘉,其以畏为集英殿修撰,武子秘阁修撰。” 以刘伯正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宮。 权吏部侍郞王伯大⼊对,言史嵩之独相对,郑起潜、濮斗南专失人心。帝曰:“数人作尔许刻薄事!”伯大又言国本,帝曰:“朕置小学,正为此。” 夏,四月,癸未,以吕文德为枢密副使,依旧淮西招抚使、知濠州。 丙戌,诏刘虎、萧均、赵邦求、夏皋各进一秩,赏清河、涟、泗、招信捍御之劳也。命吕文德依旧节制濠、丰、寿、宿、毫等郡军马。 杜范以观文殿学士致仕。丁亥,范薨。范清修苦节,室庐仅蔽风雨。⾝若不胜⾐,至临大节,则贲、育不能夺。寻赠少傅,谥清献。 戊子,诏:“李曾伯、余玠、董槐、孟珙,王鉴,职事修举,加曾伯奎章阁直学士,槐进秩,珙、鉴进二秩,并因其任。” 五月,丁未,赵葵言:“诸处江防,极为疏陋,请下沿江制司及副司、江南、江西帅司、湖广总所、两浙漕司、许浦⽔军司,共造轻捷战船,创置游击军強壮三万人,分布新船以备缓急。”从之。 诏:“太常少卿王万,立朝謇谔,古之遗直;为郡廉平,古之遗清;家贫⺟老,朕甚念之。特赠集英殿修撰,仍拨赐官田五百亩,封桩库十八界楮币五千贯,以赡其家。” 六月,丙寅,以旱,决中外系囚。 甲申,左司谏谢方叔请早定国本,仍录进司马光、范镇建议始末,帝嘉纳。 丙戌,兵部侍郞徐元杰暴卒。 史嵩之既去,元老旧德,次第收召。及杜范⼊朝,复延元杰议政,多所裨益。会元杰将⼊对,先一⽇,谒范钟,归,热大作,夜四鼓,指爪忽裂以死。三学诸生相继伏阙上言:“昔小人倾君子者,不过使之死于蛮烟瘴雨之乡;今蛮烟瘴雨,不在岭外而在朝廷。”诏付临安府鞫治。然狱迄无成。 刘汉弼亦每以奷琊未尽屏汰为虑,先以肿疾暴卒,太生学蔡德润等七十三人叩阍上书讼冤。时杜范⼊相,八十⽇卒,汉弼、元杰相继暴亡。时谓诸公皆中毒,堂食无敢下箸者。 初,嵩之从子璟卿,尝以书谏嵩之曰:“伯⽗秉天下之大政,必能办天下之大事;膺天下之大任,必能成天下之大功。比所行渐不克终,用人之法,不待荐举而改官者有之,谴责未几而旋蒙叙理者有之,丁艰未几而遽被起复者有之。借曰有非常之才,有不次之除,醲恩异赏,所以收拾人才,而不知斯人者,果能运筹帷幄,献六奇之策而得之乎,抑亦献赂幕宾而得之乎?果能驰⾝鞍马,竭一战之勇而得之乎,抑亦效颦奴仆而得之乎?徒闻苞苴公行,政出多门,便嬖私昵,狼狈万状。祖宗格法,至今⽇而坏极矣。 “自开督府,东南民力,困于供需,州县仓卒,匮于应办。辇金帛,輓刍粟,络绎道路,一则曰督府,二则曰督府,不知所⼲者何事,所成者何功?近者川蜀不守,议者多归退师于鄂之失。何者?分戍列屯,备边御敌,首尾相援,如常山之蛇。维扬则有赵葵,庐江则有杜伯虎,金陵则有别之杰,为督府者,宜据鄂渚形势之地,西可以援蜀,东可以援淮,北可以镇荆襄。不此之图,尽揖籓篱,深⼊堂奥,伯⽗谋⾝自固之计则安矣,其如天下苍生何!是以饥民叛将,乘虚捣危,侵轶于沅、湘,摇 ![]() ![]() “为今之计,莫若尽去在幕之群小,悉召在野之君子,相与改弦易辙,戮力王事,庶几失之东偶,收之桑榆。如其见失而不知救,视非而不知⾰,薰莸同器,驽骥同枥,天下大势,骎骎⽇趋于危亡之域矣。伯⽗与璟卿,亲犹⽗子也,伯⽗无以少年而忽之,则吾族幸甚,天下生灵幸甚,我社稷幸甚!” 居无何,璟卿暴卒,相传嵩之致毒云。 范钟进召试馆职二人,帝思徐霖之忠,亲去其一,易霖名。及试,则曰:“人主无自強之心,大臣有患失之心,故元良未建,凶琊未窜。”擢秘书省正字。钟所以不敢举霖,畏嵩之复出也。 秋,七月,癸已朔,⽇有食之。甲午,避殿,减膳,训饬近臣。 辛丑,以常、润大旱,命有司举行恤政。 乙巳,出封桩库楮币赈临安细民。 己酉,诏刘伯正、金渊落职,罢祠,从监察御史刘应起之言也。 庚戌,进郑清之为少傅。 乙卯,诏:“徐元杰鸣 ![]() 蒙古察罕会张柔掠淮西,至扬州而去。 八月,戊辰,以河南诸郡奏琳等八人,连年在边,战守宣劳,各进一秩,添差淮东、西兵职有差。 诏求通天文、历学之人。 丙申,诏申严预借重摧取赢抑配之噤,令监司觉察,毋害吾民。 九月,癸已朔,诏:“濮斗南更降两宮,文虎、叶贲各降一官,项容孙落职、罢祠。”以右正言郑寀言其附丽权相也。 己酉,朝献景灵宮。庚戌,朝献太庙。辛亥,大飨于明堂,奉太祖、太宗、宁宗并配。大赦。 冬,十月,壬午,主管官告院庄同孙进《洪范五事箴》。帝曰:“五事当于敬字上用工夫。”读至《思箴》,帝曰:“五事以思为本。” 十一月,乙未,郑清之乞归田,诏不许。 壬寅,诏:“更夺林光谦三秩,徙居衡州;夺袁立孺、宣璧、王至一秩,刘棫、施逢辰、刘附两秩。”以监察御史江万里言其贪职及依凭权门也。 甲辰,范钟请老,不许。 以礼部尚书陈韡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十二月,壬戌朔,以祈雪,诏大理寺、三衙、临安府、两浙州军并建康府,系囚杖以下释之。 丙寅,诏:“昨据太史奏,来岁元旦,⽇有食之。方岁序之更端,值太 ![]() ![]() 戊寅,诏:“太史奏,来岁正旦,太 ![]() 右补阙程元凤论格心之学,谓格士大夫之风俗,当格士大夫之心术。人以为格言。 己卯,以游侣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李 ![]() 诏:“兵、财系乎国命,強兵之事,赵葵主之,财用之计,陈韡理之。二相则总大纲而中持其衡,以共济国事。”从江万里之言也。 嗣沂王贵谦、嗣荣王与芮,并加少保。 癸未,李 ![]()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淳祐六年(蒙古定宗元年) 舂,正月,辛卯朔,⽇有食之。 以陈韡言,置国用所,命赵与B170为提领官。 权兵部尚书李曾伯应诏上疏,备陈先朝因天变以谨边备,图将材,请早易阃寄;又请浚泗州西城。 秘书省正字徐霖疏曰:“⽇, ![]() ![]() 通判潭州潘牜方上封事曰:“熙宁初元⽇食,诏郡县掩骼,著为令。今故济王一抔浅土,其为暴骸亦大矣!请以王礼葬。”不报。 秘书郞⾼斯得上言:“大奷嗜权,巧营夺服;陛下奋独断而罢退之,是矣。谏宪之臣, ![]() ![]() ![]() ![]() ![]() 二月,壬戌,金部郞官王佖,言人主论相,当取其格心,不可取其阿意,帝然之。 戊辰,范钟再乞归田;除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 时游侣与钟不协,故力求去,寻以⾼斯得之言罢之。时钟方坐相府,台吏以牒呼而出之。辛未,命提举洞霄宮,任便居住,从所乞也。 壬申,雪。蠲大理寺、三衙、临安府并属县点检赡军酒库所赃赏钱。以雪寒,出封桩库十界楮币十万缗,犒三衙诸军。 乙酉,宗正少卿张磻言治兵、理财当为一事。磻又言先朝苏颂、傅尧俞皆不受宣谕事,帝悚听然之。 诏三衙诸军月支银并倍给。 夏,四月,辛酉,太⽩昼见。 戊寅,殿中侍御史谢方叔,左司谏汤中,请旌异硃熹门人胡定安、吕焘、蔡模,以劝后学,并诏补迪功郞,添差本州教授,仍令所属给札录其著述,并访以所 ![]() 甲申,诏曰:“朕临朝愿治。每念乏才,有意作成,既亲扁题,分赐诸学,并赐诸生束帛,以示 ![]() 闰月,乙未,资政殿大学士徐荣叟薨,辍视朝一⽇。 戊戌,吕文德言今舂北兵攻两淮,统制汪怀忠,所至逆战,将士阵亡者众,诏给缗钱恤其家。 癸卯,余玠言北兵分四道⼊蜀,壮士捍御有功者,辄以便宜推赏,具立功等第稍转官资以闻;从之。 己酉,秘书丞王璞言杜衍封还內降事,帝曰:“朕尝谕大臣,听其执奏矣。” 庚戌,刑部侍郞兼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魏峻,言人主震服天下,曰断而已。帝曰:“谋之 ![]() ![]() 五月,庚申,诏贾似道任责措置淮西山寨城筑。 丙寅,吏部员外郞李昴英言內小学事,帝曰:“朕于小学之教甚留心。”昴英又言汉末宦官之祸,帝曰:“固当防微杜渐。” 庚午,诏:“学校明伦之地,诸生讲明,不负教育,朕用嘉之。爰命有司,举其⾼弟;而合词控免,陈义凛然。朕重违本心,姑徇所请,以成其美;所有束帛,不必控辞。” 甲申,诏权知⾼邮军兼淮西提刑萧逢辰进一秩,旌其买马、修城,留意战守也。 诏决系囚。 六月,戊子朔,诏从事郞傅实之,迪功郞林公遇,并特改京秩,仍给札询所 ![]() 戊戌,著作佐郞兼权礼部郞官⾼斯得,言学校以小过触霆威,帝曰:“本是小事,但不当率众出见宰执。”斯得曰:“学校固不为过,但恐奷人因此动摇局面,关系不细。”帝然之。斯得又言:“群臣庞杂,宮噤奇琊,黩货外 ![]() ![]() 丙午,以祷雨,诏中外决系囚,杖以下释之。臣僚言:“旱势可虑,请分命臣傣遍祷群望,仍令有司疏决淹狱,及下诸路劝谕富家接济细民,以弭盗贼。”从之。 壬子,以陈韡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乙卯,台臣言李鸣复、刘伯正进则害善类,退则蠹州里,诏削秩罢祠。 N6ZWw.Com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毕沅的最新历史小说《续资治通鉴》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续资治通鉴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续资治通鉴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