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是毕沅创作的经典历史小说作品 |
![]() |
|
逆流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续资治通鉴 作者:毕沅 | 书号:10117 时间:2017/3/25 字数:11983 |
上一章 宋纪一百二十五 下一章 ( → ) | |
起玄黓掩茂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十二年(金皇统二年) 舂,正月,壬寅,诏建国公瑗出外第,可依亲贤宅。差提点官并都监。 右承奉郞、赐绯鱼袋张宗元为右宣议郞、直秘阁。宗元,枢密使俊孙也。 俊自镇江还朝,行府结局,乃乞罢机务,章四上,不许。时俊所部在建康,未有所付,俊荐本军统制、清远军节度使王德可典军,乃以德为建康府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 己亥,金主猎于拉林河。 癸卯,枢密行府奏升开长县为军,割盱眙、招信两县隶之,仍于盱眙县置榷场。 乙巳,金命伐⾼丽。 丁未,金主至自拉林河。 戊申,尚书省乞以岳飞狱案令刑部镂板,遍牒诸路。 有进士智浃者,汾州人,知书,通《舂秋左氏传》,好直言,飞以宾客待之。飞初下吏,浃上书讼其冤,秦桧怒,并送大理;狱成,浃坐决杖,送袁州编管。 诏升安丰县为安丰军,以寿舂、霍邱、六安三县隶之。 壬子,显谟阁学士、知洪州梁扬祖为尚书兵部侍郞。 金衍圣公孔璠薨,子拯袭。 二月,丁卯,金主如天开阁。 庚午,婉仪张氏薨,辍视朝二⽇,赠贤妃,葬城外延寿院。 初,建国公瑗之少也,育于妃所;及是吴婉仪收而并视之,与崇国公璩同处,虽一食必均焉。 甲戌,金赈熙河路。 丁丑,保庆军节度使、建国公瑗为检校少保、进封普安郡王,时年十六。 王天 ![]() 己卯,殿前都指挥使杨沂中赐名存中。 川陕宣谕使郑刚中,左中大夫、四川转运判官兼宣抚使参议官李观,与金大使镇国上将军、沁南节度使乌凌阿赞谟、副使奉政大夫、行台尚书吏部郞中孟某相见,置酒于家百村。 先是诏宣抚副使胡世将遣近上参议官从刚中至界首,约观商议具奏,至是刚中、观与閤门祗候、宣抚司⼲办公事范之宁偕至凤翔境上,赞谟等亦以檄来,言:“奉都元帅府指挥,可计会江南差来官从长相度 ![]() ![]() ![]() ![]() ![]() ![]() ![]() 至是赞谟与刚中相见,首谓“阶、成、祐、凤、商、秦六州当还上国。”刚中与论久之,赞谟曰:“阶、成、祐、凤倘未见还,当先还我商、秦二州,须以大散关为界。”刚中曰:“愿示公文当奏取旨。”赞谟出檄,云:“已差 ![]() ![]() 世将具奏曰:“臣窃观和尚原系商、秦州险地之要,并系川蜀紧要门户,若为金人所占,委有利害。前已具奏,未准回降指挥,宜检会详酌,速降处分。萨里⼲等前年冬领军马五万攻打和尚原,本司遣兵捍御,萨里⼲为见有备,不敢⼊险,复回长安。去年舂,珠赫贝勒万众略侵商州地名洪门、芍药等处,本司遣兵击退。去年冬,萨里⼲ ![]() ![]() ![]() 丙戌,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保顺军承宣使、镇江府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解元,升充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元,韩世忠部曲也,至是代将世忠之军,故擢之。 戊子,金皇子济安生。金主年二十四,初举子,喜甚,乃告庙,大赦。自来亡命投在江南人,见行理索,候到并行释罪;其职官、百姓、军人,并许复故。 签书枢密院何铸、知閤门事曹勋进誓表于金。 表曰:“臣构言:今来画疆,合以淮⽔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属邓州,其四十里外并西南尽属光化军,为敝邑沿边州城。既蒙恩造,许备籓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始,每舂季差人搬送至泗州 ![]() 勋等见金主,首以太后为请。金主曰:“先朝业已如此,岂可辄改!”铸伏地不言,勋再三恳请,金主命归馆。是晚,馆伴耶律绍文、杨用修至馆,传金主命来晨上殿。金主乃许归微宗、郑后之丧及帝⺟韦氏,遣铸等还。 初,奉使徽猷阁待制洪晧既至燕,金主闻其名, ![]() 己丑,吏部尚书兼资善堂翊善吴表臣、权礼部尚书兼资善堂翊善苏符、权礼部侍郞陈桷并罢,坐讨论典礼,并不详具祖宗故事,专任己意,怀奷附丽故也。 辛卯,给事中、知贡举程克俊等言:“博学宏词科,右承务郞洪遵、敕赐进士出⾝沈介、右从政郞洪适并合格。”遵,适弟;介,德清人也。秦桧以所试制词题进读,帝曰:“是洪晧子琊?⽗在远,子能自立,可与升擢差遣。”帝又言遵之文于三人中为胜,遂以遵为秘书省正字,介、适并为敕令所删定官。自渡江以来,词科中选即⼊馆自遵始。 是月,金改封蜀王刘豫为曹王。 三月,甲午朔,诏普安郡王朝朔望。庚子,枢密院编修官赵卫,大理寺直钱周材,并改合⼊官,为普安郡王府教授。 辛丑,金主还自天开殿。大雪。 壬寅,普安郡王出閤就外第,命宗室正任已上送之。 丙午,金以都元师宗弼为太傅。 丁未,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定江军节度使、御前统制田师中,升充殿前都虞候、鄂州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 张俊力荐师中代掌岳飞军。先数⽇,帝谕辅臣曰:“朕 ![]() ![]() 武安军承宣使、御前统制、权鄂州都统制王贵添差福建路马步军副都总管,罢从军。 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雄武军承宣使、御前统制关师古卒于建康府,赠昭化军节度使,谥毅勇。 庚戌,权工部尚书莫将、刑部侍郞周聿自京西割地还行在。时金人遣李成以兵行境上,边民惊扰。 辛亥,诏齐安郡王士祇建州居住。 御史中丞万俟禼,再论“士祇贪残险忍,朋比奷琊。其初罢也,语人曰:‘士禼于后宮有姻娅之契,而于陛下为近属之尊。去阙之⽇,尝蒙陛下赐银千两,又尝密札慰谕再三。’以示非久复用之意。又语人曰:‘士祇尝荐李纲相矣,尝荐赵鼎相矣,尝荐孙近执政矣。’今居衢州,宾客⽇盈其门,谈论之间,无不诋讪时政。使陛下不许 ![]() 甲寅,太常少卿施坰兼权礼部侍郞。 乙卯,帝御前殿,引试南省举人何溥以下。是举,两浙转运司秋试举人,凡解二百八人,而温州所得四十有二,宰执子侄皆预焉。 丙辰,起复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卒于仙人关。 世将疾,命官属会军马、钱粮、铠仗、文书等,召宣谕使郑刚中至卧內,面授之。刚中辞以使事有指,不敢当。世将曰:“公以近臣出使,苟利家国,以意可否之,请命于朝可也。” 帝初 ![]() 金遣左宣徽使刘筈以衮冕、圭宝、佩璲、⽟册来致册命。 其册曰:“皇帝若曰:咨尔宋康王赵构,不吊,天降丧于尔邦,亟渎齐盟,自贻颠覆,俾尔越在江表,用勤我师旅,盖十八年于兹。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祸,诞 ![]() 戊午,修武郞、侍卫步军司统领军马田邦直知光州。 金立子济安为皇太子。 辛酉,秦桧等贺帝以皇太后有来期。 先是徽猷阁待制洪晧在燕,先报太后归耗。帝谕桧曰:“晧⾝陷敌区,乃心王室,忠孝之节,久而不渝,诚可嘉尚。晧之二子并中词科,亦其忠义之报也。” 是月,夏国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出黑沙。岁大饥,乃立井里以分赈之。 夏,四月,甲子朔,少保、判绍兴府、信安郡王孟忠厚为 ![]() ![]() 淮康军承宣使、熙、河、兰巩路经略安抚使、节制利、阆州屯驻行营右护军马孙渥卒于兴州。 丙寅,金以臣宋告中外。 丁卯,太常少卿施坰权尚书礼部侍郞。 戊辰,追封皇太后曾祖故郊社斋郞、赠太师、雍国公韦爱臣为惠王,祖赠太师、安康郡王子华为德王。先是后⽗安礼已追封鲁王,故有是命。 己巳,封婉仪吴氏为贵妃。 庚午,帝御 ![]() 金五凤、重明等殿成。 辛未,帝御 ![]() 戊寅,吏部侍郞魏良臣为接伴使,知閤门事蓝公佐副之。 辛巳,知盱眙县宋肇,言得泗州报,邢皇后已上仙。诏礼官讨论合行典礼。 甲申,起居舍人杨愿,请以临安府学增修为太学,从之。 己丑,为大行皇后发丧,即显肃皇后故几筵殿成服立重,不视朝。 诏升枣 ![]() 五月,癸巳朔,金主不视朝。 金主自去年荒于酒,与群臣饮,或继以夜,宰相⼊谏,或饮以酒,曰:“知卿等意,明⽇当戒。”因复饮。 乙巳,军器临主薄沈该直秘阁、知盱眙军,措置榷场之法。商人资百千以下者,十人为保,留其货之半,赴泗州榷场博易,俟得北物,复易其半以往,大商悉拘之,以待北价之来。两边商人各处一廊,以货呈主管官,牙人往来评议,毋得相见。每 ![]() ![]() ![]() 丙午,增筑慈宁殿。 庚戌,权工部尚书莫将等议大行皇后谥曰懿节。 辛亥,权礼部侍郞施坰等请立别庙于太庙之內,从之。殿室三间,其南为霝星门,不立斋舍、神厨,以地隘故也。 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程瑀试尚书兵部侍郞。 乙卯,诏:“礼部依旧制试教官,仍先纳所业经义、诗各三首,会刑寺无过,下国子监看详,礼部覆考,然后许试,附省试院兮两场,非取士之岁,附吏部铨院,不限人数,以文理优长为合格。” 诏资政殿学士、提举亳州明道观郑亿年赴行在奏事。 时签书枢密院事何铸等使还,宗弼因索亿年及张中孚与杜充、字文虚中、张孝纯、王进家属,且送前观文殿学士、东京留守孟庚、徽猷阁待制、前知陈州李正文、右迪功郞、前开封府推官毕良使还行在。正文,即正民也,避金主讳,改焉。 己未,言者论夔路有杀人祭鬼之事,请严噤之。帝谓宰执曰:“此必有大巫倡之,治巫则自止。” 辛酉,金主宴群臣于五云楼。左丞完颜勖进酒,金主起立,宰臣曰:“至尊为臣下屡起,礼未安。”金主曰:“朕屈己待臣下,亦何害?”是⽇,尽醉而罢。 六月,甲子,权工部尚书莫将等言:“奉诏,令待从、台谏、礼官赴尚书集议,梓宮既还,当修奉陵寝,或称攒宮。窃闻朝廷通使,见议陵寝地。兼据太史局称,今岁不宜大葬。 ![]() 戊辰,御史中丞万俟禼为攒宮按行使,⼊內內侍省副都知宋唐卿为副使。 戊辰,何铸还,金都元帅宗弼复求和尚、方山原地。会都统制吴璘图上形势,帝乃诏川陕宣抚副使郑刚中见发国书计议,不得擅便分画。 辛未,左通议大夫、提举临安洞霄宮王庶,责授向德军节度副使,道州安置。 庶罢政,行至江州,闻再夺职之命,乃买田于敷浅原之上,徙家居焉。至是殿中侍御史胡汝明,论“庶寄居德安,诡占逃田,強市民宅。其讥讪朝政之语,形于诗篇,殆未可悉数。望重行窜逐,以慰一方士民之心而为万世臣之子戒。”故有是命。 己卯,尚书省言金使明威将军、少府少监⾼居安扈从皇太后一行前来,诏容州观察使、知閤门事曹勋充接伴使。初,金主既许皇太后南归,乃遣居安及內侍二人扈从,又以御前左副都点检完颜宗贤、秘书监刘陶为使。宗贤,太宗子,时封沂王。 甲申,镇西军节度使、步军都虞候、秦凤路经略使、知秦州、兼行营右护军都统制、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吴璘检校少师,改充阶、秦、岷、凤四州经略使,仍以汉中田五十顷赐之。 秋,七月,癸巳,右谏议大夫罗汝楫言:“左奉议郞、签书武威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胡铨,文过饰非,益唱狂妄之说,横议纷纷,流布遐迩,若不惩艾,殆有甚焉者矣。望陛下重行窜逐,以申邦宪。”诏铨除名,新州编管。 甲午,皇太后回銮,自东平登舟,由清河至楚州境上。 回鹘遣使贡于金。 丙申,直秘阁、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兼川陕宣抚司参议官,令再任。协忠大夫、郢州防御使、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行营右护军左部同统制、知凤翔府兼管內安抚司公事、统制忠义军杨从仪,改知凤州。时将割和尚原,故有是命。 丁酉,祔懿节皇后神主于别庙。 金太傅宗弼乞致仕,不许,优诏答之,赐以金券,给人口牛马各千,驼百,羊万,仍每岁宋国进贡內给银绢二千两匹。 甲辰,按行使万俟禼等请卜攒宮于昭慈圣献皇后攒宮之西北。 己酉,命有司制常行仪仗。 自南渡,仪物草创;时以皇太后且至,将躬 ![]() 是月,金京北、广宁府蝗。 八月,辛酉朔,金国都元帅宗弼复以书来求商州及和尚、方山原地。于是川陕宣抚副使郑刚中,亦言和尚原自绍兴四年后便系刘豫管守,不系吴玠地分,合割还金,从之。 乙丑,靖州言盗破丰山寨,军民死者甚众。帝曰:“蛮夷但当绥抚,不可扰之。”乃诏湖北帅臣刘锜毋得生事。 丙寅,皇太后渡淮。时帝遣后弟平乐郡王韦渊往迓,遂扈从以归。 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何铸,依旧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时御史中丞万俟禼,右谏议大夫罗汝楫, ![]() ![]() ![]() ![]() 右朝散大夫宇文师瑗直显谟阁,右奉议郞张汲直秘阁,并主管万寿观,以将北行也。右宣议郞、福建路提点刑狱司⼲办公事赵恬勒停。 先是宇文虚中因王伦使还附奏:“若金人来取家属,愿以没敌为言。”至是宗弼来索虚中家甚急,帝遣內侍许公彦往闽中 ![]() ![]() ![]() 庚午,责授向德军节度使王庶卒于道州,许归葬。 辛未,权工部尚书莫将与侍从、两省官十一人,以皇太后回銮,同班上贺。诏吏部侍郞魏良臣就充馆伴使。 金复封太宗子呼鲁为王,镇陕西。 壬辰,命权工部尚书莫将,知閤门事曹勋接伴大金第二番人使。甲戌,御史中丞兼侍读万俟禼为参知政事,充大金报谢使。乙亥,荣州防御使、带御器械邢孝扬充报谢副使。 己卯,帝谓大臣曰:“比闻大金中宮颇恣,权不归其主,今所须者,无非真珠、靸靸之类,此朕所不顾而彼皆 ![]() ![]() ![]() 辛巳,帝奉 ![]() 初,后既渡淮,帝命秦鲁国大长公主、吴国长公主 ![]() ![]() ![]() 壬午,皇太后还慈宁宮。 太后聪明有远虑,帝因夜侍慈宁,语久,冀以顺太后意。太后令帝早卧,且曰:“冬月宜早起,不然,恐妨万几。”帝不 ![]() 诏扈从太后官属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谔等十二人皆迁官。癸未,百官诣常御殿门,拜表称贺。丙戌,以皇太后还宮,遣执政官奏告天地。 戊子,帝服⻩袍,乘辇,诣临平奉 ![]() 己丑,徽宗皇帝、显肃皇后及懿节皇后梓宮皆至行在,寓于龙德别宮,以故待漏院为之,在行宮南门之东,帝后异殿。始议奉安梓宮之礼,或请姑寓僧坊,太常少卿王赏曰:“孝子之事亲,思其居处。宣和內禅,退居龙德,今宜绵蕝仿行殿以治丧仪。”又议百官制服,赏曰:“讣告始至,已成服矣;复服之,非是。特上与执事者当服,改葬,缌而已。”梓宮既⼊境,则承之以椁,命有司预置衮冕,翠⾐以往。及是纳椁阝中,不改敛,用安陵故事也。 是⽇,朝廷答金都元帅宗弼书,许以陕西地界。 川陕宣抚副使郑刚中,遣选锋军统制兼知凤州杨从仪、鄜延经略使兼知成州王彦、閤门祗候、宣抚司⼲办公事范之宁偕割陕西馀地。金人遣直秘阁、朝奉郞、知彰化军节度使事贺景仁来分画,乃割商、秦之半,存上津、丰 ![]() 先是左武大夫、荣州防御使邵隆,在商州几十年,披荆棘,立官府,招徠离散,各得其心,自金人渝盟之后,与敌战,虽尝暂弃其城,俄即收复,终不肯去。至是割畀金人。以隆为陕西节制司统制。隆怏怏不已,尝密遣兵为盗以劫之。秦桧怒,久之,以隆知辰州。 自议和后,川陕宣抚司及右护军分屯三边与沿流十七郡。兴州,吴璘所部,仅五万人;兴元,杨政所部,仅二万人;金州,郭浩所部,仅万人;惟兴州屯兵最多,至二万有奇。兴元府、利州鱼关各万,金州六千,洋、阆各五千有奇,西和、剑三千而赢,绵、阶三千而弱,成州、大安军二千而赢,潼川千有奇,文、龙二郡与房州之竹山皆数百。马之籍万五千,计兴州境內为七千而弱,关外四州为二千而赢,此其大概也。自诸将所屯外,凡关外沿边待敌去处,则三都统司每舂秋二仲遣兵更戍:成州四千六百三十人,照应秦州道路;凤州界九百二十五人,控扼熙、巩、秦之道路;凤州界三千八百五十人,控扼凤翔府一带道路;兴元府界千二百六十二人,洋州界千一百二十四人,并照应岐、雍一带道路;金州界一千六百人,控扼商州、永兴军一带道路;合兴州界戍卒,共万四千人。又置烽燧四路,凡一百六十二烽,早晚举火,传报平安。此其大略也。 九月,庚戍朔,帝行奠酹梓宮之礼。 壬辰,金主诏给天⽔郡王子、侄、婿、天⽔郡公子俸。 癸巳,有司具送金国礼物,常币外有金器,极精巧。帝谓宰执曰:“此上皇时所用,朕不 ![]() ![]() 乙未,少保、镇潼军节度使、信安郡王孟忠厚为枢密使。时秦桧当为山陵使,而不 ![]() 金使殿前左副都点检完颜宗贤等朝辞,诏参知政事万俟禼就驿伴宴。 戊戌,诏奉慈宁宮钱二十万缗,帛二万一千匹,绵五千两,羊千有八十口,酒三十六硕。 辛丑,枢密院言:“昨降旨不得指斥大金,尚虑行移之间,或有违误,理宜饬诏中外官司常切遵守。”时金国都元帅宗弼又遣使来,言边吏以兵出塞,朝廷亦遣书报之。 壬寅,大赦天下。 乙巳,少保、尚书左仆 ![]() 金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郞刘筈、奉国上将军、礼部尚书完颜宗表来;丙午,⼊见。 戊申,新⽟辂成。 诏金国誓书蔵內侍省。 参知政事王次翁充大金报谢使,德庆军节度使、提点皇城司钱愐副之。 太常少卿兼实录院检讨王赏权尚书礼部侍郞。 甲寅,奉军国承宣使、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知金州兼枢密院都统制郭浩,改金、房、开、达州经略安抚使。 中书舍人杨愿假户部尚书,左武大夫、宣州观察使、知閤门事何彦良假奉军国承宣使,贺金主正旦,器币视生辰之数,自是以为例。 先是金人求真珠、靸靸等物,秦桧以誓书不遣泛使,乃谕盱眙军令录事参军孙守信往泗州,谕守将周企令具奏达,俟遣彦良出使附行。皇太后岁遗金主之后礼物,亦以巨万计。 乙卯,懿节皇后灵驾发引,显肃皇后次之,徽宗皇帝又次之。是⽇,帝缌服祖奠于龙德宮,吉服还內。 冬,十月,乙丑,诏:“中外臣民,自今月丙寅后,并许用乐。”初以梓宮未还,故辍乐以待 ![]() 丙寅,权攒徽宗皇帝、显肃皇后于会稽永祐陵,懿节皇后祔陵,在昭慈圣献皇后攒宮西北五十步。周地二百二十亩并林木,为钱三千八百缗有奇。其后昭慈、永祐二攒宮,岁用祠祭钱八千四百馀缗,修缮钱五千缗,以绍兴府当输內帑钱供其费。 乙亥,翰林学士兼侍读、资善堂翊善程克俊充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丁丑,太傅、枢密使、广国公张俊,进封益国公。 戊寅,追封皇太后曾祖赠太师、惠王韦顺臣为广王,祖赠太师、德王子华为福王,⽗赠太师、鲁王安礼为兗王,⺟秦越国夫人宋氏为陈鲁国夫人。 庚辰,省镇江府沿江安抚司。 壬午,太傅、醴泉观使、福国公韩世忠,进封潭国公;太保、万寿观使、雍国公刘光世,改封扬国公。 癸未,诏车辂院复置官吏。 甲申,皇太后生辰,燕于慈宁宮,始用乐,上寿。 是月,川陕宣抚副使郑刚中自河池移司利州。 旧宣抚司率居绵、阆之间,及胡世将代吴玠,就居河池,然馈饷不继,人以为病。至是已罢兵,刚中乃还居益昌以省费。既而刚中 ![]() ![]() 十一月,己丑朔,检校少傅、崇信军节度使、万寿观使张浚,以赦恩封和国公。 癸巳,太傅、枢密使、益国公张俊为镇洮、宁武、秦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奉朝请,进封清河郡王。 初,太师秦桧与俊同主和议,约尽罢诸将,独以兵权归俊,故俊力助其谋。及诸将已罢,而俊居位岁馀,无请去之意,桧乃令殿中侍御史江邈论其罪。邈言:“俊据清河坊以应谶兆,占承天寺以为宅基,大男杨存中握兵于行在,小男田师中拥兵于上流,他⽇变生,祸不可测。”帝曰:“俊有复辟功,无谋反之事,皆不可言。”会枢密使孟忠厚竣事还朝,而邈又言俊之过,俊乃求去位,故有是命。 尚书户部侍郞张澄权本部尚书。 乙未,检校少保、保成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兼殿前都指挥使职事杨存中为少保,录复土之劳也。宋故事,未有以保傅为管军者,有之自存中始。 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保顺军承宣使、镇江府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解元为保顺军节度使,录 ![]() 己亥,诏:“太学养士,权于临安府学措置增展。” 庚子,命內侍王晋锡作崇政、垂拱二殿。 时言者请复朔⽇视朝之礼,而行宮止一殿,故改作焉。崇政以故 ![]() ![]() 和众辅国功臣、太保、护国、镇安、保静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扬国公刘光世薨于行在,年五十四。诏赠太师,辍视朝二⽇,赠银绢二千匹两,子、孙、甥、侄进官者十四人。上临奠。谥武僖。 光世蚤贵,其为大将,御军姑息,无克复志,论者以此咎之。 庚戌,少保、枢密使、信安郡王孟忠厚罢,为少傅、镇潼军节度使、判福州。忠厚使山陵还,言者引故事论列,故有是命。 甲寅,金平章政事、漆⽔郡王元颜昂薨,追封郓王。 辛酉,言者请复武举,诏送兵部。 庚午,礼部请太学养士权以三百人为额。 太常博士刘爃,请随宜修创禖坛,事下礼部。后筑于临安府城之东南。 壬申,金主出猎,逾旬始还宮。 癸酉,龙神卫回厢都指挥使、护军国承宣使、御前统制兼枢密院都统制李显忠为保信军节度使、两浙东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显忠戍池州,引疾求去,故有是命。显忠时年三十二。 庚辰,大理卿周三畏权尚书刑部侍郞。 甲申,金太子济安薨。济安之病也,金主与后幸佛寺焚香,流涕哀祷,曲赦五百里內罪囚。是夜薨,谥英悼。 n6ZwW.cOm |
上一章 续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毕沅的最新历史小说《续资治通鉴》由网友提供上传最新章节,逆流中文网只提供续资治通鉴的存放,我们仅是一个广大网友免费阅读交流的小说平台,尽力最快速更新续资治通鉴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全本小说网站。 |