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是毕沅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4556 |
上一章 宋纪一百四十一 下一章 ( → ) | |
起屠维⾚奋若正月,尽上章摄提格七月,凡一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乾道五年(金大定九年) 舂,正月,辛酉,金主与宣徽使敬嗣晖、秘书监伊喇子敬论古今事,因曰:“亡辽⽇屠食羊三百,岂能尽用,徒伤生耳!朕虽处至尊,每当食,辄思贫民饥馁,犹在己也。彼⾝为恶而口祈福,何益之有!如海陵以张仲轲为谏议大夫,何以得闻忠言!朕与大臣论议一事,非正不言,卿等不以正对,岂人臣之道哉!” 庚午,金诏:“诸州县和籴,毋得抑配百姓。” 甲戌,新知无为军徐子实陈屯田利害,帝以其言可采,遂除大理正,措置两淮屯田官。 是月,金命都⽔监梁肃往视决河。 河南统军使宗叙上言:“大河所以决溢者,以河道积于,不能受⽔故也。今曹、单虽被其害,而两州本以⽔利为主,所害农田无几。今 ![]() 肃亦言:“新河⽔六分,旧河⽔四分。今若障塞新河,则二⽔复合为一,如遇猛涨,南决则害于南京,北决则山东、河北皆被其害,不若于李固南筑堤,使两河分流,以杀⽔势。”金主从之。 二月,乙未,命楚州兵马钤辖羊滋专一措置沿海盗贼。 先是海州人时旺,聚众数千来请命。旺寻为金人所获,其徒渡淮而南者甚众,故命滋弹庒之。 戊戌,赠张浚太师,谥忠献。 庚子,金以中都等路⽔,免税;又以曹、单二州被⽔尤甚,给复一年。 壬寅,以给事中梁克家签书枢密院事。 甲辰,以王炎参知政事。 辛亥,中书舍人汪涓言:“中书舍人于制敕有误,许其论奏,而给事中又所以驳正中书违失,各尽所见,同归于是。近年以来,间有驳正,或中书舍人、给事中列衔同奏,是中书、门下混而为一,非神宗官制所以明职分,正纪纲,防阙失之意。”壬子,诏:“自今诏令未经两省书读者,毋辄行;给、舍驳正,毋连衔同奏。” 甲寅,金诏:“女直人与诸⾊人公事相关,止就女直理问。” 三月,丁巳朔,诏趣修庐、和二州城。 丁卯,金命御史中丞伊喇道廉问山东、河南。 尚书省议网捕走兽抵徒罪,石琚曰:“以禽兽之故而抵民以徒,是重禽兽而轻民命,恐非陛下意?”金主曰:“然。自今有犯,可杖而释之。” 辛未,金噤民间称言“销金”条理內旧有者,改作“明金”字。 乙亥,召四川宣抚使虞允文还,陈俊卿荐其才堪将相故也;以王炎代为宣抚使,仍参知政事。 丙子,赐礼部进士郑侨等三百九十二人及第、出⾝。 辛巳,金以大名路诸明安、民户艰食,遣使发仓廪,减价粜之。 壬午,赐洛 ![]() 淮西副总管王公述讲对,帝曰:“到任应有事,与郭振同深议。淮旬义兵,可依时教阅,不可久劳,有妨种耕。如修城竣工,可同往逐州军按阅厢、噤军,或见淮旬有兴利事,即以闻。” 癸未,臣僚言:“家国置武学养士,皆月书、季考以作成之;而武臣登第,止许参选,⼊监当钱穀之任。铨部积庒猥多,差遣艰得,后虽许通注沿边亲民巡尉,往往皆远恶去处,多不愿受。是故武臣及第之后,所用非所养,甚非朝廷教育作成之意。请将前后武举及第之人,其间有兵机练达,武艺绝伦,可为将佐者,许侍从荐举,即赐召对,量材擢用,或令注授屯驻诸军机幕⼲办,参赞军谋,庶几有以 ![]() 夏,四月,己丑,金主谓宰臣曰:“朕观在位之臣,初⼊仕时,竞求声誉以取爵位,亦既显达,即徇默苟容,为自安计,朕甚不取。宜宣谕百官,使知朕意。” 辛卯,议者言:“楚州系极边重地,路当冲要。州东地名凫鱼沟,北接淮海,与山东沿海相对。宜将本州兵马钤辖羊滋移往其地,置廨舍察警奷盗。元管海船二百馀,集般运海州军粮、间探之类,甚为济用。其 ![]() ![]() 壬辰,以梁克家兼参知政事。 癸巳,金遣使分诣河北西路、大名、河南、山东等路劝农。 庚戌,修襄 ![]() 辛亥,赈衢、婺、饶、信四州流民。 五月,癸亥,刑部侍郞汪大猷言:“家国立保正之法,愿兼耆长者听,故数十年来,承役之初,县道必抑使兼充。盖保正一乡之豪,官吏有须,可以仰给,故乐于并缘以为己利。凡有差募,互相对纠。请令诸路常平司相度,或别有所见可行者,限一月条具来上,本部参以见行条法,立为定制。”从之。 戊辰,金尚书奏越王永中、隋王永功二府有所兴造,发役夫,金主曰:“朕见宮中竹有枯瘁者, ![]() 诏:“后省官置言事籍,重详臣僚士庶言事,详择其可行者条上。” 是月,金牒取俘获人,王抃议尽遣时旺馀 ![]() 诏:“有司议狱以法,不得作情重奏裁。” 六月,金冀州张和等谋反,伏诛。 戊戌,帝御便殿。 初,帝御弧矢,以弦 ![]() ![]() ![]() ![]() ![]() ![]() ![]() ![]() ![]() 右谏议大夫单时亦上疏谏,帝面谕曰:“卿言可谓爱朕。”前此时为侍御史,尝上封事言饮酒、击球二事,帝大喜之,诏辅臣曰:“击球,朕放下多时;饮酒,朕自当戒。” 金主以久旱,命宮中毋用扇。庚子,雨。 己酉,以虞允文为枢密使。 是月,赐孔璨官,宣圣四十九世孔也。 秋,七月,乙卯朔,金罢东北路采珠。 乙丑,以福建副总管曾觌为浙东总管。 觌垂満,陈俊卿恐其⼊,预请以浙东总管处之。虞允文亦言觌不可留。帝曰:“然。留则累朕。”遂是有命。 丙寅,宰执请以近⽇上书论边事者悉送编修官,择其可行者与可去者或可留存者,各以其类相从,置簿录上,以备佗⽇采择。 八月,甲申朔,⽇有食之。 己丑,以陈俊卿为尚书左仆 ![]() ![]() 乙未,中书、门下省言:“寺判、丞、簿学官、大理寺直、密院编修之类,谓之职事官,朝廷所以储用人才。比年以来,往往差下待阙数政,除授猥杂,贤否混淆,何以清流品?何以厚风俗?望特降指挥,令职事官须见阙方得除人,其已差人,却恐待次之久,无阙可授,请朝廷稍复诸州添差,厘正通判、签判、教授、属官等阙以处之。佗时职事官有阙,却从朝廷于曾差下人內选择召用。庶几內外之职稍均,朝廷纪纲稍正。”诏从之。 九月,甲寅朔,金罢皇太子月料,岁给钱五万贯。 金主谓台臣曰:“此闻朝官內有揽中宮物以规货利者,汝何不言?”皆对曰:“不知。”金主曰:“朕尚知之,汝有不知者乎?朕若举行,汝将安用!” 丁巳,中书、门下省勘会诸路监司近来多不巡按,官吏贪情,无所畏惮。间有出巡去处,又多容纵随行公吏等乞觅 ![]() ![]() 己未,新江东运副程大昌朝辞,帝谕曰:“近来监司多不巡历,朕期卿遍行诸州,察守令臧否,民情冤抑,悉以闻。” 壬戌,金主秋猎。 甲子,诏侍从、台谏集议钦宗配飨功臣。 丙寅,起居郞林机论诸郡守臣 ![]() ![]() 壬申,诏:“三衙诸军应有违军律弊事,统兵官特与放罪,差主帅措置,⽇下尽行除勒。其军校有因教阅损坏军器,官为修补。军⾝务令 ![]() 命淮西安抚司参议官许子中措置淮西山⽔砦招集归正人垦官田。 是月,复监司选本贯法。 是秋,令监司、帅臣臧否守令。 太常少卿林栗等言:“窃惟祀帝于郊,在国之南,就 ![]() ![]() ![]() 续礼部侍郞郑闻等言:“国初沿袭唐制,一岁四祭昊天上帝于郊丘,谓祈⾕、大雩、享明堂、礼圜丘也。惟是明堂当从屋祭,元祐六年,从太常博士赵叡之请,有司摄事,乃就斋宮行礼,至元符元年,又寓于斋宮端诚殿。窃见今郊丘之偶有净明寺,请遇明堂亲飨,则遵依绍兴三十一年已行典礼;如常岁,有司摄事,则当依元祐臣僚所陈,权寓净明寺行礼,庶合明堂之义。”从之。 冬,十月,丁亥,金主还都。 戊子,赈温、台二州被⽔贫民。以守臣不上闻,各降官、落职放罢,监司各降一官。 庚子,臣僚言:“陛下临御之初,约束州县受纳苗米多收加耗,法噤严甚。而近年以来,所收增多,逮朝廷抛降和籴,却以出剩之数虚作籴到,所得价钱,尽资妄用。乞戒州县杜绝弊幸,庶宽民力。”从之。 辛丑,金以尚书右丞相赫舍哩良弼为左丞相,枢密使赫舍哩志宁为右丞相。 金诏:“宗庙之祭,以鹿代牛,著为令。” 丙午,金大享于太庙。 辛亥,金以平章政事完颜思敬为枢密使。 十一月,癸丑朔,复置淮东万弩手,名神劲军。 甲寅,守起居郞兼权中书舍人林机,论司马光有言君子以德胜才,小人以才胜德之辨,愿陛下察之。帝曰:“朕于此未尝不加察,但恐有所未尽。汉⾼祖名知人,谓陈平智有馀,难独任,周 ![]() 己未,林机言:“本朝庆历三年,欧 ![]() 金以尚书左丞完颜守道为平章政事,右丞石琚为左丞,参知政事孟浩为右丞。 金主问宰臣曰:“古有居下位能忧国为民,直言无忌者,今何无之?”琚对曰:“是岂无之,但未得上达耳!”金主曰:“宜尽心采擢之。” 壬戌,金主冬猎。 以明州定海县⽔军为御前⽔军。 辛未,给事中兼侍读胡沂进对,论朝廷命令当谨之于造命之初,帝曰:“三代盛时如此。卿职当缴驳,事有当言,勿谓拂主上、拂宰相而不言。” 壬申,复成闵庆远军节度使、镇江诸军都统制。 丙子,金主还都。 十二月,丙戌,金赈临潢、泰州、山东东路、河北东路诸明安民。 金以东京留守图克坦喀齐喀为平章政事。喀齐喀奏睿宗收复陕西功数事,金主嘉纳,蔵之秘府。 喀齐喀之从子子温,为安化军节度使,赃滥不法,御史大夫李石劾奏之。方石奏事,宰相下殿,立俟良久,既退,宰相或问石奏事何久,石正⾊曰:“正为天下奷污未尽除尔。”闻者悚然。 丁酉,复李显忠威武军节度使。 甲辰,秘书监兼史院编修李焘言:“臣见太平兴国三年,初修《太祖实录》,命李昉等同修而沈伦监修,五年成书。及咸平元年,真宗谓论所修事多漏略,乃诏钱若⽔等重加刊修,吕端及李沆监修,二年书成,视前录为稍详,而真宗犹谓未备。大中祥符九年,复诏赵安仁等同修,王旦监修,明年书成。《太宗实录》初修于至道,再修于大中祥符九年,《神宗实录》三次重修,《哲宗实录》亦两次重修。神宗、哲宗两朝所以屡修,则与太祖、太宗异,盖不独于事实有所漏略,而又辄以私意变 ![]() 乙巳,复置成都路广惠仓。 丙午,金制:“职官犯公罪,在京已承伏者,虽去官犹论。” 是⽇,张栻新除严州,⼊见,上言:“ ![]() ![]() 降会子二十万贯付两淮漕司收换铜钱,两淮州郡并以铁钱及会子行使。 金司徒、御史大夫李石,司宪既久,年寝⾼,御史台奏事,有在制前断定乞依新条改断者,金主曰:“若在制前者,岂可改也!”金主御香閤,召中丞伊喇道谓之曰:“李石耄矣,汝等宜尽心。向所奏事甚不当,岂涉于私乎?”佗曰,又谓石曰:“卿近累奏皆常事,臣下善恶琊正,无语及之。卿年老矣,不能久居此。若能举一二善士,亦不负此职也。”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乾道六年(金大定十年) 舂,正月,癸丑,雅州沙平蛮寇边,焚碉门砦,四川制置使晁公武调兵讨之,失利。 乙卯,修楚州城。 朝议 ![]() 礼部侍郞致仕⻩中,年七十馀,帝思之,召赴阙。中言:“比年以来,言和者忘不共戴天之仇,固非久安之道;言战者复为无顾忌大言,又无必胜之策。必也暂与之和而亟为之备,內修政理而外观时变,而庶乎其可。”帝皆听纳。除兵部尚书兼侍读。 中知无不言,其大者则 ![]() 中未満岁,即乞告老,且陈十要道之说以献曰:“用人而不自用者,治天下之要道也;以公议进退人才者,用人之要道也;察其正直纳忠、阿谀顺旨者,辨君子、小人之要道也;广开言路者,防壅之要道也;考核事实者,听言之要道也;量⼊为出者,理财之要道也;精选监司者,理郡邑之要道也;痛惩赃吏者,恤民之要道也;求文武之臣,面陈方略者,选将帅之要道也;稽考兵籍者,省财之要道也。” 甲子,诏:“真州合六县大火,统制官钱卓救扑不力,降三官。” 金命宮中元宵毋得张灯。 乙丑,增筑丰储仓。 甲戌,金以司徒、御史大夫李石为太尉、尚书令。诏曰:“太后弟惟卿一人,故令领尚书事。军国大事,议其可否,细事不烦卿也。”进封平原郡王。 丙子,建康都统制郭振言:“已降指挥,令振同淮西总领相度拣选屯田,堪披带人充⼊队带甲,不堪披带人且令依旧屯田,于所得子利內,约度支给养赡。契勘屯田官兵共约三千馀人,其每年所收物斛大段数少,若将不堪;披带官兵止于所得子利內支给养赡,委是不给。请将屯田诸庄內,除巢县界柘皋庄各召归正人耕作外,其和州界屯田并罢,将见占官兵拘收归军。”诏罢和州屯田。 二月,辛卯,四川宣抚使王炎遣人约沙平蛮归部,稍捐边税与之。 金安化军节度使图克坦子温,既以赃滥为李石所劾,甲午,伏诛;并诛其副使老君努。 戊申,金主谓近臣曰:“护卫以后皆是亲民之官,其令教以读书。” 曾觌除浙东总管月馀,帝复以墨诏进觌一官为观察使,中书舍人缴还,以为不因事除拜,必有人言,帝不听。陈俊卿曰:“不尔,亦须有名。”会汪大猷为贺金正旦使,俾觌副之。比还,进一官,而竟申浙东之命,且戒閤门吏趣觌朝辞,觌怏怏而去。 是月,诏均役限田,略曰:“朕深惟治不加进,夙夜兴怀,思有以正其本者。今 ![]() ![]() ![]() 三月,壬子朔,户部侍郞叶衡言:“三务场每岁所收⼊纳茶盐等钱,依指挥,比较如有增羡,方与理赏。或恐将别⾊应数,请立定岁额,行在八百万贯,建康一千二百万贯,镇江四百万贯。收趁及额,方得推赏。” 乙卯,省诸司吏员。 司马亻及等贺生辰,至金。丙辰,金主命护卫中善 ![]() ![]() ![]() 丁巳,起复王抃知閤门事,专一措置三卫拣选官兵。 戊午,金以河南统军使宗叙为参知政事。 乙丑,以晁公武、王炎不协,罢四川制置使归宣抚司。 庚午,金主谓宗叙曰:“卿昨为河南统军时,言⻩河堤埽利害,甚合朕意。朕每念百姓差调,官吏互为奷弊,不早计料,临期星火率敛,所费倍蓰,为害非细。卿既参朝政,皆当⾰弊,择利行之。”又谕左丞石琚曰:“女真人径居达要,不知闾阎疾苦。卿等自丞、簿至是,民间何事不知,凡有利害,宜悉敷陈。” 戊寅,以知绍兴府史浩为检校少傅、保宁军节度使。 己卯,以新知成都府史正志为户部侍郞,江、浙、京、湖、淮、广、福建等路都大发运使,江州置司;寻降缗钱三百万贯,均输和籴之用。 夏,四月,辛巳朔,罢铸钱司,以其事归转运使。 以敷文阁直学士张震知成都府,充本路安抚使。 乙未,校书郞刘焞,奏蜀中毁钱以为铜,乃 ![]() 焞又论崇、观以后政事多不要其终,曰引法,曰钞法,曰方田,曰⽔利,曰官田,曰⽔运,曰开边,帝曰:“此皆崇、观创为之与?”焞曰:“崇、观以绍述为名,小人乘时献言,多取更张。”帝曰:“言者固 ![]() 焞又言治平以来,君子、小人之消长,帝曰:“朕念治平以前,海內无事。自王安石变法,章惇、蔡卞继之,至靖康间,大臣尤庸缪,以至败 ![]() ![]() 戊戌,吏部尚书汪应辰罢。应辰正直多言,立朝务⾰弊政,多不喜之者,內侍尤侧目。先是应辰举李垕应制科,有旨召试。权中书舍人林机,言垕词业未经后省评奏,且独试非故事,陈俊卿言元祐中尝有独试,机盖为人所使耳。诏俊卿诘之,乃机与谏官施元之密议,以是沮应辰者,于是机、元之并罢。 时上皇方甃石池,以⽔银泛金凫鱼于上,帝过之,上皇指示曰:“⽔银正乏,此买之汪尚书家。”帝怒曰:“汪应辰力言朕建房廓与民争利,乃自贩⽔银耶!”会应辰三上疏论发运司,遂出知平江府。然⽔银实非买之应辰家也。 诏:“淮东万弩手,候秋成⽇,依淮西路一体教阅。” 时陈俊卿建议:“扬州、和州各屯三万人,预为守计,仍籍民家,三丁者取其一,以为义兵,授之弓弩,教以战阵,农隙之时,聚而教之。沿江诸郡亦用其法,要使大兵屯要害必争之地,待敌至而决战,所募兵民各守其城,相为掎角以壮声势。”又言于帝曰:“家国养兵甚费,募兵甚难,此策可守边面,可壮军势;而乐因循、惮改作之人,皆以扰民为词。夫天下之事, ![]() 五月,癸丑,臣僚奏:“每遇大礼,凡所须之物,动以千万计。有司但依例抛降近处州郡收买,州郡则责办于属邑,属邑则取之于平民,并不支还价直。又,辇运所费不资, ![]() ![]() 己卯,金主如柳河川。 己未,陈俊卿、虞允文等上《神宗、哲宗、徽宗、饮宗四朝会要》、《太上皇⽟牒》。 辛酉,校书郞萧国梁,论汉武帝承富庶之后而有虚耗之弊,盖用之者多,不止为征伐也。帝曰:“不独武帝为然,自古人君当艰难之运,未有不节俭;当承平之后,未有不奢侈。朕佗无所为,止得节俭。”又论盐铁、商车、缗钱等事皆取民无艺。帝曰:“正不必如此。”又论今⽇坑冶不必搜,茶盐不必多为之法,帝曰:“祖宗茶法已尽善,诚不必更变。” 甲子,前知广州龚茂良进对,帝曰:“广南在祖宗朝,多以重臣分镇,后来士夫乃以⼊南为惮。南方农事,近来如何?”茂良言:“岭外土旷人稀,亦多不耕之田,盖缘顷岁湖寇侵扰广东,人户流移。今渐次复旧。”因论听纳之道,当以功效成否责言者,若未见功效而遽赏之,恐好言利害之人纷然竞进。帝曰:“‘敷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岂可未见效便赏言者?”茂良曰:“下言‘帝不时,敷同⽇奏罔功’,盖恐反此,复为预防之说以告舜耳。”帝曰:“然。” 庚午,户部言:“已奏指挥。自行在至建康府,沿路征税颇繁,可省者省之。今措置临安府自北郭税务至镇江府沿路一带税场內,地理接近收税繁并去处,合行省罢,庶几少宽商贾。”诏从之。 癸酉,新知泉州胡铨进对,读札子至“臣尝恭闻圣训,有及于唯礼不可以已之之说。如不 ![]() ![]() 甲戌,诏曰:“朕嗣承大业,所赖荐绅大夫,明宪度,总方略,率作兴事,以规恢远图。属者训告在位,申饬检押,使各崇尚名节,格守官常。而百执事之间,玩岁愒⽇,苟且之俗犹在,诞谩之习尚滋。便文自营以为智,模棱不决以为能,以拱默为忠纯,以缪悠为宽厚,隆虚名以相尚,务空谈以相⾼。见趋事赴功之人,则舞笔奋辞以阻之;遇矫情沽誉之士,则合纵缔 ![]() ![]() ![]() ![]() 乙亥,臣僚言:“保正之役为良民之害,愿行耆老之法,募民之有产者为之,罢去保正之役。”台谏、户部看详,言:“检会元丰八年十月指挥,耆、户长、壮丁之役皆募充,其保正、甲承帖人并罢。请下两淮路,权依此给直募耆、户老、壮丁。”从之。 戊寅,诏:“旧设两省言路之臣,所以指陈政令得失,给、舍则正于未然之前,台谏则救于已然之后,故天下事无不理。今任是官者,往往以封驳章疏太频,惮于论列。今后给、舍、台谏,凡封驳章疏之外,虽事之至微,少有未当,随时详具奏闻,务正天下之事。” 左仆 ![]() 虞允文之始相也,建议遣使金国,以陵寝为请,俊卿面奏以为未可,复手疏言之,允文至是复申前议。一⽇,帝以手札谕俊卿曰:“朕痛念祖宗陵寝沦于荆棘者四十馀年,今 ![]() ![]() ![]() ![]() ![]() ![]() 召辛弃疾⼊对延和殿。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正,不为 ![]() 夏主仁孝之嗣位也,国內多 ![]() ![]() ![]() ![]() 壬午,诏广东转运判官刘凯特降两官,以凯尝奏曾造之最,至是造犯赃,凯以失举坐罪也。造前知嘲州,以赃败,除名勒停,编管南雄州,仍籍没家财。又,前知横州皇甫谨,以侵盗官物⼊己,特贷命,刺配梧州。 戊子,以起居郞范成大为金国祈请使,求陵寝地及更定受书礼。 初,绍兴约和,礼文多可议者,而受书之仪特甚。凡金使者至,捧书升殿,北面立榻前跪进,帝降榻受书,以授內侍。及再和,仍循其例,帝颇悔之。至是虞允文议遣使,帝问谁可使者,允文荐李焘及成大。退,以语焘,焘曰:“今往,金必不从,不从必以死争之,是丞相杀焘也。”更召成大告之,成大即承命。临行,帝谓之曰:“卿气宇不群,朕亲加选择。闻官属皆惮行,有诸?”成大臣:“臣已立后,为不还计。”帝曰:“朕不发兵败盟,何至害卿!啮雪餐氈或有之。”成大请国书并载受书礼一节,弗许,遂行。 兵部尚书⻩中从容言于帝曰:“陛下圣孝及此,天下幸甚。然今钦庙梓宮未返,朝廷置而不问,则有所未尽于人心,且敌人正以此而窥我矣。” 辛卯,吏部尚书陈良祐言:“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南侵,供输未有息期。将帅庸鄙,类乏远谋,孰可使者?臣未敢保其万全。且今之求地, ![]() 癸巳,以梁克家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 己亥,臣僚言:“方今重征之弊,莫甚于沿江,如蕲之江口,池之雁汊,自昔号为大小法场,言其征取酷如杀人。比年不止两处,凡溯流而上,至于荆、峡、虚舟往来,谓之‘力胜’;舟中本无重资,谓之‘虚喝’;宜征百金,先抛千金之数,谓之‘花数’; ![]() 壬寅,诏:江东诸郡多被⽔,漕臣⻩石不即躬亲按视,可降两官。” 癸卯,诏:“建康、太平被⽔县,今年⾝丁钱并与放免。” 甲辰,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宮辛次膺卒,谥简穆。次膺以礼自防,虽崎岖 ![]() 是月,置舒州铁钱监,从发遣使史正志之请也;每岁以五十五贯为额。 六月,丁卯,尚书吏部员外郞张栻言:“近⽇陛下治徐考叔请托之罪,并及徐申罢之,英断赫然。臣为诸臣言,陛下惩奷不私于近,有君如此,何忍负之!”帝曰:“朕意正 ![]() 癸酉,置蕲州蕲舂监、⻩州齐安监铸铁钱。 乙亥,赵廓权发遣江南东路兵马钤辖回,论治军务要严整,又论州兵须以正兵夹习,帝曰:“严整乃治军之要;州兵当兼正兵同赴功。” 张栻上疏曰:“臣窃谓陵寝隔绝,言之至痛。然今未能奉辞以讨之,又不能正名以绝之,乃 ![]() 先是栻见帝,帝曰:“卿知敌中事乎?”对曰:“不知也。”帝曰:“敌中饥馑连年,盗贼⽇起。”栻曰:“敌中之事,臣虽不知,然境中之事,则知之详矣。”帝曰:“何事?”栻曰:“比年诸道岁饥民贫,而家国兵弱财匮,小大之臣,又皆诞谩不⾜倚仗。正使彼实可图,臣惧我之未⾜以图彼也。”帝默然久之。 秋,七月,壬午,金主秋猎,放围场役夫。诏:“扈从粮食并从官给。纵畜牧蹂践禾稼者,杖之,仍偿其直。” 癸巳,诏鄂州建岳飞祠宇,以忠烈庙为额,从州人之请也。 甲午,臣僚言:“省官不如省事,古之格言也。家国循袭近世文弊之极,宜及中外正无事时,蚤计所以更⾰,省去繁文,渐就简质。望博访官司,凡有行遣迂回者,各令⽇下条具,蚤为更⾰。事既渐简,⽇多闲暇,则以图回万条,有馀裕矣。”从之。 丙午,权户部侍郞王佐言:“今之户部,即祖宗时三词之职,国之会计出纳,无所不统。比年朝廷创立南库,本以丰储蓄,备缓急,而不知者以为割户部经常之费为别库桩积之资,殊不知财之在南库,与户部一也。今 ![]() ![]()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毕沅的最新历史小说《续资治通鉴》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续资治通鉴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续资治通鉴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